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酸高如何治疗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治疗

尿酸高如何治疗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治疗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是一种强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能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虽然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

如何治疗痛风

一、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以控制症状为主。因此需要使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比如双氯芬酸、芬必得等非甾体抗炎药。如果部分患者剧烈疼痛,可以短程的使用一些激素类药物,快速将炎症控制下来,缓解其症状。

一旦过了急性期,评估患者身体情况,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者冠心病等具有高危风险的疾病,根据个人情况开始进行降尿酸治疗。根据作用机理不同降尿酸药物分为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促进尿酸排泄的包括苯溴马隆、丙磺酸等。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别嘌醇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也有可能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等,因此,在用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非不司他对肝脏有损害,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该慎用。有些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可能会损害肾脏,部分肾功能不全排泄异常的患者在使用时需谨慎。

二、一般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痛风之外,一般治疗也很重要,也就是对患者的健康宣教,首先痛风患者必须戒酒,其次患者需要在一段时间里控制饮食,建议低嘌呤饮食,

患者应该大量饮水,有助于尿酸结晶从肾脏排出。另外,注意关节的保暖,防止损伤。

三、手术治疗

部分形成痛风石较多且范围较大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破溃或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手术切除部分痛风石。

尿酸高到什么程度需用药

理想的血尿酸浓度应控制在6mg/dl以下,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正常的血压、血脂和血糖,避免应用易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治疗。尤其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血尿酸>471umol/L的患者以及无合并症但血尿酸值>530umol/L的患者,应接受降尿酸药物的治疗。

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两大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促尿酸排泄药物是立加利仙。

尿酸高到什么程度需用药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性疾病,尿酸(UA)结晶沉积到软组织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病变称为痛风。国际标准定义男性血尿酸水平>7mg/dl,女性>6mg/dl即为高尿酸血症。我国目前至少有高尿酸血症患者1.2亿。患高尿酸血症时,尿酸微结晶容易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另外,尿酸会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还可通过对小动脉的影响而加快脑梗死的发生。

理想的血尿酸浓度应控制在6mg/dl以下,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正常的血压、血脂和血糖,避免应用易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治疗。尤其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血尿酸>471umol/L的患者以及无合并症但血尿酸值>530umol/L的患者,应接受降尿酸药物的治疗。

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两大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促尿酸排泄药物是立加利仙。

其起效和疗效均优于抑制尿酸生成的常用药物别嘌呤醇,一般服用6~8天后多数患者的血尿酸值可恢复正常。

坚持服药可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稳定状态,安全性良好,与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之间无药物相互作用,不会干扰体内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长期服用对血细胞没有影响,更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

尿酸偏高用什么药

尿酸偏高用什么药好呢?一般来说,可以用三类药物,分别是排尿酸处方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碱化尿液的药物。

第一类:碱化尿液的药物

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本无降尿酸作用但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

第二类: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2013年临床上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是别嘌醇。该药是一种强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能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虽然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

第三类:排尿酸处方药

排尿酸药主要包括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该类药物可以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从而起到降低人体内血尿酸水平的作用,副作用就是多排尿酸的同时也把人体其它微量元素也排出体外,会造成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所以不能长用,而且还对肝、肾有副作用,更不能长用。

尿酸高痛风怎么办

你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解决:

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尿酸高痛风的症状,为了减轻痛风带来的痛苦,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合成药为主。

急性发病期主要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缓解期主要应用促进尿酸排泄药、抑制尿酸合成药。这些药物在治疗上都有缺陷。疗效差、副作用大成为其临床应用的瓶颈。

注意:由于个人身体状况不同,使用药物和带来的副作用也不一样,请在咨询医生后服药。

去除病因

治疗尿酸高痛风需要从病因着手,通常情况下男性易得痛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喜饮酒、赴宴,而且喜吃富含有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长期少量饮酒还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特别是在喝酒时再吃肉禽类食品,会使嘌呤的摄入量加倍。

饮食调理

建议尿酸高痛风患者在日常饮食时,应少摄入蔗糖、蜂蜜等果糖较高的食物,那是这些食物不仅会加速尿酸生成,而且还很容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此外,常见的一些蔬菜、水果具有稳定尿酸水平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需要注意的是,蔬菜中高热量食物如嫩扁豆、青蚕豆、鲜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

尿酸高痛风和肝热有关

痛风的患者多数都有肠胃的问题,肠胃的问题会导致心包积液过多,心包积液过多会使心脏泵血的能力低落,血液无法送到处于微血管末梢的关节,造成关节部位垃圾的堆积,堆积的垃圾主要是尿酸晶。

尿酸晶的形成则和肝热有密切的关系,肝热的人小便特别黄而味重,小便中尿酸的比例特别高,这些尿酸堆在关节中会造成痛风,堆在肾脏里则成为肾结石,非常恼人。

尿酸高到什么程度需用药

理想的血尿酸浓度应控制在6mg/dl以下,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正常的血压、血脂和血糖,避免应用易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治疗。尤其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血尿酸>471umol/L的患者以及无合并症但血尿酸值>530umol/L的患者,应接受降尿酸药物的治疗。

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两大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促尿酸排泄药物是立加利仙。

其起效和疗效均优于抑制尿酸生成的常用药物别嘌呤醇,一般服用6~8天后多数患者的血尿酸值可恢复正常。

坚持服药可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稳定状态,安全性良好,与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之间无药物相互作用,不会干扰体内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长期服用对血细胞没有影响,更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

尿酸高到什么程度需用药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性疾病,尿酸(UA)结晶沉积到软组织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病变称为痛风。国际标准定义男性血尿酸水平>7mg/dl,女性>6mg/dl即为高尿酸血症。我国目前至少有高尿酸血症患者1.2亿。患高尿酸血症时,尿酸微结晶容易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另外,尿酸会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还可通过对小动脉的影响而加快脑梗死的发生。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了相关领域专家就高尿酸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展开充分讨论,起草了我国首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专家共识(草案)》。《共识》指出:

理想的血尿酸浓度应控制在6mg/dl以下,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正常的血压、血脂和血糖,避免应用易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治疗。尤其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血尿酸>471umol/L的患者以及无合并症但血尿酸值>530umol/L的患者,应接受降尿酸药物的治疗。

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两大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促尿酸排泄药物是立加利仙。

其起效和疗效均优于抑制尿酸生成的常用药物别嘌呤醇,一般服用6~8天后多数患者的血尿酸值可恢复正常。

痛风吃什么西药治疗效果最好

镇痛消炎类药物

这类药物大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合成炎症介质前列腺素,从而产生止痛抗炎作用,可在短期内迅速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症状,缓解疼痛、肿胀,同时兼有退热、改善全身不适的作用,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流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人体肾上腺皮质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考的松类物质早已人工合成,在临床广泛应用。这类药物具有强大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理、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症。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用,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从而迅速改善红、肿、热、痛症状。

抑制尿酸合成药物

人体中的黄嘌呤、次黄嘌呤须通过氧化酶催化方能形成尿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以阻止嘌呤氧化过程,从而减少尿酸生成,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促进尿酸排出药物

促进尿酸排出药物是通过抑制尿酸盐在近曲肾小管的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可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节的生成,减少关节损害,亦可促进己形成的尿酸盐的溶解。

如何治疗痛风

痛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药物治疗,二是一般治疗;三是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以控制症状为主。因此需要使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比如双氯芬酸、芬必得等非甾体抗炎药。如果部分患者剧烈疼痛,可以短程的使用一些激素类药物,快速将炎症控制下来,缓解其症状。

一旦过了急性期,评估患者身体情况,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者冠心病等具有高危风险的疾病,根据个人情况开始进行降尿酸治疗。根据作用机理不同降尿酸药物分为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促进尿酸排泄的包括苯溴马隆、丙磺酸等。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别嘌醇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也有可能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等,因此,在用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非不司他对肝脏有损害,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该慎用。有些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可能会损害肾脏,部分肾功能不全排泄异常的患者在使用时需谨慎。

二、一般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痛风之外,一般治疗也很重要,也就是对患者的健康宣教,首先痛风患者必须戒酒,其次患者需要在一段时间里控制饮食,建议低嘌呤饮食,

患者应该大量饮水,有助于尿酸结晶从肾脏排出。另外,注意关节的保暖,防止损伤。

三、手术治疗

部分形成痛风石较多且范围较大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破溃或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手术切除部分痛风石。

相关推荐

尿酸酶治痛风的具体方法

根据尿酸产生的机理,我们反过来推导:要防治好痛风就要减少尿酸的产生,要减少尿酸的产生就要减少体内的嘌呤,减少体内的嘌呤就要减少核酸的氧化分解,和嘌呤的摄入,同时加强尿酸的排除。因此措施就是: 正常人体,体内通常蓄积了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大约有600毫克,即人体内尿酸的一半,在进行着新旧交替。换种方式表述,就是人体内大约储存有 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要排除600毫克,新生成600毫克,如果再细分的话,就是人体每天新生成的600毫克尿酸,其中100毫克是由食物中摄取,有 500毫克是由体内细胞分解、衰亡

如何治疗尿酸

根据尿酸产生的机理,我们反过来推导:要防治好痛风就要减少尿酸的产生,要减少尿酸的产生就要减少体内的嘌呤,减少体内的嘌呤就要减少核酸的氧化分解,和嘌呤的摄入,同时加强尿酸的排除。因此措施就是:正常人体,体内通常蓄积了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大约有600毫克,即人体内尿酸的一半,在进行着新旧交替。换种方式表述,就是人体内大约储存有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要排除600毫克,新生成600毫克,如果再细分的话,就是人体每天新生成的600毫克尿酸,其中100毫克是由食物中摄取,有500毫克是由体内细胞分解、衰亡,产生

痛风的治疗方法主要都有哪些

治疗痛风目的是迅速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痛风需要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痛风患者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痛风患者要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急性痛风选用非甾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明显疗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

如何告别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患者无临床症状,血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值,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最终导致身体出现炎症反应。痛风可以由饮食、天气变化如温度和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引发。家族倾向,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1.急性期的治疗 应祛除诱因并控制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常用药物包括: (1)非甾类抗炎药 急性期首选的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或双氯芬酸钾,或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症状控制后停药。应用期

痛风脚肿怎么治疗

首先调整一下饮食习惯,远离油炸,油腻的食品,高能量高嘌呤食物,多饮食清淡,少油腻少盐,多吃五谷杂粮。其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禁烟酒,这是必须的。多吃嘌呤低的食物:主食 米、麦、面类成品、小粉、秫秫、通心粉、马铃薯、甘薯、山芋等多运动,调节好情绪,切勿烦躁不安。 1)急性发作期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应休息至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始可恢复活动。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而延迟治疗则炎症不易控制。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秋水仙碱、非淄体抗炎药、ACTH及强的松等。 2)间隙期及慢性期治疗

痛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痛风药物治疗 (1)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发作痛风的传统药物。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 (2)非类固醇抗炎药治疗:对已确诊的痛风急性发作有效。通常与食物一起服用,连续服2~5天。适用于有特别危险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脱水者,尤其有肾脏疾病史的病人。 (3)抑制尿酸生成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痛风者。 (4)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

痛风病可以吃车前草吗

车前草,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可以用来滚烫,煮成糜粥或者制成酱料使用,它的药理作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所以痛风的患者是可以吃车前草的。 临床上用于痛风治疗的药物主要是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的,如立加利仙,别嘌醇等,在服用这些药物的同时,要注意大量饮食,保持尿量的充足,促进尿酸的排泄。如果疼痛特别厉害的话还可以适当的服用止痛药。 对于一些中成药的调理来说,是适合急性和缓解期的患者,所以比较方便,像痛风舒软胶囊,对于血脂也偏高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玉竹兰葛茶保健预防作用,它是食品

患痛风性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

治疗: 1.急性期的治疗应祛除诱因并控制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常用药物包括: (1)非甾类抗炎药 急性期首选的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或双氯芬酸钾,或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症状控制后停药。应用期间注意监测血肌酐水平。 (2)秋水仙碱 非甾类抗炎药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开始时小量口服,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停药。用药期间监测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如果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急性期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临床常选用德宝松肌注。 2.缓解期的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再次急性发作。 (1)抑制尿酸生成

成人尿酸正常值

1、尿酸正常值的参考标准 磷钨酸还原法:男:149~416umol/L。女:89~357umo1/L。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成人:90~420umo1/L。尿酸正常的排泄情况是这样的,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是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 2、尿糖偏高的原因 肾小管分泌受抑制: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由于

尿酸 不止引发痛风还伤肾

健康人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此外疲劳、休息不足也可导致代谢相对迟缓导致痛风发病。 为什么人体尿酸会发生偏高的现象?原因离不开两点,其一是人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其二是尿酸排泄量较之生成量要少。也就是影响尿酸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1、内在因素:是肾脏器官,如肾脏的疾病和代谢功能的变化,不能有效控制尿酸生成量与排泄量,如肾小管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