老年人养生方式要正确
老年人养生方式要正确
现在的老年人已经不是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越来越注重养生,一般情况下,运动是时下最热门的养生方式。但老人养生莫入以下4个误区:
误区1:“倒行”增强腿力
常见三五结伴的老年人在广场上进行“倒行”锻炼,这种“反常态健身”方式曾风靡一时,据说可增强腿力,治疗腰酸背痛,减轻骨质疏松,还能改善人体平衡力。但从运动生理学分析,倒行比向前走要多消耗75%的能量,心率增加40%,考虑到老年人机体及各种器官功能日趋衰退,中枢神经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的协调能力减弱,反应比较迟钝,灵敏度较差,倒行极易绊倒或失去平衡而跌跤,造成脊柱和髋、膝、踝关节意外创伤。
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行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同时会使颈部扭伤,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偶尔一次倒行,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
误区2:晨练越早越好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练越早越好,因此喜欢天还没亮就出门进行锻炼,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在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所以晨练应该安排在太阳出来后,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晨练,因为这些地方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无益。
很多老年人喜欢空腹晨练,等运动后再一起去喝茶,这样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等症状,补水不足的还易发生脱水。另外,早上6-8点是血压高峰期,运动不当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为避免意外发生,运动前最好适当吃点东西,并带上足够的水喝,感觉胸闷、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到附近医院就诊。
误区3:饭后百步走有益身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年人以此作为健身格言,但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饱饭后,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即去散步。
误区4: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许多老年人有早起爬山的习惯,认为爬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其实未必如此。“人老腿先老”,爬山时的负重比较厉害,不利于老年人保护膝关节。上山时膝关节负重基本上就是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尤其对于有膝关节病的老人,爬台阶带来的关节损伤更厉害。
因此,老年人爬山不宜太频,要爬也应尽量避免台阶而选择平路,速度不宜过快。膝关节不适者不宜爬山,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或做做腰腿体操。
老年人养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方案,不要“人云亦云”,随便听说哪个专家说哪种方式好就立即去尝试,只有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最好的。
老年人牙齿松动怎么办 刷牙方式要正确
老年人每天最好早中晚饭后各刷一次牙,每次刷足三分钟,刷牙的时候除了刷牙齿之外,还要刷刷牙龈,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除了能坚固牙齿之外还能防止牙龈炎产生。
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
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
老年人常饮酸牛奶对强身健体大有益处。因为牛奶中本身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经过酸化后,不仅可以保留牛奶中原来的营养,而且经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化学反应,还可以产生一些牛奶中原来没有的,又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其中,酸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b、e及叶酸等。乳酸杆菌在肠道里又能促进维生素b1和叶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的合成。喝酸牛奶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消化功能,还可以充分地发挥食物的营养效果。由此可见,酸牛奶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的“良药”。
科学家发现,酸牛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牛奶因子”,它与酸牛奶中的钙离子一起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实距证明,第天饮用300—400毫升酸牛奶,1周后血清中胆固醇显著下降。这对于心血管疾病,龙其是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保健作用。
酸牛奶还能增强抗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老年人常饮酸牛奶有益健康长寿。
这些就是对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介绍,老年人养生的时候可以选择以上的方式,不过老年人养生过程中,对情绪也要进行调整,尤其是脾气不好的老年人,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所以老年人想要拥有健康身体,情绪也是不能起伏过大。
时尚养生风老人要谨慎
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其生命体征、当时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相应改变。
如今养生保健在群众中成了热门话题,时尚养生已蔚然成风。尤其是中老年人养生“热潮”此起彼伏,随处可见,这对全国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也发现,有些人因缺乏相关知识,选择的养生手段或项目不科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健康受到损害。
盲目跟风易损健康
辛劳一生的赵女士退休后,儿女特叮嘱其加强养生保健。她不光常看养生保健书刊,还注意从广播、电视等传媒及朋友那里获取养生信息,照着去做。一次,她听人说,晚上不进食,空腹可让胃休息,既防病又增寿;回家看到养生书上也说,有些少林寺和尚之所以体健而长寿,是因为遵循“过午不食”的养生法。从此,她晚上不吃饭,也不喝牛奶,饿得难以入睡也撑着。她有高血压,原来靠降压药控制,听说“吃出来的病”能“吃回去”,食疗就能降血压。此后就停服降压药,只喝芹菜汁或吃些与降血压有关的果蔬。
然而,这样“养生”不到3个月,她就出现了下肢浮肿、头晕、无力等症状。一天上午,她突然晕倒在地,被家人送到医院。经检查诊断,医生说她是因营养不良和高血压所致;并指出,老年人本身消化吸收功能就差,应该少吃多餐,若长期坚持“过午不食”必然会导致营养不良;人到老年多患有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不能随便停服,否则,病情会越来越重,甚至出现危险。
养生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
养生保健是一门科学性很强且复杂的学问,是十分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根据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对不懂养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来说,依据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传媒的介绍,“对号入座”地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或项目是不可靠的;即使是社会上流行很广且被多数人追捧的养生保健方法,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其生命体征、当时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相应改变,才是正确的。
与人攀比后患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人像赵女士那样盲目跟风养生。他们看到别人做什么运动,自己就跟着学;听到哪种具有保健性质的中药材或营养品能延年益寿,就买来吃;查到按摩哪个穴位好,自己也学着按……这种盲目的做法,常常因不适合个人体质特点而损坏健康,导致疾病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许多活生生的教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在不同的年龄和环境下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和健康状况,如果不根据这些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养生方法,照葫芦画瓢地跟着别人做,其后果难以预料。
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1.要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医疗专家咨询,掌握自已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由专家指导,“量身定做”个人的养生方式或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应当如此。
2.健康人养生,最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能够对传媒介绍和社会流行的一些养生保健理念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同时,无论选定的运动养生还是饮食养生,都应理智行动,既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又要适度、适量,当自己感到不适时,应及时停止,再做调整。这样才对健康有利。
3.要明确认识,养生与医疗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养生只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有病不能靠养生。即使是正确的养生方法,也不能治疗疾病。如果有病,不能盲目以养生方式来治疗,一定要到医院诊治,按照医嘱服药或做其他治疗。
不同人群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对养生很有讲究,不同人群、不同性别的人都有不同的养生方法,男性养生主要注重肝和肾,提倡要养精蓄锐,老人养生不贪肉、不贪酒,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人群的中医养生方法。
女性养生
1、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只吃高纤麦片、低脂鲜乳,尤其是每天餐前搭配天然植物的不但有助于消除脂肪的过量摄入,而且可以消脂,同时也不会阻碍营养健康的摄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时间内瘦腰,至于肉类、海鲜则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点清淡的,蔬菜要占大部分,其中魔芋是比较适合女性养生的蔬菜。零食可以多吃酸角、西番莲。
2、饭后站立半个小时。其实女人腰部发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于工作学习忙,根本没有时间来合理调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饭后至少站立半小时,可以免去脂肪淤积在小肚子上的烦恼,还省去事后弥补。
3、睡前5小时禁食。减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觉前吃东西。睡眠的时候身体不需要运动,吃下的东西全部会被身体吸收变成脂肪囤积起来。假如饿得受不了,也只能吃少量的水煮青菜或水果。
4、不要急于起床。早晨醒来后,仰卧、伸展身体。然后,四肢着地,拱拱背,让脊柱也有“苏醒”的时间,这可以避免腰痛,保持良好的姿态,在愉快的心情中开始每一天。
5、收拾厨房。吃完饭后别马上就坐下或躺下休息,先收拾餐桌,洗刷碗碟,再找点其他的活,反正,饭后强迫自己运动15分钟。这是简单有效的保持体重稳定的又一方法。
男性养生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男性的根本在于肝和肾,其中肾为水肝为木,水能生木,因此中医认为男性根本的还是肾。中医提倡养肾要侧重在养精蓄锐。
下面就看看中医养生学上的男性养精5法:
1、寡欲:中医里有,情动则肾动,肾动则精动。为肾气的充足,我们就要控制精动,这样心就不动。所以寡欲是男人养肾的第一条大法。
2、节劳:人不可过度劳累。中医认为,精成于血,精是血的变现。所以要保护好血。
3、息怒:怒则伤肝,肝主藏血,人老生气的话就会伤肝血,耗精。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制怒,学会心平气和地接人待物。
4、戒酒:酒能够动血。酒有生发之性的,少饮能调动身体的生发之机,但饮酒过度就会造成气血的紊乱,所以喝酒要有节制。
5、慎味:慎味就是不要暴饮暴食,要以五谷来养精。中医里有一句话:五谷最养精。
老人养生
1、不贪精: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就会减弱胃肠的蠕动,易患便秘。
2、不贪肉: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以及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3、不贪硬: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如果贪吃坚硬或是煮得不熟烂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4、不贪迟: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休息,避免积食或是低血糖。
5、不贪热: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要是长期服用烫食刺激,还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6、不贪快: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是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7、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女性、男性和老人的中医养生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看该如何养生。
中年人养生方法
养肺 深呼吸 多吞津
全身的呼吸都靠肺,但肺却是人体中衰老最早的器官。有研究显示,我们的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40岁,你会突然发现,自己上几节台阶就可能气喘吁吁,这就是衰弱的肺发出的警报。肺活量及输氧能力的下降,会使人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疲劳感;再加上肺泡间质纤维量增加,肺的可扩张能力下降,肺活量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从而使中年人的呼吸功能降低。此外,人到中年,由于长年累月地吸入粉尘、化学物质等,再加上香烟危害,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会日渐减弱,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最佳调养季节:秋。中医认为五脏要和四季相对应,秋季对应的是肺。秋季强调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就是养肺阴,要防燥润肺。
调养方法:练呼吸、多吞津、吃银耳。首先,可以多练习鸟的胸式呼吸和乌龟的腹式呼吸,使腹部和呼吸系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其次,呼吸时最好配合吞津,不要把深呼吸时涌出的唾液随便吐掉。平时吃瓜子要少嗑,尽量用手剥,因为频繁嗑瓜子最容易损伤津液。对于吸烟或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最好多吃润肺、清肺的食物。梨、葡萄、百合、银耳等都不错。此外,秋季当时,户外健步走、爬山都是很好的养肺运动,可以很好地加强心肺功能。
中年人是养生的重要群体之一,如果在中年的时候没有做好相关的保健工作,那么在即将到来的老年时期,大家会遇到更多更棘手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注意,不可掉以轻心。同时,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自己的养生计划。
中老年人养生谨防被忽悠
不能轻信“养生大师”
媒体和社会上流传的许多东西好坏难辩,良莠不齐。有些自称某某传人、大师或专家,撰写出版的养生保健文章与书刊,来自于七拼八凑的资料堆砌和粗制滥造,其内容能保证科学、可靠者不多。有的理论观点片面,自吹自擂,经不起推敲,甚或可能是伪科学,稍不谨慎就会上当。
养生方法并非普适
养生保健是一门科学性很强且复杂多变的的学问。它是十分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且须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对不懂养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一般人来说,依据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传媒所介绍的东西,“对号入座”地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或项目是不可靠的。即使是社会上流行很广且被多数人追捧的养生保健方法,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其生命体征在当时具体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相应改变才是正确的。
个人养生量身定制
首先要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正规的专业咨询,掌握自己的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由专家指导,量身定制个人的养生方式或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更应当如此。
一般健康人要养生,最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能够对传媒介绍和社会流行的一些养生保健理念具备一的判断力。同时,无论选定的运动养生还是饮食养生,都应理智行动,既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又要适度、适量。当自己感到不适时,应及时停止,再做调整。这样才对健康有利。
三要明确认识,懂得养生与医疗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养生只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自己如果已经有病了,不能盲目地养生方式来代替治疗,一定要到医院诊治,按照医嘱服药或做其他治疗。
老人如何制定正确的养生方法
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保健方法,平时也要注意自我调养,尤其是老年人,应该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而且,也要注意自我保健,要注意一些健康养生方式,不要长时间的看东西,以免造成身体受到损害,那么,老人如何制定正确的养生方法。
一忌:坐的时间过长
坐可以缓解疲劳,使人舒适,但时间做太长也会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所以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站的时间过长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动静结合调节气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导致疾病。
三忌:用眼时间过长
老年人看用眼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两小时之内,不宜连续看报,看电影电视。
四忌:躺的时间过长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发软。
五忌:安静时间过长
过分无聊、寂寞、安静、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声音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正确地进行养生,而且要注意合理进行保健,避免躺的时间太长,用眼的时间过长,坐的时间太长,都会造成身体受到影响,其实大家需要注意合理进行保价,而且,也要注意少看电视,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保健,有效进行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避免造成更多困扰。
老人饮食健康小知识
多喝粥
粥补人、养胃,历来都被养生家视为养生保健的最佳食物。它由大米经过熬制而成,易为人体消化吸收。粥温和易进食,摄生养体,适合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消化能力不好,进食比较少的老年人。常喝粥,能为老人补充能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常饮茶
茶也是养生保健的佳品,其抗衰老作用让人惊叹,甚至超过维生素E的18倍。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色素能防治老年人常有的动脉硬化,有些茶还有高效的防癌功能。经过调查显示,每天饮茶的老年人寿命普遍都比较长。喝茶的确有益健康,比如枸杞参茶就有滋补抗衰老的作用,平日里可以在茶里加入枸杞和西洋参,充分利用了茶和西洋参味甘辛凉补阴虚的功效多进行有氧运动
老年人不适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可以坚持运动大步走等有氧运动,通过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氧气的吸收,增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平时可以在去去菜市场的路上有意识地进行,长期坚持可以使手脚灵活,也显得有精神有活力。
睡午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睡午觉是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最佳时期。老年人的体力本来就不是很足,如果整个白天都没有得到休息,体力就会消耗掉很多,那么闭目养神睡个午觉,下午的时间体力恢复了就不至于乏力、无精打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养生方式,当然,养生保健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秘诀就介绍到这里,要知道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希望老年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找到适合自己的秘诀,健康地安度晚年。
中医养生方法因人而异
1、要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医疗专家咨询,掌握自已的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由专家指导,量身定做个人的养生方式或项目。从中医学角度而言,就是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这是选择适合自身的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
2、健康人养生,最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能够对传媒介绍和社会流行的一些养生保健理念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同时,无论选择运动养生还是饮食养生,都应理智行动,既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又要适度、适量,当自己感到不适时,应及时停止,再做调整,这样才对健康有利。
3、要明确认识,养生不能代替治疗,养生只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有病不能靠养生,即使是正确的养生方法,也不能治疗疾病。如果有病,不能盲目以养生方式来治疗,一定要到医院诊治,按照医嘱服药或做其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