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腮腺炎偏方大全

腮腺炎偏方大全

1.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

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

3.10ml食醋于砚台内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笔涂肿处,每日3~4次,共2~5日。

中医治肠炎偏方大全

药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用法:

1、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2、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枝打烂,和余药按原方比例配匀,烘干研未装入胶囊。每服生药1.5克,每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加减运用: 大便脓血,口苦急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热盛邪实者,减太子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加白头翁、秦皮、大黄炭、炒椰片等清肠导滞之品;胃脘痞闷,舌苔白腻,湿阻气滞者,酌加藿梗、荷梗、佩兰、半夏、厚朴、苡仁等化湿理气之品;腹泻便溏,面黄乏力者,重用“四君”健脾益气;皖腹冷痛,畏寒肢冷,酌加淡附片、干姜、细辛等温阳散寒药;大便滑脱,重用乌梅,加煨诃子收涩固脱;并发肠息肉者,加莪术、僵蚕消瘀散结。

腮腺炎偏方

腮腺炎,即中医所讲的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为多发季节。仙人掌性寒味苦,如《岭南采药录》云其“性涩寒,无毒”,《本草求原》云“消诸疮初起,敷之”。仙人掌有清热解毒,消肿活血之功,为治腮腺炎之良药。今举数则验方如下:

1.去刺仙人掌12克,白矾10克,冰片9克,捣碎调匀后涂于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肿大部位,外敷干净纱布,以胶布固定,每日两次。

2.鲜仙人掌200克,青黛50克,生大黄、赤小豆各100克,冰片5克,食用米醋适量。先将生大黄、赤小豆、冰片碾碎成细粉过筛,再拌入青黛,再将鲜仙人掌捣成糊状,与上药拌匀放入适量米醋。根据腮腺肿胀范围大小,均匀涂抹一层药物,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每隔3小时换药一次。

3.鲜仙人掌适量,制泥敷在腮腺上, 每次2~3小时,每日2~3次,连用一周。包有仙人掌的纱布要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4.鲜仙人掌加入少许石膏捣烂,外敷患处,连敷3~5日。

5.仙人掌加食盐捣烂外敷患处,并配以金银花、连翘各10克,黄芩、柴胡、大青叶、桔梗、夏枯草、七叶一枝花各9克,赤芍6克,甘草3克。清水煎后内服,每日一剂。

7.取新鲜仙人掌1~2块,在电炉上烘烤, 去除针刺,加白矾2~3克放入研钵中混合、捣烂制成糊状。用温开水清洁双侧面颊部皮肤,将仙人掌糊均匀涂布于无菌纱布块上,涂布直径要大于腮腺肿大的范围,将涂布好中药的无菌纱布覆盖于肿大的腮腺上,胶布固定。

对合并颌下腺肿大者,外敷面积要扩大至颌下;对于一侧腮腺肿大者,也给予双侧同时外敷,每日换药3~4次,也可根据病情增加外敷次数,直至腮腺恢复至正常。

8.取仙人掌两块去刺捣烂,加入土大黄粉20克拌匀,外敷患处,面积应超过红肿边缘,外敷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疗程3天。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治疗偏方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偏方一

组成:生石膏(先煎)25克,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儿茶5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偏方二

组成:金银花15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5克,锦灯笼6克,桔梗6克,甘草6克,牛蒡子6克,玄参6克,丹皮6克,赤芍10克,马勃5克,青蒿15克,薄荷6克,蒲公英10克,黄芩6克。

用法:用水泡半小时,头煎煮沸8分钟,二煎煮沸20分钟,频服,日1剂。

治法:解毒清热,散瘀消肿。

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发热,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充血明显,或有分泌物,舌质红或舌尖边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数。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过敏性鼻炎偏方大全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过敏性鼻炎 偏方:

乌梅20克,苍耳子15克,黄茋30克,辛夷12克,白芷、防风、荆芥各10克,白术、诃子各9克,柴胡、薄荷各6克,麻黄3克,细辛2克。

用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两次服,10天为1疗程。

苍耳子散:辛夷花5 苍耳子2.5 白芷10 薄荷0.5

按上述比例配药,研粉,每服10克,每天3次,饭后服。

鱼腥草30克 苍耳子 辛夷花12克,水煎服,饭后一小时。

其实过敏性鼻炎 偏方并非万能之策,很多偏方是些江湖术士为了骗钱的把戏。治疗过敏性鼻炎还是采取科学的方法较好。

腮腺炎偏方有哪些

当患上了腮腺炎后,会出现疼痛,甚至还会有肿胀的情况出现,部分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发热的情况,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其实腮腺炎是有一些偏方可以选择的,治疗起来效果也不错,所以可以尝试一下。

1,准备仙人掌适量,这对于腮腺炎的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需要清洗干净仙人掌,去皮之后捣烂,之后敷在腮帮子的位置,每天涂抹两次,一般三天的时间,腮腺炎就能够康复的,效果是很不错的,值得尝试一下的。

2,准备红豆适量,这需要准备好之后研成粉末,之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或者是蜂蜜都可以的,最好是有粘性的东西进行混合,每天涂抹两次,再配合消炎的治疗,一般两三天就能够慢慢的好转的,效果很显著的。

3,醋也可以治疗的,需要准备赶紧的消毒棉,这需要浸湿在醋中,之后敷在腮帮的位置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天敷两次,最好是早上和晚上的时候进行,效果是很不错的,但是皮肤比较敏感就不太适合了。

4,适量的鱼腥草,这要准备好厚捣烂就可以了,清洗干净后,敷在自己腮帮子的位置,每天进行两次,有很好的消炎的作用的,对于有腮腺炎的患者,改善的效果是很不错的,所以可以尝试一下的,但是要坚持才有效果。

有腮腺炎的患者,那么以上的方式都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是有很好的改善,但是要坚持使用才有效果,尤其是腮腺炎要做好消炎,尤其是自己平时的饮食要选择清淡的,辛辣刺激的食物,发物的食物暂时都是不能吃的,不然会导致加重,诱发其他的炎症出现的,所以要注意一些的。

中医治疗宫颈炎偏方大全

紫草油治子宫颈炎

【功能主治】主治宫颈糜烂。

【偏方组成】紫草200克,香油750克。

【用法用量】用香油将紫草炸枯过滤即成。外涂宫颈及阴道上端,隔日1次,10次1疗程。

【宜忌】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经期停用。

【病例验证】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经1~2疗程后,治愈84例,显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6%。

红藤生地治慢性子宫颈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子宫颈炎(宫颈糜烂)

【偏方组成】红藤、生地、乌梅、石榴皮各30克,蒲公英、忍冬藤、生地榆各20克。

【用法用量】水煎至200~300毫升,徐徐灌注阴道20~30分钟,每日1~2次,5次1疗程。

【宜忌】经期停用,治疗期间禁止性交。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42例,治愈3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

潞党参治慢性子宫颈炎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清热化瘀。主治慢性子宫颈炎。

【偏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炒白术30克,怀山药30克,杭白15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布包),炒苍术10克,陈皮6克,荆芥炭6克,柴胡6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黄柏6克,水蛭6克,土鳖虫6克,甘草6克。另:冰硼散或截带散:黄柏15克,冰片2克,蜈蚣1克,雄黄3克,青黛10克,枯矾6克,白鲜皮10克,硼砂15克,硇砂3克,共研细末,外用纳阴。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冰硼散或截带散装人胶囊,每晚临睡前用2~3粒,塞人阴道内深部,后以带线棉球堵塞阴道,翌日取出。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周某,女,30 岁。白带增多时轻时重6年,孕育2胎,顺产和人流各1胎,节育带环4年。经某医院检查,X线腹透环位正常,妇检诊为中度慢性子宫颈炎,用药冲洗、纳阴、反复治疗,效果欠佳。近数月来,症状加重,白带多,质稠色黄如脓样,腰酸重、头昏、乏力、少寐多梦。面色少华,腹部无压痛,月经正常,大便干结,小便微黄,脉涩,苔少舌红,边有瘀点。诊为慢性子宫颈炎。证属脾虚血瘀,湿热下注。方用宫颈分清方:潞党参、当归、车前子(布包)、炒苍术各10克,炒白术、怀山药各30克,杭白芍、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败酱草各15克,陈皮、荆芥炭、柴胡、黄柏、水蛭、土鳖虫、甘草各6克。另冰硼散装胶囊含生药0.2克,每晚睡前以3粒纳阴。服药30剂,每日1剂,外用药用10次,隔日1次。白带已除,余症亦痊。

中医治肠炎偏方大全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 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 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

【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 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 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又镜检,已无出血点,溃疡已愈合。

党参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主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证见脾胃虚弱,时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组成】党参、秦皮、炒白术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乌梅、黄连、炮干姜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愈,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病例验证】李某,男,40 岁,干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泻,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治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荤腥稍多,再见腹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常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湿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湿热为治。用上方,去乌梅,加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服散剂2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

相关推荐

盆腔炎偏方大全 大黄外敷

大黄100-200克。研细末,以米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下腹部,保持湿润,随时可以加醋。此法可治慢性盆腔炎,属湿热蕴结型,腰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每天再以大黄30克水煎液冲洗阴道,并保留灌肠。

​治疗男性阳痿早泄偏方

阳痿早泄的食疗偏方大全: (1)五香羊肉:羊肉去肥油,蒸熟或煮熟,切片,加蒜,姜,豆鼓,葱,茴香,五香酱油等调料拌食. (2)虫草炖鸡肉:冬虫夏草4~5枚,鸡肉300克左右,共炖,煮熟后食肉喝汤. (3)麻雀粥:麻雀3~5只,去毛及内脏,切碎炒熟,与大米同煮粥,加葱,盐和调味品,空腹服食. (4)虾肉炒韭菜:虾肉50克,用水泡软.锅中放油加热后,与切好的韭菜250克同炒,炒熟后加盐等调味品食用. (5)鲜虾炖豆腐:鲜虾15克,豆腐3块,加葱白,姜,盐,炖熟食用. (6)苁蓉羊肾汤:羊肾1具,去筋膜,加肉苁

中医治毒性心肌炎偏方大全

玉竹山楂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强心宁神。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玉竹20克,山楂15克,白糖30克。 【用法用量】玉竹山楂水煎,去渣加白糖代饮料服用。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9例,随访1年,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清毒养心汤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心宁神。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川桂枝6~10克,赤白芍各10~30克,济阿胶10克(烊冲),苦参10~15克,丹参10~15克,玄参 10~30

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并发症呢

1、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为常见的并发症,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流行性腮腺炎报道的各种并发症中脑膜脑炎占94.08%。尤其多发生于儿童患者身上,其中男孩多于女孩。腮腺炎时脑炎的发病率约0.3%~8.2%。由于不能对所有的腮腺炎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以及有的病例始终未见腮腺肿大,因此难以计算其确切的发病率。脑膜脑炎症状可早在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肿后1周内出现。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毒性脑炎明显,以脑膜受累为主,预后多良好,个别脑炎病例也可导致死亡。

民间治疗精神病的偏方介绍

对于精神病,人们必须要尽早的进行治疗,以此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人们来看看偏方治疗大全,请看详细了解。 民间治疗精神病的偏方大全介绍: 1、饮食偏方 饮食调理作为一种偏方是具备一定疗效的,医生指出:这种精神病的治疗以解郁化痰、顺气开窍为主,狂证则以泻肝清火、涤痰镇心为要。有关该病的饮食调整方,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最适合缓解自己病情的食物来进行调整。省中医院精神科介绍治疗方法有哪些? 2、三香汤 三香汤是常见的治疗精神病的偏方,三香汤的具体组成:瓜蒌皮、枳壳、桔梗、栀子、香豉、郁金、降香。加减:属癫

治疗乳腺炎的偏方大全

民间偏方一 猪瘦肉150克、金银花20、克柴胡1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赤芍10、克益母草15克、薏苡仁30克、木通4克、紫花地丁20克。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1小时即可服用。 民间偏方二 新鲜大葱250克,将葱洗干净,切碎,捣烂取汁一杯,加热顿服。逐日服一次,可以持续服用。本方用治妇女乳生痈疮,红肿热痛,具有解毒、散热、消肿之功效。 民间偏方三 栀子仁3克,碾成细末备用。粳米50克,淘洗后放入砂锅煮成稀粥,快熟时调入栀子仁末梢煮即可。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剂,温食。具有清热

中医治疗慢性阑尾炎偏方大全

木香金银花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木香、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牡丹皮、川楝子、大黄各12克。 【用法用量】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每日1~2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43例,治愈3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 香附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香附15克,桅子、枳实、桃仁、麦芽、山楂、木香、鸡内金各10克,远志、神曲、枳壳、甘草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茵陈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茵陈30~60克 粳米50~10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蔑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用法」每日2~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栀子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栀子仁3~5克 粳米50~100克「制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同时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偏方大全

地黄小蓟汤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利湿。主治慢性肾炎。 【偏方组成】生地10~20克,北沙参10~20克,玄参10~20克,墨旱莲15~30克,荔枝草15~30克,小蓟15~20克,黄柏10克,白茅根30~6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热毒重者,加白花蛇舌草15~30克;咽痛甚者,加蝉衣6克、射干10克;腰痛甚者,加川续断15克;乏力明显者,加太子参15克;夹瘀者,加丹皮10克、赤芍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加减共治39例患者,结果临床治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

阳痿早泄偏方

治疗阳痿早泄男性朋友一定要弄清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阳痿早泄,通过检查确定了,再去做相关的治疗,患者不要有太大的心里障碍,积极的去治疗,通过一些食疗的偏方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下面看看偏方大全治阳痿早泄。 阳痿是指在有性欲要求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者虽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够时间,因而妨碍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引起阳痿的原因很多,一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夫妻间感情冷漠,或因某些原因产生紧张心情,可导致阳痿。如果性交次数过多,使勃起中枢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也可出现阳痿。二是生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