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是补充什么的
磷是补充什么的
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原料。人体骨磷为600~900克,是钙量的一半,是人体总磷量的80%~85%。
2、细胞构成成分。细胞内磷大部分是有机磷,是核酸、蛋白质、磷脂等细胞组成成分。
3、储存能量。体内产生能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储存于三磷腺苷及磷酸肌酸分子中。
4、活化代谢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间代谢都需先经过磷酸化,然后继续反应。
5、组成辅酶的成分。它是很多辅基、辅酶的成分。
6、调节酸碱平衡。经尿排出不同量和不同形式的磷酸盐,是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一种机制。
孕期补充磷元素可预防胎儿佝偻病
磷是构成细胞核蛋白的重要成分,有促进组织生长、维护和修复的功能。磷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的磷脂、磷酸盐、酶类,对孕妇体内的物质代谢、酸碱平衡、神经调节等都有着重要作用。磷在骨骼组织中是主要的成分,在细胞及软组织结构中也是重要成分。
磷在许多食物中含量都比较高,磷也容易被孕妇身体吸收。食物中小麦粉、玉米粉、豆类、坚果、肉、鱼、蛋、奶等含磷较丰富。其中每100克小麦粉含磷401毫克;每100克玉米粉中含磷320毫克;每100克鸡肉中含磷更是高达719毫克。故孕妇产前常食面食、玉米粥、小鸡炖蘑菇就可以起到补磷的作用。
孕妇补充卵磷脂吃什么好
正常情况下,准妈妈体内的羊水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以供给胎儿所需。人体大约有150亿个脑细胞,但是其中就有70%形成于母体。
由此可见,补充卵磷脂,对于准妈妈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事情。而生命所需的卵磷脂有小部分由肝脏分泌,其他绝大部分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卵磷脂多存在于蛋黄、大豆、鱼头、鳗鱼、动物肝脏、蘑菇、山药、芝麻、黑木耳、红花籽油、玉米油、瓜子、谷类等食物中,其中又以属蛋黄、大豆和动物肝脏的含量最高。
然而,卵磷脂有个缺点,就是不耐热,其活性在25℃左右最有效,高于50℃,就会丧失其功能。所以,这就对准爸爸的烹饪技术有所要求了,一定要把温度控制在50℃以内。
虽然大豆、鸡蛋中都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但是其质量却有高低之分。鸡蛋中的卵磷脂品质最高,但是难以提取,这使得其价格堪与黄金相媲美。
隔代教育主体还是补充
有一组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平均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帮着照看第3代;在北京,这个比例更是上升到了70%。隔代教育渐渐开始占据主要地位,相关话题的争论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现象呢?
隔代教育日益成为主体?
隔代教育占据主导并非偶然。一些上班族父母们会觉得,每天朝九晚五的日子很是辛苦,又忙又累,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就更没法腾出专门的时间教育孩子。可是,与自己带孩子麻烦多不一样,年轻一辈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祖辈来看管实在是“方便实惠”多了,一方面时间腾出来了,另一方面也省下了把孩子“全托”给幼儿园的经济开支。
因为是亲人照顾孩子,年轻爸妈们可以相当放心,除此之外,作为“过来人”的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上驾轻就熟,还可以替自己解决这个时期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祖辈们对于年轻爸妈表示理解,儿女工作辛苦,这的确是事实,能帮他们分担些就尽量多分担些,毕竟养过孩子了就会感受到抚养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了,再说还能享受天伦之乐。
于是,越来越多的祖辈家长开始上岗“重操旧业”,给自己孩子的孩子当“爸妈”。
隔代教育利大还是弊多?
不可否认,隔代教育的确解决了年轻上班一族无法照顾孩子的难题。祖辈们从和孙辈们的一起生活、交流过程中也重温了自己年轻时期抚养孩子的乐趣,心态也因此变得年轻,享受当个“老小孩”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每天在和孙子孙女的相处中,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地加深。另一方面,祖辈家长积累的生活经验、抚育孩子的经验,都是年轻父母所不及的。
可是,在肯定隔代教育的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方面,大多数老人基本上对孙儿们的教育采取溺爱的方式,这无疑会培养出一个自私自利、无理取闹的孩子;有时年轻爸妈在责骂犯错的孩子的时候,祖辈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常常会出来干预,而这样无疑给孩子人为地制造了一个“避难所”,以后每次挨骂都会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参上爸爸妈妈一本,给自己的错误开脱,长此以往,祖辈和父辈不同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变得“两面三刀”;另外,祖辈毕竟年纪已高,一些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给孩子,以至于让孩子养成“少年老成”的性格特征,间接剥夺了孩子玩乐的天性,越发的孤僻和冷漠。
隔代教育最好是补充
教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祖辈和父辈教育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从社会层面上,面对着隔代教育盛行的局面,应该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或者对祖辈家长进行一系列的“育儿资格培训”课程,让爷爷奶奶辈的家长教育思维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而这不仅是祖辈的调整,更是一个孩子成长形式的规范和调整。
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年轻父母必须要明确一点,隔代教育,自始至终只能是一个补充,自己该承担的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责任不能单纯靠“推”来解决,把孩子“推”给爷爷奶奶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不会是长久之计。既然决定把孩子暂时委托给祖辈,那在教育孩子方面就要不断地和祖辈沟通、协调,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减少一切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磷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怎么补充磷
磷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以只要有细胞膜的食物就都含有磷,可以说人类所有食用的食物几乎都含有磷。因此,磷的来源从来都不是问题。众多食物中,动物内脏,尤其是脑、肝以及卵中,磷含量非常丰富。不过,磷虽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是某些形式的磷如植酸形式磷,并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谷物类食物中的磷大多是植酸磷,利用率很低,但当用酵母发面时,或预先将谷物浸泡于热水中,可以大大提高磷的吸收率。
秋季加强营养利于孩子成长和防病
专家建议:在食物的选择上可考虑增加一些牛肉、鱼、鸡等肉类食品或豆制品;食物在制作方法上多采取炖、炒、烧等方法,多补充一些汤水,以减缓气候干燥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当然,新鲜水果和蔬菜是宝宝一年任何时间都不能被忽略的。以下几款“强身健体,帮助生长”的食谱,可供参考:
炖排骨 新鲜排骨洗净切成小块,加冷水、姜、葱、大料、少量的醋,用高压锅煮30~40分钟。取炖好的排骨加在宝宝的粥或面条中烹调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肉、骨头和汤一起吃,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也是补充钙、磷等矿物质的方法。一些妈妈误认为排骨的营养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已完全溶解到汤中,其实是不正确的认识。
虾仁蛋饺 新鲜虾仁洗净,加入盐、姜、葱、料酒等,放蒸锅内蒸15分钟后待用。生鸡蛋打匀,将鸡蛋液摊在炒锅中,待上面鸡蛋尚未凝固时加入虾仁,然后把鸡蛋对折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水开后,加入青叶蔬菜和蛋饺,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虾仁和鸡蛋都是优质蛋白质食物,虾仁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容易消化吸收,是儿童最佳补充蛋白质食品。绿叶蔬菜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鱼泥豆腐羹 将鱼肉洗净,加盐、姜,上蒸锅蒸熟后去骨刺,捣烂成鱼泥。将水烧开加入少量的盐,放入切成小块的嫩豆腐,煮沸后加入鱼泥,再加入少量的淀粉、香油、葱花成糊状即可。
鱼肉含水分高、肌纤维短,容易消化吸收。鱼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猪血豆腐青菜汤 猪血、豆腐切成小块,青菜洗净切碎。水开后,先加入少量的虾皮、盐,再加入豆腐、青菜、猪血,煮3分钟,加调料即可。
猪血是补铁的优秀食品,具有含铁丰富、易吸收、价廉物美等优点。虾皮含有大量的钙、磷,是儿童的补钙食品。
小米粥的功效与作用
01小米具有防止泛胃的功效。小米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小米对抗泻肚子、呕吐、消化不良及糖尿者,都有帮助。
02小米也能解除口臭,减少口中的细菌滋生,还能治脚气病,神经炎和癞皮病,失眠、头疼、精神倦怠、皮肤“出油”、头皮屑增多等症状。
03有助于睡眠: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功效,而小米所含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食用小米粥,容易易使人睡眠舒畅。
04补血健脑:小米含铁是大米的4倍多,含磷是大米的2倍多。是补血健脑的良好食材。在北方,小米粥加入红糖和鸡蛋,成为虚寒体质产妇产后调养的营养粥。
鸡肉炒着吃有营养吗
1、鸡肉富含优质的动物蛋白,多吃鸡肉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免疫力。
2、鸡肉富含铁元素:多吃鸡肉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3、鸡肉富含磷元素:磷是促进骨骼和牙齿成长的关键元素。
4、鸡肉富含钙质:幼儿多吃鸡肉可以促进骨骼的成长和发育,中老年多吃鸡肉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5、鸡肉富含脂肪:多吃鸡肉是补充热量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