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水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水疮发病诱因

黄水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水疮发病诱因

黄水疮属于传染性皮肤疾病,儿童时期免疫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较低,皮肤外伤或者瘙痒性皮肤病,或者皮肤卫生欠佳引起搔抓,或因空气湿度、温度增高,引起皮肤浸渍等,均可称为导致本病感染的诱因。

黄水疮生活妙招

1.芙蓉叶研粉,凡士林加热熔化,1:4调匀,外敷,日2~3次。可清热凉血。?治疮疖、丹毒、脓疱疮等。

2.黄连3克研末,加凡士林15克,混匀,外敷。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疱湿疮),单纯性疱疹(火燎疮),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皮肤烫烧伤。

3.马料豆、赤小豆各10克,水煎汤。代茶饮。可清热解毒。用治小儿疮疖、脓疱疮。

4..水煎金银花,饮前分次加适量蜂蜜,搅匀。可清热解毒。用治小儿夏天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5.猪胆治脓疱疮

枯矾粉30克装入猪胆内晒干,研粉与蛋黄油调糊外涂,日2~3次,治脓疱疮。

6. 葡萄藤治脓疱疮

葡萄藤嫩枝(带叶)2000克切碎,水煎将药汁浓缩为糊,待略温时加入枯矾末50克及冰片末10克,搅匀。淡盐水清洗后外敷,日2次。

黄水疮是怎么引起的 黄水疮的致病菌

黄水疮又称为脓疱疮,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或者溶血性链球菌,或者两者混合感染后引起的局部皮肤出现的化脓性传染性疾病。

用生槐花治疗湿疹的方法是什么

采用生槐花10克,马齿苋15克,土茯苓 10克。用法:水煎,分2次内服。备注:此方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 能,对湿疹,黄水疮,灼热痒痛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芋艿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芋头有什么功效

芋头味甘、辛,性平,归肠、胃经,具有健脾补虚、散结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纳少疲乏、消渴、瘰疬、腹中痞块、肿毒、赘疣、鸡眼、疥癣、烫火伤等。

芋叶味辛、甘,性平,归肺、心、脾经,具有止泻、敛汗、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黄水疮、蛇虫咬伤等。

芋梗味辛,性平,归心、脾经,具有祛风、利湿、解毒、化瘀之功效,主治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腹泻、痢疾、黄水疮、无名肿毒、蛇头疔、蜂螫伤等。

黄水疮怎么治疗最快 花椒醋酒方

花椒末、米酯、白酒各适量。将上述材料搅匀后涂抹疮疡面,每日涂抹3次。适用于小儿黄水疮。

黄水疮偏方

1、治黄水疮,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

2、治黄水疮头面俱生者,苍术,糯米粉等分,均炒燥研匀,掺之。

3、治黄水疮并疥疮,硫磺15克研末,韭菜根汁半碗。先将韭菜根捣汁,去渣澄清,盛于碗内,将硫磺拌人开水内,炖干矽出。将碗覆转,烧艾叶熏半炷香久,研末,磨油调搽。

4、治黄水疮,用磁碟装面粉,菜油调腻,多卷纸捻,点着合熏,时时搅匀,等色遍黄,去靥,立愈。

5、治黄水脓疮,木槿子烧存性,猪骨髓调涂之。

6、治黄水疮、秃疮、肥疮、旋耳疮,甜瓜叶捣汁,涂患处数次。

7、治黄水疮,用松香不拘多少,为末,用纸卷药在内,搓成条,以线缚住,入香油内一浸取出,火燃着,滴药入碗内,取搽疮上。

8、治黄水疮,生石灰160克、硫磺250克,共粉碎过筛,加水125O毫升,文火煎2小时,如水不足时可加水,最后煎至1000毫升,静置,取上清液,贮瓶,紧盖,蜡封备用。以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天3~5次。

黄水疮食疗

1、土茯苓瘦肉汤:

[原料]土茯苓35~60 g,生地黄20~30 g,瘦猪肉100~120 g,葱花,姜末、料酒、猪油、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丝,余药布包。先将诸药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肉丝,待沸后,调入葱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后,去药包,,调入猪油、食盐、味精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适宜暑湿热盛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5~7日。

2、龙菊鱼肚:

[原料]龙爪菊花30~50 g,黄鱼肚120~150 g,鸡汤、奶汤、食盐、绍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菊花洗净,鱼肚发开备用。锅内放猪油适量,烧至六成热时,下鱼肚,划散捞出,改刀切块,而后在油温七成热时,放入鱼肚块,炸5分钟; 将炸好的 鱼肚块洗净,切为薄片,放入鸡汤中煨20分钟左右。锅内放奶汤适量,煮沸后放入鱼肚片、菊花、食盐、绍酒、味精等,再煮沸3~5分钟后,淋上鸡油即成,待 温服食。

[功效]疏风清热。适宜风热表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3~5日。

3、赤小豆桑皮汤:

[原料]赤小豆40~60 g,桑白皮12~15 g,紫苏叶6~10 g,生姜1~2片。

[制法]将桑白皮、紫苏叶、生姜用布包好,与赤小豆一同加适量清水共煮,待煮至豆熟后,去药包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适宜脾虚湿热证。

[服法]饮汤食豆,1剂/d,分2次服,连服3~5日。

4、赤豆冬瓜生鱼汤:

[原料]赤小豆35~60 g,连皮冬瓜350~500 g,生鲤鱼1尾,葱白3~5枚。

[制法]将冬瓜皮擦洗干净;生鲤鱼洗净,去内脏及鳞杂,同诸药一起加适量清水共炖,待鱼、豆烂熟后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适宜暑湿热盛证。

[服法]食肉喝汤,1剂/d,分3次服,连服3~5日。

5、赤豆苡米粥:

[原料]赤小豆15~20 g,薏苡仁(苡米)20~30 g,大米45~50 g。

[制法]将大米淘净,与赤小豆、薏苡仁一起加清水适量,同煮为稀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适宜脾虚湿热证。

[服法]1~2剂/d,连服5~7日。

6、三豆荷叶粥:

[原料]绿豆20~30 g,赤小豆15~20 g,白扁豆12~15 g,大米25~30 g,鲜荷叶1张。

[制法]将荷叶洗净、切细备用;先取三豆、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荷叶,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适宜脾虚湿热证。

黄水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水疮的中医病因

从中医学角度来正确认识黄水疮,本病乃因夏秋易感受暑湿热毒,侵袭肺胃,肺中有热,脾胃有湿,导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暑湿热毒熏蒸皮肤而成。

相关推荐

用广丹官粉怎么治疗湿疹

采用(红色粉)广丹官粉、松香、枯矾各60 克,银珠17克。用法:上药各研细面,再混合研细匀即成。 湿润糜烂者用干药粉搽患处,每日2-3次。结痂 干燥者,用芝麻油或凡士林调膏涂患处。备注:用于治疗黄水疮、湿脚气、湿疹、中耳 炎、药物性皮炎。

黄水疮怎么治偏方 黄翘外洗方

材料:黄柏、连翘各30克。 用法:将上述材料研磨碎后加水煮沸后滤去药汁倒入盆内,待温后冲洗患处,没次20-30分钟,每日2-3次。 功效:可以清热燥湿,解毒,肖总散结。阻止黄水疮,症见面部四肢散在脓痂,周围有红晕,或有糜烂,蜂蜜黄色浓水者使用。

马兰的功效与作用 2.消肿止痛

马兰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疮痈肿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用治咽喉肿痛,可配合板蓝根、筋骨草等清热解毒药物同用。《质问本草》:捣汁涂黄水疮及无名肿毒。用叶同冬蜜捣匀,敷阳症无名肿毒,未溃者能散。

旱红莲的药理作用

微苦,寒。归肝、胆经。 第1步清泄肝火,凉血止血:用于肝火头痛,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等。 第2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用于疮疖肿痛,黄疸,湿疹,黄水疮,水火烫伤,痢疾,跌打伤痛等症。 【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等。

菱角生吃好还吃熟吃好 吃菱角有什么好处

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 菱角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主治疮毒、赘疣,且可健体,减肥的辅助食品。 菱角食用、外用均可,以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新鲜菱角怎么吃好吃 吃菱角有什么好处

《本草纲目》中记载:食菱角能消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祛疾强身。在药理上来说,对人体也有很多好处: 1.补脾益气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 2.减肥,菱角利尿、通乳、解酒毒,减肥的辅助食品。 3.缓解皮肤病,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如何判断宝宝长湿疹

湿疹个什么鬼?这讨人嫌的“恶魔”其实一种易复发、易瘙痒、炎症性的过敏性皮肤病。宝宝一旦长湿疹,相信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食物过敏了!确实,超过90%的家长都会认为食物过敏孩子皮肤问题的唯一或主要原因,但其实,湿疹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了遗传因素、皮肤屏障、环境诱因、免疫失调等等。那么怎么判断宝宝长了湿疹呢? 宝宝长了湿疹,会因奇痒难忍常常表现出烦躁不安,夜不成眠!湿疹的外形很小的斑点状红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常流黄水,可形成水疮,干燥时则结成黄色痂盖。湿疹痒得厉

黄水疮怎么治疗最快 马齿苋蒲公英外洗方

用马齿苋、蒲公英、如意草、明矾各120克,一同研磨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加水4升,煮沸30分钟。然后用软毛巾浸泡药汁后清洗患处,或者直接浸泡患处。可以清热劫夺,除湿止痒,主治黄水疮

吃菱角有什么好处

菱为水生果品,清凉甘润,清虚热,退阴火,明目清心。 菱角粉滑润细腻,用菱角粉养颜可使皮肤白润宜人。此外,菱肉、菱叶、菱角、菱蒂等制品,内服、外用均可以治疗胃溃疡及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疣赘等多种皮肤病。 菱清凉滋润,生食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的作用。连壳捣碎水煎后取汁服,有解酒精中毒的功效。

菱角煮多久才熟 吃菱角的好处

1.补脾益气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 2.抗癌,菱实的醇浸水液对癌细胞的变性和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3.缓解皮肤病,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