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喂养的方法 喂奶后注意
人工喂养的方法 喂奶后注意
每次喂完耐候同样要将婴儿竖抱拍背,让婴儿打嗝,排出胃内的空气。喂奶结束后无论婴儿是否全部吃完,此奶瓶都不能再留着下次继续使用,必须重新清洁消毒。
婴儿溢奶怎么办
首先:喂奶时要将孩子抱起来喂奶,不要睡着喂奶;
其次:喂奶过程中要间断拔出奶头,让孩子喘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然后继续喂;若是母乳喂养,在母乳多的情况下,让母亲稍压乳房,减缓乳汁流出速度,让孩子能吸一口,咽一口。若是人工喂养,喂奶时一定要将乳汁充满奶头,一般要求奶瓶应倾斜45度以上,千万不可将奶瓶平放,奶头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气,这样孩子吃进很多空气,喂完后,孩子在排气时,很容易将奶带出。
最后:喂完奶以后,应将孩子抱着竖起,轻拍其后背,让孩子将咽下的空气排出后在放平睡下。
人工喂养新生儿应该注意什么呢
人工喂养宝宝一日喂奶量表
宝宝月龄:0-7天,每天哺喂次数:7次,每次喂奶量:40-60毫升。
宝宝月龄:8-28天,每天哺喂次数:7次,每次喂奶量:60-90毫升。
宝宝月龄:1-2个月,每天哺喂次数:5-6次,每次喂奶量:120-150毫升。
宝宝月龄:3-6个月,每天哺喂次数:5次,每次喂奶量:150-200毫升。
在人工喂养宝宝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这几个点:
1、注意喂奶次数和喂奶量。要定时定量喂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每次喂奶前把奶汁滴在手背上试试奶汁的温度,要冷热适中,以不烫手最佳,切记不可直接给宝宝吸吮,以免烫伤宝宝。
3、奶瓶的奶嘴开口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奶汁流的快,容易引起宝宝呛奶咳嗽,太小宝宝吸吮奶瓶费力,会导致宝宝不吃奶瓶。
4、喂奶时要斜竖奶瓶,使奶汁充满奶头,以避免宝宝吸入空气引起溢奶或腹胀。
5、奶具要每次用完后消毒,方法是先用冷水将奶瓶、杯子、碗、奶嘴、小匙等洗净,然后煮沸消毒15分钟,或是用微波炉加热消毒10分钟,最后用消毒巾盖好备用。
6、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易发干,容易出现便秘情况,所以每天都需要喝适量的白开水,喝水时间最好是在两次喂奶中间。
新生儿人工喂养方法
婴儿生下来就有与生俱来的吸允能力,没有人知道这个为什么。只能解释为天生就会的。在人工喂养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宝宝的奶嘴,越贴近人体乳头就越好,这样宝宝吃起来会更容易写。一起来看看人工喂养的具体方法。
如果母亲完全没有乳汁,不能给孩子喂奶,要用牛奶、羊奶或配方奶粉喂养孩子,这称为人工喂养。进行人工喂养一定要计算孩子的进食量,并参照下面的方法来喂养。足月的新生儿,生后4~6小时开始试喂一些糖水,到8~12小时开始喂牛奶。喂奶前要计算一下牛奶量,我们按照热量的需要计算,以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热量50~100千卡计算。举个例子,一个体重3千克的新生儿,每日应提供热量150~300千卡,计算成牛奶为:鲜牛奶150~300毫升,这些牛奶中,共加入食糖12~24克。7天以内的新生儿只能喂2:1奶,即2份鲜牛奶加1份开水。
人工喂养应该注意什么
人工喂养要和母乳喂养的规律尽量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说明书冲调配方奶。冲调的奶液浓度长期过低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长期过高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身体缺水。
(2)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
(3)最好是妈妈亲自喂配方奶,可偶尔让爸爸帮忙。这样可以增加母子、父子之间的接触和情感交流,利于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实任何的奶粉都没有母乳好,母亲的乳汁就是母亲的心血,婴儿吃母乳会和母亲偶一种格外的亲切感,这时人工喂养永远的不及的。但是人工喂养的孩子会更自由些,男人和老人都可以帮助照顾,但要注意最好选择一个人给孩子冲奶粉,这样能够更好的掌握宝宝的习惯。
宝宝溢奶怎么办
首先:喂奶时要将孩子抱起来喂奶,不要睡着喂奶;
其次:喂奶过程中要间断拔出奶头,让孩子喘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然后继续喂;若是母乳喂养,在母乳多的情况下,让母亲稍压乳房,减缓乳汁流出速度,让孩子能吸一口,咽一口。若是人工喂养,喂奶时一定要将乳汁充满奶头,一般要求奶瓶应倾斜45度以上,千万不可将奶瓶平放,奶头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气,这样孩子吃进很多空气,喂完后,孩子在排气时,很容易将奶带出。
最后:喂完奶以后,应将孩子抱着竖起,轻拍其后背,让孩子将咽下的空气排出后在放平睡下。 首先:喂奶时要将孩子抱起来喂奶,不要睡着喂奶;
其次:喂奶过程中要间断拔出奶头,让孩子喘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然后继续喂;若是母乳喂养,在母乳多的情况下,让母亲稍压乳房,减缓乳汁流出速度,让孩子能吸一口,咽一口。若是人工喂养,喂奶时一定要将乳汁充满奶头,一般要求奶瓶应倾斜45度以上,千万不可将奶瓶平放,奶头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气,这样孩子吃进很多空气,喂完后,孩子在排气时,很容易将奶带出。
最后:喂完奶以后,应将孩子抱着竖起,轻拍其后背,让孩子将咽下的空气排出后在放平睡下。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解决:
一、改变喂奶姿势
喂奶时要将孩子抱起来喂奶,不要睡着喂奶。因为婴儿的胃与成年人不一样,是呈水平位置,如果妈妈们采取平躺的姿势喂奶,那肯定是没有办法让奶水顺利进入宝宝的胃肠道的。所以在喂养的时候,妈妈们要坐着或者是站着,保持上身平直,这样才能利于宝宝将奶水喝进肚子里而不会溢出来。
二、调整喂奶方法
母乳喂养:喂奶过程中要间断拔出奶头,让孩子喘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然后继续喂;若是母乳喂养,在母乳多的情况下,让母亲稍压乳房,减缓乳汁流出速度,让孩子能吸一口,咽一口。
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喂奶时一定要将乳汁充满奶头,一般要求奶瓶应倾斜45度以上,千万不可将奶瓶平放,奶头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气,这样孩子吃进很多空气,喂完后,孩子在排气时,很容易将奶带出。
三、哺乳后拍嗝
吃完奶之后给宝宝拍嗝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宝宝将吃进去的空气排出来,减少溢奶的发生。给宝宝喂完奶后将婴儿竖着抱起来,让他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用中空的手掌给孩子拍背、轻轻的振动,使咽下去的空气拍出来,这样宝宝就会很舒服。
如何预防小儿急性中耳炎
母乳喂养
吃母乳的宝宝,由于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lgG)和免疫球蛋白M(lgM)足以抵御由口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故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而用牛奶、奶粉等食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于这些食品无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故可使病菌有机可乘,致使呼吸道或中耳发生感染。
正确喂奶
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宝宝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少擤鼻涕
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6个月大宝宝不宜用安慰奶嘴
芬兰专家在最近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半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安慰奶嘴容易患中耳炎。
宝宝睡着吸奶影响牙齿生长
牙齿不健康从出生时便可埋下隐患,喂奶的姿势、奶瓶的位置、饮食的种类等都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发育。提倡母乳喂养,喂养的姿势为约450的斜卧位;如只能采用人工喂养时,则最好使用扁型奶嘴。不管采用母乳还是人工喂养,婴儿都不能睡着吸奶;此外,儿童应多进食含有纤维性、耐咀嚼的食物,锻炼咀嚼功能,刺激颌骨生长。乳牙烂了要及时补好,否则不但影响咀嚼功能,烂牙的位置还会被其他牙齿侵占,最终导致牙齿位置错乱。
医生表示,孩子出了牙就应该监测,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如咬嘴唇)或牙齿发育的问题,都应该及时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