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眩晕如何检查

眩晕如何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

须特别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是自发性或诱发性。伴有眼震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部位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盘水肿,以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神经性或传导性,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听力丧失。有无指物偏向及倾倒现象,明确前庭有无受损。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耳科检查:

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或耳硬化症等,电测听、瘘管试验等。

(3)前庭功能试验:

包括变温试验(微量冰水试验或冷热水交替法)、旋转试验、位置试验(Hallpike位置性试验,即患者坐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偏侧头位使身体快速向下卧倒至平卧位,但头部后仰30°)、直流电试验、视动性眼球震颤试验、眼跟踪试验,必要时作眼球震颤电图。

(4)内科检查:

应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情况。

眩晕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病史

采集病史时需询问患者的起病诱因,什么情况下发病,有无规律性,发作时持续的时间,间歇期时间,间歇期是否能够完全缓解,是否仍有症状,发作时有无听力的下降,耳鸣,与体位有无关系,有无恶心、呕吐,或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有无行走偏斜与倾倒,有无全身症状,视力障碍,颈椎病,贫血等。既往史及特殊用药史,应注意感染史和药物中毒史等。患者在叙述眩晕时多用“头晕眼花”、“天旋地转”、“忽忽悠悠”、“跌跌撞撞”、“像坐船”、“头重脚轻”、“步态不稳”等语言表达。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需进行下述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须特别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是自发性或诱发性。伴有眼震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部位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盘水肿,以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神经性或传导性,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听力丧失。有无指物偏向及倾倒现象,明确前庭有无受损。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耳科检查: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或耳硬化症等,电测听、瘘管试验等。

(3)前庭功能试验:包括变温试验(微量冰水试验或冷热水交替法)、旋转试验、位置试验(Hallpike位置性试验,即患者坐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偏侧头位使身体快速向下卧倒至平卧位,但头部后仰30°)、直流电试验、视动性眼球震颤试验、眼跟踪试验,必要时作眼球震颤电图。

(4)内科检查:应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情况。全身检查 注意有无颈椎病,视力异常,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中毒,感染等。

三、辅助检查

1、电测听、听觉、脑干及体感诱发电位。

2、视力、视野、眼底及眼震图。

3、脑CT或MRI,腰穿脑脊液检查。排除颅内占位,脑血管病,炎症等。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管是否有脑血管痉挛或扩张,应注意两侧是否对称等。

前庭周围性眩晕与前庭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前庭系统眩晕因损害部位不同而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两类。前者主要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损害所引起,后者由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病变所引起。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确定尤为重要;脑蛛网膜炎、脑脓肿时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及蛋白均增高。头晕者应作贫血、低血糖、内分泌紊乱等相关检验;血常规检查可证明有无贫血;血糖测定可确定低血糖的存在;血尿素氮增高可确定尿毒症的诊断;脑动脉粥样硬化多有血脂增高。

眼源性眩晕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为假性眩晕(视动性眩晕例外),在注视外物时加重,闭眼或闭一眼后症状消失(先天性眼震例外),无前庭型眼震。 检查有了初步的病因判断后,再进行相应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体检重点为前庭功能、听力、神经系统检查和心血管系统检查。

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1、一般眩晕的表现较轻。

2、视力模糊或减退,复视。

3、眼性眼球震颤以水平性为特点,震幅大,无快慢相。

4、遮盖试验后眩晕可减轻或消失。

5、头颈部偏斜注视姿势。

6、闭目直立试验阴性变。

7、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屈光间质、眼底、眼肌功能等可发现异常改。

以上就是对眼源性眩晕的症状做出的介绍,应该对眩晕有了一些认识吧,眩晕发作的时候即使是轻微的也建议您停止一切活动或者工作卧床休息,严重的话建议去医院配合医生的治疗,平时注意休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饮食也要注意爱惜自己的身体,祝您早日康复!

神经眩晕症怎么检查

一、前庭神经炎是耳科前庭系统常见急病。患者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性眩晕和平衡障碍,有强烈的旋转感(周围物体都在围绕自己转动或左右、前后翻滚的感觉),头动或体位改变时眩晕症状加重,持续时间比较长(约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同时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包括身体不适、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但耳部的症状常不明显,如多不伴有耳鸣、耳胀满感及听力下降等。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前庭上神经所致;因此部分病人在发病前,常出现病毒感冒的一些临床表现。

二、前庭神经炎的辅助诊断方面,主要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以及前庭肌源诱发电位和前庭功能检查,以鉴别诊断相关耳内疾病所致的眩晕。同时行脑部CT检查,以排除中枢性的病变,如小脑出血或梗塞等。如果患者纯音听阈正常、没有相关的耳部症状,以及头颅CT未见异常,而只是表现孤立性眩晕的症状,持续时间长;那么基本可以考虑诊断前庭神经炎

三、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表现眩晕与头位有关,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但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或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可见显著眼震,其眩晕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发病后多数在几小时或数日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四、眩晕症的检查:

1、怀疑听神经瘤者应摄内听道平片。

2、颈性眩晕可摄颈椎片。

3、脑电图对眩晕性癫痫的诊断有帮助。

4、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等可选择作头颅CT或MRI。

5、任何不能用周围前庭病变解释的位置性眩晕和眼震均应考虑中枢性病变,应建议作后颅凹的MRI检查。

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协助定位诊断前庭神经病变有一定帮助。

变温试验、指物偏向、直流电试验、位置试验及眼震电图等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眩晕症的定位定性诊断。

眩晕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病史

采集病史时需询问患者的起病诱因,什么情况下发病,有无规律性,发作时持续的时间,间歇期时间,间歇期是否能够完全缓解,是否仍有症状,发作时有无听力的下降,耳鸣,与体位有无关系,有无恶心、呕吐,或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有无行走偏斜与倾倒,有无全身症状,视力障碍,颈椎病,贫血等。既往史及特殊用药史,应注意感染史和药物中毒史等。患者在叙述眩晕时多用“头晕眼花”、“天旋地转”、“忽忽悠悠”、“跌跌撞撞”、“像坐船”、“头重脚轻”、“步态不稳”等语言表达。

二、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注意有无颈椎病,视力异常,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中毒,感染等。

2、常规耳科检查主要检查听力及有无内耳疾病。

3、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精神症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共济运动是否协调,如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直线行走试验等及有无面部神经麻痹等。

4、眼征是否有眼震,眼震的性质,及有无眼球运动障碍等。

三、辅助检查

1、电测听、听觉、脑干及体感诱发电位。

2、视力、视野、眼底及眼震图。

3、脑CT或MRI,腰穿脑脊液检查。排除颅内占位,脑血管病,炎症等。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管是否有脑血管痉挛或扩张,应注意两侧是否对称等。

眩晕的检查

1.怀疑听神经瘤者应摄内听道平片。

2.颈性眩晕可摄颈椎片。

3.脑电图对眩晕性癫痫的诊断有帮助。

4.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等可选择作头颅CT或MRI。

5.任何不能用周围前庭病变解释的位置性眩晕和眼震均应考虑中枢性病变,应建议作后颅凹的MRI检查。

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协助定位诊断前庭神经病变有一定帮助。

变温试验,指物偏向,直流电试验,位置试验及眼震电图等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眩晕症的定位定性诊断。

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确定尤为重要;脑蛛网膜炎,脑脓肿时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及蛋白均增高,头晕者应作贫血,低血糖,内分泌紊乱等相关检验;血常规检查可证明有无贫血;血糖测定可确定低血糖的存在;血尿素氮增高可确定尿毒症的诊断;脑动脉粥样硬化多有血脂增高。

颈椎病引发头晕恶心

颈椎病会引起头晕恶心吗?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病是否会引起头晕恶心也是很多骨病患者关心的问题。那么,颈椎病会引起头晕恶心吗?我们来做简单的介绍。颈椎病的症状很多,它会产生一些很多看起来与颈椎无关的症状,颈椎病会引起头晕恶心吗?调查显示,六成眩晕是由颈椎病引起的,专家也解释,有些颈椎病患者会有头晕恶心的症状,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是颈源性眩晕。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医学界普遍认为,颈性眩晕主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适当的颈椎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弥补这种不足。眩晕只是一种症状,可引起眩晕的原因繁多,既可能是“小毛病”,甚至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所以病人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向医生详细叙述病史及发作的具体经过,还必须接受一系列检查,以明确引起眩晕的原因。这些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尿液检查,眼底检查,颈椎摄片,心电图,电测听,前庭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脑脊液检查及脑血管检查,头颅CT,磁共振检查等。当然,以上检查项目必须根据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进行。

耳鸣眩晕别大意

一阵莫名的眩晕突然袭来,或顿觉天旋地转,或头昏眼花,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冒汗、上肢或单肢麻木等。有些眩晕发作几秒或几分钟就过去了,所以一些人并不把这当一回事,觉得休息一会就没事了。但也有一些人因为频繁发生眩晕,或者是眩晕持续得较久而对眩晕产生了恐惧,他们常因眩晕发作而深感苦恼,但却又不知道该去看医院的哪个科室,以致于长期被眩晕所困扰,有些甚至还会发生跌倒等并发症。

说到眩晕,首先必须与头晕相鉴别开来,有不少的人常常将头晕与眩晕给混淆了,以致于对眩晕掉以轻心。头晕患者往往没有运动幻觉,只是感觉头部昏昏沉沉的,很少或只是伴有轻微的恶心欲呕,而眩晕则是有“天旋地转”的运动幻觉,即患者可以感觉到自身在旋转或者是周围的物体在旋转的感觉,并常常伴有呕吐及耳鸣。

眩晕只是一个表现出来的症状,造成眩晕的原因,有一些可能只是“小毛病”,如饥饿之后出现的眩晕、体位低血压引起的眩晕等,对于这些原因造成的眩晕就不必太过于担忧,但也有一些却可能是严重疾病所发出来的讯号,那么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了。所以,当发生眩晕时,最好能到医院,将症状及眩晕持续的时间告诉医生,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些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如眼底功能检查、颈椎拍片、前庭功能检查、脑血管检查、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等,以明确引起眩晕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切勿自己随意买药吃,以免延误了病情。

那么,当发生眩晕时,要去医院的什么科室看呢?

一般来说,通过一般查体和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在排除了脑血管疾病及颅内肿瘤等中枢性眩晕后,建议患者请耳鼻喉科的医生看看。

我们都知道耳朵有听声音的功能,但是您是否了解它其实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维持人体的平衡。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平衡,主要是依靠内耳的前庭觉、视觉、本体觉三个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的,其中,内耳的前庭系统最为重要,当一侧或双侧的前庭功能下降时,就会因平衡失调而让人有头晕的感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如耳石症)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耳石是附着于石膜上的,由于耳石老化、过度疲劳或外伤等影响时,可导致耳石脱落,脱落的耳石会随着头位的变化而随着内耳淋巴液的流动而运动,刺激半规管毛细细胞而导致眩晕的发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脱落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据有报道,这类情况在老年性眩晕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35%,主要表现为早晨起床时可出现眩晕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大概几十秒左右,一般不超过60秒,并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严重一点的患者头在轻微活动时即可出现眩晕。对这类患者如果能给予及时的耳石复位治疗的话,大多数还是可以康复的,但如果拖着不治疗的话,则可在伴随前庭系统和其他系统代偿能力下降的同时,中枢性过程也逐渐减慢,就会加重损伤恢复的难度,导致眩晕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体位性眩晕的检查方法

1.头位性眼震检查 :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出现眼震,应持续观察30秒,如眼震持续不消失即为试验阳性。如右耳向下时旋转眼震向右,眼向左侧凝视则出现垂直性眼震,反复试验均为阳性,称为非疲劳型;反之,反复测试不再出现眼震,称为疲劳型。在不同头位出现的眼震方向不变称为定向型;如出现不同方向的眼震则称为变向型。凡眼震在单向头位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有潜伏期,定向型有疲劳反应者,多是周围性病变;反之多属中枢性病变。视跟踪及视动等其他试验一般均正常。

2.冷热变温等前庭功能试验正常。

3.纯音听力测试多正常。

眩晕症患者有哪些鉴别诊断方法

1、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2、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症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

3、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眩晕检查诊断

(1)神经系统检查:须特别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是自发性或诱发性。伴有眼震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部位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盘水肿,以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神经性或传导性,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听力丧失。有无指物偏向及倾倒现象,明确前庭有无受损。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耳科检查: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或耳硬化症等,电测听、瘘管试验等。

(3)前庭功能试验:包括变温试验(微量冰水试验或冷热水交替法)、旋转试验、位置试验(Hallpike位置性试验,即患者坐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偏侧头位使身体快速向下卧倒至平卧位,但头部后仰30°)、直流电试验、视动性眼球震颤试验、眼跟踪试验,必要时作眼球震颤电图。

(4)内科检查:应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情况。全身检查 注意有无颈椎病,视力异常,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中毒,感染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检查

必要时进行变位试验,有条件的医院,变位试验最好在视频眼震图上进行观察,变位试验是诊断BPPV,尤其是诊断后半规管BPPV的金标准。诊断BPPV的变位试验主要有:

1.Dix-Hallpike试验是确定后半规管或上半规管BPPV常用的方法。眩晕和眼震的出现具有潜伏期和疲劳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右侧为例):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位于患者后方或前方,双手把持其头部,向右转45度,保持此体位不变,迅速将体位改为仰卧位,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面呈30度,头位始终保持45度不变,观察眩晕和眼震情况。由于眩晕和眼震的出现存在潜伏期,检查时本体位需保持30秒。后半规管BPPV患者常于患耳向下时诱发出眩晕和眼震。眼震为垂直扭转性,眼震快相垂直于头顶(上跳性眼震),同时快相向测试耳,即向地性眼震。上半规管BPPV,为患耳向上时可诱发出眩晕和眼震,眼震为垂直扭转性,眼震快相向下(向足侧,下跳性眼震),同时会看到朝向对侧(背地性眼震或离地性眼震)的扭转成分。

2.滚转试验是确定水平半规管BPPV常用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头前倾30度,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者的习惯,首先向左侧还是右侧快速转头。每个位置均要注意观察眼震,并记录眼震的方向和持续时间,水平半规管BPPV为水平方向眼震。以右侧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为例,向双侧转头均可出现向地性眼震,但以右侧转头时眩晕和眼震更为明显,据此来判断侧别。而水平半规管壶腹嵴顶结石症患者,患耳向上或向下时,眼震方向为背地性眼震(离地性眼震)。

眩晕症的鉴别诊断

眩晕对于人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扰,人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患上了眩晕,当我们觉着身体不适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做个诊断,现在我们来聊一聊眩晕都有哪些诊断方法。

1.全身检查 注意有无颈椎病、视力异常、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中毒、感染等。

2.常规耳科检查 主要检查听力及有无内耳疾病。

3.神经系统检查 注意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精神症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共济运动是否协调,如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直线行走试验等,及有无面部神经麻痹等。

4.眼征 是否有眼震,眼震的性质,及有无眼球运动障碍等。

以上就是眩晕的一些诊断方法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如果出现了不适,就要及早的去做个诊断,提早预防,远离眩晕。

眩晕的检查

1.耳科检查

外耳道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听力检查VEP/BAEP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与前庭系统相关的部分、星迹试验、偏指试验、视力和眼底检查。

3.内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晕检查

更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如血压、脉搏的测试等。

4.影像与电生理相关检查

头颅CT、CTA,脑MRI、DSA、TCD,心电图,EEG等。

5.血液化验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

眩晕的检查

体格检查 ,需进行下述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须特别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是自发性或诱发性。伴有眼震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部位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盘水肿,以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神经性或传导性,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听力丧失。有无指物偏向及倾倒现象,明确前庭有无受损。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耳科检查: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或耳硬化症等,电测听、瘘管试验等。

3、前庭功能试验:包括变温试验(微量冰水试验或冷热水交替法)、旋转试验、位置试验(Hallpike位置性试验,即患者坐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偏侧头位使身体快速向下卧倒至平卧位,但头部后仰30°)、直流电试验、视动性眼球震颤试验、眼跟踪试验,必要时作眼球震颤电图。

4、内科检查:应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情况。

其他辅助检查:

1、怀疑听神经瘤者应摄内听道平片。

2、颈性眩晕可摄颈椎片。

3、脑电图对眩晕性癫痫的诊断有帮助。

4、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等可选择作头颅CT或MRI。

5、任何不能用周围前庭病变解释的位置性眩晕和眼震均应考虑中枢性病变,应建议作后颅凹的MRI检查。

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协助定位诊断前庭神经病变有一定帮助。

相关推荐

突然耳鸣头晕目眩 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引起头晕目眼的原因有很多,许多疾病也有头晕目眩耳鸣的症状,如高血压、脑瘤、耳内疾病都能有头晕目眩耳鸣的症状,若头晕目眩耳鸣症状特别严重还伴有昏厥的情况发生,应尽早去医院检查,查出原因配合治疗。

突然恶心头晕是怎么回事

引起眩晕的疾病有许多,一般分为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又细分为美尼尔氏病(常见)、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炎、晕动症等;中枢性眩晕(脑性):分类更多,最多见的是颅内血管性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症、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等。要从你提供的系列症状来确定属于何种情况有一定困难,缺乏必要的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支持。从突发眩晕、年龄46岁、女性来考虑, 最可能的是 1.美尼尔氏综合症;一般来起病突然,事先无征兆,有明显的天旋地转的感觉,不敢睁眼,睁开眼睛会感觉物体朝一个方向转

如何正确区分眩晕、头晕和头昏

一、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感觉体验不同 眩晕:主要是以发作性的,客观上并不存在而主观上却又坚信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的一种感觉(运动性幻觉)。受损靶器官应该是主管转体等运动中平衡功能的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前庭投射区间的神经系统。 头晕:主要是以在行立起坐卧等运动或视物之中间歇性地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受损靶器官分别(或同时)是本体觉、视觉、耳石觉(主管静态和直线运动中的平衡功能)等相关(主要是神经)系统。 头昏:主要是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的一种感觉。受损靶器官是主管人

晕车检查

1.头位性眼震检查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出现眼震,应持续观察30秒,如眼震持续不消失即为试验阳性。如右耳向下时旋转眼震向右,眼向左侧凝视则出现垂直性眼震,反复试验均为阳性,称为非疲劳型;反之,反复测试不再出现眼震,称为疲劳型。在不同头位出现的眼震方向不变称为定向型;如出现不同方向的眼震则称为变向型。凡眼震在单向头位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有

头晕目眩,检查一下颈椎是否有问题

晕眩是一种主观感觉,有空间定位觉障碍使自身所处的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反映失真而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或者运动错觉,包括旋转、翻滚、倾倒、摇摆、浮动等动感。多为人体多个组织系统发生病变时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但是,若出现头晕目眩无法遏制时,应该去检查一下颈椎是否存在问题。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患者通常会因为颈部的延伸或者选装而诱发眩晕眩晕发作时常常伴有耳鸣耳聋的症状,一般只需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患者可能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倾向一方。 研究证明,在头部旋转或颈部过伸时诱发并复发的眩

颈源性眩晕的中医证候分类

1、气虚血瘀:眩晕或轻或重,或有头痛,疲乏懒言,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或有失眠,心悸怔忡,失聪目糊,面色苍白或晦暗。舌淡紫,或有瘀斑,脉细弱或涩。 2、痰蒙清窍:头晕错蒙,头痛如裹,颈项板滞,活动不利,咽喉哽塞不利,泛泛欲哎,胸闷,胃脘胀满,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3、风阳上扰:眩晕剧烈,突然跌扑,视物模糊,耻鸣聋,急躁多怒,腰膝酸软,筋骨酸痛。舌红苔少,及弦细。 三、现代医学分型 1、椎动脉障碍型:表现为发作性剧烈眩晕,伴突发跌扑;眩晕的发作和缓解往往与颈部位置有关,突然转头及后伸时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

发病情况:发病突然,带有一定的时间性及空间(位置)性。该病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眩晕特点: ①具有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②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③适应性(易疲劳性) ④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眼震特点:眼震十分特殊,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眼球震动,左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眼睛震

突然呕吐头晕的诱因

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即: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如贫血、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血压、运动不足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耳炎。 表现为视力模糊、耳聋耳鸣、意识不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 【温馨提示】眩晕、恶心、呕吐的原因多,建议患者在检查确诊的基础上听取医师建议,点击咨询 突然头晕呕吐 及早检查治疗 由此可见,突然头晕呕吐和上述几种疾病都是相关的,也许病人会伴有其他更多的症状,因此最好去正规专业医院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突然头晕呕吐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不敢游玩和出差,对个人

头晕该怎样鉴别和诊断呢

一、鉴别 1、体格检查 需进行下述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须特别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是自发性或诱发性。伴有眼震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部位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盘水肿,以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神经性或传导性,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听力丧失。有无指物偏向及倾倒现象,明确前庭有无受损。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耳科检查: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或耳硬化症等,电测听、瘘管试验等。 (3)前庭

恶心呕吐病因有什么

1、感冒、胃肠炎、颈椎病、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心律失常、休息的时间和质量不好,都可能导致头晕恶心,注意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去医院检查清楚再说。 2、由于胃肠感冒、血压不稳定、脑供血不足等,最好去医院检查血压、脑血流,看是否有脑供血不足或是血压不稳定;去胃肠科检查,看是否是由于胃肠感冒或是其它胃肠病变导致的。 3、脑部肿瘤及脑部伤害:常见的肿瘤是长在小脑间的听神经瘤,病人可能有单侧听力障碍、头痛、眩晕。此外,脑中风或车祸脑部受伤的病人,亦会眩晕。 4、气血虚、气血不足引起的血液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