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肩周炎治疗刮痧注意什么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肩周炎治疗刮痧注意什么
在针对肩周炎患者刮痧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患者能够承受的力度为标准。患者在刮痧治疗后还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例如:肩外展、前屈、后伸、旋后等动作,以促进心的损伤的修复和淤血的吸收,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达到刮痧的效果。
肩周炎的治疗偏方
1、中药可服用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也可选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热熨、热敷。
2、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刮痧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部怕压而取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患者极为痛苦。本病临床分为风寒阻络与气血瘀滞2型。
一、风寒阻络
(一)症状
以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畏风恶寒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肩髑、肩贞、臂懦、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见图3-3-1、图3-3-2、图3-3-3)
(2)定位肩髑: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臂臑: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髂连线上,曲池上7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3)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穴,然后刮上臂的曲池、手三里、外关。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刮拭肩部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先分别刮拭肩髃、肩贞,宜用刮板角部,出痧为度。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穴,宜重挂,由上向下刮。最后刮上臂外侧,由曲池,经手三里至外关穴,由上至下,用刮板角部刮拭,中间不停顿,30次,出痧。
二、气血瘀滞
(一)症状
以肩部肿胀,疼痛拒按,夜间为甚,舌黯或有瘀班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肩髃、肩髎、阿是穴、阳陵泉。(见图3-3-1、图3-3-4)
(2)定位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下肢阳陵泉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刮拭肩部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先分别刮拭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宜用刮板角部,出痧为度。最后刮下肢内侧穴,由上至下,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三、病例
康某,男性,39岁。患者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5月余。主因长期伏案工作,出现左肩部疼痛,昼轻夜重,劳则加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体格检查:左肩关节外展20°,上举70°,后伸5°。颈椎功能活动度前屈35°,后伸30°,左侧屈30°,右侧屈45°,左旋60°,右旋70°。C3-C6椎旁压痛,左侧(+),C2-C6横突压痛,左侧(+)。左侧肱二头肌长头腱肱骨结节问沟压痛(+),三角肌压痛(+),左侧肩胛冈上肌、冈下肌、菱形肌压痛(+),椎问孔挤压试验左(+),引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腱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颈椎X线片见颈椎生理曲度反张,C4/5、c5/6椎间隙变窄,C3-C7可见“双突”、“双边”影。取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每周2次。第一次治疗后,病人疼痛即减轻,左肩关节活动改善。治疗1个月后,患者左肩疼痛基本解除,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二)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表现为: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臂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症状,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刮痧部位: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
肩背部——肩井、天宗。
胸部——中府、云门、缺盆。
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
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肩周炎刮痧有用。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因肩部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以至于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引起本病。采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除阻滞经络的病原,使肌肤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速,从而起到止痛作用。
肩周炎怎么刮痧
外邪内侵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臂臑穴,然后刮曲池,手三里,外关。
刮痧方法:泻法。
方义:本方以患部穴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外关,曲池疏导少阳,阳明经气,祛风除湿。
气滞血瘀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阳陵泉穴。
刮痧方法:泻法或肩部放痧。
方义:取肩部各穴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消肿止痛。
气血虚弱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膈俞,然后刮腹气海,关元,最后刮足三里。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局部穴位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关元,膈俞相配伍以补益气血。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刮痧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滑囊、肌腱、韧带等组织的变性疾病。特点是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好发于40—60岁。肩周炎用壮医刮痧疗法治疗有良好效果,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一)刮痧方法
1.有效经穴:
胆经:肩井,大肠经:肩髑、曲池,三焦经:天髎、外关,膀胱经:天柱、魄户、膏盲、膈关,小肠经:天宗、肩贞,肺经:中府。
2.经穴释义:
肩髑能温通阳经经气,散寒止痛;曲池疏通阳明经气,使脉络通,湿邪除;肩井理气通络止痛;天宗、天髎通络止痛;外关活血止痛;中府疏通局部经气;天桩、魄户、膏盲、膈关化瘀通络止痛。
3.照图刮拭顺序:
后颈部、肩上、肩胛、肩后、肩前、内侧、肩外三角肌、上肢背侧,涂少许刮痧排毒油后,用刮痧板刮拭。
(二)刮痧功效:排除体内毒素,祛除致病之源,还能调整脏腑功能。
肩周炎刮痧位置和图片 刮痧治疗肩周炎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应坚持治疗,刮痧同时配合针灸,推拿或拔罐的方法治疗,能更好的提高疗效。
2.治疗同时,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肩部功能锻炼,注意肩部保暖,以防病情加重。
肩周炎刮痧治疗步骤
1.头颈部:天柱、大椎。
2.胸部:腋前线、腋中线。
3.肩背部:腋后线、肩井、天宗、肩髃。
4.患侧上肢:曲池、外关。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先自上而下由天柱刮拭至大椎穴;再向上刮痧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然后再刮拭肩背部,沿箭头方向刮拭肩井、天宗、肩髃穴;最后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曲池、外关穴。
上述各部位分别刮30次左右,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刮痧前或后,加拔罐效果会更好。
治疗肩周炎,缓解疼痛症状。肩周炎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夜间加重,并伴有凉、僵硬的感觉;后期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会有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等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