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出牙拒食怎么办
小儿出牙拒食怎么办
由于宝宝牙齿破龈而出时,其吸吮的奶头碰到了牙龈,使牙床疼痛而表现出的拒食现象。
解决办法有:宝宝出牙期间,爸爸妈妈可将宝宝每次喂奶的时间分为几次,间隔当中,喂些适合宝宝的固体食物如饼干、面包片等。
如果宝宝用奶瓶,可将奶嘴的洞眼开大一些,使宝宝不用费劲就可吸吮到奶汁,这样就不会感到过分地疼痛。但妈妈应注意,奶嘴的洞眼不能过大,以免呛着宝宝。如果按以上的方法喂养,宝宝仍然拒食,则可改用小匙喂奶,这样会改善宝宝的疼痛状况,使宝宝顺利吃奶。
婴儿出牙顺序表
一阶段:5~10个月 上下各长两颗乳中切牙
二阶段:6~14个月 上下各长两颗乳侧切牙
三阶段:10~17个月 上个各长两颗第一乳磨牙
四阶段:18~24个月 上下乳尖牙各长两颗
五阶段:20~30个月 上下各长两颗第二乳磨牙
孩子出生时,乳牙长在牙床内,已经做好了长牙的准备。但开始长牙的时期和牙齿长全之前的速度各人差异很大。
据统计,平均起来,出生后5个月前开始长牙的占10%、7个月前长牙的占50%、10个月前长牙的占90%。另外,还有俗称“魔牙”的,即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长牙的婴儿,也有生后10个月还未长出牙的婴儿,后者约占1成。
宝宝长牙一般都是门牙或者下面中间的两颗先萌发出来的,但有些宝宝的长牙顺序可能有点不一样。中国母婴品牌网发现,宝宝牙齿的生长次序一般是无关紧要的,如果孩子发育、发展正常,没有特别的疾病,即使开始长牙多少晚些也不必担心,方便的时候可以去接受一下体检。
婴幼儿几个月长牙才是正常的
1、幼儿出生时虽然口腔内没有牙齿,但在颧骨内已经有了牙胚。到了一定的时间,从牙龈表面就长出牙了。牙齿从颌骨内长出来的过程,医学上叫做牙齿的“萌出”,也就是俗说的长牙。
2、小儿出牙多数情况是自然萌出,没有什么感觉,也有部分小儿伴有局部发红、发痒、流口水、咬硬东西或手指,哺乳时咬奶头等现象,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
3、健康的婴儿,一般在出生后六、七个月就开始出牙。但有的孩子出牙较晚,甚至相差3--4个月,也不能算异常,有的小儿1岁左右才出第一颗牙,仍可以认为属于生理范围。
4、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个月还没出牙,心里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可能缺钙,牙长不出来。于是,有些家长就给孩子服鱼肝油和钙粉,并且加量地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往往有损孩子的健康。仅仅根据小儿出牙时间的早晚,并不能断定是否缺钙。即使是缺钙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家长擅自给婴儿大量服用鱼肝油、维生素D、注射钙剂,很容易引起中毒,给孩子带来痛苦。
5、虽然,孩子牙齿的萌出有的开始的早,有的开始的晚,虽然牙齿的萌出总会有一定的顺序,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顺序不变萌出,有时萌出的顺序会有些少许变化,这也属于正常的范围.无论是上牙还是下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会有所变化。
通过以上的内容了解后,相信家长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要好好的看护着,这个时期的婴幼儿经常会发烧感冒的,所以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多多注意一下这个方面的知识。更多的知识可以随时关注小编,小编会继续为大家诚心奉献的。
为什么宝宝长牙比别人晚
按一般规律,孩子出生 6-8个月开始萌出乳牙,6岁左右长出第一只恒牙即第一磨牙。但有些孩子出牙过晚,直至出生后11-12个月尚不见乳牙萌生,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那么,为啥这些孩子出牙过晚呢?
1、孩子出牙的早晚有遗传性,家庭性,有的家庭所有小儿出牙都较早,而有的都较晚。
2、孩子出生后,患呆小病、拘楼病等疾病时,因骨骼发育障碍,可引起晚出牙。
3、缺乏咀嚼锻炼,牙槽骨及牙床没有接受应有的刺激,孩子从6^-7个月开始应该吃饼干或其他较硬且易碎的固体食物。
对孩子出牙晚,家长不必着急,更不要埋怨孩子,只要注意咀嚼训练,医治有关疾病,适当增补富含钙、磷的益齿食物,自然会长出坚固漂亮的牙齿来。
宝宝出牙应注意什么问题
方法/步骤
01
要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保持牙齿干净,同时能清醒牙齿的口气,让孩子睡得更香。
02
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03
婴幼儿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有时牙床可能会有疼痛,引起低热,致使小儿哭闹不休。这时妈妈应该更细心,更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多抱抱小儿,以母乳喂养,多哄哄、说些"乖乖"的话儿给小儿听听,给予更多的安慰。
宝宝出牙应注意什么问题?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吧,宝宝的牙齿在成长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孩子的卫生,保护牙齿健康,避免牙齿出现病状,牙齿是非常难长的,我们要给孩子适当的清理,以免长出了虫牙,这会影响到牙齿的美观,吃饭也不方便。
宝宝出牙晚未必需补钙
健康的宝宝一般在出生后六七个月就开始出牙。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8个多月还没出牙,心里就非常着急,认为宝宝可能是缺钙,以致牙齿长不出来。于是,有些家长就盲目给孩子增加服用鱼肝油和钙剂。
其实,这种做法往往是有损儿童健康的。因为,仅仅根据小儿出牙时间的早晚,并不能真正断定是否缺钙。小儿出牙的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的孩子出生后第4个月时就开始出牙,也有的要到10个月时才萌出乳牙。假如10个月以后,乳牙仍未萌出,也不必紧张,只要孩子身体情况好,没有其他毛病,晚到一周岁时出第一颗乳牙也没关系。只要注意喂养,合理而及时地添加辅食,多晒晒太阳,宝宝的牙齿自然会长出来的。
正确的方法是,如果孩子不出牙,还伴有其他异常时,应该请儿科医生详细检查治疗,切不要滥用鱼肝油、钙粉和维生素d等药物。再说,即使出牙晚是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缓慢,骨骼增长不快,那么,需要补充的钙量也不能盲目增多。如果家长擅自给孩子大量服用鱼肝油、打钙针和维生素d,很容易引起维生素d过量甚至中毒,影响孩子的健康。
宝宝出牙早晚与智力是否有关
出牙期间家长可以将小儿每次喂奶的时间分为几次,间隔当中喂些适合小儿的固体食物。如果小儿是吸奶瓶,可将橡皮奶头的洞眼开大一些,使小儿不用费劲就可吸吮到奶汁,而且又不会感到过分地疼痛,但应注意,奶头的洞眼不能过大,以免呛着小儿。
如果已做到以上的喂养方法,小儿仍感到难受不适,可停喂几天或改用小匙喂奶,会改善疼痛状况的。
出牙早晚与智力无关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牙齿萌出的早晚受着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孩子之间多少有些差异,这并不是牙出得早,孩子就聪明,出得晚就显得迟钝。只要孩子是健康的,牙出得早晚与智力无关。
不知道婴儿出牙有早有晚的妈妈,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小,却已长出几颗牙了,而自己的孩子到现在还毫无动静,心里很着急,生怕孩子的智力有问题,其实这是不必担心的问题。
的确,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是会影响孩子的出牙时间,这就需要查明出牙晚的原因,在治疗全身疾病的基础上促进乳牙的萌出。
总之,出牙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家长焦急并不能有助于牙齿的长出,还是耐心的等待吧。
婴儿出牙晚忌盲目补钙
婴儿牙齿从无到有,出牙时间的早晚及出牙的顺序,都是做父母非常关心的事,因为这是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
健康的婴儿,一般在出生后六、七个月就开始出牙。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个月还没出牙,心里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可能缺钙,牙才长不出来。于是,有些家长就给孩子服鱼肝油和钙粉,并且加量地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往往有损孩子的健康。仅仅根据小儿出牙时间的早晚,并不能断定是否缺钙。即使是缺钙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家长擅自给婴儿大量服用鱼肝油、维生素D、注射钙剂,很容易引起中毒,给孩子带来痛苦。
小儿出牙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的小儿出生后第4个月就开始出牙,也有的孩子要到lo个月才萌出乳牙。假如lO个月以后乳牙仍未萌出,也不必紧张,只要孩子身体健康没有其他毛病,晚到1周岁时出第1颗乳牙也没关系,只要注意喂养,合理又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多晒太阳,婴儿的牙齿会自然长出来的。如果孩子不出牙,并伴有其他异常时,可去医院检查治疗,切不可滥用鱼肝油等药物。
宝宝消化不良按摩手法图解 宝宝消化不良病因病机
宝宝消化不良多由于哺乳不定时,定量,使宝宝饥饱无常;亦有宝宝断乳后常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或一哭闹就给以饮食,致使宝宝肠胃失去正常的消化能力引起,亦有小儿出牙时引起消化不良。
怎样保护乳牙
孩子的乳牙萌出时间有个体差别,时间有先有后,最早的生后4个月就开始出牙,迟的10个月才开始萌出乳牙。一般婴儿出牙约在6个月左右,如果超过1岁,口腔内仍未见出牙,就应请儿科或口腔科医生检查,是否与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伺楼病、严重营养不良或先天性缺少牙胚有关。
健康的小儿大约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1岁时出 6—8颗牙,乳牙的总数大约等于婴儿月龄减4-6,如14个月的婴儿,牙齿数目为8-10 颗。一般乳牙在2岁前出满为20颗。
有些小儿在出牙时会轻度发烧,流口水,易烦躁,不想吃东西或爱咬奶头、奶嘴,咬玩具等,这种反应主要由出牙对口腔粘膜的机械刺激所引起,一般不需要专门治疗,待牙齿长出来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另外,在出牙前,因局部牙龈充血有发红微肿的现象,这时要注意婴儿的口腔清洁,不要过分擦洗,避免牙龈损伤或感染。
乳牙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龋齿好发时期,因此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奶后以及早晚喝白开水的习惯,代替漱口。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和营养,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牛奶等,保证食物中的钙、磷和维生素含量充分,以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