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率过缓有什么危害

心率过缓有什么危害

正常的窦性心律是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为心律过缓,如果心电图是窦性,称之窦性心律过缓.窦性心律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心率过缓的原因

1:生理性: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全身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迟钝、高血钾、碱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症、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过缓怎么办

如果心脏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的频率少於每分钟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体中,医生们经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钟60次的人,他们大多数为体育运动员,或者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但心脏每次搏动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这种心律失常属於生理性的范畴,无需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的心动过缓是由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引起,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徵引起的心动过缓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变等因素影响到窦房结时,窦房结的功能逐渐减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钟发放的激动频率减少,从而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对於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果没有伴随快速的异位心律时,可以应用加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如已发生异位快速心律,使用此类药物要慎重。对於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特别是有昏厥史者,应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END

用药原则:

1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END

治疗原则:

1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

4.原发病治疗。

5

5.对症、支持治疗。

窦性心率过缓的治疗原则

1、窦性心率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须治疗。

2、如心率每分钟低于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黄麻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率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昏厥者可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心率低于60说明什么

一、心率过缓的原因

1:生理性: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全身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迟钝、高血钾、碱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症、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药物性:一些药物像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吗啡、洋地黄、奎尼丁、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4:心脏血管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侵及窦房结,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炎症,窦房结动脉的血栓、扩张、炎症,某些心肌病如淀粉样变性,法鲁氏四联症或大血管错位术后,微生物累及心脏,出血进入窦房结,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累及心脏抑制中枢或加速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

二、心律过缓注意事项: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与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心率低于60说明什么

心率低于60就属于心率过缓了,正常人的心率是在60-100,心率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例如长期锻炼的运动员,睡眠时,还有就是全身疾病,例如感冒,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就要及时治疗。

一、心率过缓的原因

1:生理性: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全身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迟钝、高血钾、碱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症、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药物性:一些药物像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吗啡、洋地黄、奎尼丁、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4:心脏血管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侵及窦房结,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炎症,窦房结动脉的血栓、扩张、炎症,某些心肌病如淀粉样变性,法鲁氏四联症或大血管错位术后,微生物累及心脏,出血进入窦房结,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累及心脏抑制中枢或加速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

二、心律过缓注意事项: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与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是否具有遗传性呢

心动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个疾病直接遗传。

感冒时如果发生心肌炎,可能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及时完善检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以明确诊断。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遵照医嘱进行比较和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健身操等,量力而行,以不感到头晕不适为度。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锻炼。

心动过缓不是遗传性疾病,没有遗传性,但也有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之说。心动过缓如果太缓有危险性,不过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心率不低于50次/分钟)。

建议出现心动过缓时,注意进行对症的治疗就行了。看看现在有没有引起头晕等情况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继续的观察,用点心宝进行治疗。如果引起了阿斯综合症,是可以安装心脏起搏器的。

窦性心动过缓不能吃什么呢

1首先,饮食上多吃一些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过硬不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海鲜、牛羊肉、年糕、动物软骨、过量的豆制品及食物的外皮等等。多吃一些药膳也是不错的,比如人参粥、大枣粥等等。

2其次,吸烟饮酒是引起心率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心率不齐的患者应该尽量戒烟忌酒,切记不要过度抽烟饮酒,对身体造成无谓的伤害,影响心脏正常的运动,造成心率过缓。烟酒的过量摄入同时也会加重身体其他脏器的负担,影响睡眠质量。而心率过缓发作的时间往往也是夜间。所以要更加注意。

3最后,心率过缓不宜吃厚腻、炙燥、辛辣、生冷瓜果、不可贪凉、像是冷饮、凉菜类的食物也应该尽量少食用。比如大葱、大蒜、生姜、螃蟹、蛤蜊等食物尽量不要吃。碳酸饮料糖分大,营养低,尽量不要饮用。

如何判断心率bpm是否正常

一、心率正常值范围: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着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

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

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二、检测心率的临床意义:

心率过缓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三、心率是预测男子寿命的有效指标: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我国教授曾观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其范围为51~94次/分,平均数为67次/分。人类的心跳次数明显受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如人激动时心率会加快,完全安静时心率会减慢。科学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以上就是有关如何判断心率bpm是否正常的介绍,心率也跟人的活动还有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呵护心脏的健康,如果在检查时发现心率异常,就要分清楚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这样才好对症治疗。

什么是窦性心率过缓

窦性心率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率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因为颅内血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率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症。

心率过缓的危害有哪些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听了以上小编的具体的介绍,相信各位朋友对心率过缓的危害也是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吧,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方法能够起到调理的作用的,效果也是会非常的好,平常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饮食习惯,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心率缓慢有什么危害

正常人心率为60—100次,这里指的是窦性心律。若心率低于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不过,不是所有窦性心动过缓都是病。

正常人的心率随着身体需要而变化。体质好的人,比如运动员,休息状态下心率常低于60次,普通人睡眠时心率也会降到三四十次,这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时身体不需要心脏使劲工作。

此外,对于一些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心率55—60次本身就是治疗目标之一。

窦性心动过缓有两种情况需要治疗:一是继发于其他情况的窦性心动过缓,比如减慢心率的药物应用过量、高血钾、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二是窦房结功能出现问题,导致心率减慢。

心率过缓的处理措施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与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其实不管心率快还是心率慢都是不好的。

一、心率快(心率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心率慢(心率过缓)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率过缓。心率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率过缓。窦性心率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率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

小孩心跳多少算正常 儿童心跳过慢的情况

心率过慢,是指心率低于正常同龄儿正常范围以下,医学上称为心动过缓。这里要分清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不同的情况。

1、生理性心率过慢:越小的孩子心率越快。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如婴儿吃奶过多而胃部膨胀、啼哭时屏气及熟睡状态下,均可出现心率过慢。孩子在恶心、呕吐时,也因迷走神经兴奋而出现心率过慢。平素坚持体育锻炼的健康儿童,心率会比别的孩子慢许多。

2、病理性的心率过慢:常由患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脏疾病引起。当孩子患风湿性心脏炎、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发病过程中,以及某些药物中毒等,都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而出现心率过慢。

相关推荐

​老年人窦性心律过缓什么原因

老年人窦性心率过缓确诊病情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鉴于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可以口服黄杨宁片类的中药进行治疗,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低。 老年人出现心动过缓,既生理因素也病理因素。生理因素是窦性心律的频律随年龄增长而减慢。病理因素最可能为冠心病或心肌病引起的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缺血或退行性变,使窦房结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心动过缓。其他少见原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也影响。 出现心动过缓,轻者表现为头晕、乏力、胸闷等,在活动时加重;重者可出现眼前发黑、晕倒甚至突然死亡,危及生命。 老年人心动过缓,心跳在40-

心率过缓会不会诱发高血压呢

心动过缓是否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呢?事实上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当出现高血压的时候,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如果拖延时间的话就会使病情越来越重,并且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资料吧,希望能对大家所帮助。 心动过缓是否会诱发高血压呢! 心动过缓因为血压的变化时必然的,但是根据每个人心脏的情况不同,每个人正常的血压范围也不同的,所以心动过缓引起高血压只是高血压诱因的一个部分,不能说成是绝对的原因。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可能会引起高血压。但是如果检查出心动过缓,也不要特别的担

请问心率过缓,胸闷该怎么办

如果患者的心动过缓属于生理性的,也就是没身体不适症状可以不用治疗。但是患者现在以及存在心前区的不适症状,需要考虑及时治疗,主要是可以先口服药物治疗,比如阿托品等,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怎么治好呢

窦房结的自律频率过低会导致心率过慢,如果心率减低至每分钟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生理性的,也病理性的。大部分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而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 许多健壮的男性、重体力劳动者、体育运动员静息心率在每分钟60次/分以下,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但心脏每次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因此并不会出现缺血的症状。这种窦性心动过缓属于生理性范畴,不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也无需治疗。些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炎症、心肌缺血、窦房结功能减退、甲减、垂

心动过缓需要与哪些症状进行鉴别

心动过缓是指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动过缓的患者平时可以没任何症状,只是偶尔会感到头晕、乏力或心前区不适。特别是窦性心动过缓者,由于一般情况良好,所以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心动过缓在诊断的时候除了依据该疾病的症状表现,以及常规的检查外,还需与下列相似的症状进行仔细鉴别。 心动过缓需要与下列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1、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于注射阿托品或运动后,心率可成倍增加,而窦性心动过缓逐渐加快。 2、胎儿心动过缓:见于阵发窦性心动过缓(迷走张力增强),持

窦性心动过缓危险吗 窦性心动过缓会死吗

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是没重要的一个临床意义,一般不会导致死亡。但当窦房结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非常慢,症状明显,甚至出现晕厥症状,然后药物治疗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突发出现窦性停搏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死亡的出现。因此当心率过于慢,窦性心动过缓过于慢,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出现晕厥症状的时候,建议就医,必要时安装永久性的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心跳频率低对身体什么影响

正常人心率在60-100次,低于60次为心率过缓,需要检查是功能性的还是其他疾病导致的,如果是单纯的窦性心动过缓则不用担心,对身体也没什么影响,常见于运动员。如果窦性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就是窦性心动过缓了。如果没不适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没什么问题,不用治疗一般年轻人,运动员或者体质比较弱的人都会出现. 意见建议:建议加强锻炼,跳绳,慢跑,游泳,跳舞,乒乓球,羽毛球均可. 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熬夜,以免损伤健康.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 窦性心动过缓危害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每分钟低于六十次,此种心率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中,比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因此,如果是健康的成人,此种心动过缓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是无危害的。如果是存在于器质性心脏病中,就对人体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影响到血流动力学过于缓的话,血流动力学影响之后供血不足。

老年人心率慢怎么办

1、老年人心率慢怎么办 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原发病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血府逐瘀丸与丹参片同时服用。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等,尚无明确的提高心率的食物。 2、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 其实不管心率快还是心率慢都是不好的。 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

人的正常心跳速度是多快

正常成人的心跳速度是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相对于男性心跳稍快,心率低于60次/分属于心率过缓,超过100次/分属于心率过快。三岁以下的儿童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一般在100次以上,老年人稍慢。人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心跳速度会加快,夜间睡眠状态下心率会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