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补肝肾,强筋骨

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补肝肾,强筋骨

五加皮能补肝肾,强筋骨,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下肢痿弱,小儿行迟,需配杜仲、续断、牛膝、龟甲等补肝肾药同用。

如《卫生家宝方》五加皮散,治肝肾亏虚,腰膝软弱,与杜仲的功效与作用、牛膝等药同用。《保婴撮要》五加皮散,治小儿迟行,则与龟甲、牛膝、木瓜等药配伍。

杜仲炖猪腰后,杜仲需要吃下去吗

1.杜仲炖猪腰后,杜仲不需要吃下去。杜仲要用水先浸泡,先煮好让药充分发挥作用,然后再炖猪腰,就不需要吃杜仲。

2.杜仲:【功 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主 治】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4.【性味归经】甘微辛,温平,无毒,味苦。入肝、肾经

5.【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6.【用药忌宜】阴虚火旺者慎服,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7.【药物配伍】1、配牛膝,补肝肾及强筋骨之力增强,常用于治肝肾不足的腰腿疼痛及两足无力等症。 2、配续断,功能补肝肾,利腰膝,固冲任,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诸症。3、配补骨脂,温补肾阳力增,兼补脾、肝,既涩下元,又固冲任,常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之阳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遗尿,亦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胎动不安及脾肾阳虚泄泻等症。 4、配五加皮,既强壮筋骨又祛风湿,乃补泻兼施的药对,适宜治疗肝肾两虚,风湿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关节不利,两下肢无力等症。

续断的功效有哪些

【性味归经】苦、辛、甘,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益肾,活络止痛,续筋骨,疗折伤,固经止带。

【功效特点】本品具有补而能宣、行而不泄的特性,因此,用治腰痛脚弱、崩漏、带下、胎动不安,有补而不滞、行中有止之效。亦可用治关节不利、筋骨折伤,有通利关节、续筋接骨之功。

【功效作用】

1.补肝益肾,活络止痛:①用于肝肾不足、血脉不利,症见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者,可与杜仲、牛膝、五加皮等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薏苡仁、木瓜、狗脊等同用。

2.续筋骨,疗折伤:用于跌打损伤、挫伤、扭伤及闭合性骨折,可与乳香、没药、自然铜、土元、骨碎补等同用。

3.固经止崩:用于妇女崩漏带下及胎动不安、胎漏等证,可与当归、杜仲、熟地、阿胶、黄芪等同用。

【鉴别应用】续断与杜仲,均能补。肾安胎,二者配伍治腰痛、脚弱、胎动不安之证。然杜仲补益之功较续断为胜,且可强筋骨,故对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功效最好;续断兼能通血脉,续筋骨,又治崩漏、关节不利、痈疽溃疡、筋骨折伤等证。

【配伍应用】

1.配杜仲:杜仲与续断同入肝。肾二经,皆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然杜仲甘温,偏入肾经气分,长于补养,续断味苦而重,偏入肾经血分,长于活血通络。二药相须为用,止血寓有行血,使止血补血而不留瘀,并能加强补肝肾,利腰膝,固冲任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腿软无力、行走不利及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所致之胎动不安、腰痛欲坠、崩漏等证。

2.配桑寄生:二药均为血分药,续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利关节之功效,有“疏利气血筋骨第一药”之称;桑寄生除能补肝肾以外,兼能润筋脉,祛风湿。二药相须配用,有较强的补肝肾、祛风胜湿、通利关节、安胎之效,可用于肾虚腰膝疼痛、筋骨酸楚、关节痹痛及肝肾不足、冲任不固、胎动不安之证。

3.配当归:当归养血补血功佳,其味又辛,尚能和血行血,生血中有运血之力,令血盛以养胎;续断补肝益肾,固冲任而安胎,二药同用,可使精血充、胎漏止,临床应用于肝肾不足、精血虚损、胎元不固之证。

4.配女贞子:女贞子养阴益精,平补肝肾;续断补肝肾,强腰膝。二药合用,专走下焦,补肾益精,可用于肾虚遗尿、滑精梦遗、胎动不安之证。

5.配山药:山药甘平,补脾胃之阴,强肾固精而止带;续断补益肝肾,又能安胎止漏、涩精止遗。二药配用,可治疗精滑梦遗、五更泄泻。

6.配艾叶:艾味辛香,能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以疏经络之壅,故能调经止痛、温经止血,且有安胎之功;续断补肾养肝,通血脉。二药同用,补益肝肾,止血安胎,治疗崩漏及胎动下血。

7.配紫菀:紫菀性温而不燥,偏入血分,甘以润之,故能润燥通便;续断辛散温通,偏入肾经血分,通血脉。二药同用,补肾润燥,可用于肾虚之肠液枯涸之便秘。

中医神经衰弱该怎么治疗

1、中医治疗

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欢皮15克,菌灵芝30克(先熬),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刺五加30克,磁石40克,水煎服。服用一段时间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疗失眠、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另外,阴虚火旺者忌用。

2、食疗方法

肝火上升型症状心悸而烦、急躁易怒、失眠梦、脉弦细数。此类患者可选用具有清肝泻火、养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荠菜、冬瓜、苦瓜、竹笋、鲜藕、芹菜、雍菜、黄花菜、小麦、桑椹、梨、桃、葵花子、绿豆、桂圆、鸡蛋、羊肉、鸭肉、乌骨鸡、蜂蜜等。

气血两虚型症状心悸失眠、梦多易醒、头晕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脉沉细弱。此类患者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黄豆及制品、大麦、胡萝卜、南瓜、西红柿、奶类、人参、鲤鱼、桂鱼、猪肝、猪肚、牛肉、羊心、兔肉、鸽蛋等。

刺五加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4、黄褐斑: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3-6个疗程可显效,该品能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得到足够的气血运行和正常营养,从而达到润五脏、悦颜色之目的。

5、辅助治疗心律失常: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刺五加可“补中、益精,强意志”,调养心脾,对于心气虚乏所致该病有良效。

6、低血压:每日口服刺五加片3次,每次3片,治疗90天后观察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对照组。

7、足跟痛: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直到痊愈止。刺五加能“益气补肾、坚筋骨,强腰膝”,可治“两脚疼痹风弱”。

缓解疲劳的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制作:将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饮,随冲随饮,每日l剂。

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服用一段时间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疗失眠、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另外,阴虚火旺者忌用。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中医专家陈建国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什么药酒补气血 八珍酒

来源:《万病回春》

组成:全当归20克,白术20克,炒白芍12克,白茯苓12克,川芎6克,人参6克,熟地黄15克,核桃仁15克,灸甘草5克,五加皮24克,红枣15克,糯米酒3000毫升。

做法:将所有药材研成粗末,纱布口袋盛装,扎紧口袋,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酒浸泡,容器隔水煮1小时后,先埋土中五天,从土中取出后,再静置21天,再将药酒去渣过滤即可。

用法:温服,每次3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本方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其中当归,熟地黄,白芍补血,人参,白术,茯苓,灸甘草补气健脾,五加皮补肝肾,强筋骨,核桃仁补肺肾,润肠通便,酌加红枣健脾补气,兼调酒味。

适宜人群:用于气血不足,神疲乏力,肢体困倦,面色少华,不思饮食的人群服用。

中药刺五加 解决秋季神经衰弱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专家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陈建国说,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也可以泡酒喝,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欢皮15克,菌灵芝30克(先熬),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刺五加30克,磁石40克,水煎服。

服用一段时间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疗失眠、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另外,阴虚火旺者忌用。

雪莲花的功效与作用

雪莲花

雪莲花为西藏东北部海拔3500~5000米雪域的天然纯净野生产品,药材正宗、品质优良、功效卓著。

性味 苦、微苦、温;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止痛。用于头部创伤、妇科病、类风湿关节炎、中风、高山反应、外敷消肿。

用法:酒剂:雪莲花50g,白酒500ml,浸泡10天,每天30-50ml。 刀伤出血:本品碾为细粉、外敷。

功效作用

1、风湿痹证。本品苦燥温通,甘而能补,既能袪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尤宜于风湿痹证而寒湿偏盛,及风湿日久,肝肾亏损,腰膝软弱者。可单用泡酒服,或与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等同用。

2、阳痿。本品能补肾壮阳,治肾虚阳痿,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可单用或与冬虫夏草酒浸饮。

3、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带下。本品能补肾阳,调冲任,止血。治下元虚冷,寒凝血脉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带下,可单用蒸服,或与党参等炖鸡食。

黄芪能和什么一起泡水喝 黄芪—五加皮

黄芪益气行血,补脾运水。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五加皮散风湿,补肝肾,活血祛瘀;二药益心气与祛风湿并用,相辅相成,共奏益心气行水血,祛风湿强筋骨之功效。

五茶养生击退风湿

1.五加茶

配方:南五加15。20克,炙甘草6克。

用法:以上2味加水稍加煎煮。代茶饮。

功效:强健筋骨,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体虚赢弱腰膝酸痛、下肢软弱、风湿痹痛等症。

2.石楠芽茶

配方:嫩石楠芽200克。

用法:以上1味蒸熟火焙,炒至叶干香透即成。每服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祛风通络,温阳补肾。

适用: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腰酸背痛、神经性头痛。

3.五加杜仲茶

配方:五加皮5克、杜仲3克、花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补肝肾,祛风湿。

适用:肝肾不足及风湿腰腿疼痛。

4、五加归膝茶

配方:五加皮5克当归3克,牛膝2克、花茶3克。

用法:用300毫升开水冲泡,或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泡茶、冲饮到味淡。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祛瘀。

适用:鹤膝风;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痹痛。以及肾阳虚衰、阳瘘滑精、女子腰冷不孕、月经不调等。

5.五加羌茶配方

配方:五加皮5克、羌活3克、花茶3克。

用法:用25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

适用:风湿性关节炎;产后关节疼痛。

杜仲的功效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适宜高血压患者、习惯性流产妇女、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肾气不足者。阴虚火旺者慎服。杜仲配牛膝,补肝肾及强筋骨之力增强,常用于治肝肾不足的腰腿疼痛及两足无力等症。杜仲配五加皮,既强壮筋骨又祛风湿,乃补泻兼施的药对,适宜治疗肝肾两虚,风湿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关节不利,两下肢无力等症。杜仲配续断,功能补肝肾,利腰膝,固冲任,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诸症。杜仲配补骨脂,温补肾阳力增,兼补脾、肝,既涩下元,又固冲任,常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之阳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遗尿,亦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胎动不安及脾肾阳虚泄泻等症。

相关推荐

牛膝的药用价值

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 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1]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苦、甘、酸,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 ,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什么泡水喝肾壮阳

1、杜仲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有肝肾、强筋骨的工效,而且以杜仲叶为原料的杜仲茶具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说明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其不足,益肾故也。” 杜仲叶5克,优质乌龙茶5克。用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饮用,每日1次。茶浓香,味美。功用为肝肾,强筋骨,降压。 2、桑寄生 桑寄生为南方有名的地道药材,因而又名为“广寄生”。它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它有养血滋肝肾、祛风湿健筋骨,以及安胎丰胸的功效

阳的中药有哪些

1、仙茅 仙茅,药用植物,具有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和行血消肿的作用。治肾阳虚衰,腰痛阳痿,精冷不育,宫冷不孕;风湿冷痹,腰膝冷痛,筋骨无力本品药性燥热,有伤阴之弊,阴虚火旺者忌服。 2、蛤蚧 味咸,平。有小毒。入肺、肾经。肺肾,定喘嗽。用于肾虚气喘,肺虚咳喘等症。本品长于肺益肾,尤能摄纳肾气,故对虚劳咳嗽,肾虚气喘,肺虚咳喘等症,可与人参、茯苓、贝母、甘草等配合应用。 3、冬虫夏草 滋肺肾,止血化痰。用于肺虚咳血,肾虚阳痿等症。本品有滋肺阴、肾阳的作用,为一种平阴阳的药物,民间有用本品单味煎

杜仲可以和什么煲汤 杜仲猪尾汤

材料:杜仲15克,黑木耳25克,川续断15克,猪尾2条。 做法:将猪尾洗净,切段,黑木耳洗净泡法。杜仲,川续断,猪尾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煮熟后,再放黑木耳,待汤煮沸后,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杜仲性温味甘,具有肝肾,强筋骨功效,续断性微温,味苦辛,有肝肾,强筋骨,调血脉之功效,配伍熬汤对肾虚腰疼,多年腰痛椎骨损伤有辅助治疗功效

猪腰子白色吃了会怎样 杜仲猪腰子汤

材料:猪腰子300克、杜仲30克,鸡血藤15克,桑寄生30克,枣干10克、姜5克,盐3克。 1、猪腰子洗净,剔除筋膜后切成腰花,用开水氽烫后洗去浮沫。 2、杜仲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后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煮成一碗浓汁后熄火。 1、砂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加葱段、姜片、腰花与杜仲药汁同煮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有祛风湿,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搭配猪腰子炖汤可肾利尿、安胎强身。

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

祛风湿中草药主要是指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通痹止痛、肝肾、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类中草药。 一枝蒿,别名蜈蚣草,性味辛 苦 微温,归心肝肺,功效是活血,祛风止痛,解毒,适应症有跌打损伤,痈肿,炎症,用量为1.5-4,孕妇忌服。八角枫根,别名白龙须,性味辛 温,归经心肝,功效为通络,散瘀止痛,适应症为风湿疼痛,心力衰竭,用量3-6,孕妇和小儿不宜服用。木瓜,性味酸温,归经肝肾功效舒筋,祛风湿,平肝和胃,适应症为吐泻抽搐,脚气,腰痛,荨麻疹,用量5-12,忌铁、铅器皿。 石上柏,别名大叶菜,性味

刺五加生药材鉴定方法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纵皱,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纹,皮孔横长,微突起而色淡。根圆柱形,多扭曲,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皱纹明显,皮较薄,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共同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白以。 1、韧皮纤维长条形,平直或稍弯曲,有的一边波状,末端稍尖或钝圆,长180-650μm,直径16-54μm,壁厚4-18μm,孔沟粗而密,表面可见斜向交错纹理,有的胞腔具菲薄横隔。 2、草酸

痛风反复发作怎么办 外敷药物治疗痛风

组方:党参、黄芪、熟地黄、当归、续断、牛膝、五加皮、附子、肉桂各15克,杏仁、白芷去梢)各4克。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用法贴患处。 功用:肝肾、强筋骨,祛风活络。引自《现瀹骈文》) 组方:黄柏、苍术、白芷、大黄各20克,青黛、冰片各10克制法:上述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本散适量,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患处外盖油光纸,用纱布包裹,每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组方:冰硼散与硫磺软膏各1支。制法:两药混合调匀。 用法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使用3

鹿筋的功效作用

鹿筋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鹿筋有养血通络、强筋壮骨、生精益髓的功效,鹿筋主治劳损、续绝伤、大壮筋骨阳气;鹿筋对久患风湿、关节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软弱无力,步履艰难、手足无力、手脚抽筋、跌打劳损、筋骨酸痛都有作用。 性味:温;甘、咸;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肝肾,强筋骨,祛寒湿。 主治:用于肝肾亏虚,劳损绝伤,阳痿滑精,宫寒不孕,风寒痹痛,转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60~120g。

神经衰弱怎么快速治疗呢

对症治疗 只有消除发生疾病的原因及性格缺陷,才能避免复发,根治疾病。要劳逸结合,生命要有规律、有节制。避免和减轻精神压力,有意识地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中医治疗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也可以泡酒喝,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欢皮15克,菌灵芝30克(先熬),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