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病的治疗方法
放线菌病的治疗方法
常采用药物、手术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尤其对重症和泛发病例在抗生素足量应用后,预后一般较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规则和足量疗程用药面、颈部放线菌病预后良好。其他类型者适当治疗后,可减少畸形等后遗症。
1、系统治疗 大剂量、长程青霉素治疗对本病有效,肌注或静滴200万~1200万U/d,其他林可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利福平等亦有一定疗效。多烯类和唑类等抗真菌制剂对本病无效。
2、局部治疗 所有浅部病灶及窦道脓肿等均应切除或切开引流。
3、中医治疗 则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托里排脓。方用消疮饮加减。如形成瘘管可内象牙面3~6g/d,以托出死骨,并可外用回阳熏药熏瘘管处熏后以红血药捻沾紫色疽疮膏,捅入瘘管内以化腐提表,促进愈合。
孢子丝菌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应与兔热病、炭疽及其它细菌性疾病相鉴别。一般从临床看,后述各病的发病较急,查菌及血清学检查也可资鉴别;对其它真菌病如着色真菌病、芽生菌病、足菌肿、副球孢子菌病及肉芽肿性毛癣菌病等均可由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真菌等进行鉴别。对梅毒树胶肿、皮肤结核、脓皮病、马鼻疽、溴疹等可由临床结合真菌检查及血清学检查来鉴别。此外,尚应与结节病、肿瘤、痤疮、放线菌病、酒渣鼻、类肉瘤和利什曼病相鉴别。
二、护理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放线菌感染怎么回事
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主要是以色列氏放线菌(actinomyces israeli)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炎症。根据现代的生物学分类,放线菌不属于真菌而属于一种厌氧细菌。
由于它所引起的病变与霉菌病相似,以及按照过去的习惯,通常仍将放线菌病与真菌病一起叙述。放线菌有细胞壁,其化学成分与细菌相似,没有核膜。菌体呈细丝状,与真菌相似,菌丝的粗细与普通杆菌相似,一般直径不超过1μm。菌丝分支,可断裂为杆状。
放线菌的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源中都有放线菌存在。少数菌株对人类有致病性,其中最主要的为以色列氏放线菌。以色列氏放线菌是人口腔正常菌群中的腐物寄生菌,在拨牙、外伤或其它原因引起口腔粘膜损伤时,放线菌可由伤口侵入。也可通过吞咽或吸入带菌物质进入胃肠或肺。
因此放线菌病主要发生于颈面部和胸腹器官。
科室常见病症
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 肺炎球菌肺炎、 哮喘、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曲菌病 、肺念珠菌病、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疱疹性咽峡炎 、病毒性肺炎 、矽肺 、肺放线菌病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免疫缺陷者肺炎 、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
放线菌感染的治疗
1.药物疗法
青霉素
青霉素为首选药。用量和疗程依病情轻重而定。每天静脉用药(1~20)×106u。大剂量较长时间应用是一次治愈的关键。7~10d的静脉滴注青霉素对于迅速控制症状非常必要,然后改用口服青霉素以维持30~45天足以彻底治愈该病。
其他抗生素
当青霉素过敏、无效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时,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等广谱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等广谱抗菌药物
2.手术疗法
所有浅部病灶及窦道脓肿等均应切除,或切开引流。肋骨、肺部病灶尽可能清除彻底,严重时可行肺叶切除。
在外科清除病灶、引流或切开排脓前30~45天开始用药,术后尚需连续用药12~18个月,可改用口服青霉素125~500mg,6~8h1次。轻症患者连续用药2个月或更长。为促进青霉素渗入病灶处,可加用10%碘化钾溶液10~20ml口服,每天3次。为加强青霉素的疗效,亦可与磺胺药物并用,后者每日1g口服。
3.X线照射疗法
颈、面部浅在的放线菌感染病灶可用X线局部照射辅助治疗。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用碘化钾、放射治疗。
4.支持疗法
对于严重、泛发感染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营养。在抗生素广泛应用后,放线菌感染的预后一般较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规则、充足疗程用药。颈面型放线菌感染预后良好。其他类型者若能适当治疗,可避免畸形等后遗症。
什么是放线菌感染
放线菌在微生物分类学上不属于细菌,它是和细菌一样,是属于原核微生物的一种,但是多种放线菌种类有类似真菌的菌丝匍匐生长,因此才称为放线菌。
放线菌的种类很多,泥土的芬芳就是源自于它的味道,大部分的放线菌都是有益的菌株,很多药物都是用放线菌发酵生产的。对人类有害的是厌氧菌属的放线菌,感染人体后形成放线菌病。
报道最多的是一种放线菌脊柱病症,不过现在也很难找到它的病灶,通常牙齿、颈部,胸腔、腹腔、盆腔(特别对女性而言)感染几率比较大,放线菌感染后一般会呈现硬块或肉芽肿,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注意卫生就好,更不用谈菌色变。
放线菌病有什么症状
1、面、颈部放线菌病最常见,可先在口内寄生而发病,病原菌可由龋齿或牙周脓肿、扁桃体病灶等处入侵,好发于面颈交界部,表面皮色暗红或棕红,以后形成脓肿,局部板样坚硬,脓肿穿破成许多排脓窦道排脓中常见“硫磺颗粒”,病变可扩展至颅、颈、肩和胸等处,波及咀嚼肌时可致牙关紧闭,后期可致其下方骨膜炎及骨髓炎。
2、腹部放线菌病 病原菌由口腔吞食侵入肠黏膜而致病,也可由胸部病变直接波及,好发于回盲部,如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表现,局部肿块板样硬度,后则穿破腹壁成瘘,脓中可见“硫黄颗粒”,可伴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也可波及腹部其他脏器如胃、肝、肾等,或波及椎骨、卵巢及膀胱胸腔或血行播散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3、胸部放线菌病 病原菌经呼吸道进入肺而致病亦可由相邻部放线菌病直接波及常犯肺门或肺底,呈急或慢性感染表现,如不规则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带血盗汗、消瘦等,波及胸膜可致胸膜炎脓胸,可形成排脓瘘管,脓中有“硫磺颗粒”,X线显示肺叶实变,其中可有透亮区,可伴胸膜黏连和胸腔积液,亦可波及心包致心包炎。
4、脑型放线菌病 较少见,约占5%~8%,分两型:
(1)局限型:包括厚壁脓肿及肉芽肿等,多见于大脑,亦可累及第三脑室、颅后窝等处,引起颅压升高,脑神经受累可致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盘及出血等,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尚可见压迫颈内动脉大脑中、前动脉近端变窄。
(2)弥漫型:呈单纯脑膜炎或脑脓肿,也可呈硬膜外脓肿颅骨骨髓炎等。
5、皮肤型放线菌病 由皮肤直接接触病原菌而致病,可位于躯体各部位,初起为皮下结节软化后破溃成窦道,可向四周扩展呈卫星状皮下结节,破后成瘘管脓中有“硫磺颗粒”。病程慢性。亦可侵入深部组织,局部因纤维化,瘢痕形成而很硬。
如何预防放线菌感染
放线菌感染,相信大家这是每个人都不不想患上的。因此我们要学会预防放线菌感染。那如何预防放线菌感染呢?
1.因放线菌感染绝大多数是内源性感染,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常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故尽量避免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
2.相信大家都知道,当人体免疫下降的时候,则容易引起放线菌感染的。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放线菌感染。
3.拔牙,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积极做好灭菌工作,避免放线菌侵入组织。
4.注意口腔卫生,及早治疗病变牙齿,牙周和扁桃体疾病,呼吸道,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灶应及早处理,以免形成慢性感染病灶。
放线菌病的检查
1.直接镜检:颗粒压片革兰染色,可见蓝色菌丝团块及棒状体,脓液涂片也可能找到细小短的分枝样菌丝,耐酸染色阴性,注意奴卡菌耐酸染色为阳性,链丝菌有孢子,可鉴别。
2.培养:较困难,颗粒必须多次用无菌盐水洗涤,以除去细菌,然后用消毒玻璃棒压碎,划线接种于脑心浸液血琼脂上,至CO2厌氧菌缸中,37℃才中培养。
3.组织病理:早期局部有白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穿破形成窦道,各窦道可互通,体内筋膜,胸膜,横膈,骨骼等均不能阻止其发展,化脓区附近可有慢性肉芽组织增生,可有淋巴样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浸润,局部组织还可呈玻璃样变性,致硬板样变硬,脓肿内可见“硫磺颗粒”,100~300µm直径,HE染色中央呈均质性,周围有栅栏状短棒样细胞。
呼吸内科的介绍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 肺炎球菌肺炎、 哮喘、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曲菌病 、肺念珠菌病、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疱疹性咽峡炎 、病毒性肺炎 、矽肺 、肺放线菌病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免疫缺陷者肺炎 、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
肺部真菌感染治疗要多久
肺真菌病的治疗包括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去除诱发因素提高全身抵抗力,肺真菌感染分为肺放线菌病、肺曲霉球病、肺诺卡菌。
治疗上青霉素治疗肺真菌病有效,早期确诊治疗适当的可以痊愈因病变区有纤维瘢痕组织,疗程1~3个月;
肺曲霉球病须用两性霉菌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肺诺卡菌病治疗上磺胺嘧啶为首选药物,视病情轻重给4~9g/d,
给药量需足够,疗程6~12个月,1个月后如病情好转可适当减少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