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铅中毒有什么注意事项
治疗铅中毒有什么注意事项
1、杜绝铅毒继续进入
在轻症中毒病人,断绝铅的来源,已能遏止危重的症状。对误服大量含铅药物而致中毒的病儿,首先必须导吐(可用吐根糖浆),并用1%硫酸钠或硫酸镁洗胃,继之向胃内注入硫酸钠或硫酸镁15~20g,使形成不溶性硫化铅,然后再次洗胃,以清除沉淀出的硫化铅。以后服用较大量牛乳或生蛋白,可使剩存铅质成为不易溶解的盐类,并可保护胃粘膜;再用盐类泻药1~2次以导泻。
2、促进铅的排泄目前常用的祛铅疗法是将依地酸二钠钙Na2CaEDTA15~25mg/kg加于5%葡萄糖液内配为0.3%~0.5%溶液,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使成无毒的依地酸铅盐由尿排出。
其每日总量一般不超过50mg/kg,在6~12小时内静脉滴注,或分2次静脉缓注,持续2~3天,间歇5~10天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续应用3~5疗程,以后根据病情,间隔3~6个月再行驱铅治疗。静脉用药可能引起肾脏损害,故在治疗过程中须经常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如有肾功能异常或无尿,应即停药。小儿进行此项疗法,最好先用小量,即以0.2g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在1小时以上的时间内徐缓地滴入静脉,如4小时内无不良反应,再用上述剂量注射。慢性中毒可用肌注方法。此药在胃肠道很少吸收,且可和铅络合成依地酸二钠铅被吸收到体内,增加铅的毒害,故不宜口服。国产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钠治疗铅中毒的效果不亚于依地酸盐,用量及用法见锑中毒节。重症病儿或当血铅值超过4.83μmol/L(100μg/dl)时,可用联合疗法。药物剂量和用法如下:先用二巯基丙醇(BAL),每次4mg/kg,每4小时1次,肌注;同时或稍后用依地酸二钠钙,每次12.5mg/kg(最大剂量每日75mg /kg)静脉或肌内注射(上述二药在不同部位肌注)。能口服的病儿尽快口服青酶胺,每日20~25mg/kg,分4次口服、最大日用量1g,用药前应作青霉素过敏试验。联合治疗3~5天,血铅浓度降至正常,停用2天后再用下一个疗程。在重复疗程中,每日用量应酌减少(依地酸二钠钙每日50mg/kg,二巯基丙醇为每日15mg/kg)。以上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均须注意其副作用,如病儿出现无尿,立即停用依地酸二钠钙。在用二巯基丙醇的过程中,勿同时应用铁剂。无尿4小时以上者应同时作血液透析。病儿血铅值在3.84~4.83μmol/L(80~100μg/dl)时,依地酸二钠钙和二巯基丙醇应用2天,而后口服青酶胺5天。若肠道中无铅,可单用依地酸二钠钙5天或用二巯基丙醇加依地酸二钠钙3天。血铅值在2.88~3.84μmol/L(60~80μg /dl)之间者,可用短期依地酸二钠钙或较长期青酶胺治疗。血铅值<2.88μmol/L(60μg/dl)的病儿,除有其他铅中毒症状外,一般不需作驱铅治疗。此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促排灵,CaNa3DTPA)排铅效果亦好,可酌情应用。每次用量为15~30mg/kg,溶于生理盐水中,配成 0.2%~0.5%溶液,静脉滴注,用3日停3日为一疗程。在急性中毒时,也可应用枸橼酸钠,使与铅化合成构橼酸铅,虽可溶于血内,但因不易游离,故无毒性作用,能由尿排出而不致中毒。每日剂量为3~8g(成人量),分数次口服,必要时可用2.5%溶液作静脉注射。
3、治疗急性腹痛
如腹痛剧烈,可选用阿托品、654-2、维生素K等以解除肠道痉挛,并可由静脉徐缓地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除减轻腹绞痛以外,并促使铅在骨骼内沉着,减低血铅浓度。必要时服用复方樟脑酊,较大儿童可皮下注射少量吗啡。
4、治疗急性脑症状
一般选用安定、副醛、苯巴比妥钠等药物控制惊厥。为了降低颅内压,可由静脉输注50%葡萄糖或20%甘露醇等以减轻脑水肿。液体摄入量以能供应其基础需要量为度,一般每日需40~60ml/kg(相当于800~1200ml/m2),同时调整电解质的失衡。如有呕吐、惊厥、发热等,并需补充其最低的估计损失液量。
注意铅中毒的5大分级标准
注意铅中毒的5大分级标准
铅在大气中主要积累在贴近地面和地面1米以下的大气中,尤其是儿童更容易引起铅中毒。
铅中毒初期可能没有什么症状出现,但随着体内铅毒的逐渐积累,慢慢就会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智能发育亦会受到损害。铅中毒还会使儿童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反复感染等。铅中毒有五大分级标准。
铅中毒的分级标准:
血铅<99μg/l
相对安全,但已有胚胎毒性,孕妇易流产。
血铅100~199μg/l
为轻度铅中毒,通常无明显的症状,但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并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存在一定的影响,血铅水平每上升100μg/l,智商要下降6~8分,此外,对儿童的行为及体格生长也产生不良的影响。
血铅200~499μg/l
为中度铅中毒,铁锌钙代谢受影响,出现缺钙、缺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会有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等症状;
血铅500~699μg/l
为重度铅中毒,可出现性格多变、易激怒、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运动失调、视力和听力下降、不明原因腹痛、贫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
血铅≥700μg/l
为极重度铅中毒,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头痛、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铅中毒有哪些等级
一级铅中毒:血铅100ug/L以内,相对安全。
二级铅中毒:血铅100ug/L~199ug/L,血红素代谢受影响,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三级铅中毒:血铅200ug/L~499ug/L,铁、锌、钙代谢受影响,出现缺钙、缺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会有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等症状。
四级铅中毒:血铅500ug/L~699ug/L,可出现性格多变、易激怒、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运动失调、视力和听力下降、不明原因腹痛、贫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
五级铅中毒:大于等于700ug/L,会多脏器受损,昏迷甚至死亡。
铅是已知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长期蓄积于人体,严重危害神经、造血系统及消化系统,对婴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影响尤其严重。
血铅中毒的治疗
一、营养排铅法
通过摄入营养物质及膳食纤维,阻止铅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同时补充营养物质,适合血铅含量在200微克以下的使用,膳食纤维直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没有毒副作用,如正和维他肝油球,通过补充维生素A、C、D和植物果胶,达到排铅抑铅的效果。
"益童成长/力德希排铅口服液"是由天然植物精华、免疫激活素和必需营养元素精科制作而成的口服液制剂,具有口味佳、吸收好、见效快、效果稳定的优点,经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华西医科大学为首的数十家医科院所大量的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证实,"益童成长/力德希排铅口服液"具有促进排铅和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连续服用一个月可以明显降低机体内铅的蓄积量,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专家建议:4-12个月,3-4次/天,每次1/4瓶;2-3岁,1次/天,1瓶/次;4~12岁,2次/天,1瓶/次;12岁以上,3次/天,1瓶/次。空腹服用为佳。
试验表明,首次连续服用本品4周可平均降低血铅60ug/L以上,明显改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厌食、偏食或挑食等不良行为。
对于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的儿童,或血铅水平200ug/L以上的少儿:3~9岁,2次/天,1瓶/次;9岁以上,3次/天,1瓶 /次。坚持服用本品8~12周以上。行为学测试,您会发现:孩子的视听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会明显加强,注意力分配能力、记忆力、学习迁移能力和学习成绩均会得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益童成长"为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使儿童自控能力得到加强,易于集中注意力,能专心学习,但要使学习成绩提高、不良行为得到纠正,还需要长期耐心的教育,因此,心理教育也必须同步跟进。
排除铅毒侵害、提升学习竞争能力是一个长期缓慢的、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儿童的疗程和效果因人而异。家长不仅要持之以恒,而且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随时向专家咨询,定期到门诊复查。
"益童成长/力德希排铅口服液"是目前国内唯一"促进排铅、增强免疫"的排补结合型排铅口服液。
纯天然植物来源,排铅--解毒--强体三位一体,在儿童排铅同时,补充锌,硒,铁等营养素,增强免疫力,保护大脑,促进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儿童服用更安全更可靠。
折叠 阻止铅吸收
1、合理的锌、硒补充能竞争性抑制铅在胃肠道的吸收和转运,促进铅排泄;
2、高亲和力植物粗多糖可与铅结合形成凝胶,促进铅从粪便排泄。
折叠 促进铅解离和排泄
1、多种微量元素可激活组织活酶,促进铅从组织解离;
2、植物萃取精华中富含活性-SH、-OH,可从组织中置换出铅,促进铅排泄;
3、大量的生物-COOH和黄酮与铅络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经尿排出体外。
折叠 解毒和抗损伤
1、富含硒、生物解毒素及维生素等,有助于结合铅,拮抗铅引起的氧化与自由基损伤;
2、解放被铅封闭的通道,受体和活酶等,恢复正常代谢与功能活动
折叠 增强免疫力
1、富含硒、锌、植物粗多糖和维生素等,可以调节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补充机体所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调节代谢机能,促进生长发育。
华西医科大学和山东医科大学对" 益童成长/力德希" 排铅口服液促进排铅功能进行了实验总评价:"益童成长/力德希" 排铅口服液对小鼠体重无不良影响,可明显降低高铅摄入小鼠的血铅含量、肝铅含量和股骨铅含量;受试人群每天服用"益童成长/力德希" 排铅口服液10-30毫升,连服30天后,人体平均血铅水平下降80微克/升以上,排铅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具有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铅中毒的治疗方法
妈妈很担心宝宝得铅中毒,这样会对宝宝脆弱的身体有很大影响,铅中毒怎么办呢?儿童铅中毒的治疗方案要根据血铅水平来定,针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铅中毒有哪些治疗方法?妈妈可以参考以下的铅中毒治疗方法:
轻中度铅中毒:以健康教育、环境干预为主,做到勤洗手,脱离铅污染环境。同时进行营养干预治疗,必要时补充钙、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定期复查。
重度和极重度铅中毒:要应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二巯基丁二酸(DMSA)、二巯基丙醇(BAL)。注意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对心、肝、肾等脏器有损害作用,同时也会引起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水电解质的紊乱,因此应用这些药物时必须住院治疗,应监测肝、肾功能、心电图、水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变化,注意保护肝肾及心功能,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补充钙、锌、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治疗儿童铅中毒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营养干预。不管是哪一级的铅中毒,首先要进行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勤洗手,避免吃含铅高的食物,均衡膳食。
铅中毒有什么症状
急性中、重症铅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能作出诊断,但对慢性、微量铅中毒病儿,简易可行的检查方法尚在探索之中,因此种病儿智力常有不同程度的落后,故目前已引起广泛注意。
铅中毒有哪些症状?铅中毒初期呈现消化道症状时,应与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等鉴别;有腹绞痛时须与急腹症鉴别;发生脑病征象时应和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及手足搐搦症区别;遇有末梢神经炎症状和体征时,须和脊髓灰质炎及白喉性神经麻痹区别。
急性中毒病儿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呕吐物常呈白色奶块状(铅在胃内生成白色氯化铅),腹痛,出汗,烦躁,拒食等。当发生急性铅中毒性脑病时,突然出现顽固性呕吐(可为喷射性),并伴有呼吸、脉搏增快,共济失调,斜视,惊厥,昏迷等;此时可有血压增高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小婴儿前囟饱满,甚至颅骨缝增宽,头围增大。
重症铅中毒常有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等。少数有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病儿大都不发热或仅微热。病期较长的患者并有贫血,面容呈灰色(铅容),伴心悸、气促、乏力等。牙齿与指甲因铅质沉着而染黑色,牙龈的黑色"铅线"很少见于幼儿。四肢麻木和肢体远端出现腕垂、踝垂征等在婴儿时期较为少见;指、趾麻木则为较大病儿常诉症状。有时可见肢体瘫痪,若发生肋间肌瘫痪,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慢性铅中毒多见于2~3岁以后的患儿,一般从摄毒至出现症状约3~6月。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样发作、运动过度、攻击性行为、语言功能发育迟滞以至丧失等,但无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此类慢性脑病可以是急性脑病的后遗症或与经常摄入过量的铅有关。
铅中毒性脑病后遗症中的癫痫样发作和行为改变到青春期可以逐渐减轻,但智力缺陷仍然持续存在;重症病例可有失明和偏瘫。近来有人发现视网膜点彩常出现在尿铅排泄异常之前,不仅为铅中毒早期体征,而且铅吸收患者的阳性率也很高,但亦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报道。
X线检查:患者长骨干骺端出现密度增加,呈一白色带,比佝偻病恢复期所见者宽大而显著。铋、磷大量沉着于骨端,亦能出现同样的白影,但很少见。2岁以前铅中毒患儿的长骨X线改变常不明显,甚至在严重病例也可能无异常改变。病儿腹部平片可见到不透光的物质存在。
小孩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注意事项
小孩肚子疼的原因较多,不一一列举,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炎、胃炎、胰腺炎、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肠扭转、食物中毒、慢性铅中毒、有机磷中毒、感冒受凉、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后等等均会发生,家长注意观察孩子肚子疼的严重程度,如伴随腹泻、呕吐、发烧、疼痛剧烈,出冷汗、精神不振等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慢性铅中毒有什么危害
成年人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而儿童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症状。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径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中毒者一般有铅及铅化物接触史。口服2-3克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临床铅中毒很少见
铅中毒有哪些症状
急性中、重症铅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能作出诊断,但对慢性、微量铅中毒病儿,简易可行的检查方法尚在探索之中,因此种病儿智力常有不同程度的落后,故目前已引起广泛注意。
铅中毒初期呈现消化道症状时,应与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等鉴别;有腹绞痛时须与急腹症鉴别;发生脑病征象时应和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及手足搐搦症区别;遇有末梢神经炎症状和体征时,须和脊髓灰质炎及白喉性神经麻痹区别。
急性中毒病儿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呕吐物常呈白色奶块状(铅在胃内生成白色氯化铅),腹痛,出汗,烦躁,拒食等。当发生急性铅中毒性脑病时,突然出现顽固性呕吐(可为喷射性),并伴有呼吸、脉搏增快,共济失调,斜视,惊厥,昏迷等;此时可有血压增高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小婴儿前囟饱满,甚至颅骨缝增宽,头围增大。重症铅中毒常有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等。少数有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病儿大都不发热或仅微热。病期较长的患者并有贫血,面容呈灰色(铅容),伴心悸、气促、乏力等。牙齿与指甲因铅质沉着而染黑色,牙龈的黑色"铅线"很少见于幼儿。四肢麻木和肢体远端出现腕垂、踝垂征等在婴儿时期较为少见;指、趾麻木则为较大病儿常诉症状。有时可见肢体瘫痪,若发生肋间肌瘫痪,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慢性铅中毒多见于2~3岁以后的患儿,一般从摄毒至出现症状约3~6月。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样发作、运动过度、攻击性行为、语言功能发育迟滞以至丧失等,但无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此类慢性脑病可以是急性脑病的后遗症或与经常摄入过量的铅有关。铅中毒性脑病后遗症中的癫痫样发作和行为改变到青春期可以逐渐减轻,但智力缺陷仍然持续存在;重症病例可有失明和偏瘫。近来有人发现视网膜点彩常出现在尿铅排泄异常之前,不仅为铅中毒早期体征,而且铅吸收患者的阳性率也很高,但亦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报道。
X线检查:患者长骨干骺端出现密度增加,呈一白色带,比佝偻病恢复期所见者宽大而显著。铋、磷大量沉着于骨端,亦能出现同样的白影,但很少见。2岁以前铅中毒患儿的长骨X线改变常不明显,甚至在严重病例也可能无异常改变。病儿腹部平片可见到不透光的物质存在。
如何治疗铅中毒铅中毒症状有哪些
铅中毒的典型症状
病发前,人会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胸闷、食欲不振、失眠的症状。并发后,人会出现腰酸背痛、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精神萎靡症状。症状轻重不一,视中毒情况而定。部分严重者会昏迷、晕倒,甚至休克。
腹绞痛也是显著症状之一,绞痛时间可长可短,绞痛时腹部仿佛被撕裂一眼,疼痛难忍,额头毛冷汗。有的人会蹲下缓解症状,有的人会热敷缓解症状,有的人会呕吐异物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人会腿软、食欲不振、嗜睡。腹痛患者还可能出现高热症状,但不会出现大便秘结症状。诊断并不难,因此确诊后要及早治疗。
铅中毒的治疗
可分两个时间,即在急性时期,设法将血液中铅转移到骨骼中去,等急性期过后再设法将体内之铅排泄体外。
急当钙沉积于骨骼时,铅也同时沉积于骨骼,由此在绞痛或其他畸形症状出现时,可给予钙剂,使铅由血液转而沉积于骨骼中。静脉注射钙后,可使病人入睡,同时又有抗腹痛的作用。当疼痛停止后再给予足够剂量的硫酸镁,消除消化道内残余的铅。在疼痛发作时,可多次的注射钙剂。通常在最初的24-48小时,每3-4小时注射一次钙剂,以后的2-4天内,则减为每天注射3-4次钙剂。钙剂很多,如10%的氯化钙或20%的葡萄糖钙,前者每次5毫升,后者每次10毫升。
铅中毒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宝宝肚子疼怎么回事 注意事项
宝宝肚子疼的原因较多,不一一列举,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炎、胃炎、胰腺炎、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肠扭转、食物中毒、慢性铅中毒、有机磷中毒、感冒受凉、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后等等均会发生,家长注意观察孩子肚子疼的严重程度,如伴随腹泻、呕吐、发烧、疼痛剧烈,出冷汗、精神不振等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铅中毒有哪些治疗方法
铅中毒的详细治疗:
治疗:铅中毒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主动使儿童远离含铅的环境。 在有严重症状的儿童,治疗通常必须在检查结果出来、确定诊断之前进行。
1.停止铅接触
立即停止铅接触。脱离生产现场或含铅的环境。
2.消化道中毒
立即用清水或1%硫酸镁或硫酸钠溶液洗胃,后者可以与铅结合成为难溶的铅,防止铅大量吸收。可服用牛奶和蛋清水,用硫酸钠导泻。
3.驱铅治疗
铅中毒的解毒药为金属络合剂,根据络合剂躯铅作用的强弱,排列如下:
(1)促排灵(DTPA一CaNa):1 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或0.25~0.5 g肌注,hid,连用3 d,停4 d为一个疗程,共2~4个疗程。
(2)依地酸钙钠(EDTA—CaNa2):0.5~1 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持续4 h,每12小时一次,用药2~5 d,病情控制后停药2~3 d,然后按慢性铅中毒的小剂量间歇疗法:每次0.25~0.5 g肌注,bid,连用1~2 d,停1~2 d为一个疗程。用药后尿铅含量多次结果均小于1.45μmol/L(0.3 mg/24 h)时可以停药。
(3)二巯丁二酸(NaDMS):首剂每口2~4 g,分2~4次,缓慢静脉注射,以后每日1 g,连用4~5 d为一疗程。也可加入普鲁卡因肌注。二巯丁二酸(DMSA)0.5 g 口服,tid,疗程开始同依地酸钙钠。本品性质比较稳定,口服可吸收,应用方便,副反应小,安全,已在全国推广使用。
(4)青霉胺:0.3 g口服,每日3~4次,连用5~7 d,停药2~3 d为一个疗程。用药前应作青霉素过敏试验。
(5)在驱铅过程中由于使用络合剂,可导致锌、锰、铜、铁、钴等微量元素也同时排出,因此在驱铅后宜做适当补充。
(6)对四乙基铅中毒者,急性期可注射解毒剂巯乙胺,其能够与阳乙基铅结合,阻止后者进入血-脑屏障。常用剂量为2ml(含200mg),每日2~3次,肌注,或2~4 ml,加入10%葡萄精液250 ml中,每日1~2次,静滴,一般4~6 d为一疗程,需要时连用2~3疗程。
4.铅绞痛治疗
立即进行驱铅疗法,如末能止痛,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缓慢静脉推射,每4~6 h一次,可使血铅暂时转移至骨髓内缓解症状。也可用阿托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