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祛湿气最好的中成药 厚朴燥湿散满

祛湿气最好的中成药 厚朴燥湿散满

厚朴性温,味苦,辛,能燥湿散满,行气除胀,下气平喘,多用于湿滞中焦引起的脘腹胀满,吐泻,食积不化等症。用于行气除胀时,与苍术,陈皮等配伍;用于消食积时,与积食,槟榔,大黄等配合。

厚朴还有止咳化痰作用,多用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喘痰多之症。

香砂养胃丸有什么功效

香砂养胃丸的主要成分有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辅料为:饴糖。那么,香砂养胃丸有什么功效呢?

方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为君药。砂仁、豆蔻、藿香化湿行气,和中止呕;陈皮、厚朴行气和中,燥湿除积:木香、香附理气解郁、和胃止痛,共为臣药。茯苓健脾利湿;枳实破气消积,散结除痞;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健脾祛湿,行气和中之功。

香砂养胃丸为亮黑色的浓缩丸;气微,味辛、微苦。本品为胃痛类非处方药药品。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香砂养胃丸是纯中药制剂,安全有效,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服用,肠胃不好的人可以通过网上买药去购买。

藿香正气水可以减肥吗

有一定效果。

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汗解表,增强藿香理气散寒功效,是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

这些药物搭配对于减肥人群具有一定的祛湿减重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减肥人群都能见效,一般是水肿虚胖的类型用效果会好一些,而其它因素导致的肥胖用藿香正气水效果不大。

藿香正气水能减肥吗 喝藿香正气水有什么好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藿香正气水中是常见的祛暑方药,其主要是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制成,其中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茯苓、甘草健脾利湿,能加强脾胃的水湿运化,对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老中医教你如何祛湿

中医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除春、夏、秋、冬外,还有一个长夏。长夏处于夏秋之交,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时期。这个季节养生关键要祛湿,那么如何祛湿呢?下面跟着老中医学祛湿。

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外湿多因环境潮湿、涉水淋雨所致,内湿多由过食生冷而致脾阳受损。外湿可内传脏腑,内湿也可外达肌肤,且湿邪又易与风、寒、暑、热、温、毒等邪气相互纠结,进而化热、化寒或化燥,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最典型的病症有三大类,一是湿邪侵犯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舌苔白腻等;其次,湿性重浊,“水往低处流”,故易侵犯人体下部,表现为水肿、身体沉重或四肢酸痛;三是由于湿性黏滞,还可出现腹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异常等,而且病程长,缠绵难愈。

中医祛湿的方法包括化湿、燥湿、利湿、渗湿等,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和不同类型的病症。

脾胃病症多用燥湿法。燥湿药多具苦味,药性有寒温之别,分别针对寒湿和湿热所致的中焦脾胃病症。

湿热内蕴多表现为口干口苦、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可选用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龙胆草等苦寒性质的药来清热燥湿。寒湿中阻可表现为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腹胀泄泻、舌苔白腻,可选用橘皮、苍术、厚朴等,燥湿与散寒同施。

清热解表多用化湿法。化湿药多为辛温芳香之品。湿邪在上焦或在表者,表现为怕寒、低烧、头重而胀、肢体酸软沉重、胸脘胀满等。用香薷、扁豆花、厚朴花、藿香等芳香类的药可以解表化湿,代表方剂香薷饮、藿朴夏苓汤。

三伏天养生的好处与功效 三伏天怎么泡脚去湿气

三伏天时,自然界的阳气最盛,此时很适合用来为身体祛湿、驱寒,如果要通过泡脚来去湿气的话,可以选用一些药性偏温热、有通经、活络、燥湿、散寒功效的药材,常见的艾草、花椒、生姜等中药材是十分不错的选择,这些材料不仅容易买到,而且三伏天泡脚时添加这些材料对促进体内血液循环,驱除体内的寒气能有更好的帮助。

藿香正气水有减肥的功效吗

视情况而定。

藿香正气水所用的药物中,藿香是主药,而紫苏叶、白芷发汗解表,可增强藿香理气散寒功效,是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

这些药物搭配能起到一定的祛湿减重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减肥人群都见效,一般是水肿虚胖的类型用效果会好一些,而其它因素导致的肥胖用藿香正气水效果不大。

苍术的配伍应用

配玄参:苍术燥湿健脾、升阳散邪;玄参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湿邪未尽,而阴液已伤之消渴证,其治疗若单养阴滋阴恐能助湿,而祛湿又存劫阴之弊,两药配用,以玄参之润制苍术之燥,以苍术之燥制玄参之腻,则健脾滋肾、养阴逐邪,两擅其长。

配厚朴:苍术苦温辛烈,运脾燥湿;厚朴苦辛温,除湿宽肠,性味从辛、从燥、从苦组成,两药相伍,消食且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尤宜。湿除脾运、中阳得振,专解湿邪困肿,运化失司诸证。

配防风:本品辛散苦燥,外能解风湿之邪,内能燥湿健脾,炒苍术辛散性弱,偏于燥湿健脾,可配防风祛风燥湿,因“风能胜湿”之故,专治湿盛水泻;生苍术其辛散性强,配防风以祛风发汗,同治风湿痹痛,一能燥湿,一能祛风,合用则既燥又散,风湿两邪俱除。

配石膏:苍术燥湿,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生石膏性寒,清泻暑热,两品相配,一温一寒,刚柔相济,燥湿清热不伤脏腑正气,善治湿邪化热,取太阳阳明两经同治之意,用于暑温、湿温、壮热烦渴、身重溺短等证最宜。

配黄柏:黄柏苦寒,气味俱厚,性沉而降,以清下焦湿热为长;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化湿运脾,通治内外湿邪。二药均具雄壮之气,苍术得黄柏,二苦相合,燥湿之力倍增;黄柏得苍术,以温制寒,清热而不致损阳,二药相使相制,清热燥湿功效显著,常用于下焦湿热之足膝红肿热痛、足痿无力,或湿热带下、湿疮淋漓并见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病证。

配香附:苍术芳香辛温,醒脾燥湿,脾阳健运,则可湿去痰消;香附乃血中之气药,调气疏肝,善解气郁,血行气畅,则胸胁痞闷诸证可解。两药合用,肝脾并治,舒肝理脾,主治肝脾郁结诸证。

配黑芝麻:苍术辛烈温燥,燥湿健脾;黑芝麻甘平,能补肝肾且润五脏。两药合用,一燥一润,相辅相成,健脾润燥,善治噎膈脘痞兼脾虚苔薄腻者。

配神曲:本品燥湿力强,湿去则脾胃得以健运,神曲消食和胃,两药合用,消食健脾功力增强,可治食积内停、湿阻脾胃,症见胸脘满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泻,苔白腻等证。

配川椒:川椒善散阴寒,温中止痛,暖脾止泻;苍术则长于外祛风湿、内燥脾湿,功偏燥湿运脾。两药相配,温中燥湿使寒湿去、脾胃健运则泻可止,温中止泻力增,能治寒湿较盛之久泻、苔白厚浊等证。

陈皮泡水喝的副作用 陈皮+苍术+厚朴

材料:陈皮3克,厚朴3克,苍术3克,水1000毫升。

做法:

1.将陈皮、厚朴和苍术洗净,放入茶壶中。

2.加水1000毫升,盖上盖子,煮至沸腾。

3.关火,闷5分钟,即可倒入杯中,放温后代茶饮用。

4.可重复煮2-3次。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三者搭配泡水,适合因脾胃寒湿气滞而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腹泻者饮用。

陈皮和什么搭配泡水除湿效果好

1.陈皮茯苓茶

陈皮性温,味辛、苦,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二者搭配泡水,能够增强祛湿功能。

2.陈皮党参白术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党参能健脾益气,白术能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助身体湿气排出。

3.陈皮生姜甘草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散寒、燥湿消痰,甘草能调和诸药,改善口感。三者搭配泡水喝,不仅祛湿功效强,而且加入甘草之后也不会很难喝。

4.陈皮生姜红枣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散寒、燥湿消痰,红枣能补脾益胃。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助体内湿气排出,而且红枣味道香甜,能够改善口感。

5.陈皮普洱茶

陈皮性温,味辛、苦,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普洱茶能养胃、健脾。二者搭配口感、香味上乘,且有祛湿、降脂的功效。

6.陈皮苍术厚朴茶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三者搭配泡水,能够缓解脾胃寒湿、气滞症状。

苍术配伍的应用

苍术配厚朴

苍术、厚朴均可苦温化湿。苍术苦温性燥主升,善除湿运脾。厚朴苦温辛散主降,可温中下气,化湿除满。苍术燥湿走表,表湿用苍术,厚朴行气走里,里湿用厚朴;表里俱湿,肢体重着,胸腹满闷,苔白厚腻,二味同用。二药为伍,升脾气,降胃气,化湿浊,健脾胃。最宜于湿困脾阳,首重如裹,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呕哕恶心,口淡无味,苔白厚腻等病症。厚朴常用量3~9克。

苍术配黄柏

苍术辛烈温燥,可升可降,长于祛风胜湿,健脾止泻。黄柏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善清下焦湿热。二药一寒一温,并走于下,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对湿热下注之膝足红肿、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湿疮、湿热带下,为主要药对。黄柏常用量6~9克。

苍术配白术

苍术健脾平胃,燥湿化浊,升阳散邪,祛风湿;白术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安胎。苍术苦温辛烈,燥湿力胜,散多于补,偏于平胃燥湿;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止汗。二药伍用,一散一补,一胃一脾,则中焦得键。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以运化,不能聚而为患,人则康复无恙。主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脘满闷,脘腹胀满,肠鸣泄泻等病症。白术常用量9~15克。

藿香正气丸有什么作用 藿香正气丸中各药功效

藿香发表解暑,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主药。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湿,为辅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行气宽中;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生姜、大枣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调和脾胃;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功。

体内湿气重吃什么药

祛湿中药方子1

金钱草15 牛膝15 薏苡仁30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0剂 一天一剂 一剂煮2次 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

祛湿中药方子2

山药15 薏苡仁30 茯苓15 防风10 煮粥!

祛湿中药方子3

祛湿最基础的方剂是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参苓白术散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

祛湿中药方子4

体内寒湿气中重,诱发湿疹,睡眠也不好,建议服用参苓白术口服液,藿香正气丸治疗。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中药去湿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最重要的是,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健康用药!

厚朴 花型美丽的珍贵中药

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又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喜温凉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尽管厚朴多生长在山坡山麓和溪边路旁的杂木林中,但它却有着十分醒目的形态特征,厚朴的植株高大,一般可达15米;其树皮呈紫褐色,且有辛辣味;叶片长圆倒卵形,近革质,7-9片集生于枝顶;花朵硕大单生,直径可达10-15厘米,具有浓郁的芳香,花瓣黄白或者白色,雄蕊为红色花丝,花期为5月。

厚朴全身是宝,其木材质量上乘,可供建筑、板材、家具、雕刻、乐器、细木工等用;其种子含油量丰富,可榨油,出油率达25%,可用于制皂;其植株高大、叶片浓绿、花型美丽、花香袭人,可做绿化观赏树种。特别珍贵的是,厚朴的树皮、根皮、花朵、种子及芽苞均可入药,其种子有明目益气之功效,芽苞是妇科良药,树皮和根皮更是珍贵的中药材,剥取阴干后可制成化湿中药。

自古以来,厚朴就是一味备受医家推崇的中药,其神奇的药效在很多古代医学典籍中皆有详尽记载。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是这样描述厚朴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而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则对厚朴“苦温”的药性做了进一步的诠释,他认为厚朴的苦能下气,故泄实满;温能益气,故能散实满。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则更为详尽地列出了厚朴的临床应用和入药处方。如将厚朴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制成半夏厚朴汤,具有燥湿消痰之功效,可治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症;将厚朴与大黄、枳实同用,可制成厚朴三物汤,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将厚朴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合用,可制成厚朴麻黄汤,对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烦躁不安者均有奇效。

厚朴入药制成的汤剂药方,远不止《金匮要略》所列举的这些,在《伤寒论》、《和剂局方》、《斗门方》、《博济方》、《保赤全书》、《鲍氏小儿方》、《梅师集验方》等众多古代医书中,均列举了丰富的厚朴药方。更为神奇的是,传说在清末江南的一个偏僻小镇上,有一家祖传数代的中药铺,仅靠四个汤头(即四帖汤剂),就治好了无数的病人,而这四个汤头之一的“平胃散”,就是由厚朴、陈皮、苍术和甘草组成,用于燥湿健脾、理气和胃。医生一旦诊不出病因,就会先用“平胃散”为病人调理脾胃,复诊时再视情予以调治,效果非常理想。其实这“平胃散”,就是来自于宋代官修的医书《和剂局方》。

现代医学还证明,厚朴可有效治疗阿米巴痢疾,并用于制止针麻情况下的全子宫切除手术中极易产生的鼓肠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祛湿消痰、除胀理气方面,厚朴具有别的任何药材无法匹敌的神奇药效。

什么中药去湿气最好

茵陈清湿热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

能清湿热,退黄疸,去肥胖。多用于湿热蕴结型肥胖,黄疸尿少,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祛湿气应用:

茵陈,柴胡各9克,海藻,夏枯草,泽泻各15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山楂12克,以水煎服,每日2次,能化痰降脂,健脾利湿,适宜于单纯性肥胖人群饮用。


赤小豆利水消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

具有轻身减肥,利水消肿,健脾胃,解毒排脓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肾两虚型体肥胖,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热毒等病症。

赤小豆为健脾利水之要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即取其利水除湿之功效。


苍术健脾燥湿

苍术性温,味辛,苦,能健脾燥湿,祛风散寒,明目。主治因素体多湿,或久居湿地,感寒饮冷,导致湿阻脾胃的症候,如腹胀腹满,面黄眩晕,食欲不振,四肢沉重倦怠,水肿,口渴而不欲饮水,下利或便秘等症。

苍术具辛散苦燥之性,故能祛散风湿,对于肌肉酸重疼痛者更为适宜。在使用时根据病情不同配伍其他药物用。如寒湿较重者,配伍附子,桂枝等;湿热较重而见发热,汗多,关节酸痛者,配伍石膏,知母用;风湿在肌表而见恶寒无汗,水肿,关节肿痛者,配伍麻黄,甘草等用。

厚朴燥湿散满

厚朴性温,味苦,辛,能燥湿散满,行气除胀,下气平喘,多用于湿滞中焦引起的脘腹胀满,吐泻,食积不化等症。用于行气除胀时,与苍术,陈皮等配伍;用于消食积时,与积食,槟榔,大黄等配合。

厚朴还有止咳化痰作用,多用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喘痰多之症。




相关推荐

陈皮和什么搭配泡水除湿效果好

陈皮性温,味辛、苦,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二者搭配泡水,能够增强湿功能。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党参能健脾益气,白术能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助身体湿气排出。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寒、燥湿消痰,甘草能调和诸药,改善口感。三者搭配泡水喝,不仅湿功效强,而且加入甘草之后也不会很难喝。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寒、燥湿消痰,红枣能补脾益胃。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

风寒感冒可以喝藿香正气水吗

可以喝。 藿香正气水由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厚朴(姜制)、大腹皮、生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甘草浸膏等制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以及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方中藿香味辛,性微温,既可解表风寒,又芳香化湿浊,且辟秽和中,升清降浊,为君药。辅以紫苏、白芷辛温发,助藿香外风寒,芳化湿浊,为臣药。厚朴、大腹皮行气燥湿、除满消胀;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燥湿健脾、和中止泻,共为佐药。使以甘草

藿香正气水真的能减肥吗

没有直接效果。 藿香正气水是暑方剂,其主要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并没有直接的减肥效果。但是其中的主药藿香有化湿醒脾的功效,另外,陈皮、苍术、厚朴、大腹皮等药材有燥湿除满的作用,搭配茯苓、甘草可加强脾胃运化,对于湿重肥胖的人群来说有一定的湿减重的效果。

藿香正气水减肥有效果吗

没有明显效果。 藿香正气水是以暑为主要目的的口服液,其主要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上并没有直接的减肥效果。不过藿香正气水中用到的药材藿香有化湿醒脾的功效,而且陈皮、苍术、厚朴、大腹皮等药材也有燥湿除满的作用,搭配茯苓、甘草可加强脾胃运化,对于湿重虚胖的人有一定的湿减重的作用。

藿香正气水拉肚子可以喝吗 藿香正气水涂在肚脐上能减肥吗

没有直接作用。 藿香正气水所用的药物藿香是主药,紫苏叶、白芷发汗解表,可增强藿香理气寒功效;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这些药物搭配能起到一定的湿减重的作用,但是外涂效果并不明显不能直接减肥,而且也不是所有人群用了减肥都见效,一般是水肿虚胖的类型用效果会好一些。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 香砂养胃丸补脾胃消食积

该药由党参,茯苓,白术,苍术,甘草,半夏曲,陈皮,砂仁,藿香,木香,香附,枳壳,厚朴,六神曲,南山楂,麦芽,莱菔子所组成。该药是治疗脾胃虚弱,饮食不消的常用中成药。 方中党参,茯苓,白术,苍术,甘草健脾补气,增强运化功能;以六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消食导滞,开胃;佐以半夏曲,陈皮和中降逆,安胃止呕,砂仁,藿香方向化湿,醒脾开胃;配木香, 香附,枳壳,厚朴宽中满,行气止痛,诸药相伍,具有补脾胃,消食积之功,对于脾胃虚弱,又有食积者最为适宜。

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方清中汤。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热盛便秘者,加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 2、辛开清解法:若湿热并重,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白或黄,渴不引饮,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赤而短,舌苔黄滑者,治疗原则清热与燥湿并行,宜辛开清解法,豆豉宣郁透热。芦根清热生津。诸药配伍,为燥湿清热之良方。 3、中药治疗湿热: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或三仁汤、平胃;热重以清热为主

香砂养胃丸治疗胃炎服用注意事项

香砂养胃丸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滞湿阻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嗳气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 根据香砂养胃丸方药组成,具有湿作用,添加枳实、厚朴、香附、豆蔻、藿香等中药,加强了行气、温中、化湿的作用药性更温热一些,偏于醒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或隐痛、吐酸水,不思饮食等症状。 服用香砂养胃丸最好用温开水,服用期间不要吃生冷食物,因为生冷的东西能加重寒湿,不利于药效发挥。同时,因该药芳香温燥,如果出现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等热证表现,不宜服用本药。 另外,因脾胃虚寒引起恶

脾虚湿热怎么调理

脾虚湿热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方清中汤。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热盛便秘者,加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 若湿热并重,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白或黄,渴不引饮,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赤而短,舌苔黄滑者,治疗原则清热与燥湿并行,宜辛开清解法,可用王氏连朴饮。方药: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方中黄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药相配,苦温与辛温并用,辛苦开泄,燥湿化浊。半夏又有

什么中药泡茶养胃 苍术厚朴泡茶行气和胃

苍术,厚朴,配伍陈皮,甘草,生姜和大枣泡茶是为湿滞脾胃所设。方中苍术性温,味苦而燥,最善除湿健脾,辅以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佐以陈皮理气化滞,甘草甘缓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可使湿浊得化,脾胃复健,气机调畅,胃气合降。 原料:苍术15克,厚朴,陈皮各9克,甘草4克,生姜2片,大枣2枚。 做法:苍术去粗皮,米泔水浸2日,厚朴去粗皮,姜汁浸泡,炒香,前四味药研成粗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0-15克,纱布包好置入保温杯中,加生姜,大枣,以沸水适量泡闷15分钟即可。 注意:若胃寒明显,可在原方中加入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