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的偏方有哪些
血热的偏方有哪些
1、中医认为,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疾,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2、血热的最好方法就是“凉血滋阴”:生地16克丹参16克川郁金16克熟地16克白芍15克麦冬10克天冬19克旱莲草16克丹皮16克熬水喝
平时可以用生地16克丹皮16克金银华16克泡茶喝
3 、血热食疗方法:中医认为,莲藕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无论凉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丝瓜、黑木耳,鲜芦笋、螃蟹、鸭肉也是凉血之物。
4、中药滋补:一般多喝点菊花水就可以了,必要时可加点丹皮一起泡水,西瓜皮、绿豆汤,也可用凉血药物,如生地10克、丹皮6克、白茅根6克、芍药6克,煎水喝。
5、日常调养:不宜做日光浴,血热的人本来就阳气盛,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吸收阳气,等于雪上加霜。要做温和运动,例如瑜伽,静态运动有利于调节体内血运,抚平情绪波动。保证在黄金睡眠时间(晚11点~早6点)的睡眠,给皮肤一个修复、调整的时间,它才能在白天展现最好的状态。
白发偏方
中医学认为,下列因素与白发有关:
一、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治疗白发偏方
有关治疗白发的偏方验方较多,但主要如下。
【方一】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方二】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方三】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50克,芝麻叶50克。研粗末,投入铁器水内,取汁外馀。
【方四】女贞子500克,巨胜子250克。水煎,每次服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本方是治疗阴虚血燥所致白发的良方。
【方五】大蒜两瓣,姜1块。将药捣成泥状,擦头皮,再用水冲洗,可喷些香水,减少大蒜味,连续擦3--4个月即可生效。
【方六】桑白皮90克。将桑白皮锉细,煮5--6沸后,去渣,频抹鬓发,自不坠落。本方可为头发保健之剂,易得易用,老少皆宜。
【方七】女贞子520克,早莲草、桑椹子各300克。先将女贞子阴干,再用酒浸1日,蒸透晒干,早莲草、桑椹子阴干,将上三味药碾成细末,炼蜜成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开水送股。
【方八】黑芝麻粉、何首乌粉各150克。将药加糖适量,煮成浆状,开水冲服,每晚1碗。本方半年后可使白发转灰,灰发转黑。
中医方法延缓白发早生
中医学认为,下列因素与白发有关: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有关治疗白发的验方、偏方较多,但主要如下。(仅供参考!)
[方一]: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方二]:
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50克,芝麻叶50克。研粗末,投入铁器水内,取汁外馀。
[方三]:
大蒜两瓣,姜1块。将药捣成泥状,擦头皮,再用水冲洗,可喷些香水,减少大蒜味,连续擦3--4个月即可生效。
[方四]:
绿矾、薄荷、乌头等分。将药研末,以铁浆水浸,日染之。
[方五]:
蓖麻子仁200克,香油适量。用香油将蓖麻子仁煎焦去渣,放3日,用刷频刷头发;本方尤适用于发黄不黑。
肺热偏方有哪些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5、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血热怎么调理 什么是血热
血热,是指热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异常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 亦称血分热。即血分有热。症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法当凉血。小儿发热证型之一。《幼科全书》:“血热者,每日以午间发热,遇夜则凉,此心热也。轻则导赤散,重则四顺饮治之。”血热风燥型、血热风盛证,本证由于机体蕴热偏盛,时值青壮年,血气方刚之际,或因性情急燥,心绪烦扰(精神因素,心火内生;或因恣食鱼腥、辛辣之品,伤及脾胃,郁而化热;或复感风热邪气,均可致使血热内盛,热盛生风化燥,外发肌肤,出现红斑,丘疹为主症的证候。
银发少年少白头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分析少白头病因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少白头除了与遗传有关,长期用脑过度、思想高度紧张、恐慌惊吓、精神创伤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头发早白。精神高度紧张、思虑过度会造成发根乳头色素细胞功能衰退,当衰退到完全不能产生色素颗粒时,头发就完全变白了。另外,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蛋白质,铜、铁等微量元素,也会出现白发。
少白头黑发中医食疗偏方
1、乌发粥
原料:大羊脊骨一具、羊肾一具、芝麻(50克)、糯米(50克)、大红枣(l0个)、红糖(适量)。先将大羊骨砸碎下锅煮开,用温火煮20分钟,捞出羊骨留下原汁,加入切碎的羊肾、芝麻、糯米、大红枣和红糖,温火煮熟,早晚各吃一碗,能使头发变得光泽、发亮。
2、芝麻首乌散
取芝麻、何首乌等量研末,每次服6克,每天2~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
少白头从中医角度来看,是因为身体中缺乏了某种元素,或者长时间的忧思过度等等就会导致白发早早的长出来,如果是自己思想上的问题,应该及时的改变思想状态,如果是因为身体中缺乏了某种元素的话,可以通过上述食疗办法来改变少白头的情况。
什么是血热
血热,是指热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异常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 亦称血分热。即血分有热。症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法当凉血。小儿发热证型之一。《幼科全书》:“血热者,每日以午间发热,遇夜则凉,此心热也。轻则导赤散,重则四顺饮治之。”
血热风燥型、血热风盛证,本证由于机体蕴热偏盛,时值青壮年,血气方刚之际,或因性情急燥,心绪烦扰(精神因素,心火内生;或因恣食鱼腥、辛辣之品,伤及脾胃,郁而化热;或复感风热邪气,均可致使血热内盛,热盛生风化燥,外发肌肤,出现红斑,丘疹为主症的证候。相当于西医银屑病的进行期。
胃热偏方改善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神经性皮炎是什么引起的 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因为情志不遂,心心情烦闷不得舒,最终导致心火内生,火热伏于营血,而致血热,血热偏盛,充斥于经脉之中,故而可见到皮疹色红;由于血热容易生风,风盛则燥,故见皮肤搔痒不止,起干燥皮屑而成本病。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若寝居调适不适,外感风邪袭扰,郁于肌腠而化热,致使营血势盛,经脉充盈而起红色皮疹,若风邪长久伏于肌肤,则可导致经脉失和,致使本病迁延不易治疗。
有白头发是怎么回事呢
有白头发是怎么回事呢?
有白头发原因:忧虑、悲哀、精神受到刺激和一些疾病因素,会使黑色素的形成发生困难。还有一种情况是:黑色素已经形成,但无法运输到头发根部,使头发中所含的黑色素减少,这样乌黑的头发就会一天天白起来。
中医学认为,有白头发原因: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中医治疗白发10个秘方
中医学认为,下列因素与白发有关: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有关治疗白发的偏方验方较多,但主要如下。
【方一】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方二】
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方三】
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50克,芝麻叶50克。研粗末,投入铁器水内,取汁外馀。
【方四】
女贞子500克,巨胜子250克。水煎,每次服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
本方是治疗阴虚血燥所致白发的良方。
【方五】
大蒜两瓣,姜1块。将药捣成泥状,擦头皮,再用水冲洗,可喷些香水,减少大蒜味,连续擦3--4个月即可生效。
有白头发是怎么回事呢
有白头发原因:忧虑、悲哀、精神受到刺激和一些疾病因素,会使黑色素的形成发生困难。还有一种情况是:黑色素已经形成,但无法运输到头发根部,使头发中所含的黑色素减少,这样乌黑的头发就会一天天白起来。
中医学认为,有白头发原因: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通过以上有白头发是怎么回事呢的介绍,相信您一定对您有白头发的原因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吧,看来要想减少白头发,要有好心情才行。
治疗出血热的偏方有哪些
1.治则:清泄腑热
2.取穴:曲池、大椎、足三里、百会、少商。
3.方义:里实热症多为阳明腑热,故取手、足阳明经之合穴曲池、足三里以泻其实热取合治腑病之意。大椎系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之处,为古今泄热之要穴。百会亦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为历代医家治疗发热之要穴。据文献分析,古人治里实热症多用上肢未端阴经穴,少商为肺经之井穴,是是泻热之要穴。
4.治法:曲池、足三里、大椎均直剌后用提插泻法,百会平剌。留针至热退。少商用三棱针点剌出血。
针灸治疗出血热的发热症状可依据古方辑录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少商——以三棱针剌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神应经》:大热:曲池、三里、复溜。《针灸集成》:欲泻诸阳之气,先剌百会,次引诸阳热气,使之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