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牙痛肿推拿方法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小儿牙痛肿推拿方法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是治本之法;揉二人上马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升;揉合谷穴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按摩配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小儿牙痛肿了怎么办

专家介绍说,人体如果吃了过多的热食,很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继而诱发上火,如果牙龈不好的人,很可能就会因为上火的问题导致牙痛,严重的脸部也跟着肿了起来。

治疗这类问题,主要是引导病人降火消炎。这个在饮食上控制好以外,就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像牛黄解毒片、片仔癀等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即可帮助牙痛脸肿的患者快速止痛消肿。

牙痛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炸,炒之属热性之品。如辣椒,生姜,炸油条,烧饼,饼干,快餐面等。

2。不偏食,饮食多样化。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如平果,新青菜,菠菜,胡萝卜等。

3。心情开朗,不要总是想着使人烦恼之事,多些和朋友玩耍,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4。起居劳作有度,注意休息,上网不要通宵达旦。

5。注意口腔卫生,早晚要刷牙。

牙痛的一般治疗的方法我们的介绍就是这么多了。其实对于牙痛并不是什么大病,可是我们还是要正确的对待,更不能有病乱投医,最后耽误了牙痛的治疗时间,而使我们更长时间的忍受牙痛带来的伤害。

小儿推拿虚秘 小儿虚秘推拿方解

补脾土能促进脾胃功能,加强对水谷精微的吸收,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板门,足三里亦能补养气血;补肺金,能补益肺气,使肺的功能强健,与之相表里的大肠功能亦得以加强;另外,前二者相结合,可起到补血益气的作用,气的推动作用增强,利于大便的排出;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苍龙摆尾,下推七节可调理气机,开塞通便,标本兼治,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小儿牙痛怎么推拿

实证型牙疼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至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牙痛;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推清天河水,揉合谷穴可清热, 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的症状;揉阳池穴有清热之功。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是治本之法;揉二人上马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升;揉合谷穴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按摩配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小儿推拿腹痛法 虚寒腹痛

主证: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易发腹泻,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操作方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中脘,揉脐,揉足三里,拿肚角。

1.补脾经:用右左手将患儿拇指屈曲,以右手拇指指端循患儿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

2.补肾经: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其掌心朝上,以左手拇指指端从英尺学推至小指尖300-500次。

3.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并拢以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缘直推至曲池穴200-300次。

4.揉外劳宫:一手托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下,以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外劳宫穴200-300次。

5.揉中脘: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揉中脘穴2-3分钟。

6.揉脐:患儿仰卧位,以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7.揉足三里: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揉足三里2-3分钟。

8.拿肚角:患儿仰卧位,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深处拿3-5次。

小儿疳积推拿手法 随证推拿

症状诊断: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胀,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大便常有恶臭,苔厚腻,指纹色紫。

随证加减法:运内八卦。

症状诊断:面色萎黄或发白,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苔薄,指纹淡而不显。

随证加减法:补肾经,掐四横纹。

小儿积滞推拿 脾虚夹积小儿推拿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推拿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清大肠,揉外劳宫,摩中脘。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揉四横纹,清大肠以消食化积;揉外劳宫以温阳益气;摩中脘以理气和中,调和气血。

天冲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天冲对症按摩疗法

1.用双手的食指点按天冲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点按3-5分钟。此法能治疗牙龈肿痛。

2.如果牙龈肿痛的同时还伴随牙痛或头疼,还可配合按摩合谷穴,以减轻疼痛。

3.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用指腹按揉天冲1-3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每天坚持推拿,可以缓解小儿牙龈肿痛,头疼等病症。

小孩腹痛最快推拿手法 虫痛型推拿手法

主证:痛在脐周,时作时治,痛时剧烈如刀绞,患儿常高声啼哭,或躁扰不宁,止时则嬉戏如常,腹部有时可触摸到条索状,蠕动的包块,时隐时现。平素面黄肌瘦,嗜吃异物,或曾吐蛔,便蛔,如遇蛔虫逆行钻胆,则疼痛更为剧烈,伴随面青,肢冷,口吐清涎,脉涩或弦,指纹色青。

治疗原则:安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一窝风,外劳,点按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厥阴俞,摩腹,揉天枢,神厥,掐揉四横纹,按内关,胆囊穴等。

推拿原理:一窝风与外劳为温中散寒之要穴,又是止痛治标之穴,配背俞各穴重在调理肝脾,行气以止痛,摩腹与揉天枢,神厥为局部直接作用,能使虫安气行而痛止,辅以四横纹化积,心胸取内关及验方胆囊穴,多能提高疗效。

相关推荐

小儿遗尿怎么推拿 小儿遗尿辩证推拿

1.由于肝经湿热所引发的尿床,可清肝经,清小肠,清心经,掌揉丹田,揉腰骶部,推箕门,补肾经,揉上马,揉三阴交,揉涌泉各1分钟。 推拿功效:清肝经,清心经,清小肠以清除湿热;补肾经,揉上马,推箕门,能养阴清热;掌揉丹田,揉腰骶利于缓解遗尿。 2.由于脾肺肾虚,可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按揉百会,摩丹田,按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各1分钟。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丹田,补肾经,按揉肾俞,擦腰骶部以温补肾气;补肺经,补脾经,补肺脾气虚;按揉百会,揉外劳宫,按揉三阴交具有温阳升提,促进膀胱约束

小儿咳嗽怎么推拿 小儿咳嗽分型推拿

1.掐合谷:患儿抱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指甲掐患儿合谷,注意指甲不可掐破患儿皮肤。 2.揉一窝风: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托住患儿前臂,使其掌心向上,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按揉患儿一窝风300次,注意用力均匀,力度适中,以患儿可忍受为度。 3.开天门:患儿仰卧,推拿者坐于患儿头前,用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前额,自印堂至神庭做抹法,连续做30-50次,以拇指的近端带动远端,做上下或左右的单方向移动,其余四指置于头的两侧相对固定。 4.推坎宫:患儿仰卧,推拿者坐于患儿头

小儿推拿治脾虚

捏脊 让小儿趴在床上,沿小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 推脾土 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父母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 揉板门 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父母可用拇指向着掌根方向给小儿揉推。 补大肠 推食指的侧面,方向由指尖到手掌。 按劳宫 顺时针按摩手心的劳宫穴。 按足三里 顺时针按摩足三里3分钟。 摩腹 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小儿慢慢按摩腹部。

小儿推拿治疗积滞 脾虚夹积辩证加减推拿

呕吐频繁者加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大便溏薄酸臭者,加清补大肠经;腹胀痛,腹冷喜按者加摩腹,揉膊阳池。

小儿推拿利小便手法 元气虚弱型小便不通推拿

治法:培补元气,化气行水。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肾俞,摩关元,丹田,揉二人上马,推箕门,推三阴交。 推拿方义:元气不足,宜补之固之,补肾经,揉肾俞乃培补要穴;关元,丹田位于腹部,摩之以聚阳气,启水道,能化气以行水;二人上马,利水要穴;箕门,三阴交位于下肢,推之可引水下行,而见小便;上述配穴补中有通,以补为主,肾得温,元气得培,阳动关启,小便自通。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 伤食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伤食史,脘腹胀满疼痛,叩之如鼓,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呕恶,矢气频作,夜卧不安,苔腻脉滑,指纹滞。 治疗原则:消失导滞,和中止痛。 推拿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推拿原理: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调和气血;拿肚角止痛。

小儿咽喉推拿 小儿咽喉痛病因病理

本病至阴多为多为风热邪毒侵袭咽喉,或肺胃积热熏灼咽喉,致局部热盛,津伤,痰聚,瘀滞。热,痰,瘀三者相结合,胶着难解而成病。后期因肺胃津伤或损及肾阴,虚火上炎,咽喉失养而致灼痛,胀,以虚为主。

小儿感冒推拿图解手法 小儿感冒随证推拿

风寒感冒:发热轻,恶寒重,头痛,鼻塞为主要症状,随证加推三关,清天河水。 风热感冒:发热中,恶寒轻,大便干,小便黄为主要症状,随证加清肺经,清天河水。 高热惊厥型: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阵发痉挛,双眼凝视,上翻为主要症状,随证加清肺经,推心悸,清天河水。 咳嗽痰多型:经常性咳嗽,痰多,有的小儿不会咳出痰为主证,随证加按天突,揉膻中,掐小横纹。 食欲缺乏型:没有食欲,口苦,口干为主证,随证加按中脘,推足三里。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虚寒型腹痛

主要症状:腹部暴痛,哭叫不安,得温较舒,面色苍白,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中脘,摩腹,拿肚角,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 揉100-300次。 摩腹:用四指指端或手掌顺时针摩腹部,摩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一窝风:用拇指揉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

小儿推拿治哮喘图解 伤肺型虚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气息短促,声音低而发涩;有低烧的症状,大便稀薄,面色白中发青,身体瘦弱。 推拿主穴:1.推补脾经7分钟;2.揉一窝风4分钟;3.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4.揉小天心3分钟,揉小横纹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有健脾之功,并助益肺;揉一窝风可化解体内湿浊之气;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胃气,促进消化,消除腹胀,增加食欲;揉小天心,小横纹可有效缓解咳喘症状。 推拿配穴:1.推补神经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2.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3.揉外劳宫4分钟。 配穴功效:推补肾经可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