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分化脂肪肉瘤对身体严重吗

高分化脂肪肉瘤对身体严重吗

治疗措施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

放射治疗

放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疗

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脂肪瘤严重吗



研究发现脂肪瘤是软组织恶性肿瘤之一。癌症和肉瘤都是恶性肿瘤,前者来源于实质器官,后者来源于间质。软组织肿瘤非常少见,占所有癌症的1%。脂肪肉瘤占软组织肿瘤的20%。

如果想要了解脂肪瘤严重吗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了解疾病所带来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

1.非典型性脂肉瘤,或1级或高分化脂肉瘤(肿瘤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常见于腹腔内,肿瘤体积比较大,生长缓慢,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小。

2.多型性脂肪肉瘤或者肿瘤中脂肪细胞的正常形态消失或者高等级,好发于腹腔和四肢,生长迅速,有强侵袭力容易播散,容易转移到肺脏。

3.粘液样脂肉瘤,好发于腹腔,行为特征介于前两者之间。它更倾向于侵袭腹腔内的其他脂肪组织而不是播散到肺脏,肿瘤细胞有卫星灶。

肉瘤病毒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

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疗疗法

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脂肪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脂肪肉瘤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男性朋友的身上的,它主要是体内的细胞发生病变导致的,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来切除它,这样对于病情的治疗是最好的。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脂肪肉瘤的影响,你们可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介绍的治疗方法。对于你们是有所帮助的。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那么脂肪肉瘤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肿瘤科医院专家为大家介绍: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

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面对脂肪肉瘤这种疾病,我们应该要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能够在疾病的发生阶段对于它进行控制,有助于我们稳定病情。脂肪肉瘤这种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最好是将它进行手术切除,以免脂肪肉瘤的进一步扩大,希望你们可以理解。

脂肪肉瘤能治好吗

一、西医

1、治疗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

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肉瘤能治好吗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

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

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脂肪肉瘤疾病的检查诊断

恶性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脂肪肉瘤如何诊断?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

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脂肪肉瘤可生长很大,硬固,除非晚期患者,一般皮肤很少受累。

组织学上分化不好者有30%~40%发生转移,而分化好的则较少转移,虽然也可转移到肝,骨髓,中枢神经系统,但以肺为常见转移部位。

脂肪肉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脂肪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脂肪肉瘤的治疗

脂肪肉瘤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手术疗法也是治疗脂肪肉瘤的首要选择了。通过局部广泛切除,从而有效控制疾病复发或转移,效果非常明显。脂肪肉瘤淋巴比较少发生结转,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进行引流区淋巴结清扫。

放射治疗:粘液型脂肪肉瘤如果采取放射疗法会比较敏感。不过,放射治疗整体而言,并不是脂肪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我们通常会在肿瘤边缘进行切除,避免局部病灶复发,如果局部可以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话,术后再进行放疗,意义其实不大。

化疗:高分化脂肪肉瘤不易恶变及转移。而易恶变的肉瘤类术后为了避免转移可以进行化疗。化疗药物常使用联合化疗,药物为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及长春新碱VCR等,可以有效治疗转移前的微小转移病灶。

广告 气虚型的患者可以准备三十克的黄芪30克,十五克人参和当归,十二克茯苓、白术及远志,十克乌药、香附、木香、贝母、陈皮及川芎,六克甘草和大枣7枚。气滞型患者可以准备十五克当归,十二克陈皮、赤芍及白芍,十克乌药、川芎、香附、青皮及木香,六克甘草和大枣5枚。

肉瘤是什么引起的

脂肪肉瘤是恶性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根据细胞成分的不同,脂肪肉瘤又可分为:

①高分化脂肪肉瘤,也称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②粘液型脂肪肉瘤;

③圆细胞型脂肪肉瘤;

④多形型脂肪肉瘤;

⑤未分化型脂肪肉瘤。

通过以上关于脂肪肉瘤的介绍,对我们脂肪肉瘤患者来说可以清楚了解引起脂肪肉瘤的原因了 ,另外患者在发现自身患有脂肪肉瘤的时候,应及时治疗脂肪肉瘤,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脂肪肉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

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 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 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后腹膜脂肪肉瘤是什么

腹膜后脂肪瘤的组织学特征与软组织脂肪瘤相同,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有时脂肪细胞间纤维或血管丰富,则可称为纤维脂肪瘤或血管脂肪瘤。

腹膜后高分化脂肪肉瘤主要与腹膜后脂肪瘤鉴别。

腹膜后脂肪瘤很少见,细胞大小较一致,脂肪细胞之间间质很少或不见。除脂肪母细胞瘤外一般不见脂肪母细胞。诊断脂肪瘤必须慎重,以往诊断的脂肪瘤经随访证实大部分为脂肪肉瘤。黏液型脂肪肉瘤要与其他黏液型肿瘤或肿瘤黏液变性鉴别。

如黏液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黏液变性的神经源性肿瘤或肌源性肿瘤等。黏液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大而多型,染色质淡染或深染。而黏液型脂肪肉瘤的细胞核较小并且更加深染。而且恶纤组无丰富的分状小血管,免疫组化表达 CD68、α-AT等。神经源性肿瘤细胞大而呈梭形,染色质淡染,无分支小血管,免疫组化表达S-100、NF等。肌源性肿瘤细胞呈梭形,体积较大并且细胞浆红染,核淡染,无分支小血管,免疫组公有肌源性分化,表达Muscle、Actin等。

应该注意的是:脂肪肉瘤经过多次复发后常常发生去分化,并且常常出现一平滑肌或横纹肌分化,当肌源性分化明显时,容易误诊为肌源性肿瘤,但多取材总能找到典型的脂肪肉瘤区域。圆形细胞脂肪肉瘤主要与腹膜后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尤文肉瘤、肾外肾母细胞瘤、横纹肌样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等鉴别。

脂肪肉瘤的诊断

1.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

常为大的、界限清楚的分叶状肿物。镜下,ALT/WD脂肪肉瘤由相对成熟的增生的脂肪组织构成,与良性脂肪瘤相比,细胞大小有显著性差异。脂肪细胞核有局灶异型性以及核深染有助于诊断。常见散在分布的核深染的间质细胞和多核间质细胞。可见数量不等的单泡或多泡脂肪母细胞。包括硬化性脂肪肉瘤、炎症性脂肪肉瘤、梭形细胞亚型,还可出现异源性分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去分化脂肪肉瘤

一般为大的多结节性黄色肿物,含有散在的、实性、常为灰褐色的非脂肪性区域。去分化区域常有坏死。其组织学特征是有ALT/WD脂肪肉瘤向非脂肪性肉瘤(大多高度恶性)的移行。5%~10%去分化脂肪肉瘤可有异源性分化,但与临床预后无关,最常见的是肌性或骨/软骨肉瘤性分化。

3.黏液样脂肪肉瘤

典型的MLS表现为四肢深部软组织内大的、无痛性肿物,界限清楚的、多结节性。低度恶性者切面褐色、胶冻状。高度恶性的圆形细胞区域呈白色、肉质感。常无肉眼可见的坏死。低倍镜下,MLS呈分叶状结构,小叶周边部分细胞丰富。一致性圆形和椭圆形原始非脂肪性间叶细胞和小的印戒样脂肪母细胞混合存在,间质呈明显黏液样,有丰富的纤细、芽枝状、“网状”毛细血管网。常见间质出血。MLS常可见黏液性区域与富于细胞区/圆形细胞区域逐渐移行。

组织学分级为高级别、有坏死和TP53高表达提示预后不佳。

4.多形性脂肪肉瘤

肿物质硬、常为多结节状,切面白色至黄色。大多数肿瘤由多形性梭形肿瘤细胞和束状排列的梭形、较小的圆形细胞构成,其中混杂有多核巨细胞和多形性多空泡脂肪母细胞。

脂肪肉瘤治疗前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引起脂肪肉瘤原因有哪些

脂肪肉瘤的患者往往对于脂肪肉瘤的知识了解太少,这样对脂肪肉瘤的预防治疗都是很不好的。

脂肪肉瘤是恶性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根据细胞成分的不同,脂肪肉瘤又可分为:

①高分化脂肪肉瘤,也称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②粘液型脂肪肉瘤;

③圆细胞型脂肪肉瘤;

④多形型脂肪肉瘤;

⑤未分化型脂肪肉瘤。

通过以上关于脂肪肉瘤的介绍,对我们脂肪肉瘤患者来说可以清楚了解引起脂肪肉瘤的原因了 ,另外患者在发现自身患有脂肪肉瘤的时候,应及时治疗脂肪肉瘤,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造成脂肪肉瘤的病因有哪些

脂肪肉瘤根据细胞成分的不同,脂肪肉瘤又可分为:①高分化脂肪肉瘤,也称脂肪瘤样脂肪肉瘤;②粘液型脂肪肉瘤;③圆细胞型脂肪肉瘤;④多形型脂肪肉瘤;⑤未分化型脂肪肉瘤。脂肪肉瘤的并发症复杂多样,具体随肿瘤得位置而定,本病为恶性肿瘤,恶变质是最严重得并发症。以下是关于脂肪肉瘤的病因分析。

脂肪肉瘤的病因不明。脂肪肉瘤是源于脂肪母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故表现为不同分化程度的异型脂肪母细胞,均含有脂质。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类型可以分为四型:分化良好型、黏液样型、圆形细胞型及多形型,但肿瘤中通常是多型细胞混合存在。

脂肪肉瘤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部肿块,直径以3~10cm多见,腹膜后肿瘤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

存在有脂肪组织的部位皆有可能发生。脂肪肉瘤发生于肢体的病例占60%,腹膜后间隙占15%,躯干部皮下15%,原发于肝脏的脂肪肉瘤极为罕见。

相关推荐

脂肪瘤的危害

1、脂肪瘤本身的蔓延性 脂肪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间久了会越长越大、越来越多,逐渐蔓延至全身长满脂肪瘤,不仅治疗难度增大好几倍,患者也会因此承受更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 2、瘤体的压迫性 脂肪瘤的危害在于瘤体对身体以及神经的压迫性,有的瘤体长在身体关键部位,特别是按压有疼痛感的脂肪瘤,会随着瘤体的长大而压迫关键部位的神经和血管,终威胁人的生命。 3、影响美观 身上长了脂肪瘤对患者的美观度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多发性脂肪瘤,身上很多地方都长了瘤体,非常难看,有的患者甚至出现自卑心理,择偶困难等。 4

什么是高分化肉瘤、低分化肉瘤和未分化肉瘤

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核分裂象的多少和肿瘤性坏死的有无来确定,一般适用于恶性肿瘤。高分化肉瘤,或者说低度恶性的肉瘤,表明肿瘤在组织学上分化较好,也就是说肿瘤与相对应的正常组织接近,在生物行为上属于低度恶性,部分病例虽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但发生远处转移者较少见,大多数患者经手术等治疗后,多能继续生存很长的时间。低分化或者未分化肉瘤,或者说高度恶性的肉瘤,表明肿瘤的分化较差,也就是说肿瘤与相对应的正常组织相差甚远,生物学行为上属于高度恶性,患者预后不佳,不仅表现在具有高度的局

脂肪肉瘤有什么症状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 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脂肪肉瘤可生长很大。硬固。除非晚期患者。一般皮肤很少受累。 组织学上分化不好者有30%~40%发生转移。而分化好的则较少转移。虽然也可转移到肝。骨髓。中枢神经系统。但以肺为常见转移部位。

脂肪瘤会癌变吗

我估计这个是大家最想了解的问题,我回答:会,但机率非常之小,而且和正常人得脂肪肉瘤的概率一样。听我这样解释。 我们知道,脂肪瘤是由正常的脂肪细胞被胞膜束缚成分叶状而成的。如果有生物知识的人一定会知道,正常的脂肪细胞是不会分裂的。它和红细胞一样是高度分化的,用于储存脂肪(幼儿时期还有一类脂肪细胞可以产生热量)。而癌症是细胞分裂失控导致的。一个不会分裂的细胞又怎么会产生癌症呢? 其实,脂肪肉瘤与脂肪瘤基本不相关。 脂肪肉瘤是由分化脂肪细胞的脂肪干细胞的基因被改变,原癌和抑癌基因失控导致的。(和白血病差不多,白

脂肪肉瘤的症状有哪些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 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脂肪肉瘤可生长很大,硬固。除非晚期患者,一般皮肤很少受累。 组织学上分化不好者有30%~40%发生转移,而分化好的则较少转移。虽然也可转移到肝、骨髓、中枢神经系统,但以肺为常见转移部位。

脂肪肉瘤的症状

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 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脂肪肉瘤可生长很大,硬固,除非晚期患者,一

子宫肌瘤肉瘤变发生率约多少左右 子宫肌瘤肉瘤变还能活多久

在子宫肌瘤没有发生肉瘤病变前,如果瘤体不大,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并且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如果发现瘤体突然增大,则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发生肉瘤病变后,5年的生存率为20%-30%。 子宫肉瘤主要分为5类: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癌肉瘤、脂肪肉瘤等其他罕见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癌肉瘤等类型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五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症状表现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 脂肪肉瘤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脂肪肉瘤可生长很大,硬固。除非晚期患者,一般皮肤很少受累。组织学上分化不好者有30%~40%发生转移,而分化好的则较少转移。虽然也可转移到肝、骨髓、中枢神经系统,但以肺为常见转移部位。 肿瘤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

脂肪肉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组织病理: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诊断。低分化型黏液型脂肪瘤中瘤细胞脂质极少,常需脂质染色以明确诊断。 1.分化脂肪肉瘤需与脂肪瘤、黄瘤、弥漫性神经纤维瘤、皮肤纤维肉瘤等鉴别。识别不典型性脂肪细胞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特殊染色。 2.黏液型脂肪肉瘤需与黏液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等鉴别,后两者无成脂细胞。 3.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 含有成脂细胞,必要时可行S-100染色。 4.多形性脂肪肉瘤 需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鉴别。脂肪肉瘤细胞多为空泡性脂肪母细胞,无畸形巨细胞。而后者瘤细胞主要为泡沫细胞,常见畸形巨细胞。

脂肪肉瘤的病因

软组织肿瘤(30%): 源于脂肪母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故表现为不同分化程度的异型脂肪母细胞,均含有脂质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类型可以分为四型:分化良好型黏液样型、圆形细胞型及多形型,但肿瘤中通常是多型细胞混合存在。 年龄差异(27%): 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病变部位: 存在着脂肪组织的部位皆有可能发生,脂肪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