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的饮食
肾功能衰竭的饮食
中国人无论在对待何种病情,传统观念中都主张食疗治病。这里,饮食疗法也是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肾功能衰竭饮食主要是讲究两大原则,一是摄入优质低量蛋白、高热量食物以及适量维生素、矿物质,二是要控制钠、钾、磷及脂质的摄入。具体情况如下:
1、优质蛋白饮食: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是预防以及缓解肾功能衰竭的主要饮食之一,这些优质蛋白食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则有花生、豆类及其制品入豆腐、豆浆等。肾病患者优质蛋白的摄入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和治疗的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急性肾功能衰竭优质蛋白摄入一天不超过30g。
2、高热量饮食:肾功能衰竭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是因为足够的热量才能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缓解肾功能衰竭症状。高热量饮食常见食物有甜薯、芋头、马铃薯、莲藕粉等。
3、控制钠、钾、磷饮食: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都伴有高血压症状,如果体内钠离子过多,会加重肾衰竭情况。另外,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无法正常工作,过多的钾离子摄入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而过多的磷离子摄入则会导致骨胳病变。所以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饮食要少吃腌制食品、汽水、可乐、动物内脏等食物。
肾功能衰竭的饮食
1、限制水份:若排出的尿量减少,经口进入的液体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浮肿、血压升高、甚至于肺水肿,此时,必须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经口摄入的液体量大约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cc为宜。
2、优质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患者提倡优质蛋白饮食,即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加以调整。通常建议蛋白质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0.6公克,例如体重为50公斤,则每天蛋白质摄取应控制为30克。同时在蛋白质摄取量严格限制下,必须慎选蛋白质来源,才能充分被人体利用,建议至少每日允许量的2/3由高品质的蛋白质供应。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花生、豆类及制品:豆腐、豆腐干、豆浆、豆皮等慎用。
3、低盐饮食:
慢性肾衰患者80%同时伴有高血压,当肾功能不全时,无法将体内过多的钠离子排出,造成高血压、水肿、腹水、肺积水,增加心脏负担,日久易导致心衰竭。钠盐摄入过多可致钠水潴留,不仅可加重水肿,而且可加重高血压。因此,一定要限制钠的摄入,根据病情可将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g/d,同时禁食腌制食品等,食盐、酱油、味素、蕃茄酱、沙茶酱等含有大量的钠,加工及腌制罐头含钠量也不少,因此日常生活尽量选用天然食品,烹调上可多利用白糖、白醋、葱、姜、蒜、五香、肉桂、花椒、香菜等使食物有其它风味,增加食物可口性。
4、限制磷离子:磷的主要功能是强化骨胳,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磷,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多余磷堆积血液中,造成高血磷,可导致皮肤搔痒及骨胳病变。通常医师会开给氢气化铝或碳酸钙片,此二者均为磷结合剂,可与食物中的磷结合,使之由粪便中排出。除服用磷结合剂外,对于含磷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汽水、可乐、酵母、内脏类、干豆类、全榖类(糙米、全麦面包)、蛋类、小鱼干等也应谨慎避免多食。慢性肾衰高尿酸血症,饮食中应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骨髓、海产品等。
5、限制钾离子:
肾功能不好时,可能无法有效除去多余的钾,血钾太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死亡。钾的摄入,只要尿量大于1000ml一般无须限制,血钾高时,应少选用钾离子含量高的疏菜水果。如紫菜、冬笋、菠菜、雪里红、玉米面、香菇、花菜、菠菜、空心菜、竹笋、胡萝卜、芥菜、蕃石榴、枇杷、硬柿、橘子、香蕉、桂圆等;其它如咖啡、浓茶、鸡精、牛精、人参精、浓肉汤、薄盐酱油、无盐酱油、半盐、代盐等钾含量亦高。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饮食注意什么
(1) 合理控制蛋白摄入:是指在满足患者身体对蛋白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求最大限度的减轻肾脏负担。据研究:慢性肾衰病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适宜量为每公斤体重0.5~0.6克。一般来说,每天半斤牛奶、1个鸡蛋、1两瘦肉是必要的,高蛋白质饮食可使尿素氮升高,而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促使肌酐升高。
(2)注意低盐饮食:保持低盐饮食,盐本身对肾脏并无损害,但是吃盐多,饮水会相应地增多,增加血容量,加重水肿、高血压和心脏负荷,从而不利于病情,所以有水肿、高血压的病人要低盐饮食,尤其是有水肿者,以每日3克为宜。
(3)慎食高钾食品:高钾可抑制心跳,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钾主要由食物摄取,由肾脏从尿中排泄,肾功能减退,排泄减少,就会造成血钾升高,所以高钾食物宜忌食。如:香蕉、桔子、味精、酱油、土豆、榨菜、菇类、木耳、紫菜、枣、莲子、杏仁、火腿、干贝、虾米等。
(4)忌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海鲜、菠菜、菇类等,啤酒亦忌,其可减少尿酸的排泄。
(5)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花椒、咖喱、蒜苗等易“上火”之品,五香粉、大料、香椿、香菜等“发物”,因为这些食品易造成血压升高、引发咽喉炎症,还可引起过敏。
(6)慎用各类保健品:慢性肾衰并不是中医说的“肾虚”不能应用补肾的药物来治疗慢性肾衰,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各类保健品及滋补品,最好敬而远之。
慢性肾功能衰竭饮食
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肾衰常常有恶心、呕吐、纳差、厌食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饮食控制,进食量减少,摄入不足,加上分解代谢增强,透析过程中也会丢失一部分,体内的维生素明显不足,尤其是水溶性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叶酸等,需要适当补充。
适当补充矿物质
对于适当补充矿物质也是肾衰竭的饮食需要注意的。大多数慢性肾衰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钙、高钾、高磷等,在进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血液检测的结果适当做出调整。有水肿、高血压、少尿的要采取低盐饮食,每天的食盐不宜超过3g。
以低脂饮食降低血脂
高血脂也是促进肾衰进展的诱因之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调控必不可少。要减少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猪肉、鸡皮等)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植物油、鱼油等)。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的内脏,可以多食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米糠等。
肾衰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优质的低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高热量,忌食辛辣和发性食物。
肾衰竭治疗最常见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一:素食可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衰竭病人宜适量进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要适当控制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不宜选用植物蛋白如豆浆和豆腐等豆类及豆制品。但是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控制,每日摄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控制,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可根据自己的血肌酐水平粗略估计。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清楚,优质低蛋白饮食不等于素食,素食并不能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二:不吃盐少饮水
据专家分析:水肿是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病人最易感觉到的变化。由于大家都知道水、盐与水肿直接相关,所以许多病人对吃盐饮水特别,造成“恐盐”、 “恐水”的心理,甚至不吃盐,结果适得其反。限盐限水对有高血压、水肿、少尿的慢性肾衰病人是必要的,以免造成过多水钠潴留,水肿加重和高血压等。但并非所有的病人都应限制水和盐。若无高血压、水肿和少尿,则不应限制水、盐的摄入。即使有水肿和少尿等症状,亦应采取低盐饮食,适当控制入水量。因此,慢性肾衰病人是否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取,应视具体情况由医生而定。过度恐盐、恐水是没有必要的。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三:多喝“骨头汤”能补钙强身
骨头汤中含有较多的磷,食用后造成磷在体内蓄积,会加重高磷血症。实践证明,喝骨头汤不但改善不了钙缺乏,而且会由于血磷升高而加速肾功能损害。而低磷饮食可延缓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痛等,因此慢性肾衰竭患者宜低磷饮食。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四:饥饿疗法可保护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专家指出,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来院时都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控制饮食所致,因为大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每日主食都控制在250~300g以下,从而使大米、面粉等主食和动物蛋白质受到过分限制,造成患者营养跟不上去;另一方面则是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为减轻肾脏负担而采取的饥饿疗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营养不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症,且很容易合并感染,加重病情,导致肾功能恶化。
肾功能衰竭治疗
提到肾功能衰竭,想必大家有所耳闻。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同时会给人们的生活来带严重的影响。要消除这些疾病,还以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就必须了解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的方式都有哪些?才能更好的治疗该疾病。下面有问必答网为您解惑:
肾功能衰竭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急性肾衰竭:
1、针对病因治疗,如扩容纠正肾前因素,解除肾后性梗阻因素,重症急进性或其他肾小球肾炎用激素冲击可获效,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应立即停用药,给予抗过敏药等。
2、少尿期,液体入量以量出为入为原则。
3、纠正高钾血症及酸中毒。
4、尽早开展透析疗法,有脱水、清除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之功能,使患者度过少尿期难关。多尿期严格监测水、电解质平衡以防死于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恢复期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及避免用肾毒性药物均甚重要。
二、慢性肾衰竭:
1、去除诱因、对症治疗、控制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2、非透析疗法。低蛋白低磷饮食可延缓病程进展。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其中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等需占50%~70%。热量应为146.3千焦/ 千克/日,限制植物蛋白的比例,以麦淀粉土豆或玉米淀粉替代米、面主食。补充必需氨基酸,以增加蛋白合成,改善长期低蛋白饮食所致的营养不良状态及免疫低下状况,且可降低血磷。口服中药大黄或煎剂灌肠对轻症尿毒症有降低Bun之功效。口服吸附剂氧化淀粉,可结合肠道内尿素氮或胺使随粪便排出,降低Bun。口服甘露醇亦可通过导泄降低Bun及Scr,但不适用重症患者。
3、应用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或静脉注入,每周3次,同时服用铁剂可迅速纠正贫血。
4、用钙磷结合剂碳酸钙或中药肾骨胶囊以纠正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同时给予维生素D3,可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减轻。
不管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专家已经为您详细的讲解了,不知道您是否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你还有啥疑惑,欢迎在线咨询有问必答网的医生。健康是幸福的前提。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那么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祝您健康!
肾功能衰竭该如何饮食
一、水分的摄取:若摄取过多的水分,肾脏无法将其排除时,就会发生水肿或引起心肺衰竭,因此水份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医生会视个案小便的量,或是透析时排除的水量,来决定水分摄取量的多寡一般会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750c.c。
二、限制钾的摄取:体内钾的堆积会造成肌肉无力,严重者更会引起心率不整进而造成心脏衰竭的产生。
三、限制蛋白质:未洗肾的患者,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使肾衰竭的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会建议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是若有洗肾时,则须注意,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以必须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以维持身体所需。
肾功能衰竭的饮食保健
1、限制蛋白质
未洗肾的患者,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使肾衰竭的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会建议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是若有洗肾时,则须注意,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以必须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以维持身体所需。
2、限制钠的摄取
因盐分含有较高的钠含量,在肾衰竭患者体内若有过多的钠,会引起体内水分的滞留,进而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及加重肾衰竭的情况。但切勿使用低钠盐,因低钠盐含高量钾离子。
3、限制钾的摄取
体内钾的堆积会造成肌肉无力,严重者更会引起心率不整进而造成心脏衰竭的产生。
4、限制磷的摄取
因体内过高的磷会造成钙质的流失,因此医生会利用药物来协助控制血液中的磷含量,防止骨质疏松的产生。
5、水分的摄取
若摄取过多的水分,肾脏无法将其排除时,就会发生水肿或引起心肺衰竭,因此水份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医生会视个案小便的量,或是透析时排除的水量,来决定水分摄取量的多寡一般会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750cc。
急性肾功能衰竭
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患肾功能恶化的结果,尿毒症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按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分四期,即肾功能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
2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有厌食、恶心、呕吐、口有尿臭味;神经系统有疲乏、头痛、头晕,重者嗜睡、烦躁、淡漠、惊厥、昏迷等;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心肌炎、心包炎、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造血系统有贫血、出血倾向;
3呼吸系统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长,可有胸膜炎的症象;皮肤瘙痒伴色素沉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肾功能衰竭饮食
1、优质蛋白饮食: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是预防以及缓解肾功能衰竭的主要饮食之一,这些优质蛋白食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则有花生、豆类及其制品入豆腐、豆浆等。肾病患者优质蛋白的摄入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和治疗的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急性肾功能衰竭优质蛋白摄入一天不超过30g。
2、高热量饮食:肾功能衰竭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是因为足够的热量才能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缓解肾功能衰竭症状。高热量饮食常见食物有甜薯、芋头、马铃薯、莲藕粉等。
3、控制钠、钾、磷饮食: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都伴有高血压症状,如果体内钠离子过多,会加重肾衰竭情况。另外,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无法正常工作,过多的钾离子摄入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而过多的磷离子摄入则会导致骨胳病变。所以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饮食要少吃腌制食品、汽水、可乐、动物内脏等食物。
肾衰竭的饮食误区
肾衰竭饮食误区一:素食可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衰竭病人宜适量进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要适当控制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不宜选用植物蛋白如豆浆和豆腐等豆类及豆制品。但是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控制,每日摄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控制,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可根据自己的血肌酐水平粗略估计。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清楚,优质低蛋白饮食不等于素食,素食并不能减轻肾脏负担。
肾衰竭饮食误区二:不吃盐少饮水
据专家分析:水肿是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病人最易感觉到的变化。由于大家都知道水、盐与水肿直接相关,所以许多病人对吃盐饮水特别,造成“恐盐”、 “恐水”的心理,甚至不吃盐,结果适得其反。限盐限水对有高血压、水肿、少尿的慢性肾衰病人是必要的,以免造成过多水钠潴留,水肿加重和高血压等。但并非所有的病人都应限制水和盐。若无高血压、水肿和少尿,则不应限制水、盐的摄入。即使有水肿和少尿等症状,亦应采取低盐饮食,适当控制入水量。因此,慢性肾衰病人是否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取,应视具体情况由医生而定。过度恐盐、恐水是没有必要的。
肾衰竭饮食误区三:多喝“骨头汤”能补钙强身
骨头汤中含有较多的磷,食用后造成磷在体内蓄积,会加重高磷血症。实践证明,喝骨头汤不但改善不了钙缺乏,而且会由于血磷升高而加速肾功能损害。而低磷饮食可延缓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痛等,因此慢性肾衰竭患者宜低磷饮食。
肾衰竭饮食误区四:饥饿疗法可保护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专家指出,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来院时都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控制饮食所致,因为大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每日主食都控制在250~300g以下,从而使大米、面粉等主食和动物蛋白质受到过分限制,造成患者营养跟不上去;另一方面则是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为减轻肾脏负担而采取的饥饿疗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营养不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症,且很容易合并感染,加重病情,导致肾功能恶化。
什么是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功能局部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肾功能衰竭是肾病恶化停顿的后期阶段,已经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损害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人体的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同时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会却会源源不断地漏出体外,等到肾脏萎缩水平严重到不能正常运作时,能依赖于血液透析机替代肾脏进行工作。
肾功能衰竭按病情情况可以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两种,其中前者是因为多种疾病致使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而后者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证。
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急骤发生的尿毒症处理及时、恰当,肾功能可恢复。而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治疗的过程比较复杂困难,但如果及时治疗并对症下药,肾功能可恢复也能慢慢恢复。
治疗肾功能衰竭
1、针对病因治疗,如扩容纠正肾前因素,解除肾后性梗阻因素,重症急进性或其他肾小球肾炎用激素冲击可获效,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应立即停用药,给予抗过敏药等。
2、少尿期,液体入量以量出为入为原则。
3、纠正高钾血症及酸中毒。
4、尽早开展透析疗法,有脱水、清除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之功能,使患者度过少尿期难关。多尿期严格监测水、电解质平衡以防死于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恢复期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及避免用肾毒性药物均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