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是否遗传

糖尿病是否遗传

糖尿病能否遗传,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肯定地回答: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年来经过对糖尿病的调查研究,父母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发病率比正常人群的发病率高。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有所增高。单卵孪生子女均患糖尿病者,幼年为50%,成年可高达90%以上。这说明不仅幼年发病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成年后发病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但是,糖尿病病人也并非都能找到明显的遗传现象,父母双亲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的发病率也并非100%。这说明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但不一定都发生糖尿病。至于是否发病,还得看后天发病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丰盛、感染等)是否具备,是否足以引发糖尿病。遗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外在环境因素常常作为诱因,只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病因素二者兼有,相互作用,才会发生糖尿病。

因此,家族中有糖尿病病人时,其子女就应该注意节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防止肥胖,尽可能避免这些后天发病因素的伤害,以达到防止或延缓发病的目的。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龄超过40岁,也应该注意控制体重的增长,以防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遗传几率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

1、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父母、兄妹、子女,很容易患糖尿病。

2、1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代亲属,指兄弟姐妹及子女,他们较一般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高10倍,但95%-97%可不发生糖尿病;另外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胰岛素释放减少者,也应预防1型糖尿病。

3.新生儿过瘦、过胖,将来都容易得糖尿病。

父亲患糖尿病后所生育的子女,先天畸形的危险并不增加;而母亲患糖尿病后妊娠、生育的子女,发生先天畸形的危险就要增加。但并不是说糖尿病妇女不能妊娠。在严格地监控下,大多数的糖尿病妇女都能有正常健康的孩子。

2型糖尿病是否遗传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体重有关联的糖尿病,具有更高的遗传性。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在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之间;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2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就提高到二分之一。事实上,对于这些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来说,只有当他也超重的时候才说明危险临近了。可如今,孩子肥胖的现象日益广泛,所以,患有2型糖尿病的孩子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存在引发心脏病、肾病、神经问题和视力衰退的危险。

防范措施: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免脂肪堆积,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丰富,多吃水果、蔬菜、全麦食品,多给孩子吃蔬菜油(橄榄油等)。这些合理的预防措施将会达到更大的效果。专家们建议,最好限制孩子食用细加工的淀粉类食品,比如土豆和精白面。如果孩子超重,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在孩子10岁以后通过血液检查来断定他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的引起因素

Ⅰ型糖尿病遗传因素(15%):

Ⅰ型或Ⅱ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Ⅱ型糖尿病遗传因素(35%):

在Ⅱ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Ⅰ型糖尿病环境因素(20%):

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Ⅱ型糖尿病环境因素(30%):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Ⅱ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芭乐有什么营养功效 防治糖尿病

芭乐水果含糖量较低,基友降血糖作用,如果家族有糖尿病遗传的人群,可以放心吃芭乐,因为它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能遗传,答案是肯定的。有20.%~30%糖尿病人具有家族史。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只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据近代孪生学的研究,1型糖尿病中,共显性(即两个孪生子均患糖尿病)为50%,而1型糖尿病中达90%以上,说明后者发病有铰多遗传因素存在。许多糖尿病人担心会把自己的病遗传给下一代,其实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下一代一定都得糖尿病。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约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于一代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常隔代遗传。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种子在土壤里,必须有适宜的阳光雨露,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糖尿病易感性就象是“种子”,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如果注意节食、减肥及运动,则不易发生糖尿病,否则就容易发生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近亲结婚者得糖尿病的机会比较多。因为近亲结婚不仅使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后代人数增多,而且也使遗传的作用增强。例如西太平洋的裴济、印度族盛行近亲结婚,糖尿病发生率很高,就是一个证明。

儿童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儿童糖尿病的原因按1型和2型不同的因素导致。糖尿病是血桨葡萄糖增高超过正常水平的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儿童糖尿病主要是1型糖尿病,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不同民族、女性青春期、小于胎龄儿、母亲患妊娠糖尿病所生的儿童等因素有关。肥胖是儿童发生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遗传吗

看情况了,如果你的亲属(要有血缘关系)三代以内存在3人或者3人以上的糖尿病,临床上认为有家族遗传史,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夫人是健康的,那么遗传的几率在15-35%之间(前提,全体均为2型糖尿病)。

如果只有你一个,没有其他人的话或者少于3人,且均为2型,那么遗传几率在5%不到。

如果其中有1个或者1个以上的1型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在35%以上,越多可能型越大。

如果你的夫人也是糖尿病患者,且你们都是1型糖尿病的话,那么遗传几率大于80%,如果,你和你的夫人一个是1型一个是2型,那么遗传几率大于35%。

如果你们都是2型,那么遗传几率在20%-50%之间。

相关推荐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糖尿病可分两大类,一类原因不太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另一类糖尿病有其特殊的病因,如胰腺疾病造成胰岛素合成不了,分泌不出来,或是由其它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这就属于继发性糖尿病的范畴了。 虽然原发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至少可以说,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遗传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遗传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 如有人认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遗传的是胰岛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基因;对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般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

1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着很显著的关系,虽然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但是往往人们在出现病毒后,将会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妊娠:经过调查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1型糖尿病。 3、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

遗传病是怎样遗传

人类遗传性疾病的遗传方式有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遗传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三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怎样的。 一、 单基因病遗传方式,是由单个致病基因引起。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如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结肠多发性息肉、遗传性进行性舞蹈病、软骨发育不全、夜盲症、肾性糖尿病、血胆固醇过高症、并指及多指畸形、先天性眼睑下垂、 家族性周期性四肢麻痹、遗传性神经性耳聋、过敏性鼻炎、体质性(原发性)低血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牙龈肥大症及多胎妊娠等。目前已被认识的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糖尿病会传染吗

糖尿病专家告诉大家:糖尿病目前主要有一型、二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目前都还没有案例和证据可以证明糖尿病是会传染的,所以,糖尿病是不会传染的。 专家解释到:目前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一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2.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假如有人患了糖尿病,那么引发的因素就只有两种可能,即遗传因素跟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一型或二型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是举世公认的糖尿病发病因素,糖尿病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一半,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

糖尿病的病因都有哪些

现在糖尿病是我们所熟知的疾病之一,但是也有很多朋友对它不够了解或者说存在误解,单一的认为吃糖多会导致糖尿病,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呢,让我们听听科学的解释: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

糖尿病遗传

糖尿病是“三高”中的一种,也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而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有的家族中有很多的人患有糖尿病,因此,对于糖尿病,大家就想了解,它是否具有遗传性。 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经医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表明,无论是I型还是Ⅱ型糖尿病都与遗传因素有关。很多研究结果都说明糖尿病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提示在成年后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结肠多发性息肉、遗传性进行性舞蹈病、软骨发育不全、夜盲症、肾性糖尿病、血胆固醇过高症、并指及多指畸形、先天性眼睑下垂、家族性周期性四肢麻痹、遗传性神经性耳聋、过敏性鼻炎、体质性(原发性)低血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牙龈肥大症及多胎妊娠等。目前已被认识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有160余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苯丙酮尿性、白化病、垂体侏儒症、家族性痉挛性下肢麻痹、黑尿病、先天性聋哑、高度远视、高度近视、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先天性鳞皮病等。现已认识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糖尿病到底是不是遗传

确实,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倾向,大夫问家族史,也是想了解家里是否有类似的患者,比如有些糖尿病,如MODY可能会有三代遗传。但是对于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我们所说的遗传,确切的说是指遗传倾向,而不是真正的遗传病。是否患糖尿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生活、精神等等。2型糖尿病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和环境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即使父母有糖尿病,后代如果有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不会得糖尿病。 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已被很多实践证实,有研究发现大约39%的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父母一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