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社交焦虑症如何自我治疗

社交焦虑症如何自我治疗

首先,社交能力是要在与人交往的实践中才能够真正练出来的。因此,有点过度社交焦虑的同学要采用“小步子原则”,也就是以逐渐扩大自己社交范围的方式解决自己的过度焦虑问题,比如:可以先从家族中的同龄人开始学习交往,也可以从宿舍关系开始,再扩大到班级、系里和学校乃至于社会。

其次,要去除完美主义倾向。很多年轻人有过度社交焦虑,不是因为有人际交往的能力问题,而是由于他的完美主义倾向使他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上,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社交焦虑。因此需要从调节完美主义倾向入手。

再者,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很多时候,年轻人社交焦虑的根子在于不自信,如果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在与人交往时就会坦然、从容得多。

最后,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常识,包括:主动介绍自己、微笑、与人说话时要正视对方、倾听时神情要专注;要懂得欣赏并夸奖别人的长处,学习用实事求是的称赞去满足他人的“社会赞许需要”;还有就是要学习用建设性方式去处理自己面临的人际问题。

当然,如果自我调节没有效,就要去向专业人员求助,比如学校里的心理咨询老师和专科医院里的心理医生。

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有什么区别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焦虑和恐惧的区别。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一种情绪。由此可见,焦虑是没有现实基础的,而恐惧则是因为对某个现实基础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感到的无所适从。焦虑症强调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恐怖症强调的是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由于都是指向的社会交往,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同一种病症。我个人认为如果硬要说两者的区别,社交焦虑强调的是对所有社交行为都会产生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包括打电话,在街上行走等等;社交恐怖除了指向所有社交行为,还可以特指一些特殊的情景或对象。比如需要当众演讲、唱歌时,就会出现极度的不符合常理的紧张情绪,乃至于出现行为障碍。但是在其他时候,患有特殊社交恐惧的人则不会对社交行为产生异样的情绪体验。总的来说,如果社交恐惧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那么社交焦虑相当于是一般性的社交恐惧。

看到人多就心慌

案例:一位退休返聘的工程师在妻子陪同下来到医院看心脏病,说心慌、胸闷。可是医生检查后没有发现他的心脏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病人表现得比较胆怯、小心、话不多、情绪低落。经过了解,发现他已经吃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三年,平时觉得心脏不好,哪儿也不愿去,后来发展到害怕去饭馆、电影院、打公用电话、甚至怕接家里的电话,家里如果来了人,心慌得要命。在此之前,有医生给他开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分析:这是记者在军区总医院心血管中心胡大一教授的“双心门诊”看到的真实案例。对此现象,心理咨询师阿明认为,这位病人患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疾病———社交焦虑症。此病危害甚大,学生可能因此厌学而辍学,职员可能因此而放弃升迁,并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社交焦虑症的成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它的发展历程如下: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儿时缺乏适应能力的锻炼,再加上父母的排斥或批评、令人难堪或耻辱的特殊经历,再与先天因素结合起来,使孩子总是对未来产生不当的焦虑,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社交焦虑症。

有数据表明,在人的一生中,13.3%的人会患此病。在美国的年发病率达7.9%,其中2/3的患病者是女性,平均发作的年龄是12岁。

社交焦虑症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的心理疾病,最常并发的是严重的忧郁症,它影响社交焦虑症1/3的病患。

建议:目前治疗社交焦虑症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赛乐特,左洛复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帮助病人重点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认知上的转变。

首先帮助病人认识到他的生活中诸多的不顺、不便是由此病引起的。

其次,进行系统脱敏的心理治疗,即让病人逐渐接触他以前害怕的场景,一步步脱去对这些场景的过敏反应。可从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社会活动开始。有的患者适合用冲击疗法,即当头棒喝,但要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后,多体验改变生活方式后得到的好处,比如周围人的鼓励、友情、支持等

心理社交恐惧症和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SAD),是焦虑症的一种。

大学生也会有焦虑症吗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由于大学生要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使很多学生都患有不同焦虑症,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大学生焦虑症主要有:

1、 考试焦虑症。 主要表现为考试时学生就开始发愁,心慌意乱,产生心理障碍。

2、 社交焦虑症。 患有社交焦虑症表现为情绪上的紧张、不安、担心甚至害怕,严重了会形成社交恐惧症。

3、 就业焦虑症。 尤其是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的紧张趋势,不由的产生焦虑情绪。

社交恐惧症产生的原因

1、生理原因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焦虑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2、心理原因 社交焦虑症患者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

3、家庭原因 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迁过于频繁;

4、社会原因 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

5、思维方式 性格其实就是人自身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在体现,不正确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社交恐惧症。比如过分的完美主义者受到打击后带来的过分自身反省,每个社交焦虑症患者都应该对“自己”(本我、自我、超我...)有充分的了解;

6、性格原因 性格本身就害怕做事情出现问题,害怕和人交往,担心和人交往别人会看出自己的某些缺点,从而导致回避社会。不愿意和人交往。

啥星座有社交恐惧症

会关注社交焦虑症,是因为“白子画”霍建华的低调,他说他之所以不开微博,不愿意去哄粉丝开心的原因,就在乎自己有些社交焦虑症。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表现得越来越冷漠,也就出现了一些社交焦虑的情况。简单来说,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科技紫微星座网希望这些最易患上社交焦虑的星座,用对方法,走出焦虑,找回自信大方。

TOP1:金牛座

金牛稳重踏实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很多的不安,这些不安主要就是来自于对外界的不习惯,和不信任。他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来熟悉一个新的环境,了解一群新的朋友,熟悉了以后就会习惯这种环境,这种氛围,是不愿意轻易做出变动的。所以只要环境发生了变化,金牛就会明显感到紧张不安,在新环境下不敢多说话,会担心自己说错话,也会有意回避和一些新认识的朋友,同事的聚会,面对面的一些沟通,金牛会产生被人注视,甚至被人监视的尴尬感。这些不适感不会因为下班了回家了就很快缓解,金牛会忍不住“回放”这些焦虑情境,会使自己的社交焦虑情绪进一步增强的。

治疗建议:情景治疗会更适合金牛,让金牛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模拟会发生社交恐惧的场景,鼓励自己去面对,慢慢的也就能适应这种焦虑紧张的环境了。

TOP2:巨蟹座

其实巨蟹一方面不愿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一方面又很在意自己的存在感,这样的一种矛盾心理,其实就是他们患上社交焦虑症的表现。他们常常表现的很害羞,不愿意,也不好意思发表自己的想法,对于可能会发生争论的方面都尽量远离,如果是第一次和陌生人交谈,比如求职面试,参加相亲活动,巨蟹是极易出现心跳加快,脸红,出汗,发抖,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恶心腹泻的症状。因为不愿意出现这些令自己感到害怕的情况,就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只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对于本来就没有安全感的巨蟹来说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治疗建议:主动加强社交技能的学习,与关系较好,开朗大方的朋友多一点相处,相信巨蟹也是能够受到良好影响的。

TOP3:天蝎座

情绪比较极端的天蝎,在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面前,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可不是习惯自来熟的,只会因为见到陌生人,就算是朋友的朋友,也会觉得尴尬的。其实天蝎不是个性冷漠,只是因为社交焦虑,在不是很熟悉的人面前会感到很不自在,所以不愿主动开口交谈,就算被主动加入话题,也很少会发表想法,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说的不好,担心自己制造出冷场的情况,一旦说错话令整个场面很尴尬,天蝎表面上也许假装不在意,假装没事,可实际上心里是很难过的,这种难过的情绪甚至可以持续一整天,一个星期。

治疗建议:主动的放松情绪,是天蝎能有效应对社交焦虑的方法,在感到紧张时就告诉自己要深呼吸,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大家都是友善的。

运动和瑜伽可帮助治疗社交恐惧症

新研究指出,锻炼和瑜伽能够对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个体起到帮助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放松的运动能够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参加瑜伽课程之类的活动还能帮助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减轻他们因周围环境感受到的恐惧。

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会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可能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不安。患者的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据了解在美国有大约1500万成年人患有这种症状,它一般在儿童时期或是青少年时期出现。

在这次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名为光点运动捕捉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在人体主要关节部位安装发光点形成轮廓来实现。研究设置了一个情境,使用光点模拟出来的人形可以被看做向观察者走进抑或是远去,而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经常会感觉到这个模拟人形向他们逼近。

了解在经过体育锻炼或是瑜伽呼吸锻炼(渐进式肌肉放松运动)后患者是否会感觉到周围环境比较不那么令人恐惧,结果显示不论是进行了行走或是在跑步机上慢跑了10分钟的人在模拟人形的情境中感觉到被逼近的频率比单纯站着不进行活动的人要低,另外进行了渐进式肌肉放松运动的人也得到了相同的效果。

研究显示出锻炼可以帮助一些人转移对环境中“有威胁目标”的注意力,在治疗社交焦虑障碍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认为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可能经常会过度聚焦于一些让他们感到焦虑的事物。

据介绍,这次的研究帮助解释了在以往治疗中为何使用锻炼和放松技术可以成功缓解一些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它代表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巨大进步。

如何治疗社交焦虑症呢

不要害怕前进,没有人会嘲笑你。你的世界应该由你自己主宰。

脸红,心跳,举止不当,其实每个人来到陌生环境,跟陌生人接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这些反应是身体自然出现的。不要害怕,更不要为了“害怕”而把自己关起来。

多一点幽默的精神,学会自嘲,那些让你不适的感觉,你完全可以轻松地对待。你看一个推销员,最需要积极乐观的精神,每天都要找到新的人,新的机会,不怕被拒绝,因为在被拒绝了一千次之后,可能第一千零一次,他就得到了成功。

学会推销自己

转移注意力。不要过分关注“可能会出丑”“出丑后怎么办”,接受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犯过的错误,不要给自己很大压力,“我一定要做好”“我这次不能再失败了”这样的态度往往会导致新的失败;

可以每天设定一个交谈的小目标。先从你身边的人开始,家人、朋友、同事,事情可公可私,但是你要尽量多说,延长自己的谈话时间,享受谈话和交流的过程。之后,你就可以去认识那些你想认识的人,去跟更多的人交往;

到人多的地方去。保持微笑,克服平时的厌恶心理,不推辞当众讲话的机会,发言之前深呼吸,告诉自己搞砸了也无所谓,还有下一次。而下一次,你继续搞砸,那么仍然还有下一次。对自己宽容一些吧,要像搀扶孩子学走路那样认真,耐心地对待自己;

不要苛求完美。用轻松友善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你当然可以跟他/她做朋友”“一起出去吃个饭多好”,把你愿意与人交往的念头表达出来,结识那些你想结识的人,朋友会让你的世界更开阔;

鼓励自己去参加聚会。给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出现在那里即可,你就战胜了自己一次。下一次你可能就跟坐在旁边的姑娘交换了电话号码,这会是很大进步。再下一次,也许你也可以当众讲个笑话什么的,搞搞气氛。这些真的不难;

学会倾听。在做一个表达者之前,做个好的倾听者,会让你得到更多人的欢迎,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会学到更多东西,“原来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他的意思原来是这样的”,倾听会让你更加宽容,会体谅,包容他人

我的社交恐惧又犯了 社交恐惧症是精神病吗

社交恐惧症不是精神病。

社交恐惧症有叫做社交焦虑症,主要表现为对社交或者是公共场所感到恐惧以及焦虑,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没有达到精神病的程度。

运动和瑜伽可帮助治疗社交恐惧症

一些放松的运动能够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参加瑜伽课程之类的活动还能帮助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减轻他们因周围环境感受到的恐惧。

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会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可能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不安。患者的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据了解在美国有大约1500万成年人患有这种症状,它一般在儿童时期或是青少年时期出现。

在这次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名为光点运动捕捉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在人体主要关节部位安装发光点形成轮廓来实现。研究设置了一个情境,使用光点模拟出来的人形可以被看做向观察者走进抑或是远去,而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经常会感觉到这个模拟人形向他们逼近。

在经过体育锻炼或是瑜伽呼吸锻炼(渐进式肌肉放松运动)后患者是否会感觉到周围环境比较不那么令人恐惧,结果显示不论是进行了行走或是在跑步机上慢跑了10分钟的人在模拟人形的情境中感觉到被逼近的频率比单纯站着不进行活动的人要低,另外进行了渐进式肌肉放松运动的人也得到了相同的效果。

研究显示出锻炼可以帮助一些人转移对环境中“有威胁目标”的注意力,在治疗社交焦虑障碍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认为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可能经常会过度聚焦于一些让他们感到焦虑的事物。

据介绍,这次的研究帮助解释了在以往治疗中为何使用锻炼和放松技术可以成功缓解一些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它代表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巨大进步。

运动和瑜伽可帮助治疗社交恐惧症

参加瑜伽课程之类的活动还能帮助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减轻他们因周围环境感受到的恐惧。

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会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可能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不安。患者的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据了解在美国有大约1500万成年人患有这种症状,它一般在儿童时期或是青少年时期出现。

在这次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名为光点运动捕捉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在人体主要关节部位安装发光点形成轮廓来实现。研究设置了一个情境,使用光点模拟出来的人形可以被看做向观察者走进抑或是远去,而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经常会感觉到这个模拟人形向他们逼近。

研究显示出锻炼可以帮助一些人转移对环境中“有威胁目标”的注意力,在治疗社交焦虑障碍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认为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可能经常会过度聚焦于一些让他们感到焦虑的事物。

据介绍,这次的研究帮助解释了在以往治疗中为何使用锻炼和放松技术可以成功缓解一些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它代表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巨大进步。

相关推荐

焦虑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肌肉紧张:焦虑症患者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慢性消化不良: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症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怯场:焦虑症患者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反复倾诉:焦虑症患者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就像“祥林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迹象

社交恐惧症对身体会带来哪些危害

危害一:找工作难。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而面试是要面对的第一关,在社交焦虑症的作用下,患者很难有效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展示给面试官,即时自己再优秀,也只能眼睁睁的将机会送与他人。 危害二:难以沟通,性格孤僻。目前的工作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了,合理的沟通,大家团队做事,社交焦虑症的患者在现实沟通的弊端非常影响其在团队的表现,久而久之,会让自己性格孤僻。最后被团队淘汰。 危害三:缺失情感,危机健康。现实和语言的交流无论多么短暂,都是一份情感寄托,是维系亲人、朋友与自己直接的纽带,过多的IM交流,会阻止这

小心几种焦虑症爆发前的征兆

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重温伤害 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过度担心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

不会自然消失的儿童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是一种普通的心理障碍,无缘无故的精力不集中、紧张、恐惧、焦虑等这些都是儿童焦虑症的典型情绪异常表现之一。据研究显示,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成年心理疾病多由儿童期焦虑症引起。即,儿童焦虑症会影响儿童成长,导致成人后各类严重心理障碍。 焦虑症困扰儿童 通常很难察觉 许多父母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正在经历一些异常症状,因为儿童的头脑和情绪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要区分和判断正常的焦虑和由焦虑症引起的行为障碍会比较困难。比如,两岁大的孩子会害怕陌生人,学龄前儿童通常怕黑等,这些其实都属于与年龄相当的

社交焦虑症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人:有人特别害怕猫、有人害怕外出、有人交往时过分地紧张、害羞。一百年前,人们从未把这些毛病看成是病。一个人被称作"胆小鬼"多半会被认为是性格上的缺陷。小孩子胆小也被认为是正常的事情,父母不会为此过度担心。其实,用现在的观点看来,过份的害羞和胆小的确是一种病,不能简单地看成性格上的弱点。因为这类疾病严重时,可以直接影响你的生活、工作及人生的发展。这类疾病归类于神经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 社交焦虑症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

不会自然消失的儿童焦虑症

焦虑症困扰儿童 通常很难察觉 许多父母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正在经历一些异常症状,因为儿童的头脑和情绪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要区分和判断正常的焦虑和由焦虑症引起的行为障碍会比较困难。比如,两岁大的孩子会害怕陌生人,学龄前儿童通常怕黑等,这些其实都属于与年龄相当的正常焦虑范围。 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焦虑症与成年人所经历的焦虑症非常相似;而且和成年人一样,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等焦虑症的儿童,很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多种焦虑症。患有社交恐惧症和社交焦虑症的儿童,在陌生人面前或在陌生环境中会极其害羞和害怕,他们

社交恐惧症如何自我预防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交领域,若长期沉溺于网络上虚拟社会的少数人由于对社交生活和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而产生恐惧或社交障碍,这在医学领域上被称为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已是继抑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这可能与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愈来愈大有关。 中国人,特别是女性多数内敛、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交焦虑症的判定。多半以为这只是性格上的弱点,而不是病态,或者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或者根本就非常忌讳说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社交恐惧症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

如何鉴别焦虑症与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是两种常见的焦虑障碍,焦虑症的敏感、多疑、担忧等症状和社交恐惧症的“怕人”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有时极为相似,有时连精神科医生也难以鉴别,导致误诊。而氯氮平、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既可治疗精神分裂症,又有很强的抗焦虑作用。所以,当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并按精神分裂症用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也常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导致误诊误治长期得不到纠正。 焦虑症、社交恐惧症,也包括其它焦虑障碍(如:强迫症、惊恐障碍等),与精神分裂症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现象,就是内心缺乏安

焦虑症有10大症状

1、反复倾诉 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就像“祥林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迹象。 2、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3、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4、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5、睡眠质量下降 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SAD),是焦虑症的一种。此症最早起源于西元1985年,当时被认为是忽略性焦虑失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