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感冒的错误护理

宝宝感冒的错误护理

错误观念1: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挡

很多父母教导宝宝:打喷嚏时第一反应要用手遮住。虽然遮住的举动是对的,可以避免细菌散播,但是用手遮就是错的。传染疾病医生解释道,因为多数人用手遮住喷嚏或咳嗽后,不会立刻洗手,因此大量的病菌残留在手上,有可能经过碰触,传染给他人,也有可能把病菌再带给自己。

所以,一定要让宝宝注意勤洗手,出入公共场合,尤其是医院、车站等高危险区域,一定要养成回家洗手的习惯。

小帖士:美国疾病管制处建议,洗手时间最好约20秒,时间差不多是你在心中默念生日快乐两次。

错误观念2:宝宝鼻塞不用特别护理

宝宝鼻塞后会影响宝宝的饮食,睡眠。由于鼻子不通宝宝在吃奶时需要通过嘴来呼吸着就可能使宝宝吸入大量空气,最终可能会使宝宝发生呕吐或者吐奶,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晚上睡觉时由于宝宝的鼻塞,可能会打呼噜或者难以入睡。

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感冒就应该马上治疗。有时因为大人的失误可能会使宝宝感冒加重,发展为鼻塞,喉咙有痰,或者小儿肺炎。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宝宝鼻塞护理方法:

1、如果是鼻涕,可以用吸鼻器,或者父母可用柔软的手绢擦拭流出的鼻涕,因为宝宝皮肤很娇嫩,擦拭多了会令宝宝感觉不舒服,所以擦鼻涕后可用湿势毛巾捂一捂,再轻轻地涂上一点油脂,防止皮肤龟裂疼痛;如果是干鼻屎,可以去买一种专门夹鼻屎的小夹子,塑料的,小圆头,等宝宝睡着的时候夹,动作要快要轻。

2、用脱脂棉花搓成和宝宝鼻孔大小一样的棉条,先用水浸湿后放入宝宝鼻孔里湿润鼻屎,取出后再用干棉条把鼻屎粘出来。

3、拿鱼肝油或生理盐水在鼻孔里各滴一滴,这样会软化鼻屎,过一会儿孩子打个喷嚏就会把鼻屎给带出来了。

护理"感冒宝宝"七大误区

错误观念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在幼儿期,特别在一岁以下,常会听到鼻子有呼噜声,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随呼吸穿梭,其实那是鼻屎,当然也是痰的一种表现(呼吸道分泌物)。而大多妈妈们会担心是不是宝宝感冒了,其实多半是多虑的。因为造成以上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积了过多慢慢干黏住的鼻腔分泌物,尤其是没有发烧、活动力等变化时,更不必担心,只要养成好习惯,定期清洁鼻内分泌物,便不会有以上情况发生了。

至于什么情况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

答案是当医师发现有鼻腔内发炎,即发红、肿胀,引起鼻粘膜分泌物增多时,才能下此诊断。

错误观

错误观念三:有痰声就要拍背排痰?

所谓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及支气管,还有肺脏,产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处,多半是由于感染引起,例如病毒感染。当听到幼儿呼吸声感觉有痰时,应先自行判断或请医师协助了解痰的位置。痰位置可在上──即喉咙以上,或在下──即气管或肺部,若为前者,便不必要给予拍痰,反而需要认真清除鼻腔或喉咙分泌物才是;当然,若确实有气管内痰声,则需要给予规则拍痰。

错误观念四: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感冒

孩子经常感冒,让父母很着急,听人说这是抵抗力低的缘故,打点“丙种球蛋白”就能起预防感冒作用,但注射了一段时间,却没见什么效果。

“丙种球蛋白”是来源于血浆提炼的生物制剂,以目前的技术还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险,不是100%的安全。再则,它只对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种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见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完全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专家提醒:

宝宝爱感冒,找出原因是关键:营养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维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总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风”;多次反复使用抗生素也会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则应考虑疾病因素,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患儿也爱频繁地感冒,这就需要先将疾病治好。

错误观念五: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药?

对人体而言,咳嗽是一种生理性反射,当呼吸道吸入异物,或浸润发炎,便将此讯息上传至延髓的咳嗽中枢,就引起激烈的反射运动,目的在于将气管内异物排除,因此咳嗽时会以猛烈速度,自喉咙深处把空气排出,同时一并将异物喷出。

从上述观点来看,咳嗽是个自我保护机制,对人体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别有痰的咳或无痰的咳之间的差别外(前者应增加水份摄取,以及考虑是否使用化痰药物),另外也要考虑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适,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呕吐,才需考虑用适当的止咳药物。此类药物有麻醉性与非麻醉性两类,因此必须向医师仔细咨询后,才能放心用药。

错误观念六:孩子3岁以后可以吃大人的药了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婴儿要使用专用的药物。而等孩子大一些以后,有的父母就以为对大人安全的药物,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的,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殊不知由于孩子的生理与大人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如四环素类的药物由于其强毒副作用目前被儿科淘汰;庆大霉素会致神经性听力损伤,6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引起关节病变和妨碍软骨发育,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故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皆不宜用。

又如感冒通,大人吃了没事,孩子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血尿,后果严重。专家提醒:用药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孩子用什么药、剂量多少应由儿科医师来决定,而不应父母自己想当然,以免出错。

错误观念七:吃化痰药需吃到没痰为止?

人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时,会因发炎反应产生分泌物,加上剥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原体等,造成痰液。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会由各种免疫细胞负责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时以多摄取液体、将痰软化为首要之务;至于化痰药,则只在当医师觉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几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妈妈们应相信,宝宝体内本应该就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份摄取、温湿度等)做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会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见错误观念,可说在门诊中天天可见,在此呼吁所有爱护宝宝的父母们,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甚至将黑白颠倒,如此反而会使宝宝的病症难以舒缓。应当在对宝宝做出处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为,看看育儿百科,或者和您的儿科医师电话咨询,便可以为宝宝在有呼吸道疾患时,做最好又正确的保健。

念二:感冒就该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宝宝冬季感冒的护理误区

1、感冒了,不能再让宝宝冻着

多数妈妈认为,宝宝感冒最主要的原因是冻着了,所以宝宝感冒后就开始"捂"。本来宝宝穿得就不少,这一病,穿得就更多了,室内温度也调得比较高。结果是父母穿得越来越少,宝宝穿得越来越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爸爸妈妈跟着挠汗,有什么办法,为了孩子,只好忍着。父母不知道,做出这样的牺牲是无谓的,不但大人难受,对宝宝也一点好处都没有,越"捂"宝宝体质越差,宝宝越来越容易有病。

2、早吃感冒药,宝宝的感冒就不会加重

及时发现宝宝感冒,及时用药,使宝宝的病情得到控制,这是对的,但不能矫枉过正,刚有风吹草动,就喂一大堆药。药物本身也有副作用。当宝宝只是流点清涕,打几个喷嚏,或咳嗽两声,妈妈就不由分说,给宝宝喂很多的药,这是没有必要的。

给宝宝看病要比给宝宝吃药重要得多。如果宝宝遭受了比较厉害的感冒病毒侵袭,即使妈妈及时给宝宝吃了感冒药,也难以阻止病毒对宝宝呼吸道的侵袭。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的外感风寒,或仅仅是感染了比较弱的鼻病毒,即使不吃药,也会很快就过去的。所以,病情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是否在感冒最初期吃了多少感冒药。

3、感冒要吃抗菌素,以免病情发展

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对病毒没有杀灭作用,所以大多数感冒不需要使用抗菌素。是否需要使用抗菌素,要由医生来判断,关键是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根据不同的细菌感染,选用不同的抗菌素。抗菌素是处方药,其种类、药量、疗程都需要医生来确定,父母不能擅自做主,给宝宝使用抗菌素。

4、感冒,要多给宝宝加营养

宝宝感冒后,对食物的吸收消化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时如果妈妈强迫宝宝进食,会引起宝宝反抗,甚至会把吃进的食物吐出来。一旦宝宝呕吐,比少进食更影响宝宝的健康。

宝宝消化功能降低,食欲下降,是消化道的自我保护,通过减少食物的摄入,减少消化道负担,让消化道得以休息,父母要尊重宝宝的本能选择,相信宝宝的自身保护能力。

护理发烧宝宝犯的错误

宝宝发烧的时候,是不是都吓坏了各位爸爸妈妈呢!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对宝宝的护理比平时来得更加细致、认真、谨慎。今天,小编就列举一些在护理发烧宝宝时,爸爸妈妈易犯下的错误,各位爸爸妈妈引以为鉴哦!

错误一 没把握测体温时间

孩子的平均正常体温是37 ,但一天中会有上下变化。有的宝宝在短短的数小时内体温会上下相差近2摄氏度。通常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或傍晚达到最高。有时体育锻炼、情绪兴奋激动、进食和周围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体温升高。有些父母就会选择在这种“高温”时刻,给宝宝测体温,结果当然偏差很大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在宝宝完全平静下来,或是在吃完一顿热菜热饭30分钟之后,才测量体温。另外,向医生叙述孩子病情时,应告诉医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时间给孩子量体温。

错误二 用耳朵测温法

有些父母为了图方便,或者是不了解,就用耳朵温度计给宝宝测量温度。说句实在话,耳朵温度计对3岁以下的幼童不太适合。

为不满5岁的宝宝测量体温的最精确的方法是采用直肠测量法。爸爸妈妈可以在带孩子上医院看病时,请医生为你作示范操作。在孩子大约5岁左右时,基本上可以用口腔温度计为他量体温。当孩子腹泻、恶心、呕吐或熟睡时,也可以采用腋下体温测量法。就医时应该告诉医生你是用什么方法为孩子量体温的。

错误三 只关注发烧症状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宝宝疾病最关键之处。对大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可是,宝宝可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 ,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 。

所以,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 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 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错误四 宝宝体温反弹时,过分焦躁不安

比体重反弹更让妈妈焦虑的,是宝宝的体温反弹。这个时候,妈妈那个紧张担忧的样子让旁人也都坐立不安了。其实,小编想告诉妈妈:不用那么着急的。

退烧药并不能治愈那些引起宝宝发烧的疾病,只是能在2到4小时内降低孩子的体温。此后,孩子的体温会反弹。父母要有准备,接受孩子体温反复的现实。

错误五 忽视简易退烧法

宝宝发烧是大事,妈妈也就想当然以为这类大事没有“大药”,是没法儿解决的。于是就狂给宝宝塞药,而忽视了一些简易又有用的退烧方法。殊不知,这些“容易被人遗忘”的退烧法,效果显着、简单可行,又能实实在在帮助孩子康复的方法。那么,有哪些简易退烧法呢?

方法一 海绵擦身浴

一次10到15分钟的海绵擦身可以使发烧的孩子恢复得更快。只要将孩子放在盛有温水的浴盆里,用海绵吸水擦拭他的手臂、大腿和身体,水分的蒸发会使小身体感到凉爽,从而有助体温下降。

Tips:不要使用冷水,那只会令孩子发抖、哆嗦,反而会使体温升高。也不要用海绵蘸酒精为孩子擦身,酒精的气味会过分刺激已经生病的孩子。

方法二 轻薄、透气的衣服

把孩子包裹在厚重的衣服里只会使病情更糟。应该为孩子穿上轻薄、柔软的衣物,使他能通过皮肤散发体热。孩子睡觉时,盖上薄软的毯子或被单就可以了。

方法三 凉爽的房间

孩子的房间应保持清凉、透气,可使用风扇通风,使他能通过皮肤散发体热。

Tips:但是房间不能太冷,以孩子感觉舒适为宜。

方法四 大量补充液体

发烧的孩子呼吸快而短促,会通过口部的水气蒸发失去许多体内水分。为了预防脱水,必须让孩子不断地吮饮凉爽的清水或饮料(不太热也不太冷),而不是一下子灌下大量的液体。由于发烧的孩子胃口不佳,可以为他准备一些有营养的鸡汤、骨头汤、水果等。

宝宝感冒常见的错误观念

错误观念1:咳嗽、打喷嚏用手挡后不洗手

很多父母教导宝宝:打喷嚏时第一反应要用手遮住。虽然遮住的举动是对的,可以避免细菌散播,但是用手遮就是错的。传染疾病医生解释道,因为多数人用手遮住喷嚏或咳嗽后,不会立刻洗手,因此大量的病菌残留在手上,有可能经过碰触,传染给他人,也有可能把病菌再带给自己。所以,一定要让宝宝注意勤洗手,出入公共场合,尤其是医院、车站等高危险区域,一定要养成回家洗手的习惯。

小帖士:洗手时间最好约20秒,时间差不多是你在心中默念生日快乐两次。

错误观念2:宝宝鼻塞不用特别护理

宝宝鼻塞后会影响宝宝的饮食,睡眠。由于鼻子不通宝宝在吃奶时需要通过嘴来呼吸着就可能使宝宝吸入大量空气,最终可能会使宝宝发生呕吐或者吐奶,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晚上睡觉时由于宝宝的鼻塞,可能会打呼噜或者难以入睡。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感冒就应该马上治疗。有时因为大人的失误可能会使宝宝感冒加重,发展为鼻塞,喉咙有痰,或者小儿肺炎。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护理宝宝常见错误

1、清理肚脐

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溼,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保持干燥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还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5、擦爽身粉

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不利于肚脐干燥,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6、涂抹护肤品

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宝宝感冒如何护理

首先,孩子一旦发生高烧的现象,千万不要按照老人的方法,给孩子捂汗,那样会让孩子的热散发不出来,导致病情加重。同时,也不要带孩子外出,待在家里比较好,因为如果孩子不舒服,精力也一定不会旺盛,所以,这个时候带孩子外出,会使孩子感觉到疲惫。

第二,要给孩子及时的退烧,同时家长不要自作主张为孩子做降温,最好去医院,按照孩子的病情和孩子的大小来给予最合理的治疗。

第三,要给孩子多补水,孩子发烧感冒时,要给孩子多补水,尤其是孩子伴有拉肚子的症状时,就更要及时的补水,否则一旦造成孩子脱水,就给治疗带来了麻烦,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感冒拉肚子不能喝水,这是特别错误和危险的,一定要多补水。

第四,如果孩子流鼻涕,千万不要用卫生纸给孩子擦拭,因为孩子皮肤比较嫩,用卫生纸会让孩子的鼻子疼痛不舒服,最好用清洗后的干净温湿手绢。

第五,让宝宝保持良好的睡眠。

第六,千万不要给孩子乱吃药,有些抗生素孩子是不能吃的,吃药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多咨询医生,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危害,追悔莫及。

第七,平时生活要注意卫生,要给孩子常洗手,因为小孩看见什么东西都想摸一下,抓一把,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细菌就悄悄的盯上了孩子,一定要勤洗手。

宝宝感冒如何护理

1、让宝宝多卧床休息室温别太低

宝宝在感冒后,妈妈要保证他有足够卧床休息的时间,即使处在恢复期,症状减轻了也应该限制宝宝的活动。另外需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太低,一般维持在26度左右即可。

2、给宝宝多补充水分

由于外界环境的差异,机体水分的丧失,夏季感冒后的水分补充十分重要。婴幼儿最让人担心的是“脱水症状”。不管是母乳还是牛奶,或者是果汁和开水,只要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就可以了。

3、咳嗽时为宝宝翻身拍背

注意将孩子的脸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让宝宝多喝水,稀释痰液,使之进入消化道。家长用空心掌扣背,扣背时有一定的力量和节奏,方向从肩胛骨两侧由下向上,由外到内拍击。

4、注意给宝宝适当增减衣物

宝宝的活动量相对较大,不宜穿着太厚,以免出汗打湿衣服引起着凉。如果宝宝在室内的时间比较长,要注意通风,特别是家中吸烟的人很容易对宝宝呼吸道粘膜造成伤害,诱发感冒。

宝宝感冒护理四大误区

一、被子“捂汗”

小的时候,每当我感冒,我妈都会给我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说是什么捂出汗就好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例外。但是当我做了妈妈,朋友和医生们都说这是不科学的,反而会让宝宝的健康受损害。果然很多老方法还是不靠谱的啊!

很多爸爸妈妈都认为,若宝宝发热时间过长会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智力的发展。所以都用尽办法让宝宝尽快退热。于是捂汗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但是,捂汗真的好吗?发烧“捂汗”究竟是危险行为还是有效治疗呢?

小编提示:

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宝宝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确实可能出现头部滚烫、手脚冰凉情况,但不能一味盖被子或加衣服,正确做法应该是把宝宝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其充分散热,而手脚部位则要适当保暖。

很多老人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宝宝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洗身体也是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这样,就不怕宝宝捂出病来。

二、随便使用抗菌素

本来以为抗生素就是万能药,宝宝一发烧就希望能一针退烧,怕是烧久了不好。可是最近听说抗生素用多了会有耐药性,以后真正要用上就起不了作用了,还会伤害宝宝健康,真是烦恼啊!

发烧会引起喉咙发炎,口腔溃烂等疾病。很多的爸爸妈妈都认为这是炎症在作怪。所以,都急急忙忙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消炎才是最重要的。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宝宝掉抗生素,只要把炎症消除了,发烧自然就会好了。

小编提示:

滥用抗生素很多爸爸妈妈应该都有所耳闻,但为什么在关键时刻都没做到。多数爸爸妈妈在用退烧药时,一心只想把烧快点退下来,以为就这么一两次没关系,都掉以轻心了。

感冒发烧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抗生素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也不能预防并发症,故一般感冒发烧未出现并发症时不宜应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会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官黏膜受到损害等。发烧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是,已明确有细菌、支原体感染等并发症时。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宝宝对抗生素起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上,特别是如退烧药这类的药物,爸爸妈妈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

三、感冒期间锻炼身体

本来以为感冒最好就是运动运动,出一身汗,什么病毒都随着汗水排出体外,这样感冒发烧一下子就好了。原来这也是不靠谱的啊……

刚感冒,趁着难受还不明显,很多的爸爸妈妈就让宝宝去打球、跑步,痛痛快快出身大汗,让感冒的症状减轻一些。但是小编要说一声了,其实这可不是什么治疗感冒的“偏方”,运动的结果只能像“抱薪救火”一样,让小感冒变成大病。想要知道为什么,下面让小编来说明。

小编提示:

运动时,会大量出汗,体内的毒素排出较快,表面上看,可以暂时缓解感冒的症状,但会埋下不小的“隐患”,因为,激烈的运动后大约24小时内,会出现免疫抑制的情况,在这段时间里,免疫细胞开始“罢工”,进行休息调养,而感冒病毒入侵体内,正需要免疫系统与之斗争,没有免疫细胞,感冒病菌自然分外猖狂,很可能让小感冒演变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风湿病。

同时,运动后机体代谢会相对旺盛些,这样大量消耗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脆弱”的抵抗力在人多的运动场合,常常经不起任何细菌的攻击,加重感冒的程度。所以,宝宝感冒了,还是让他卧床好好休息吧。

四、感冒时给宝宝进补

以前听说过感冒的人需要进补,身体差才会经常感冒。所以,每次宝宝生病,我都会给宝宝做药膳,以为既能进补又能强身,一举两得。没想到宝宝的感冒却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感冒就是因为宝宝身体差,所以病毒才会有机可乘。在宝宝感冒期间,要注意给宝宝进补,让宝宝的身体变得强壮起来,这样感冒才会好得快,宝宝才会更加健康。”小红的妈妈很自信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小编只能回复一句,你错了。感冒时盲目进补会对宝宝健康不利哦。

小编提示:

宝宝感冒了吃什么好?对于患病的宝宝来说,如果不分情况胡乱进补就只会让病情加剧。宝宝有感冒,煲汤进补会伤身。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健康的宝宝是正常体质,并非阳虚或阴虚,所有的壮阳、滋阴、都不要用,用了反而会平衡。如果真要补,就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把握用量,不要觉得反正是汤水,而不是药,喝多少无所谓。

有的爸爸妈妈太爱护小朋友,感冒没有好,就急急忙忙地想补回感冒造成的虚弱,但这样恰恰会造成外感存内,宝宝的感冒反复不愈。所以,还是遵照医生的指示,按时给宝宝吃药,饮食清淡些,再好好地休息,这样宝宝才能好得更快。

相关推荐

宝宝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宝宝感冒怎么护理

按时量体温,纪录饮食的变化,并多休息、多喝水。 留意宝宝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厚、太多,如果宝宝有出汗状况,留心是否需要换衣,以免退烧后又因湿衣服而着凉。其次,室内要保持通风,不要密不透风。 部分病毒引发的感冒有时会附带腹泻的症状,一般而言,在宝宝没有呕吐的情形下,可以减量并喂食比较无负担的食物。哺育母乳的妈咪避免吃的太油腻;饮用配方奶的宝宝则改为1/2浓度;已经开始吃副食品的宝宝可以喝一些米水或蔬菜汤。再大一点的宝宝则可以提供少许碳水化合物,像是稀饭、白面条和去边的吐司。另外也要避免让宝宝搭配海苔酱、鲁肉、蛋

护理发烧宝宝犯下的错误

错误的体温测量时间 孩子的平均正常体温是37℃,但一天中会有上下变化。有的孩子在短短的数小时内体温会上下相差近2摄氏度。通常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或傍晚达到最高。有时体育锻炼、情绪兴奋激动、进食和周围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体温升高。父母应该在孩子完全平静下来,或是在吃完一顿热菜热饭30分钟之后才测量体温。另外,向医生叙述孩子病情时,应告诉医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时间给孩子量体温的。 错误的体温测量方法 为不满5岁的儿童测量体温的最精确的方法是采用直肠测量法。 可以在带孩子上医院看病时,请医生为你作示范操作。耳朵温度

夏天宝宝感冒护理原则

夏天宝宝感冒的症状 由于儿童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而且多属于病毒感染,医学上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般在受到感染后1~3天便会出现鼻塞、喷嚏、流鼻涕、咽部不适、轻咳、发热等,热度高低不一,重者畏寒、高热、头疼、胃口不佳、全身乏力等。 普 通感冒一般的症状比较轻,是可以自愈的。当然这也是要根据儿童自身的个体差异而言,如果体质不好,并且在感冒后期继发感染的话,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例 如肺炎,中耳炎等;如果因感冒发烧38.5度以上可能会出现脑电波异常,出现高热抽搐的情况,当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各

宝宝咳嗽时家长千万不能这么做

你的哪些错误行为,“害了”宝宝的健康? 咳嗽就用药 很多妈妈看到宝宝咳嗽,马上就想给宝宝吃咳嗽药。其实,咳嗽是宝宝的一种反射性保护动作。宝宝如果白天玩的比较厉害,晚上很可能会出现咳嗽的情况。 这种情况,既不是细菌感染导致,也不是风寒感冒导致的。我们首先要做的祛寒,而不是清热化痰。而大多数止咳药品主要功效清热化痰,并不对症。 咳嗽能抗就抗 和感冒就用药相对的就是,让宝宝能抗就抗。有些妈妈觉得宝宝也可以和我们一样扛过去。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导致宝宝久咳不愈,甚至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宝宝咳嗽,最安全的解决方

新手爸妈容易犯的十宗罪

错误一:担心每一件事 很多新爸爸妈妈会对婴儿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呕吐、哭闹甚至排泄物感到惊慌。他们会担心宝宝是否已经吃饱或是吃的太少,排泄物次数是否太多或是太少,呕吐太多或是哭闹次数太多等等。记住,宝宝比我们想象的有弹力的多,对于自己比较担心的事可以咨询儿科专家,不要过分的纠结于小的事情。 错误二:不让宝宝哭出来 当宝宝哭闹时,爸爸妈妈想要去阻止他,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我们会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解决它。但是,哭闹是婴儿的一部分。宝宝可能是完全没事的:喂饱后,换过干净的尿布后,他们仍

新生儿感冒如何护理

宝宝感冒,要让宝宝多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可给与宝宝专用的感冒颗粒,能明显改善症状。另外,还需注意宝宝的保暖,观察宝宝有没有其它的症状,比如咳嗽、发热、鼻塞等,严重时建议到医院化验一下血常规。宝宝感冒,爸妈要及时进行护理治疗,才能让宝宝远离感冒哦。 1、多休息。 宝宝感冒家庭护理重要就是要让孩子充分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按时服药。 就大多数感冒而言,多数是由于病毒所致,抗菌药物无效。特别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

宝宝感冒怎么护理

1、宝宝感冒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 2、若宝宝咳嗽有痰,可以让宝宝仰卧在枕头上,头低脚高,令痰液容易排出。宝宝在痰咳出时,可能会将痰吞下去而不是吐出来。不必担心,痰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对身体无碍。 3、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甘甜食品,多喝水,对咽部有冲洗作用,能避免咽部干燥。让宝宝吃一些化痰止咳的食物,如梨、萝卜、枇杷。 4、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厨房油烟要排出,不要在屋里吸烟,应定时开窗换气。 5、保持室内空气湿

宝宝夏季感冒护理方法

1、让宝宝充分休息 患了感冒,良好的休息是至关重要的,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尽量让宝宝多睡一会儿。 2、照顾好宝宝的饮食 让宝宝多喝一点水,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容易清洁。让宝宝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和果汁。鸡汤可以减轻感冒的症状,不妨煲点鸡汤让宝宝多喝点。尽量少吃奶制品,因为它会增加黏液的分泌。对于食欲下降的宝宝,妈妈应当准备一些易消化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3、让宝宝睡得更舒服 如果宝宝鼻子堵了,妈妈可以在宝宝睡觉时,把宝宝的头部稍稍垫高,这样能缓解宝宝的鼻塞。 4、帮宝宝擤鼻涕 宝宝

宝宝感冒误区

误区一:宝宝呼吸道感染了,必须用抗生素 分析:宝宝呼吸道感染该不该使用抗生素,首先需搞清什么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鼻腔到喉咙部位的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鼻咽炎、扁桃体炎、急性喉炎以及呼吸道周围器官,如急性中耳炎、会厌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则是指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 宝宝最多发的是普通感冒,常常表现为高热、鼻塞、咳嗽,验血常规白细胞并不高,这种普通感冒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必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中,在3~5天后继发细菌感染的约占40%,没有引起细菌并发

宝宝流鼻涕应该怎么办呢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之用药篇 宝宝感冒,有些家长选择食疗,可是宝宝体质毕竟不同于成年人,需要及早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那么宝宝感冒流鼻涕用药有哪些呢?提起好娃娃相信家长们都不陌生,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主要用于儿童伤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头痛、咽喉痛、发热等,亦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对预宝宝流鼻涕效果显著!在给宝宝用药的时候家长们要注意分量,1~2岁儿童,一次半袋;2~5岁,一次1袋;5~12岁,一次1~2袋;一日2次。温开水冲服。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之饮食护理篇 虽然饮食不能治疗宝宝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