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拖延症的表现

拖延症的表现

1.20%的人认为自己是长期拖延的人。对他们来说,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并不适应它。这种状态在他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不能按时付账单,他们忘了买音乐会的门票,他们直到圣诞前一天才去买礼物。

2.人们在无意识中把它当作一种自我调节的问题,所以意识不到拖延的严重。通常人们能轻易接受别人拖延的借口,这也是问题的根源。因为反过来,他们也会宽容自己。

3.拖延并不是时间管理或者计划方面的问题。它并不因个人对时间的估计能力而不同,虽然这些人会更乐观一些。

4.拖延是从周围的人学来的,环境影响很大,但并不直接。它可能来自于某种强权的家教、某些严厉的上司,拖延甚至可能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同时,周围的人对于拖延者的宽容会助长这种习惯。

5.拖延者大多喜欢饮酒,他们会有更高的酒精需求量。研究发现,这是自我调节有问题的表现。

6.拖延者会对自己撒谎。比如他们会说:“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者“我在有压力时才能做好”,实际上并非如此。拖延者的另一个谎言是时间压力会让他们更有创造力,这只是他们的感觉而已,实际上,他们是在挥霍时间。

7.拖延者会不断地寻找可以消遣的事情,特别是自己不需要承诺什么就能参与其中的事情。

拖延症增加心理压力

拖延症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

办事拖拉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些人甚至一件事要拖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的解决,有人认为这种拖延只是一种坏习惯,而有些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叫做拖延症。

在银行上班的王先生办事总是拖拖拉拉的,领导交代的事情总要等到最后关头才去做,这让他觉得自己生活的十分疲惫。那么办事拖拉究竟是不是拖延症呢?

心理专家表示,拖延是一种变相逃避,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但在心理学上并没有拖延症这种疾病。有拖延习惯的人有事不去办,一直拖,最后拖到事情实在没有办法再拖下去了才去办,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它对人的影响主要就是加大人的压力,有些需要解决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处理,那么它就会作为一种压力一直存在,直到这件事情被解决。

办事拖延不仅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也会造成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果一件事情放在那里一直不处理,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作为一种影响,会对你的内在产生各方面不同的冲击,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实际上心理上是有很大的压力。

为什么会依赖拖延症

每个人都有想拖延的冲动,但拖延意识和拖延次数多了就成了拖延症。很多有拖延症的人会享受拖延期限结束后那一刻的轻松,松了一口气的那种惬意。但是他们也不甘堕落,所以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

但是我想说一个人不上不下是最难受的,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要么往前要么退后,如果一直在原地,只能说明不够努力。

如何避免拖延症

拖延症的本性还是放纵自己的缘故,认为还有时间,这件事请不着急,慢慢来的心态,熟不知等到了规定时间的时候,却发现出问题了,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学生一族的作业不及时完成情况就是很普遍的拖延症表现,员工没有及时完成分配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也是。

想要彻底解决拖延症带来的烦恼,首先就需要有一颗整顿的心,想要彻底改变的心,大部分拖延症是平常不良习惯慢慢造成的,最后导致工作生活事事不顺心的状态,并且需要真正付诸行动上来改掉拖延症才行。

拖延症另外的促使因素就是外界干扰太多,比如学生写作业,换成以前外界诱惑没有那么多,也就专心写作业,但是现在娱乐多了,学生想先放松心情,将作业延迟到后面,总以为后面来得及完成,但是随着控制力的低下,慢慢就是导致作业延误,并拖延其它事情。

有人说外界干扰多,不去理会就行了,但是真正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因此需要暂时摒弃那些事物,比如工作的时候,上网会耽误工作的情况,那就将网络关闭,其它情况也是如此对待。

自控力这种本领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说有自控力就能够抵御外界干扰力,毕竟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自控力又无法完全保证的时候,有时候避免拖延耽误工作的时候,尽可能将规定时间缩减,增加任务的紧迫性。

拖延症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缺乏自信心:

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总要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工作中难免遭遇重大挫败,而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就会有强烈的逃避心理,认为自己能力不够,遇事就想摆脱掉,能不面对就不面对,根本就不能处理好工作,遇事就拖拖拉拉。其实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够努力;

只想不做:

有些人雄心壮志,对工作任务,对工作规划充满幻想,说起来也滔滔不绝,但却迟迟不愿意付诸实践行动,想和做永远不再一个层面,这种人可谓是拖延症中的一员;

懒散:

总觉得工作十分困难,总是暗示自己处理不了,从心里就不愿主动的去积极处理工作,工作状态懒散、颓废,感觉做什么都很难。

胆怯:

胆小,处理问题胆怯,做事毛手毛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十足的把握,每做一件事都害怕影响工作,为别人带来麻烦……各种各样的担心最终延误了工作。在受到上级或同事的催促、指责后,心中更会感到焦虑, 愈发害怕工作失误,于是更想逃避,导致拖延症越来越严重。

缺乏干劲: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工作干劲不足,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做事,感觉都是再做无用功,每当被分配任务,心里面会不由自主地反感,于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

执行力差:

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总是不去执行,被一拖再拖,实在是不能拖的时候就随便应付下交差。

别让孩子患上“拖延症”

1、人们总是爱拖延

人们总是会享受于安逸时光,孩子们也是一样的,他们会变得懒怠,不愿意动手,不愿意做很多事情,他们更加倾向于赖床,倾向于慢吞吞的吃饭,晃悠悠的走路,所有的时间都在被耗费中,这不仅仅是孩子,父母也会有拖延症,他们也会安于现状,可能觉得自己的工作足够家庭支出了,便不会去开拓,不会去做更加远大的事情,或者是不会想着让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拖延症是人的通病,但是小孩子从小养成拖延症,在以后会非常的麻烦,他们可能会更加容易遭受挫折,蹉跎时光,所以家人们要改正孩子拖延症的毛病,让他们吃些苦头,尽早改正拖延症。

2、孩子拖延症的现象

在生活中,家长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可能会在洗澡的时候慢慢的洗,一个澡洗上一个小时,即使是在夏天,还有就是孩子在清晨会赖床,不愿意早起,即使起来了也会慢吞吞的穿衣服,父母们把早餐都准备好了,甚至是把书包全部整理好了,孩子还没有穿好衣服,没有洗漱好,这样的毛病,会使得早上上学,上班都变得非常匆忙。另外还有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会非常的缓慢,他们会摸摸这个摸摸那个,不愿意早点把作业完成,这样的孩子会在功课上较为薄弱,时间久了,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也会慢悠悠的,导致功课较差,很多父母会忍受不了这样的孩子,觉得他们是在太过拖延,这时候,父母们就需要帮助孩子改正这些缺点了,拖延症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就的。

拖延症的表现和对策 追求完美型

这群人凡是都追求完美,无论什么样的功效都想要一次做好,表现自己,所以他们不愿意匆忙开始,一定要等到万事具备时才做,而这个万事具备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最后一刻,最后期限时。

解决办法:鼓励自己说,现在的状态已经很完美,早点开水还有多些时间去完善,检查等等,每天有一点进展都给自己一点点小奖励,要让自己意识到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能的。

拖延的人更容易冲动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7月2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拖延和冲动两种性格是受同一种遗传基因影响的,拖延症可能是冲动的演化副产物。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的心理学和同事征集了181对同卵双胞胎和166对异卵双胞胎,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他们在冲动和拖延上的表现倾向。

研究结果显示,拖延、冲动都一样具有遗传性,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基因重叠。人类祖先倾向于追求眼前利益,因此演化出了冲动的性格。而拖延症则是在现代演化 中出现的。在现代,我们有非常多的远期目标,而当我们被冲动驱使去追逐眼前利益时,就会将远期目标推后,逐渐导致拖延症的产生。

拖延症的表现 胆小

拖延症患者往往还胆小怕是,瞻前顾后的,导致工作效率极低,因为自己的精力与时间内耗了,畏手畏脚的,自然做不好工作,反过来自信心又降低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只想逃避。

拖延症的危害

1.怀疑自己

当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长期如此,你会觉得自己有身体方面的疾病,长期这样也会给内心造成影响,变得不自信,怀疑自己的人生。

2.精神萎靡

没精神,怀疑自己是植物人,或者还有点心脏病的意思?都不是,你干不动活很多时候是因为你不去做,出现上面的情况你的身体95%的可能是健康的,一点病都没有,除了做事拖延外。

3.心理扭曲

如果你的家人朋友说你太懒了,别不爱听,这是真的,这是一种心理上厌倦的情绪,不管是生气、嫉妒还是嫌恶等都可能引起拖延症的出现。

4.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因为你的拖延,会让自己的事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活动总是被拖延,好事总是不能成圆。

5.变得自我

因为你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拖延,而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拖延,不要认为自己只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对的,实际上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还是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做好了必要的事情,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6.出现焦虑

因为他们工作和学习的不突出,拖延成了恐慌,他们开始否定自己,贬低自己,从而产生焦虑,甚至会厌世情绪。

拖延症的概述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拖延症形成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一种观点认为,拖延是由一种或数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造成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可能拖延;另一种观点认为,拖延多是由环境决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

要想改掉拖延症其实也简单,不妨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把日常必要的工作制订一份规范的流程出来,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完成期限。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并且向同事和上级做出工作保证,让别人的压力成为自己勤快工作的动力。坚持一段时间,相信拖延症就会明显好转,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拖延症的表现 逃避责任

把工作授权给别人去做这种无可厚非的事情,然后经常性地把大部分工作都推给别人,这种逃避责任的行为不仅浪费每个人的时间,往往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拖延症的表现 缺乏执行力

当下级交代了一个任务,或者马上就要面对一个考验,比如说面试,考试等等,拖延症会一拖再拖,实在不能拖了,就草草应付完事。

拖延症的表现 没有自信

拖延症患者往往缺乏自信。

在工作中或者学习,爱情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而一旦遇到困难,矛盾的时候,拖延症患者就会想逃避,因为他们不够自信,认为自己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于是乎就采用逃避的方法,拖拖拉拉的。

拖延症的表现 拖延症表现有哪些

1、工作布置下来,先放一边,绕着走,甚至一想到这工作就心情郁闷,一拖再拖,非要等到最后期限,才能闷头完成,整个过程充满了负罪感。

2、本来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转身便忘记,突然记起后重要事情还未做时,变手忙脚乱,心情变差,如此反复多次后,会觉得工作无趣,人生无聊。

3、在截止日期之前,无论自己多么想提前完成任务,但是总觉得所做的工作不能让自己满意,到了最后关头,反倒才思泉涌,效率出奇的高。

相关推荐

拖延症的干预措施

1.改变认识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 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3. 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

出现6大现象要谨防强迫症

强迫症人群最明显表现:预支烦恼 强迫症人群会无休止的反复臆想并夸大预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当然强迫症人群的烦恼并不完全来自于自寻,而是常常在生活中遇到小问题后会不断的想象未来的会遇到的这个小问题派生出来的很多问题甚至大问题,这种被错误预计的问题将严重影响目前的精神状态,而导致行为失当,表现出一些强迫症的症状。 而预支烦恼,通常导致强迫症人群过于焦虑,而焦虑又会让预支烦恼的情况更加严重,久而久之强迫症自然就产生了。 强迫症人群最普遍表现:重复动作 强迫症被大家熟知,是因为网络之中有很多总

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化整为零

把大工作分成许多小工作,这不仅可以通过细分工作有效减轻工作的压力,更可以让一切尽在掌握中,这样会增强你的自信心,不知不觉中,会在理想的生活状态中战胜拖延。

如何改掉晚睡强迫症 晚睡强迫症的原因

晚睡强迫症人群通常处于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来——白天懊悔睡太晚的恶性循环中。这是因为熬夜过多,大脑机能受损,导致脑部前额皮质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人们的自控力下降,晚睡强迫症属于拖延症的一种。

拖延症的症状 欺骗自己

拖延症患者还善于欺骗自己。他们会找到各种理由来让自己的拖延行为合理化。 比如说:我明天做这件事能做得更好,因为明天状态会更好;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了,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会更有创造力的,明天再做吧。 实际上,都是自己骗自己。

拖延症有哪些类型

1、生物学因素引起拖延 有一部分人的拖延行为习惯是由于其生理状态的因素导致的,如注意力缺陷症、多动症、抑郁症、强迫症、季节性情绪紊乱症等等,此类人想改掉拖延需要先解决其本质病症; 2、寻求刺激、唤起型 凡事喜欢拖到最后一刻,在压力下高效率完成任务,并从中感受刺激、获取成就感,这部分人就是属于寻求刺激型或称为唤起型; 3、爱面子逃避型 注重别人的看法、爱面子,比起自己的能力或天赋不够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更愿意让他人相信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造成的任务失败,这就是逃避型的拖延,不过更令人头疼的是,他们自己往往没

什么是拖延症

一、怀疑自己。当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长期如此,你会觉得自己有身体方面的疾病,长期这样也会给内心造成影响,变得不自信,怀疑自己的人生。 二、精神萎靡。没精神,怀疑自己是植物人,或者还有点心脏病的意思?都不是,你干不动活很多时候是因为你不去做,出现上面的情况你的身体95%的可能是健康的,一点病都没有,除了做事拖延外。

拖延症的症状 懒惰

拖延症的人往往最终会变得懒惰,从一开始的拖延,到后来的干脆不处理,从心里就对要解决的问题抱有抗拒的态度,肯定会变得懒散,颓废,什么都不想做。

摆脱拖延症的10个窍门

1. 时刻提醒。将你提工作报告或论文的最终期限或约会日期写下来,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用荧光笔重点标注一下。 2. 将工作安排在一天当中效率最高的时候。 3. 给自己设个最后期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往往在最后一刻都能完成。 4. 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重要的马上就做。当一大堆工作都摊在你面前时,你就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了。 5. 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其余工作你就会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 6. 劳逸结合 7. 将庞杂的工作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

我们都有拖延症

拖延小组的成员纷纷跟帖,公布自己曾经因拖延付出的代价:有人错过了出书的机会,有人错过了高薪的工作机会,有人因为玩“空当接龙”游戏错过了对国足队员的采访,甚至有人因此失掉学业、丢掉文凭 将近凌晨一点,26岁的小苏终于修改好了他的信用卡信息,包括账单地址和工作单位。打电话到人工服务台,几分钟就完成,他却足足拖了两个月。前一天是周日,他刚刚参加了医药代表的职业资格考试。事实上,他直到周五才开始温习。上学的时候他就习惯考前突击,幸运的是,成绩一直还过得去,于是习惯就此沿袭下来。 两个月前,他好奇自己有多少同道,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