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哪个更好
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哪个更好
差别不大。
灭活疫苗是工艺最为传统的疫苗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份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是比较相似的,是最接近。
重组疫苗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直接在体外生产新冠病毒的特征蛋白质,同样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产生相应抗体,在安全性上是最高的,不良反应也最小。
h7n9疫苗的展望
截至目前,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仍以散发形式存在。H7N9禽流感病毒虽还不能人传人,却是一个潜在的大流行流感病毒人用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发刻不容缓。目前已有H7N9禽流感 病毒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重组疫苗完成了一期或二期临床研究,但距离疫苗投产尚有一段距离。 新型重组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其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腺病毒表达系统,长期多次使用可能对接种者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现阶段研发的人用H7N9禽流感经典疫苗,除减毒活疫苗外,均需加入佐剂才能更好地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开发能够满足H7N9疫苗研发需要的佐剂至关重要。目前已用于临床试验的佐剂有铝佐剂、 ASO3、 MF59。新型佐剂Matrix-MTM正在申请临床研究。Toll样受体、核酸佐剂已应用于其 他研究领域,可尝试应用于人用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发。 此外,用于研发的人用H7N9禽流感疫苗株仍是鸡胚依赖型。考虑到鸡胚培养流感病毒的局限性,基于细胞培养的,尤其是基于WHO推荐的能用于疫苗生产的Vero细胞培养,且能在Vero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的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备选株的开发,在H7N9大流行流感疫苗的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哪个更好
都是有效的疫苗。
灭活疫苗是需要打两针的,是将活病毒经过灭活之后作为抗原接种到人体内,其成分与天然病毒结构最为类似;而重组疫苗是需要打三针的,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制作疫苗。
不管是哪种疫苗,只要是按照标准的免疫程序来进行接种,那么就都是有效的,相对来说,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都属于副反应比较少的疫苗类型,比较适合于体质较弱、基础性疾病较多的人群进行接种。
疫苗是什么
疫苗是接种后可以引起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剂。
疫苗分为以下几种:
1) 减毒活疫苗:用活性被降低到基本丧失致病性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制成的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如麻风腮疫苗。
2) 灭活疫苗:用被灭活而完全丧失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这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仍能使机体产生相应免疫力。如甲肝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又分为下列几种:
l 类毒素: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脱毒后制成。如破伤风类毒素。
l 结合疫苗:用细菌的多糖成分与蛋白质结合制成的疫苗。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细菌多糖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性免疫力的能力很弱,与蛋白质结合后会得到提高。
l 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用微生物中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力的成分制成的疫苗。如亚单位流感疫苗。
3) 其他还有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疫苗、基因疫苗等。
此外,近年来联合疫苗的使用已经成为国际上儿童疫苗使用的主流趋势。
联合疫苗:把几种疫苗中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成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疫苗,同时预防多种疾病,或者预防一种疾病的多个亚型。例如麻腮风疫苗就能够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种疾病。联合疫苗减少了接种针次,而且不增加接种副反应,更加方便,是疫苗发展的趋势。
打一针的新冠疫苗好还是打两针的好
都能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目前我国一共上市三种新冠疫苗,而这三种疫苗可分为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CHO细胞),这几种疫苗都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接种,目前建议能打到哪种就打哪种。
但像那种有出国任务,来不及打两针和三针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打一针的疫苗。老年人相对副反应更多,就可以选用重组蛋白疫苗、灭活类的疫苗更好。
新冠疫苗为什么有的两针有的三针
疫苗类型不同。
目前我国已有5款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使用,分为三大类: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灭活疫苗(Vero细胞):生产厂家为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这种疫苗全程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完成;
重组疫苗(CHO细胞):生产厂家为安徽智飞龙科马,全程需要接种3剂次,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生产厂家为康希诺,只需要接种1剂。
因此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接种的免疫程序也会有所区别。
一针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吗
不是。
目前市面上的新冠疫苗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三种,其中腺病毒载体是采取一针免疫的,灭活疫苗是采取两针免疫的,重组蛋白疫苗是采取三针免疫的,所以一针的新冠疫苗并不是灭活疫苗。
疫苗是什么
疫苗分为以下几种:
1) 减毒活疫苗:用活性被降低到基本丧失致病性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制成的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如麻风腮疫苗。
2) 灭活疫苗:用被灭活而完全丧失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这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仍能使机体产生相应免疫力。如甲肝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又分为下列几种:
l 类毒素: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脱毒后制成。如破伤风类毒素。
l 结合疫苗:用细菌的多糖成分与蛋白质结合制成的疫苗。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细菌多糖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性免疫力的能力很弱,与蛋白质结合后会得到提高。
l 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用微生物中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力的成分制成的疫苗。如亚单位流感疫苗。
3) 其他还有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疫苗、基因疫苗等。
此外,近年来联合疫苗的使用已经成为国际上儿童疫苗使用的主流趋势。
联合疫苗:把几种疫苗中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成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疫苗,同时预防多种疾病,或者预防一种疾病的多个亚型。例如麻腮风疫苗就能够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种疾病。联合疫苗减少了接种针次,而且不增加接种副反应,更加方便,是疫苗发展的趋势。
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哪个更好
没有哪个更好。
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只是因为使用的生产工艺,还有技术路线上面有所差异,所以据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确定了接种的针次,但无论是哪一种疫苗都是合格、安全、有效的,并不存在哪种更好。
但灭活疫苗只需要采取两针免疫,重组蛋白要采取三针免疫,并且两种疫苗的组分和免疫程序有所不同,接种者因体质不同对不同疫苗的副反应耐受性不一,所以接种者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接种哪种疫苗。
新冠疫苗两针间隔50天可以吗
可以。
目前获批上市的是3个灭活疫苗和1个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1个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其中灭活疫苗第一针与第二针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二针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而重组疫苗第二针需要在打完第一针的4-8周内完成,所以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间隔50天是可以的。
一针型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吗
不是,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在我国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分为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其中只需要接种一剂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全称是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并不是灭活疫苗,所以生活中不能将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弄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