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肺念珠菌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肺念珠菌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肺炎食疗方:

1、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诸药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两次服。可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2、百合50克,薏米20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共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4、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至2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5、党参10克,大枣15克(去核),糯米150克,加适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调味服用。

6、杏仁10克,去皮尖,水研滤汁,大米30克,加水共煮粥服用。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症状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症状

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和白念珠菌感染有关的口腔疾病还有:扁平苔藓、毛舌和正中菱形舌炎。

1.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新生儿鹅口疮多在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帽针头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波及扁桃体、咽部、牙龈。早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雪白的对比。而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全身反应一般较轻;但少数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少数病人还可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2)急性红斑型 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可有假膜,并伴有口角炎,但有时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3)慢性肥厚型 本型的颊黏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腭部病损可由托牙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状增生;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头增殖,色灰黑,称为毛舌,因此毛舌也属于本型。

(4)慢性萎缩型 本型又称托牙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多见于女性患者。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有绝大多数患者的斑块或假膜中,可查见白色念珠菌。有念珠菌唇炎或口角炎的患者中80%有托牙性口炎。

托牙性口炎还常与上腭的乳突增生同时发生,在考虑手术切除前,应先进行抗真菌治疗,可以明显地减轻增生的程度,缩小需要手术的范围。

2.念珠菌性唇炎

Gansen将本病分为两型,糜烂型者在下唇红唇中份长期存在鲜红色的糜烂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因此极易与盘状红斑狼疮病损混淆,亦类似光照性唇炎。颗粒型者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常有散在突出的小颗粒,极类似腺性唇炎。

3.念珠菌口角炎

本病的特征是常为双侧罹患,口角区的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邻近的皮肤与黏膜充血,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同时可并发舌炎、唇炎、阴囊炎或外阴炎。

4.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这是一组特殊类型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性疾病,病变范围涉及口腔黏膜、皮肤及甲床。有人认为其有高于4%的恶变率,应警惕,争取早期活检,明确诊断。多从幼年时发病,病程数年至数十年,常伴有内分泌或免疫功能异常、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1)多发性内分泌病型 常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初期多表现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及慢性角膜-结膜炎,但念珠菌口炎可能是本病最早的表现。

(2)T淋巴细胞缺陷病型 本病可见于高γ-球蛋白血症和恶性淋巴网状肿瘤患者。

(3)家庭性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 本型可见于儿童,也可初发于35岁以后的成人(迟发型),都与铁吸收、代谢异常有关,可能是由于缺铁时使白色念珠菌抑制因子减少,造成致病菌的繁殖和侵袭。

各类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首先表现的症状,往往都是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鹅口疮和口角炎;继而在头面部和四肢发生红斑状脱屑皮疹、甲板增厚,也可发生秃发及前额部、鼻部的皮角样损害。

蛔虫病病人饮食宜忌

1.饮食清淡,少食辛辣、炙煿及肥腻之品,免助热生湿。

2.对于蛔虫病患者可服驱虫药服药后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服药后反应及排便情况,蛔厥时,口服食醋60~100ml,有安蛔止痛作用。

鹅口疮的表现是什么样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肺念珠菌病引起的原因有什么

迄今为止,已发现有270余种念珠菌,其中引起人类致病的念珠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热带念珠菌(C.tropical)、假热带念珠菌(C.pseudo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克柔念珠菌(C.kruseii)、星形念珠菌 (C.stellatoidea)、光滑念珠菌(C.glabrata)、高里念珠菌(C.guilliermondii),均为条件致病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毒力最强,也最常见。念珠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为椭圆形芽生细胞,在特殊培养基上形成菌丝。菌种的鉴别需依靠生化试验。

念珠菌的致病力与菌体形态和黏附能力有关,酵母型一般不致病,菌丝型有致病性。黏附力强的念珠菌致病力亦强。某些念珠菌能分泌毒素和水解酶,破坏组织。

正常人皮肤、口腔、胃肠道等均有念珠菌寄生,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寄殖于口腔、上呼吸道的念珠菌可侵入呼吸道引起内源性感染。饮食不洁,院内交叉感染可致外源性感染。留置导管、黏膜溃疡等破坏黏膜完整性,也可使念珠菌侵入体内。肺可为原发性感染,也可为血源播散性念珠菌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肺念珠菌病的病因,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能够及时了解到肺念珠菌病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因此,我们在了解了上述所说的内容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相关的预防,这样,才能够及时防止疾病的发生,保证身体健康。

念珠菌病饮食宜忌

1.选择饮食宜清淡,宜食富含维生素A、B2、C等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卵、胡萝卜等;禽蛋及新鲜蔬菜,如番茄、菠菜、苋菜、四季豆、毛豆、藕等;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橙、柚、柠檬、草莓、酸枣、山楂等

2瘙痒者应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肉、牛奶、豆腐、豆类等。

3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2及叶酸,如鱼肝油、胡萝卜、动物肝脏、鱼类、杏、全麦、南瓜等食物。可减轻瘙痒症状,但不宜过量。

(1)发物。如海鱼、虾、蟹、河鱼、湖鱼等,食后会加重外阴部瘙痒,故应忌食。

(2)烟、酒。因其可加重炎症充血,使阴痒加剧,故应禁忌。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花椒、洋葱等,可使炎症扩展,阴部瘙痒更重,故应忌食。

(4)油炸、甜腻食物。如猪油、奶油、黄油、炸猪排、炸牛排、奶糖、巧克力等,有助湿作用,不利于治疗,故应忌食。

鹅口疮反复发作怎么办

●此病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肺念珠菌病和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有肺念珠菌病的可能:

(1)有肺炎病史但演变不典型,经正确使用抗生素疗效欠佳。

(2)年老体弱者,特别是在大量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后产生的肺部感染。

(3)X线显示两中下肺斑片状阴影,经治疗未见吸收好转。

(4)出现典型鹅口疮、痰呈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透明似冻胶状,应注意肺念珠菌感染。治疗应首先去除诱因及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选用抗真菌药物。顽固病例可辅以免疫疗法如菌苗注射、或左旋咪唑及转移因数。

口腔念珠菌病预防:

口腔念珠菌病分型尚不统一,可按病损特征及病变部位等分型,目前普遍采用Lehner(1966)提出的分型标准,即将口腔念珠菌病分为假膜型、萎缩型、增殖型念珠菌病,及与念珠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如正中菱形舌炎、念珠菌唇炎等。

1.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2.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氯己定溶液清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用冷开水拭净。

3.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4.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

鹅口疮症状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念珠菌病可以治疗吗

(一)一般治疗

①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通风、避免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的尘埃。②严格掌握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药指针、剂量和疗程,尽可能避免这些药物的同时使用,对长期用药者必须定期检查有无真菌感染发生。③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护理和营养,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必要时可酌情予成分输血。④可予大剂量丙球及转移因子等加强支持治疗。⑤对病灶局限的患者可予外科手术治疗。

(二)病原治疗

1.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治疗

全身用药:氟康唑:每天l50mg.每周1—2次,共3~4次;伊曲康唑:每日200mg,共7~l0天;如无肝脏病变可用酮康唑,每天200mg,共7~10天。

局部用药:口腔黏膜病变用20%龙胆紫液、制霉菌素溶液(每ml含20万u)或制霉菌素甘油悬液(每ml含5000~10 000u)涂擦,每日3~4次。皮肤病灶用制霉菌素软膏,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等霜剂外擦。

念珠菌阴道炎可用制霉菌素阴道栓,每栓古制霉菌素5万~10万u,每晚一粒,连用1一2周。氟康唑阴道栓每晚一粒,连用3~7天。

2.消化道念珠菌病的治疗

氟康唑为首选,每天200~400mg;其次为伊曲康唑;每日200mg,共7~10天;如无肝脏病变可用酮康唑,每天200~400mg,共10~14天。也可用制霉菌素,成人每天200~400万u,分4次口服。连续一周。

3.肺念珠菌病的治疗

氟康唑为首选,每天200mg口服或静脉滴入;如病情严重伴发热或肺部病变广泛者,加至每天400mg,疗程10~15天。如为耐药菌株可改为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必要时应用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

4.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治疗

病原菌多为白念珠菌。治疗一般首选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氟康唑静脉滴注或口服,重症病人与氟胞嘧啶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每日剂量0.3~1.0mg/kg,疗程4周;氟胞嘧啶,每天150一200mg/kg;氟康唑每天400—800mg;疗程一般为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后l周。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或难治性感染病人,可选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或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后再改为口服,疗程4~8周或更长。

相关推荐

鹅口疮有哪些症状表现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

鹅口疮的症状有哪些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

鹅口疮的症状表现

小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腔炎,多因母亲患真菌性阴道炎,患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亦可引起。本文主要阐述鹅口疮的症状表现。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鹅口疮的症状: 1、此病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什么饮食原则

一、注意饮食宜忌 必需注意去其油腻,否则亦会有碍运化;饮食宜克制,多食后胃中有不适者,宜多顿少食,俟饥后再食。 二、饮食克制 类风湿关节炎饮食原则饮食要有克制:因该病病程较长,病久体虚,饮食不可过量,饮食要定时,可适量,不能饥饱变态,不能暴饮暴食;食品之软、硬、冷、热均宜适当,以防再伤脾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家属唯恐病人营养不够,或顾虑病人口味分歧,过渡地进食滋补食品或不应吃的食品,食之适得其反,非但不得其益,反而更伤脾胃。 三、饮食以平常为宜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饮食不能过于滋腻,以平常为宜。 四、正

肺念珠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胸腔积液检查、痰液细菌涂片检查、耳、鼻、咽拭子细菌培养 、肺活检、免疫学检测 1.病原学检查 (1)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血液等直接涂片镜检或作革兰染色、Iemsa染色或PAS染色,标本中发现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和菌丝有诊断价值。 (2)因正常人咽喉部可带菌,痰培养3次以上阳性才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PSB)采样培养较为可靠。由于菌血症持续时间短,故血培养阳性率较低。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纤支镜活检或经皮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念珠菌菌丝侵入证据可以确定诊

肺念珠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病原学检查 1、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血液等直接涂片镜检或作革兰染色,Iemsa染色或PAS染色,标本中发现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和菌丝有诊断价值。 2、因正常人咽喉部可带菌,痰培养3次以上阳性才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PSB)采样培养较为可靠,由于菌血症持续时间短,故血培养阳性率较低。 二、组织病理学检查 纤支镜活检或经皮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念珠菌菌丝侵入证据可以确定诊断。 三、免疫学检查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重症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常出现假阴性,检测念珠菌

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1.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白色念珠菌为一卵圆形芽生酵母样菌在培养基组织中和分泌物中均能产生假菌丝本菌,为革兰氏阳性2~3m4~6m延长的芽生细胞,极似菌丝故名假菌丝。假菌丝在结节处形成芽生孢子,有时在末端形成厚壁孢子酵母菌属均不形成真菌丝。 念珠菌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质的代谢产物在消化道或阴道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的毒素具有相当于病毒的磷脂酶-A型的活性以本菌的混悬液注入动物静脉中可致死,因此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与疾病力有密切关系在健康带菌者中唾液含菌量

糖尿病人饮食宜忌

宜:微量元素锌和铬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多吃一点鲜酵母、蘑菇和糙米等富含锌和铬的食物,对糖尿病患儿也很有益。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 忌: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不宜多吃: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

鹅口疮有哪些表现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此病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

氟康唑胶囊能不能用来治疗龟头炎

氟康唑胶囊适用于以下真菌病: 全身性念珠菌病: 包括念珠菌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形式的侵入性念珠菌感染,如腹膜、心内膜、肺及泌尿道感染。也可用于恶性肿瘤、特殊监护病人、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受到其它易致念珠菌感染的因素作用的患者。口服。 成人 (1)播散性念珠菌病: 首次剂量0.4g,以后一次0.2g,一日1次,至少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 (2)食道念珠菌病: 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持续至少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治疗反应,也可加大剂量至一次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