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夏至身体调养注意什么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夏至身体调养注意什么

精神调养:夏季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情,学会放松,人神清气和,心胸宽广,精神饱满了,也有利于气机的通泄。

调养心脑:中医理论说“心主血脉”,心脏通过血脉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诸多心脑疾病,调理治疗也是先从“心”的调养开始。

控制血压:夏天气温高,心脑血管容易直接影响血压波动,高温酷暑容易让人烦躁不安,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因此要注意血压控制,不要频繁进出空调房,进出受冷热刺激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严重的可以引起中风或心肌梗死。

及时补充水分:炎热的天气容易导致人体排汗量增加,不及时补充水分,泌尿系统内容易产生结石,多喝水能预防结石。


夏至养生经

养阳气:晚睡早起中午打个盹

专家说,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但同时这段时间尽管天气炎热,阴气也开始生长。

所以在这个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调情致:调整呼吸整理情绪

夏天气温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调养很关键。

夏季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如果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调,对身体不利。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其实就是夏天调整情绪的一个办法。也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应当调整呼吸,使心神安静,意念中如能想像着心中存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在此期间,应注意保持积极心态,尽量少发火。

补水分:每天2000ml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夏至养生吃什么 夏至养生喝茶

将白头翁,葛根各20克,马齿苋10克,厚朴9克,薏米30克,一起用清水煎煮,每日1剂,早晚分服,此茶具有清暑利湿,止泻的功效。要注意的是,素体阳虚,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准备一张荷叶,扁豆30克,先将扁豆用清水浸泡20分钟,将扁豆和荷叶一起放入锅中,加三碗清水,煎成一碗,待茶饮即可。

荷叶有清暑利湿的功效,扁豆化湿消暑,夏天天气炎热,出现身卷困重,胸闷,口感咽燥等不适感,可以用此茶进行调理,但是注意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饮用这款茶。


夏至为什么要吃狗肉 夏至吃狗肉的由来

夏至吃狗肉是广东、广西一带的饮食传统,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说法,当地人们认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这就是夏至吃狗肉的由来。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 夏季心脏负担重

夏至过后,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此时,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大大减少,再加情绪不稳,喝水少等原因,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心病的复发和加重。脑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后出现脑血管破裂的危险也比较大。

因此,夏至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养好心!


夏至是什么 夏至养生原则

傍晚锻炼不要太“贪早”。夏至时节,人们不宜过度运动,并应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在此特别提醒老年人,傍晚外出锻炼不要太早,应多选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由于夏季白昼较长,夜晚较短,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或者是体质稍微比较弱的人,会经常感到肚子冰凉,不容易消化摄入的食物。而生菜和瓜类本应该是夏季的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1、夏至养生先养心

中医专家指出,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2、夏至养生之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3、夏至养生之运动养生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

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4、夏至养生之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

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5、夏至养生念好“三字经”

夏至来了,饮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单”来,否则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成分不足和失衡,进而影响正常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等生理机能,引发疾病。专家表示:“念好‘均、碱、水’这三字诀就好办了!

6、夏至养生须防暑

夏至期间,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也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

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上班族养生重在保护阳气

夏至养生重在保护阳气

中医理论认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阳气在这一天强盛到极点,阴气自这一天开始滋长。养生就要顺着自然界的性子来,一方面保护阳气,不要让它过旺而引发上火,一方面也要滋阴调息,养护心脏。

宜做: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三国琴师嵇康是着名的养心学家,他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音乐中的音符也含有阴阳五行的元素,和节奏快的音乐能增强体内阳气、助人兴奋的效果相反,舒缓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夏至养生之起居

1.夏季起居宜晚睡早起。

2.中午睡眠很重要。

夏至后中午气温高,可用午睡补充夜里的睡眠不足,炎夏的午睡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3.夜晚睡觉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相关推荐

夏至吃什么养生

1.鸭肉鸭肉对于体热的人来说最合适了,因为。鸭属水禽,新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衣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2.苦菜苦菜具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功效。而夏至暑热难挡正好需要吃健脾燥湿的食物,苦瓜就是最合适的选择。3.南瓜南瓜含蛋白质、胺基酸等营养素,也含丰富胡萝卜素,能保健视力、改善血糖强心固肾气。4.芹菜芹菜新味甘苦,微寒,具

夏至怎么养生 夏至多吃什么好

宜食酸味和咸味食物,夏天出汗多,则盐分损伤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2019年夏至几点几分 夏至养生原则

夏至时天气炎热,身体中的水分会随着高温蒸发或者随汗液排出,此时吃些蔬菜水果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营养成分,夏季应季果蔬一般还具有清热消暑的作用,适量食用对身体有补益作用。不要在夏至烈日下长时间的暴晒,同时房间内要透风,保持氛围清爽;也可以经常向室内洒些清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既降温又能调理湿度,使用空调降温时,勿使室表里温差太大。夏至阳光强烈、气候较为炎热,加上人体阳气上扬,易使人气烦浮躁,在炎热的天

夏至养生小常识

1、适当锻炼身体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2、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此时节,公众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随身要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另外,从服装的颜色上来讲,最好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衣服可大

夏至养生 老年人养生7大原则

夏至来临 老年人养生7大原则夏至来临了,注重养生的人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夏至养生规则。那么老年人夏至要如何养生呢?下面一起来看下老年人夏至养生的7大原则。首先,老年人夏至养生应静养,避免急噪动怒。夏天的炎热使老年在心理、神经、休息处理火气旺盛期,容易引起老年心急气躁。所以,老人在夏天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心平气和的好习惯。其次,老年朋友在夏天要坚持每天规律的生活,做到早睡早其。早起后进行适运动锻炼,可强

夏至前热吗 夏至养生须防暑

夏至期间,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也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京“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绍兴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

夏至节气养生 夏至后游泳的好处

炎炎夏日,最理想的运动方式莫过于游泳。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游泳锻炼价值更大。由于水具有浮力,身体的各个关节如肩关节、膝关节等在水中可以不受身体重力的影响,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人在游泳时,各个器官都参加了运动,能量消耗大,血液循环液比较快,身体器官也得到了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心跳的频率也会加快,使心脏强而有力的收缩。所以经常游泳的人,具有良好的心脏功能。通过游泳进行减肥,效果十分显著。因为有用的时候

夏至节气养生 夏至穿着有讲究

起居要超时,露宿不成取,穿着勿赤膊。高温酷暑时,某些人习惯光着上身乘凉,以为赤膊凉爽,本来不定如此。当温度抵近或多于人的体温时,赤膊不光不凉爽,反而会发现更热。由于人的体温调度虽然靠皮肤挥发,还以及皮肤辐射关联。

夏至怎么养生 作息养生

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同时要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