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和跑步的区别 锻炼效果的区别
快走和跑步的区别 锻炼效果的区别
快步走的运动量虽然比一般步行大不了多少,但没有跑步的运动量大,跑步运动剧烈,容易造成吸入的氧气不能满足组织细胞的需求,造成机体疲劳,不能持久运动,还会导致体内堆积大量代谢废物;快步走时,运动量小,呼吸的氧气可以满足组织细胞的需求,组织细胞可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持久工作,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及时运输到排泄器官。
跑步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每次跑步时间间隔不要超过两天
研究发现,跑步锻炼一次的效果可以持续2天,2天之后,身体发生的变化又会回到锻炼之前,人体体质的提高就是每次锻炼效果逐渐积累的结果,所以2次跑步之间间隔的时间不要超过两天,每周至少要锻炼3到4次,才能够维护锻炼取得的成果。
跑步时听音乐影响锻炼效果
在进行跑步锻炼时,如果边跑步边做其他事情,如听收音机、与别人聊天等,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大脑中不同的脑神经中枢负责各种器官的兴奋与抑制。跑步时指挥肌肉、心肺新陈代谢功能的有关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能有效调动心肺功能。如果边跑边听广播或分心思考问题,就会使主管思维的神经中枢得不到休息。同时由于兴奋的扩散作用,又会使主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受到抑制,影响锻炼效果。因此,跑步时最好不要听广播或干别的。
跑步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早晨跑步锻炼效果最好
早上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经过一晚上的沉淀,空气会比较干净,清新,并且此时跑步锻炼可以唤醒一天的精神,使大脑兴奋起来,使人在一天中都能够精力充沛的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快走和慢跑哪个更减肥
1、老年人、肥胖者,步行为宜。老年人毕竟关节开始老化,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步行锻炼更适宜。但是,如果从年轻时就有跑步锻炼习惯的老人,且身健体壮,进行跑步锻炼是安全的;肥胖者体重较大,同样,跑步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膝踝关节的损伤,所以对肥胖者来说也是步行为好。
2、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步行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可以循序渐进,应有步行、快走再到慢跑。
花样散步锻炼效果好
强身防病
多数人散步时步速、姿势都太随意,对提高肌肉和耐力的效果不大,而持续高强度的快走对中老年人来说负担又重。如果想强身健体,不妨试试日本信州大学教授能势博推荐的一种方法,不但能增强肌力和耐力、降低三高、促进睡眠,还有助老年人预防运动器官综合征,不易受到炎症的侵袭。
瘦身减重
美国杨百翰大学研究显示,早上锻炼可以降低食欲,饭前散步45分钟有利减肥。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瘦身效果,可以参考冲刺快走。在热身5分钟后,尽全力快走10分钟;然后转身往回快速走,但在快回到起点时放慢步伐。整个运动过程可以燃烧大约175千卡的热量。
舒展筋骨
坐久了腰酸背痛,时常感觉身体僵硬,不妨尝试美国加州运动医学专家苏克提供的散步方法。掀衬衫法。走路时,双臂在腰前交叉,然后慢慢上抬至下巴部位,就好像在脱套头衬衫一样;然后伸直双臂,到达顶点位置后缓慢放下手臂,让肩膀放松。这个动作可以拉伸脊柱,舒展筋骨,防止弯腰驼背。
塑造曲线
散步时一些小改变,可以把走路变成全身的运动,雕琢臀与腿的曲线。走坡路。在有坡度的地方散步至少16分钟,或者调高跑步机的坡度,在上面有爆发力地猛走25分钟,都可使臀部紧翘。还可以先慢走5~10分钟作为热身,然后重复爬上坡与走下坡,每段路程为时2分钟,直到你觉得臀部肌肉发酸,再放慢步伐走5分钟即可。
患支气管炎可以跑步吗
进行科学的跑步锻炼,是治疗支气管炎的一种较好方式。根据统计显示,长期进行跑步锻炼,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5%左右,表现为咳嗽、痰减少,气短减轻,肺功能有所恢复或者延迟衰退。从资料看,肺气肿10年的存活率约为25~30%,坚持跑步锻炼的人能够提高到50~70%以上,死亡率明显降低,因此,支气管炎患者不能消极的完全依赖于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炎症,帮助排痰。
支气管炎患者在进行跑步锻炼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贪功冒进。一般先从散步开始,渐渐过渡到快走,跑步交替、慢跑,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冬天,特别是在北方,室内外温差较大,早上一起床就往外跑,寒冷的气流一下子就刺激气管,必然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外出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比如先打开窗户在室内散步或先用凉水洗脸,充分做好热身准备。
2、开始跑步时,速度不宜太快,特别要注意呼吸方法的问题,一定要用鼻子呼吸,使寒冷的气流通过鼻道的湿润和加温,然后再进入气管,以减少对气管的刺激,减少咳嗽。如果跑后发生剧烈咳嗽,则是运动量过大的表现,应减少运动量,同时做一些深呼吸和腹式呼吸,有助于缓解咳嗽。
3、在支气管炎发作时不宜进行跑步锻炼。
4、室外有大雾或者大风时,也不宜外出跑步,因为大雾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汽,这些水汽一旦进入鼻腔就会很快的使鼻腔温度降低,而降低鼻腔的抵抗力;大风容易使呼吸不畅,也容易引起咳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室内跑步。
各种快走的锻炼效果
踮脚尖走路法
首先,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踮起脚尖,用脚尖力量支撑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接着,向前走出小碎步,就像芭蕾舞演员一样。与此同时,双手向上举起,手肘弯曲,向外展。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到小腿腓肠肌、臀部及腹部肌肉群的力量。
走猫步法
首先,抬头挺胸,双手叉腰。然后,向前迈步,迈步时右脚稍向左迈动,左脚稍向右迈动,使行走路线保持在一条直线,就像猫走一字步一样。与此同时,上半身是随迈出脚而进行扭动。这种方式的锻炼到大腿内侧肌肉、斜三角肌肌肉、腹部肌肉。
垫脚跟走路法
首先,抬头挺胸,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举起脚尖,用脚跟力量支撑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接着,向前用脚跟进行行走。注意此时脚尖不离地,并伸展开双手,随着步幅做摇摆运动,步伐应该快而短。这种方式能锻炼到腹部肌肉和手臂肌肉。
跨大步走路法
首先,抬头挺胸,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将左腿向前跨一大步,跨完后将左脚膝盖弯曲,身体下沉。然后再换右脚做同样动作。在行走时,要注意手肘弯曲,双手随步伐而作出摇摆动作。这种运动方式可以锻炼到臀部肌肉和大腿肌肉。
以上就是四种快走方法,它们各具特色,各有不同的运动效果。大家不妨尝试下用这些方法来锻炼身体。
快走和跑步的区别 快步走和跑步的注意事项
快步走:快步走每次锻炼时间应该在30到60分钟,每小时步行5到7公里,走路的时候要注意挺胸抬头收腹,下颌略向内收,不要仰起头,行进过程中,手臂要用力摆动,与下肢动作保持协调一致,注意不要含胸低头,以免影响锻炼效果,甚至对骨骼和内脏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跑步:在跑步之前要根绝自身身体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案,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由于跑步的时候体重会作用于下肢,并且在蹬地腾空的时候人体受到的地面冲击力比较大, 所以下肢受伤的可能性比快步走要大一些,所以进行跑步锻炼的时候,最好先进行步行锻炼,随着体质提高,改为走跑交替,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全跑的方式,使身体逐步适应锻炼要求。
跑步对心脏有影响吗 跑步对心脏病有影响吗
有影响;经常跑步锻炼会加强心脏机能,对于心脏不好的人,嘴还不要进行太过剧烈的跑步运动,最多只能慢跑,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跑步会增加心肺的负荷,超出心脏所能承受的运动范围。
建议:可以将跑步改为快走,然后逐渐加快,形成快走,每天坚持半个小时,这样在健身的同时不会给心脏造成很大的负担。
跑步机上快跑的效果要好于快走
跑步机上快跑的效果要好于快走,跑步机锻炼身体的特点就是它不受地域的限制,男女老少都适合使用。另外,对跑步机对人体的肌肉、骨骼和心脏的锻炼都非常有帮助。
当人们进行低强度练习时,主要是脂肪提供能量。所以,跑步机上的燃脂减肥项目,会引导人们进行长时间的低强度锻炼。比如,在跑步机上快走,大约50%的热量消耗来自脂肪燃烧;如果跑步,只有35%的热量消耗来自脂肪燃烧。这样看来,快走似乎比慢跑好。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在跑步机上走两个小时出一身汗就是“减肥”。事实上,这并不科学,因为这样虽能消耗脂肪,但并不能有效减轻体重。
相反,当人们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虽然脂肪燃烧少,但体重减得比较快。比如快跑,半小时就能消耗330卡左右的热量,但相同时间内的快走只能消耗200卡左右的热量。
如何走路锻炼
强度:每天至少快走40分钟
专家认为,通过走路健身的方式肯定是好的,但走路分为散步和快走,散步无法达到健身效果,只有快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的作用。
作为一种运动强度不大的健身方法,快走对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有着较好的效果。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死亡率更低。因为快走不仅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效果,且相比其他运动,对身体的损害也最小。
专家认为,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刚开始锻炼的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最佳。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进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目的。
姿势:脚步正,曲臂摆
“人正常走路时,都会略微有一点‘外八字’。”苟波说,轻度的“内外八字”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状况严重,就需要及时调整甚至就医。因为习惯“内外八字”走路的人,会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
用这样的不良姿势快走锻炼,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还会加重膝盖和髋关节损伤。走路姿势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损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议鞋总在一个地方磨损的人最好去医院咨询,及时纠正走路方式。
专家表示,快走时,还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即曲臂摆,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中年人养生运动有哪些
一、慢跑 慢跑对中年人而言是一种比较好的锻炼方法,只要你的身体不是疲惫地连跑都无能为力,你就要每天坚持慢跑1000米。慢跑过后,肌肉得到充分舒展,心肺功能得到加强,体质得到改善。 慢跑时间以10分钟为限,不能超过10分钟。
二、快走 快步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健身方式,主要锻炼的是心肺功能。 刚开始行走时间每天10分钟左右,习惯以后逐渐增加。最后的标准是每天连续快走40分钟,快步走路对减少脂肪很有效果,且对预防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中风以及某些癌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快走与慢跑相结合 开始锻炼身体时,先快走10分钟,再慢跑5分钟,如此反复三次,一天的运动量基本上就达标了。
四、力量锻炼 中年人主要加强心肺锻炼还是不够的,如果条件允许,运动形式可以多一些,最好再增加一些力量锻炼。因为中年人体质逐年下降,肌肉的力量正在减弱,这会影响运动功能。拉臂力器、举哑铃、引体向上、做俯卧撑、仰卧起坐、下蹲等,都是很好的力量锻炼形式。
五、如果有些中年人喜欢太极拳、瑜伽、武术等运动则更好,在做完慢跑和快步走后时间允许可以再打一打太极拳、做一做瑜伽等运动效果会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