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臭或是提示乙型肝炎
汗臭或是提示乙型肝炎
自测早期乙肝有方法
如何对自己进行肝病方面的自测,以便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及时就诊治疗呢?
一般地说,出现下列几方面情形时,要引起注意:
1.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
2.右侧颈部脉怒张。
3.腹部膨隆,腹壁上青筋暴露明显。
4.右季肋部有稳痛、胀痛剌痛或灼热感。
5.巩膜、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
6.肝炎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家中有急性肝炎患者时应高度警惕、时时提防。
7.少数人在发病前曾有过类似“感冒”的症状。
8.两眼巩膜发黄。
9.手掌表面,特别是大、小鱼际部分和指端掌面的皮肤充血性发红。
10.无明显诱因而突然感到神疲力乏、精神倦怠、两膝酸软等。
11.突然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12.下肢明显水肿,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小。
13.有长期酗酒史或长期服用某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四环素、口服避孕药、氯丙嗪、解热镇痛类等药物者应警惕酒精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
14.肝癌患者可触及肝脏表面不平整,有结节感,压痛明显。
15.严重患者口中常有一种类似烂苹果的气味。
16.夜间出现暗适应能力下降或夜肓现象。
17.在两耳廓相应的肝点区,有一结节状隆起,用火柴棒轻压此点时,疼痛较其它部位明显。
18.面色晦暗无光泽。
19.全身皮肤表面可见散在性的四周有脚(红丝)的红点,用一带尖的物体轻轻按压红点中心时,四周的红丝可消失,停止按压后红丝又复出。医学上称蜘蛛痣阳性。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
引发肝癌的常见原因
1、饮食因素:通常情况下,肝癌之所以会发生,与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密切相关的。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
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同时肝癌的病因也与遗传因素、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
2、病毒性肝炎: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统计显示,乙肝疾病流行的地区往往也是肝癌疾病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近来研究表明,与肝癌的病因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这也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肝炎系列17
乙型肝炎病毒(HBV)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人们给5项指标排了个队,依次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大三阳”:
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阳性即俗称为“大三阳”或“1、3、5阳性”。
“大三阳”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常合并有乙肝病毒(HBV-DNA)阳性,临床上往往需要抗病毒治疗。
“小三阳”:
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阳性即是俗称的“小三阳”或“1、4、5阳性”。
“小三阳”通常提示乙肝转为慢性,血清HBV-DNA多为阴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小,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稳定病情,控制疾病的发展。
但少数HBeAb阳性者HBV-DNA仍阳性,多因HBV基因发生变异,而无法分泌HBeAg所致,病变仍可能继续发展,且有强的传染性,临床上仍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如何检查小三阳
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现象称为“小三阳”,小三阳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凡出现“小三阳”,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出现“小三阳”的临床意义是不同的。
临床上在急性乙型肝炎出现“小三阳”通常提示急性期病毒复制较慢,病情趋于好转,近期可能痊愈。而在慢性期出现“小三阳”,通常有两种意义:
(1)非变异株病毒感染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表明病毒复制减少或消失,病情减轻或稳定。
(2)病毒发生变异或感染变异病毒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缺失,常伴病情反复,进展较快,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或出现重症肝炎。
小三阳是什么病
所谓小三阳,并不是某种疾病,而是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一个结果。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凡出现“小三阳”,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乙肝两对半的结果分析
1.HbsAg(表面抗原):(+).说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急性也可能是慢性;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2.HbeAg(e抗原):(+).说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提示传染性大,病变活动。
3.抗-HBc:(+).说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4.抗-HBcIgM:(+).表示近期感染。
5.抗-HBcIgG:(+).表示过去感染。
6.抗-HBe:(+).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传染性小,病情相对稳定。
7.抗-HBs: (+).提示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接种过乙肝疫苗,目前已产生抗体,这是一个保护性抗体。
引发肝癌的常见原因
1、饮食因素:通常情况下,肝癌之所以会发生,与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密切相关的。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同时肝癌的病因也与遗传因素、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
2、病毒性肝炎: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统计显示,乙肝疾病流行的地区往往也是肝癌疾病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近来研究表明,与肝癌的病因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这也是重要的肝癌的病因。
乙肝抗体检测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检测 血清HBsAg在疾病早期出现。一般在ALT升高前2~6周,在血清中即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血清HBsAb的出现,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复的标志。注射过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现血清HBsAb阳性,提示已获得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在血清中一般不能检测出HBcAg。HBcAb为总抗体,包括HBcAbIgM和HBcAbIgG,但主要是HBcAbIgG抗体。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出现HBcAbIgM抗体。如HBcAbIgM和HBcAbIgG均阳性,提示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HBeAb)的检测 若血清HBeAg阳性,提示有乙肝病毒复制,亦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现。若HBeAb阳性则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