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出现后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小儿麻痹症出现后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虽然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健康,但现在小儿麻痹症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多见,小儿麻痹症是病因十分复杂的疾病了,特别多的孩子会在发育阶段出现麻痹症的症状,受到了麻痹症的侵害,因此我们要将小儿麻痹症疾病引起关注,孩子一旦发病应当进行疾病的护理,下面带大家认识一下小儿麻痹症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心理护理,麻痹后遗症的儿童,在手术前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庭和学校,来到了陌生的医院,并要接受手术治疗。儿童对各种注射及其它技术操作的疼痛刺激,常常使儿童见了医生、护士就怕,“谈针色变”、“谈刀色变”,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的恶性循环。所以,护士在儿童入院时,让其尽快的熟悉周围的环境及患友,用和蔼的态度帮助他们。掌握熟练的技术操作,动作轻柔且稳准,一次成功,以母亲的感情接近他们,努力以爱心替代他们的母爱,掌握儿童的心理规律,给他们讲一些小英雄的故事,启发他们同疾病做斗争的勇敢精神,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顺利实施手术做好心理准备。饮食护理,给患儿营养丰富、高蛋白、高脂肪、多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保持关节功能位的训练及护理,如果一侧肢体麻痹,用绷带固定患肢,健侧做肢体的屈伸运动,如双侧肢体麻痹,护士要指导患儿纠正不正常的姿势,踝关节保持 90°中立位,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髋关节保持伸直中立位,避免屈曲、外翻、外旋,腕关节避免屈曲、下垂等,要根据患儿肢体功能畸形情况和发生的部位不同,采用一些弹力绷带、沙袋、小夹板、辅助支具来保持关节功能位,这对防止畸形,以利手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保持和缓解关节活动度的护理,肌腱、筋膜、关节囊,这些组织的挛缩也是引起畸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护士要指导进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护士或患儿自己进行被动运动,可较有力地牵伸挛缩和粘连组织,扩大关节活动度,动作要平稳缓和,以引起一定的紧张或酸痛感觉,但病人可从容忍受,以不引起肌肉痉挛为度,防止关节挛缩畸形。
保持和增强肌力的训练及护理,护士要训练、指导患儿做主动运动,尽力达到最大的运动幅度,主动运动的牵伸力量可能不大,但兼有加强肌力的作用,在肌肉或肌腱粘连,妨碍肌腱向远端滑移,而使远端关节的主动运动受限时,主动收缩粘连的肌肉,尽力牵引肌腱向近端滑移是唯一可能有作用的锻炼方法,主动运动包括运动的各个方向,每一个动作重复10~20次,幅度尽可能大,尽量引起一定的酸胀或轻度疼痛的感觉,助力运动,在主动运动的同时由患儿自己或护士用手施加助力,或通过棍棒、滑轮等器械由健肢帮助患肢进行运动则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结合。心理护理,麻痹后遗症的儿童,虽然他们的肢体残疾,但智力是正常的,并不比正常儿童逊色,手术后伤口的疼痛刺激,护士要理解、关心、爱护和帮助患儿,满足患儿的心理需要,对患儿不能报有偏见,要尊重残疾儿童的人格,使患儿能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各种理疗、体疗及功能训练,使其最大限度的改善关节功能壮态。
防止关节的粘连,护士要指导患儿进行未被固定的关系各方向大幅度的运动,增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并且观察肢端的血运情况,加大运动量防止关节粘连。恢复和改善关节活动度,主动运动应让患儿自行运动关节幅度尽可能大,对肌力较弱、关节挛缩的患儿,护士要辅助以各方向的被动运动,增强肌肉和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恢复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力的训练,预防肌肉废用性萎蓿,未被固定的肌肉要做主动或抗阻运动,被固定区域的肌肉在手术后的早期要做等长收缩训练,组织愈合后,应开始恢复肌力的训练,通过肌肉主动收缩训练后,使肌纤维增粗,肌力增强。
通过以上的介绍现在大家对于小儿麻痹症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麻痹症会影响到很多的患儿,对于他们腿部方面会带来相当严重的侵害,因此家长们应当深入的了解小儿麻痹症的知识,此病的出现需要进行疾病的护理才可以。
小儿麻痹症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1)患者周围人群中有小儿麻痹症患者。
(2)患儿智力正常,大小便功能正常。
(3)患者有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表现,如发烧、肢体疼痛、肢体瘫痪等。
(4)患者肢体瘫痪为软瘫(即四肢松弛、无力),肌肉萎缩,肢体变细,这些都是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5)患儿出生后正常,成长到6个月以后因发烧而出现肢体瘫痪等都是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6)肢体瘫痪畸形多种多样,在四肢的病变程度不对称;有病的肢体因血运不好而发凉,但感觉正常。
小儿麻痹症可以治好吗
目前为止小儿麻痹症还不能完全治愈。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于人体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而发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病症是发烧、四肢疼痛、咽喉疼,以及容易疲劳,而小儿麻痹症会致使患者四肢畸形瘫痪。我们都知道小儿麻痹症对孩子以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伤痛,那么小儿麻痹症能治好吗?妈网百科告诉大家,小儿麻痹症虽未能完全治好,可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来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
小儿麻痹症会遗传吗 小儿麻痹症不会遗传
小儿麻痹症不会遗传。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后天感染病毒所致,因此不是遗传性疾病。相反,如果父母患有小儿麻痹症,孩子还有可能会出现抗体,反而不容易患病。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食疗方
小儿麻痹症算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现如今有不少人患过小儿麻痹症,但是小儿麻痹症能够彻底康复的几率是很低的!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专家提示在治疗的同时注意好小儿麻痹后遗症的饮食,对小儿麻痹证的康复非常有帮助,所以小儿麻痹症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那么小儿麻痹症饮食该如何安排呢?下面听专家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海参粥
做法:海参30克,粳米100克。将初加工好的海参切碎,加水煮烂。粳米淘洗干净,与海参一并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早晨空腹食用。
功效:用于精血亏虚,肾气不足。面色无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疲倦乏力,阳痿早泄,遗精尿频。
红枣粥
红枣5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早晚温热服食。
红枣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益处,特别是其性平和,能养血安神,适用于体虚,脾胃功能虚弱者用。
及时接种 预防小儿麻痹
所谓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加强,它们共同构成了计划免疫体系。强化免疫,是消灭脊髓骨质炎的重要措施,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5日,国家都会让4岁以下儿童各服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一般为糖丸的形式,也称小儿麻痹糖丸。虽然是糖丸,以口服代替注射,但是它同样具有免疫功能,也可以叫做“预防针”。服用药丸后,体内产生抗体和免疫细胞,可以有效组织病毒扩散,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所以,不要小看糖丸的效果。
以上就是专家讲解的小儿麻痹症饮食该如何安排,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专家在此提醒大家患小儿麻痹症一定要及早治疗,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小儿麻痹症的病因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造成儿童瘫痪,给个人生活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灾难。由此可见家庭护理对治疗小儿麻痹症的重要性,首先是饮食方面的护理,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营养同时又能够消化,快速吸收的食物,比如说鸡蛋羹、小米粥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说水果、蔬菜,不要吃油腻、肥厚的食物。
小儿麻痹症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初期会表现出发热,呕吐,局部出现疼痛的现象,一旦发现小儿麻痹症的表现尽早送往医院进行系统的针对性治疗,小儿麻痹症会对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小儿麻痹症是缓慢性的,会慢慢的侵蚀你的大脑和淋巴系统,让患儿出现瘫痪的情况,所以在治疗小儿麻痹症的时候,越早治疗越好,孩子会慢慢的长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就会造成终身的疾病,不易康复。
患过小儿麻痹症以后还会复发吗
一般认为小儿麻痹症在发病两年以后留下后遗症,病情不再进展,但也不易好转,患儿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残疾状态,不会再复发小儿麻痹症。
但近年来许多医学专家通过实践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指出有一部分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痊愈”的人,在患病30--40年以后病情仍可复发,出现新的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被称为小儿麻痹后发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极度疲劳,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肢体瘫痪和肌肉萎缩。这一情况提醒我们,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稳定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应该立刻去医院看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
一、当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避免拔除龋齿,预防小儿麻痹症还要注意不要带孩子去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预防小儿麻痹症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吃苍蝇叮咬或污染的食物。
二、预防小儿麻痹症要合理安排小儿的休息和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可以增强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三、临床给小儿口服小儿麻痹灭毒活疫苗,即小儿麻痹糖丸是预防小儿麻痹症最好的方法。临床服用这种疫苗安全、方便、免疫力强而且维持时间长,极少有不良反应,深受广大父母的欢迎。
四、预防小儿麻痹症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应该注意小儿平时的饮食卫生,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的良好习惯,平时预防小儿麻痹症应注意小儿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煮沸15分钟或日光曝晒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