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诊断妇科炎症感染和子宫小
如何鉴别诊断妇科炎症感染和子宫小
不仅子宫小可以引起月经不正常,妇科炎症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等,也是引起月经推迟甚至月经不调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妇科炎症还会引起其他症状,所以也必须要与子宫小加以去区分。
外阴炎症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如宫颈、阴道的炎性白带、经血或产后恶露的刺激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外阴炎,其他如月经垫、尿渍、粪便的刺激、糖尿病糖尿的刺激以及化学及物理性刺激等也可引起外阴炎。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炎症多发生在小阴唇内外侧,严重时整个外阴受累。外阴肿胀、充血,重者有糜烂、成片的湿疹,甚至溃疡形成。外阴有灼热感、疼痛,排尿时加重。慢性炎症时皮肤增厚、粗糙,可有破裂、伴瘙痒等。
阴道炎亦是妇科常见疾患,白带增多为最常见的症状。但是白带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正常的白带为白色,稀糊状,排卵期如蛋清样,妊娠期白带也增多,但一般都无气味,其量的多少与雌激素水平高低及生理道充血有关。
阴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各种细菌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宫颈炎,检查时白带不但增多,而且可见宫颈水肿、充血、糜烂、肥大及宫颈息肉、腺体肿大等病。
如果不彻底治疗,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细菌由子宫颈向上蔓延,可引起淋球菌或非淋性输卵管炎,炎症进一步扩散,则会引起盆腔炎,引起多种后遗症及并发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
妇科炎症的鉴别诊断
妇科炎症容易混淆的疾病有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淋球菌性宫颈炎,性心理异常或性病疑病症,外阴瘙痒症。需相鉴别。
妇科炎症的鉴别诊断介绍如下
1、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瘙痒剧烈,外阴分泌物非糊状而呈泡沫状,且无鱼腥臭味,镜检见白细胞增多,并可见活动滴虫。
2、念珠菌性阴道炎
也可伴外阴明显瘙痒,阴道分泌物为较稠的白色或黄白色凝乳状或豆腐渣样;阴道壁往往充血,镜检见白细胞增多,并可查到及培养到念珠菌孢子及菌丝。
3、淋球菌性宫颈炎
淋球菌性宫颈炎发生时,宫颈充血明显,宫颈口及阴道可见多量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患者常伴尿路刺激征,镜检见上皮细胞内有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双球菌存在。
4、性心理异常或性病疑病症
患者常为有不洁性生活史或知配偶有传播疾病史后,自觉外阴不适,如有不同程度的痒痛及虫咬感,但阴道分泌物无异常、无线索细胞或偶见,且无其它病原菌检出。
5、外阴瘙痒症
可有不洁性生活史,自觉外阴瘙痒,但无分泌物异常及无病原体检出。该病主要与精神因素及个体素质有关,为一种皮肤病而非性传播疾病
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依据:1.育龄妇女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和不孕病史;
2.妇检可扪及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
3.辅助检查:B超检查提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和组织活检可以确诊。
卵巢恶性肿瘤
诊断依据:1.盆腔包块增大迅速,腹痛持续性,全身情况差;
2.查体:扪及包块,并常伴有腹水;
3.B超可资鉴别。子宫腺疾病
诊断依据:1.症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
2.妇检: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质地硬,压痛明显;
3.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
盆腔炎(包块)
诊断依据:1.有急性盆腔感染病史和反复感染发作病史;腹痛不仅限于经期,平时也有隐痛,且可伴有发热;
2.妇科检查:宫颈充血、水肿、剧痛明显,宫体稍大,质软,压痛,活动受限,宫体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
3.辅助检查:B超提示:盆腔炎性包块;腹腔镜检查有明显炎症、粘连。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诊断依据:1.有无影响正常月经的因素;
2.子宫出血 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子宫出血和排卵性宫血;
3.多无明显体征,妇科检查科见子宫较软、宫口软,有时子宫稍增大;
4.实验室检查: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等。
子宫肌瘤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一般无月经改变,B型超声可鉴别,难以鉴别时可借助腹腔镜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2、子宫腺肌病
本病患者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病史,子宫多呈均匀增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质硬,亦可有经量增多等症状。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但有时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两种疾病可并存。
3、子宫肥大症
本病多发生于经产妇,其子宫增大一般不超过2个月妊娠大小,外形规则、均匀、无节结,宫腔形态正常,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4、盆腔炎性包块
子宫附件炎性包块与子宫紧密粘连,尤其是输卵管结核,有时也需要与子宫肌瘤相鉴别。盆腔炎性包块往往有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感染史,妇科检查时以双侧性肿块为多,固定且有压痛,质地较子宫肌瘤为软,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妇科炎症如何鉴别诊断
1、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剧烈,外阴分泌物非糊状而呈泡沫状,且无鱼腥臭味,镜检见白细胞增多,并可见活动滴虫。
2、念珠菌性阴道炎:也可伴外阴明显瘙痒,阴道分泌物为较稠的白色或黄白色凝乳状或豆腐渣样;阴道壁往往充血,镜检见白细胞增多,并可查到及培养到念珠菌孢子及菌丝。
3、淋球菌性宫颈炎:淋球菌性宫颈炎发生时,宫颈充血明显,宫颈口及阴道可见多量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患者常伴尿路刺激征,镜检见上皮细胞内有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双球菌存在。
4、性心理异常或性病疑病症:患者常为有不洁性生活史或知配偶有传播疾病史后,自觉外阴不适,如有不同程度的痒痛及虫咬感,但阴道分泌物无异常、无线索细胞或偶见,且无其它病原菌检出。
5、外阴瘙痒症:可有不洁性生活史,自觉外阴瘙痒,但无分泌物异常及无病原体检出。该病主要与精神因素及个体素质有关,为一种皮肤病而非性传播疾病。
妇科炎症如何鉴别诊断
妇科炎症容易混淆的疾病
1、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剧烈,外阴分泌物非糊状而呈泡沫状,且无鱼腥臭味,镜检见白细胞增多,并可见活动滴虫。
2、念珠菌性阴道炎:也可伴外阴明显瘙痒,阴道分泌物为较稠的白色或黄白色凝乳状或豆腐渣样;阴道壁往往充血,镜检见白细胞增多,并可查到及培养到念珠菌孢子及菌丝。
3、淋球菌性宫颈炎:淋球菌性宫颈炎发生时,宫颈充血明显,宫颈口及阴道可见多量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患者常伴尿路刺激征,镜检见上皮细胞内有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双球菌存在。
4、性心理异常或性病疑病症:患者常为有不洁性生活史或知配偶有传播疾病史后,自觉外阴不适,如有不同程度的痒痛及虫咬感,但阴道分泌物无异常、无线索细胞或偶见,且无其它病原菌检出。
5、外阴瘙痒症:可有不洁性生活史,自觉外阴瘙痒,但无分泌物异常及无病原体检出。该病主要与精神因素及个体素质有关,为一种皮肤病而非性传播疾病
慢性盆腔炎诊断鉴别
慢性盆腔炎诊断鉴别
诊断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一般即可做出诊断。有急性盆腔炎史以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诊断多无困难。但是有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史及阳性体征,应该更加慎重诊断慢性盆腔炎,做好鉴别诊断,以免轻率做出诊断造成患者思想负担。
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表现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在子宫后壁、子宫骶骨韧带、后陷凹处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此外,慢性盆腔炎久治无效者,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2.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卵巢肿瘤以囊性多见,恶性变的程度很高。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3.卵巢肿瘤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压痛,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病情发展迅速,可发生月经周期无关的持续性疼痛,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4.陈旧性宫外孕
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病程长,经反复内出血病情渐趋稳定。此时胚胎死亡,绒毛退化,内出血停止,腹痛有所减轻,但所形成的血肿逐渐机化变硬,且与周围组织及器官粘连。
陈旧性宫外孕患者可询及停经后反复内出血发作史,其临床特点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阵发性腹痛、附件肿块及低热。低热为腹腔内血液吸收过程引起,如合并继发感染,则表现为高热。 多有闭经史及阴道流血,偏于患侧下腹痛,妇科检查子宫旁有粘连的包块,触痛,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5.结核性盆腔炎
也是慢性疾病,多有其他脏器的结核史,腹痛常为持续性,偶有闭经史,常有子宫内膜结核,腹胀,偶有腹部包块,X线检查下腹部可见钙化灶,包块位置较慢性盆腔炎高,腹腔镜检查活检可明确诊断。
6、盆腔淤血综合症
盆腔淤血综合症(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又称卵巢静脉综合症(Ovarian VeinSyndrome)是引起妇科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为腰骶骨部间发性疼痛及小腹疼痛,向下肢放射,久站及劳累后症状加重。检查宫颈可见紫蓝色,但子宫附件无异常,症状与体征不符时,可通过盆腔静脉造影确诊。
7、其他情况
有时盆腔充血或阔韧带内静脉曲张也可产生类似慢性盆腔炎的症状,也应注意鉴别。
痛经的诊断
痛经根据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
1、原发性痛经
根据初潮后一段时间月经转规律后,出现经期下腹坠痛,基础体温测定证实痛经发生在排卵周期,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即可诊断。
2、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诊断时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症状,多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史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加以鉴别。三合诊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及宫腔镜有助于鉴别诊断。
子宫发育不良的诊断
病史 此类患者因子宫颈体比例失常,宫颈外口小,宫体呈极度前屈或后屈,常有痛经,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病史。
子宫发育不良的诊断~~妇科检查 子宫小于正常,宫颈细长、颈口小,体颈之比为1:1或1:2。
B超 可测量子宫的长、宽、厚度。进一步确诊。
子宫发育不良的诊断~~性激素测定 放射免疫法或酶标法测定FSH、LH、E2、P及T值。
子宫发育不良的诊断~~需要科学方法,B超测量子宫体的长,宽,厚分别低于5cm,4cm,2cm者,才能诊断为“子宫发育不良”.专业的阴道超声比普通的腹部超声更准确.应该注意的是,决不能仅凭B超简单测量甚至仅凭妇科内诊就轻率地下诊断.另一种诊断子宫小的方法是测量子宫的容积,若容量小于5mm则可诊断为“子宫发育不量。这种诊断方法需在宫腔内注入液体测量,有一定痛苦。以上两种方法是诊断子宫小的科学方法。
对于已确定“子宫发育不良”的患者,除个别属于先天发育障碍而难以治疗外,决大部分患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要取得较好的疗效,还需要确定子宫发育不良是否是先天发育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