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献血可以免费使用血浆

献血可以免费使用血浆

如果你是一个献血的人,那将来如果自己发生意外需要输血的时候,可以按照输血量的三倍进行免费使用,举个例子,一个人献血800毫升,那在未来的5年之内,如果需要输血,那可以长寿2400毫升的血液。5年之后也可以按照献血量免费同量使用血液。如果献血总量超过0.8升,终生可以免费用血,而且,其实习亲属如果需要输血也可以享受献血总额的免费血量。

献血浆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

献浆不会影响健康 有人担心献浆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 第一,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一次献血浆600克(含抗凝剂)是不会影响血液正常生理功能的.

第二,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献浆后1~2小时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

第三,献浆前要做严格的身体检查和化验,合格者方能献浆. 第四,多年来国内外千百万人的献浆实践已证实献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首次献浆是可能会有些紧张,但如果您事先了解一些血液知识,跟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那么您的紧张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了.

同时,根据大量的医学资料证明,适量献血浆可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献血浆概拯救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而且献浆后血浆站还根据规定发给一定的营养补助费,可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这何尚不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献血和献血浆的区别 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 献血,是抽取献血者的全血.而献血浆是利用全自动单采血浆机,经离心机分离,采集人体血液中的血浆部分,而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回输给献血浆本人, 使其能很快恢复体力. 浆站提供的血浆并不用于临床输血,而是一种血液制品的工业原料,它们通常被卖给生物制药公司,提炼制成人血白蛋白,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等昂贵药剂.

献血浆和献血有什么区别

献血浆是先将血液经抗凝处理,再经离心机分离,只采集血液中的血浆,而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回输给献血浆本人。但对身体影响肯定是有的,体质差的人就不行,你所说的每月定期两次肯定有些频繁,身体会吃不消的!那是因为血浆中同样含有很多身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比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细胞因子等等。而且血细胞回输的过程中也难免丢失,抗凝剂也会进入人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献血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享受免费用血

(一)献血者累计献血八百毫升以下,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的三倍免费用血;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后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二)献血者累计献血八百毫升以上的,可以终生免费临床用血。

除献血者本人按上款规定享受的用血优惠外,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可以累计按献血者的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2、有利身体健康

◆适量献血会使人更加健康、长寿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献血后会降低血液粘稠度。

◆献血可减少冠心病

研究结果表明:献血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铁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铁质过高超过正常值的10%,患癌症的机会就会增加。惟一的方法是通过流血排除过多的铁质,因而鼓励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男士们可以定期献血。

◆献血能净化人的心灵

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的献血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实。

我国对于献血有何规定

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献血法》,从法律层面上保证医疗临床 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这部法律规 定,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法律对献血人的身体检查、献血数量及间隔时间、血站采集血液的医务工 作者的职业资格、采集血液使用的一次性采血器材销毁等都有 严格规定,并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不是什么人想献血就可以献 血的,法律规定必须是身体健康的公民。如果有传染病那就不 允许献血。这些措施可以保障献血人的身体健康,避免因为献 血而被感染。

盘点无偿献血的六大好处

一、无偿献血使你的爱心有了一个展现的机会和平台,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新型关系。献血已经成为联结人类爱心的纽带。

二、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坚持规律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刺激,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细胞,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血的人。

三、无偿献血能降低或延缓疾病的发生。科学家应用流体变形学和血液动态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人们献血后,会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资的能力增强,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血栓、脑溢血)及高血压的发生。又能减少癌症发病率。

四、无偿献血者平均寿命高于未献血者。据世界着名医学家卡尔等人调查,参与规律献血的332人与同地区未献血者339人作了比较分析,献血者平均寿命为70.1岁,未献血者为67.5岁。高出2.6岁。

五、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将会获得免费用血。本人三年内享受献血量三倍、三年后享受等量用血,超过800亳升将无限量用血,直系亲属、配偶将享受等量用血。

六、无偿献血者获得一次免费体检。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将进行系统检验(快检、初检、复检共三次),检查项目共有八项,即血型、rh、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只有全部合格的血液才能提供给临床需要,相当于对你进行了一次全面、详细的血液检查。献血一周后能得出详细结果,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咨询指导。

献血浆对人体有害吗 献血浆献多少合适

献血浆一次献600g。

正常人的血容量在人体体重的8%左右,而一次献血的在血液的10%以下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一次献血浆的量在600g,远远达不到献血的量,因此,只要不是自身身体有问题,就不会影响到正常生理功能。

献血小板和献血的区别

1、血小板是用来造血的,献血你的血小板可以很快就造出新的血,而献血可以说帮你的血液更新,这对献血的人来说,这是好的。献血小板就不一样了,血小板的减少对每个人都不一样。血小板好像是由脊髓造的。献血小板的话,身体虚弱的要小心点,身体恢复得比较慢,如果碰伤了,愈合得比较慢,大体讲,平常有锻炼的话会好一点。其实也没什么担心的,都不会有什么伤害!!

2、献血一般献的是全血,即悬浮RBC,献400ML;血小板是全血中的成份血,直接机器提取单位量,另外成分回输入体内.如果身体健康,55岁以下的成年人,体重达标,没有传染病,对身体没有什么害处的.适当的献,可以是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刺激新成代谢,促进RBC的生成代谢.

3、免疫力低下的人一般不适合做献血和献血小板的,献血后会加重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诱发感染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常出现了人体的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需适当用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治疗,如匹多莫德分散片,玉屏风颗粒等治疗,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献血比较合适。

4、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对人体无害,而且48小时后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捐献者可以间隔一个月捐献一次。而且无偿捐献一次机采成分血按捐献800毫升全血计算,本人享受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其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可享受等量的免费用血。

无偿献血对身体是否有害呢

献浆不会影响健康

有人担心献浆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

第一,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一次献血浆600克(含抗凝剂)是不会影响血液正常生理功能的.

第二,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献浆后1~2小时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

第三,献浆前要做严格的身体检查和化验,合格者方能献浆.

第四,多年来国内外千百万人的献浆实践已证实献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首次献浆是可能会有些紧张,但如果您事先了解一些血液知识,跟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那么您的紧张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了.同时,根据大量的医学资料证明,适量献血浆可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献血浆概拯救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而且献浆后血浆站还根据规定发给一定的营养补助费,可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这何尚不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献血和献血浆的区别

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

献血,是抽取献血者的全血.而献血浆是利用全自动单采血浆机,经离心机分离,采集人体血液中的血浆部分,而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回输给献血浆本人,使其能很快恢复体力.

浆站提供的血浆并不用于临床输血,而是一种血液制品的工业原料,它们通常被卖给生物制药公司,提炼制成人血白蛋白,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等昂贵药剂.

献血多少可以终身免费用血

1、献血多少可以终身免费用血——一千毫升以上

我国在这方面是有所规定的,当然不同的地区是会有所不同的。但是相差也不会出现很大方面的悬殊,一般情况下在献血一千毫升的情况下是可以终身免费用血的。

2、五年内享用免费血量

对于不同程度上的献血情况,政策是有所不同的。对于献血以后的五年之内的时间里,如果患者需要用血的话,可根据当时患者献血的三倍的血量进行免费的享用。

3、五年后享用免费血量

在对于患者需要用血的时间如果与之前献血时间相差五年以上的情况下,在对于免费用血的数量上是与之前所献血量形成等量,也就是当初献了多少使用多少。

4、献血六百毫升以上

对于献血的血量来看的话,在献血累计到六百毫升以上的情况,可在十年内如果该患者需要用血的话可免费享用患者需要的血量。

5、献血八百毫升以上

根据献血累计八百毫升血量的患者,在需要用血的情况下时间则是扩展到十五年以内需要用血的话,免费享用该患者患病所需要的血量。

无偿献血小常识

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2、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

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开始实施时间是1998年10月1日。

6、《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10、“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11、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

(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

(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

(3)调节体温;

(4)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12、血浆约占全血的55%。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13、人体制造血液需要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蛋白质是制造血液的主要原料,而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促使血细胞发育成熟。这些原料,在正常人体中并不缺乏,只要正常饮食,都可以保障正常供给。

14、在母亲妊娠期里的胎儿也是有血型的。

15、很多人认为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如A型血的人性情理智,B型血的人乐观热情,O型血的人则比较自信、坚定等等。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

16、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17、正常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所以有人说献血以后,身体的血液就永远减少了,也就伤了“元气”这是不正确的。

18、健康人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但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19、接受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20、月经期前后三天的妇女暂不能献血。

21、患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后满一个月,患肺炎病愈后满三个月才能献血。

22、阑尾炎手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后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满半年可以献血。

23、5年内因病输过全血或成分血的人,不可以献血。

24、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方面是要保证病人能得到健康安全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要严格地规范采供血单位的行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25、血站的有关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有与血液接触的用具都是一次性的,用后集中销毁。所以说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26、《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不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直系亲属,因病需要用血时,可以享受全部或部分免费用血。

27、人类掌握输血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健康人定期献血有益健康,可以增强身体的造血机能,还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几率。

28、不是所有患过肝炎的人都不能献血,如果明确患过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不能献血的。但患过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检验正常是可以献血的。

29、输成分血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还可以减少病人的输血反应。

30、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但不应该刻意要求获得物质回报。

31、我国献血要登记真实身份,献血者不得冒名顶替他人献血。

32、稀有血型的人数量稀少,所以稀有血型患者一旦需要输血,很容易因为适合供血的人员不足,而无法及时得到足够的血液。各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都采取的方式是建立稀有血型志愿献血者队伍。

33、《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就是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参加献血。

34、《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也就意味着公民献血是无偿的,公民临床用血时需要支付血液采集、检验、储存等费用。

35、转氨酶是检测肝脏是否受到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献血时发现转氨酶偏高时,不一定患有肝炎。、

36、《献血法》提倡有些人要做无偿献血的表率,他们是-------在校大学生、公务员、军人。

37、做过胃、肾、脾、肺等器官切除手术已经痊愈的人不可以献血。

38、现在很多人都有近视眼,献血对眼科疾病患者也有要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的患者是不可以献血的,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也是不可以献血的。

39、国家对献血中用于采集血液的有关材料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接触人体或血液的针头、血袋等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

40、献血健康检查时有少数人血液检验不合格,而到医院检查,发现检验是正常的。正确的解释是为了血液安全,血站与医院的检测标准不一致,出现不合格,不一定就是身体有病。

41、“世界献血者日”的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表达对所有献血者的感谢,感谢他们对生命的无私赠与。

42、《献血法》规定,各级红十字会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是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43、定期献血,有可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44、服用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时暂不能献血;

45、关于爱喝酒的人献血,只要在献血前一两天不喝,并经健康检查合格,是可以献血的。

46、献血对体重不会有什么影响,献血后喝一杯水,失去的那点血容量很快就补充回来了。

47、献过机采(单采)血小板的公民,献机采血小板后满四个星期,就可以献全血。

48、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49、献全血与献成分血的区别是献成分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

50、正常人身体每时每刻都会有部分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会有相应的血细胞新生,所以人的血液总量总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51、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可以献血:

(1)贫血;

(2)白血病;

(3)血吸虫病

(4)结核病

(5)艾滋病。

52、公民献血前在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时,应如实填写所有征询内容,包括下列生活习惯:

(1)是否吸过毒;

(2)是否有同性恋的历史;

(3)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53、有下列情况的公民属于暂时不能献血:

(1)半个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

(2)感冒、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个星期;

(3)妇女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54、公民献血前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一天应该食用低脂肪的食物;

(2)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3)充足睡眠,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55、献血后很多人担心会损伤身体,所以选择的正确方式是:

(1)正常工作,注意休息;

(2)保持正常饮食。

56、献血者下列权利应该受到保护:

(1)无偿献血者有受到表彰和奖励的权利;

(2)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

(3)献血时享受免费体检、化验的待遇;

57、少数健康人献血时也会有献血反应,主要是献血时发生头晕、心慌、出汗等现象,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是:

(1)由于精神紧张;

(2)献血前睡眠不足,或过于疲劳;

(3)未进早餐;

58、“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写入了《献血法》,关于这一条正确的理解是:

(1)公民必须达到18周岁才能参加献血;

(2)55周岁以上也可以献血,但必须符合献血的健康条件。

59、关于献血与贫血的正确说法是:

(1)献血只是献出了人体血液的一小部分,献血后人体就会制造足够的新生血液,不会产生贫血;

(2)有人不愿意献血,是担心自己贫血。实际上贫血患者在献血前很快就能检查出来,如果检查出贫血,血站是不允许献血的。

60、关于公民献血正确说法是:

(1)公民既可以献全血,也可到血站献成分血;

(2)我国公民献成分血主要是献血小板;

(3)公民一次献全血最多为400毫升;

61、关于保证血液安全的正确说法是:

(1)因为无偿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了报酬,所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血液的安全;

(2)自愿无偿献血不影响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献血后喝酒的危害

献血后人体的自我调节:血液由血浆,血细胞等组成,含有成千上万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多种电解质.正常成年人血液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毫升血液,其中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快速循环流动,这部分血称循环血量,小部分血液滞留在肝,脾,肺和皮下等贮血库处的血窦,毛细血管和静脉丛内,流动较缓慢,这部分血液称贮存血量.当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较多失血时,贮血库内的血液可释放出来补充循环血量,以维持机体的需要.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自身代偿调节机能,如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身血量的10%,可通过人体自身的

高血压并非血多要避免献血

高血压的原因并不是“血多”,而是血管发生了病变。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某些人血液不能很容易地通过全身,病变使血管变狭窄了,血流的压力就会升高以保证血流通过,这样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就成为了高血压的原因。 高血压患者不应该多献血,主要是怕献血过程出现危险因素。因为高血压病人在献血时,心脏的冠状动脉易发生痉挛,可能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 有的时候虽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血管本身的调节异常状态没有改变,献血引起的血压波动也会引发危险。如果高血压患者实在有需要献血

献血后吃什么好

献血,指的是献血者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而不收取任何报酬。这些血液通常存储在血库中,由医疗单位、血站或红十字会保管,以备需要者输血时使用。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uFF0C且献血在另一方面来说,对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助己助人,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反而对献血者有一定的好处,健康的成年人都应该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

八成人愿意献血仅少数人付诸行动

1、无私奉献心态:最多见于在校大学生和军人,其次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医务人员。这部分人参加献血的目的就是讲奉献、献爱心,献血不图回报,他们是献血队伍的主流,也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2、索取利益心态:这是一种非积极的献血心态,多以企事业单位、机关、乡镇农民中计划献血为多见。这部分献血人群多是冲着高额补贴和其他利益而来献血,这其中势必包括冒名献血、隐瞒疾病的献血者,这种心态严重危害血液安全,这些行为亦严重违背《献血法》的初衷。 3、被动服从心态:多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民计划献血为多见。他们献血的重要原因是存

学会6个方法能预防丙肝

一、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二、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三、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四、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五、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六、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献血后头晕和心理暗示有关

针对不少热心人在献血中的一些困惑,市血液管理办公室日前解释:献血后头晕和心理暗示有关。针对不少热心人在献血中的一些困惑,市血液管理办公室日前给予了一一回答: 我自己都贫血了,怎能献血呢? 许多人以为自己贫血,其实,是否贫血,等测量过血色素、红血球数目与形态以后才能确定。 我献血的血液,血站会不会拿去卖掉呢? 这是不可能的。血站不付给献血者报酬;作为血液本身提供给临床是免费的。全血每单位(200毫升)收取240元的材料工本费是用来抵付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的。血站在供血时收取这些费用是国家计委、省

为什么医院仍然会动员亲属献血

不少人在电视剧里常常看到这样的剧情:护士从手术室中出来表示病人缺血,但是现在血库的血液无法调度,需要等在外面的亲人献血,这时候会有一群人扑上去表示“我是孩子的爸爸,抽我的”“我是孩子的亲叔叔,抽我的”等等……但电视剧本也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常常会有亲属给亲属献血的实例。既然亲属献血会有并发症威胁,那么为什么还要用亲属的血呢? 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表示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用亲属的血存在并发症危险,但由于更多时候临床急需用血而可用血太少,不足以救急,救命的关键时刻必须用到互助献血,因此会动员家属进行献血

献血多久可以献一次

捐献全血每人一次可捐献200毫升至400毫升,最多捐献400毫升;如果是捐献成分血,每人一次可捐献一至两个治疗量,最多捐献两个治疗量。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到机体正常运转。所以,规定每次献血200~400ml比较适宜。 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影响到身体正常运转

有荨麻疹可以献血吗 荨麻疹好了能献血

献血,但具体血浆是否符合要求,还需看血站检查结果。 我们知道了荨麻疹病期是不可以献血的,但病要是好了,身体没有不适症状出现的时候,是可以献血的,但除了荨麻疹的疑问以外,具体献血时能否符合要求,还需要医护工作人员在你的血检抽样合格后,决定你的血液能否用于临床使用,才会允许你献血

献血和献成分血有什么区别

献血可以献全血,也可以献血小板。 现在捐献的全血,到血站后也都去除了白细胞,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给病人输血是缺什么输什么。 捐献血小板的同时也采了血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同时采集差不多250毫升血浆,用于保存血小板,同时输注给患者。 红细胞和血浆(单独用)的来源就是全血,献全血必不可少。 由于血小板用量越来越大,全血也可以提取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需要2000余毫升的全血,为了节约血源,单采血小板也就必不可少了。 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恢复很快,只需间隔14天就能再次捐献,而两次全血的间隔则需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