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丝瓜的形态特征

丝瓜的形态特征

丝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葫芦科草本植物。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枝具棱,光滑或棱上有粗毛,有卷须。茎须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枝。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片掌状心形,长8-30厘米,宽稍大于长,边缘有波状浅齿,两面均光滑无毛。叶柄粗糙,长10-12厘米,具有不明显的沟,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约10-20厘米,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的较长,长8-12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弯缺深2-3厘米,宽2-2.5厘米,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有白色的短柔毛。夏季叶腋开单性花。

雌雄同株,雄花为总状花序,先开,雌花单生,有长柄,花冠浅黄色。瓠果长圆柱形,下垂,一般长20- 60厘米,最长可达1米余。种子扁矩卵形,长约1.5厘米,黑色。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叶掌状或心脏形,被茸毛。雌雄异花同株,花冠黄色。雄花为总状花序,雌花单生,子房下位,第一雌花发生后,多数茎节能发生雌花。

瓠果。普通丝瓜的果实短圆柱形或长棒形,长可达20~100厘米或以上,横径3~10厘米,无棱,表面粗糙并有数条墨绿色纵沟。有棱丝瓜的果实棒形,长25~60厘米,横径5~7厘米,表皮绿色有皱纹,具7棱,绿色或墨绿色。

种子椭圆形,普通丝瓜种皮较薄而平滑,有翅状边缘,黑、白或灰白色;有棱丝瓜种皮厚而有皱纹,黑色。千粒重100~180克。丝瓜 为葫芦科草本植物丝瓜及粤丝瓜鲜嫩果实。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栽培。夏秋采摘,刮去粗皮,洗净鲜用。

2.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于总状花序上部,花序梗稍粗壮,长12-14厘米,被柔毛;花梗长1-2厘米,花萼筒宽钟形,径0.5-0.9厘米,被短柔毛,裂片卵状披针形或近三角形,上端向外反折,长约0.8-1.3厘米,宽0.4-0.7厘米,里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尤为明显,外面毛被较少,先端渐尖,具3脉;花冠黄色,辐状,开展时直径5-9厘米,裂片长圆形,长2-4厘米,宽2-2.8厘米,里面基部密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凸起的脉,脉上密被短柔毛,顶端钝圆,基部狭窄;雄蕊通常5,稀3,花丝长6-8毫米,基部有白色短柔毛,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药室多回折曲。雌花:单生,花梗长2-10厘米,子房长圆柱状。

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厘米,直径5-8厘米,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网状纤维,由顶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缘狭翼状。

瓜蒌的形态特征

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脚、石缝、田野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北部至长江流域各地。主产安徽、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浙江、河北、山西、陕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亦产。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脚、石缝、田野草丛中。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至长江流域各地。

多年生攀缘草本,长达5米以上。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卷须腋生,细长,顶端2—5裂。

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长宽均约7—20厘米,通常5—7掌状浅裂或中裂,很少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表面疏生短伏毛或无毛,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疏齿或缺刻状。

雌雄异株;雄花数朵生于长10-20厘米的总花梗上部呈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苞片倒卵形或宽卵形,长1.5-2厘米,边缘有齿,花托筒状,长约3.5厘米;花萼裂片披针形,全缘,长约15毫米,花冠裂片倒卵形,顶端细线状,雄蕊3,花丝短,有毛,花药靠合;雌花单生,子房卵形,花柱3裂。

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光滑;种子多数,扁平。花期7—8月,果期9-11月。

节瓜的形态特征

节瓜根系较强大,但比南瓜弱。茎蔓生,叶五棱,瓜长10-20厘米,横径6-8厘米米,青绿色,被茸毛。茎节腋芽容易发生侧蔓,故分枝力强。抽蔓开始,每个茎节还有卷须,卷须分枝,以后又有花芽,花芽分化成雄花或雌花。 节瓜叶互生,掌状5-7裂,一般长18-20厘米,宽20-25厘米,叶缘有小缺刻呈小锯齿状,叶面浓绿色,叶背绿色,叶柄圆,长10-15厘米,绿色,叶面、叶背及叶柄均被茸毛。 节瓜的花为单性同株,单生。

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各5片;雄花具3个雄蕊,花柄长4-6厘米,横径3-4毫米;雌花一个雌蕊,柱头瓣状,三裂,子房下位,椭圆形,长3-3. 5厘米,横径0. 8-1厘米,绿色,密被茸毛,柄长2. 5-3厘米,横径4-5毫米粉。植株一般先发育雄花,后发育雌花。第一雌花出现后,隔数节再发育一朵雌花,有些品种可连续两节或多节出现雌花。

节瓜果为瓠果可分为短圆柱形和长圆柱形。嫩果与成熟果均可食用,但一般以采收嫩果供食为佳。嫩果短或长椭圆筒形,果面具数条浅纵沟或星状绿白点,密被茸毛,一般果重250-500克。生理成熟果实,被白色蜡粉或无,一般果重5公斤左右。

种子

节瓜的种子近椭圆形,扁,种孔端稍尖,淡黄白色,具突起环纹,与粉皮冬瓜种近似。每果含种子500-800粒。千粒重42-43克。 节瓜对氮素较敏感,氮素过多,容易引起徒长,且易感染病害,影响果实品质。因此,在施肥时必须注意氮磷钾肥相互配合。

节瓜形态特征

节瓜根系较强大,但比冬瓜弱。茎蔓生,五棱,节间长10-20厘米,横径6-8毫米,绿色,被茸毛。茎节腋芽容易发生侧蔓,故分枝力强。抽蔓开始,每个茎节还有卷须,卷须分枝,以后又有花芽,花芽分化成雄花或雌花。 节瓜叶互生,掌状5-7裂,一般长18-20厘米,宽20-25厘米,叶缘有小缺刻呈小锯齿状,叶面浓绿色,叶背绿色,叶柄圆,长10-15厘米,绿色,叶面、叶背及叶柄均被茸毛。 节瓜的花为单性同株,单生。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各5片;雄花具3个雄蕊,花柄长4-6厘米,横径3-4毫米;雌花一个雌蕊,柱头瓣状,三裂,子房下位,椭圆形,长3-3.5厘米,横径0.8-1厘米,绿色,密被茸毛,柄长2.5-3厘米,横径4-5毫米粉。植株一般先发育雄花,后发育雌花。第一雌花出现后,隔数节再发育一朵雌花,有些品种可连续两节或多节出现雌花。 节瓜果为瓠果。嫩果与成熟果均可食用,但一般以采收嫩果供食为佳。

木瓜的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幼时被柔毛,不久即脱落,紫红色,二年生枝无毛,紫褐色;冬芽半圆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褐色。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幼时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不久即脱落无毛;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长约7毫米。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短粗,长5-10毫米,无毛;花直径2.5-3厘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浅褐色绒毛,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长不及花瓣之半;花柱基部合生,被柔毛,柱头头状,有不显明分裂,约与雄蕊等长或稍长。

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

金丝瓜的形态特征

金丝瓜矮生无蔓,生长势强,匍匐生长,茎较粗,近圆形,节间长,叶呈心脏形,有浅裂,绿色,长24厘米,宽28厘米,侧蔓结皿多,第1朵雌花着生在主蔓第5~7节上,瓜椭圆形,纵径25厘米,横径11厘米,皮淡黄色,表皮光滑,是柄短,肉浅黄色,老熟瓜呈粉丝状,单瓜重2~3千克,生长期80天左右。

冬瓜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叶柄粗壮,长5-20厘米,被黄褐色的硬毛和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厘米,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三角形或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弯缺张开,近圆形,深、宽均为2.5-3.5厘米,表面深绿色,稍粗糙,有疏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背面粗糙,灰白色,有粗硬毛,叶脉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卷须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

冬瓜 雌雄同株;花单生。雄花梗长5-15厘米,密被黄褐色短刚毛和长柔毛,常在花梗的基部具一苞片,苞片卵形或宽长圆形,长6-10毫米,先端急尖,有短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宽12-15毫米,密生刚毛状长柔毛,裂片披针形,长8-12毫米,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辐状,裂片宽倒卵形,长3-6厘米,宽2.5-3.5厘米,两面有稀疏的柔毛,先端钝圆,具5脉;雄蕊3,离生,花丝长2-3毫米,基部膨大,被毛,花药长5毫米,宽7-10毫米,药室3回折曲,雌花梗长不及5厘米,密生黄褐色硬毛和长柔毛;子房卵形或圆筒形,密生黄褐色茸毛状硬毛,长2-4厘米;花柱长2-3毫米,柱头3,长12-15毫米,2裂。

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大型,有硬毛和白霜,长25-60厘米,径10-25厘米。种子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有边缘,长10-11毫米,宽5-7毫米,厚2毫米

木瓜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幼时被柔毛,不久即脱落,紫红色,二年生枝无毛,紫褐色;冬芽半圆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褐色。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幼时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不久即脱落无毛;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

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长约7毫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短粗,长5-10毫米,无毛;花直径2.5-3厘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浅褐色绒毛,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长不及花瓣之半;花柱基部合生,被柔毛,柱头头状,有不显明分裂,约与雄蕊等长或稍长。

木瓜花

木瓜果实横切面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1]

丝瓜藤的形态特征

1、丝瓜: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2、粤丝瓜:其形态基本与丝瓜相同,但其茎有明显的棱角,卷须下部也具棱;雄花的雄蕊为3,1枚1室,2枚2室;子房有棱角,棍棒形而无毛茸,果实外面具有8-10条纵向的棱;种子无狭翼边缘,但基部2浅裂。

角瓜的形态特征

西葫芦是南瓜的变种,葫芦科南瓜属的一种,果实呈圆筒形,果形较小,果面平滑,以采摘嫩果供菜用。西葫芦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而深受人们喜爱,过去西葫芦一般要在5、6月份才能上市,郊区不少地方采用地膜加天膜栽培,因而就已上市了。

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鲜黄或橙黄色。雄花花冠钟形,花萼基部形成花被筒,花粉粒大而重,具粘性,风不能吹走,只能靠昆虫授粉。雌花子房下位,具雄蕊但退化,有一环状蜜腺。单性结实率低,冬季和早春昆虫少时需人工授粉。雌雄花最初均从叶腋的花原基开始分化,

角瓜花 按照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的顺序从外向内依次出现。但雄花形成花蕾时心皮停止发育,雄蕊发达;雌花则在形成花蕾时雄蕊停止发育,而心皮发达,进而形成雌蕊和子房。

瓠果,形状有圆筒形、椭圆形和长圆柱形等多种。嫩瓜与老熟瓜的皮色有的品种相同,有的不同。嫩瓜皮色有白色、白绿、金黄、深绿、墨绿或白绿相间;老熟瓜的皮色有白色、乳白色、黄色、橘红或黄绿相间。

种子

每果有种子300-400粒,种子为白色或淡黄色,长卵形,种皮光滑,千粒重130-200g。寿命一般4-5年,生产利用上限为2-3年。

菟丝子的形态特征

花朵特征

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近于无总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仅1毫米许;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长约1.5毫米,顶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边缘长流苏状;子房近球形,花柱2,等长或不等长,柱头球形。

种子特征

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

根茎特征

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无叶。

蒴果特征

蒴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的周裂。

瓠瓜的形态特征

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4米,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呈心脏形,上面有茸毛。雌雄异花同株。有时也产生两性花,但所结的果实常为畸形果,无食用价值。花白色,多在夜间以及阳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开放,故有别名“夜开花”。雄花多生在主蔓的中、下部,雌花则多生在主蔓的上部。侧蔓从第1~2节起就可着生雌花,故以侧蔓结果为主。

瓠果,开花后10~20天即可采收,其幼嫩的果皮及胎座柔嫩多汁,可食用;老熟后果皮硬化,胎座组织也干枯,不可食。观赏葫芦或称小葫芦。果实长仅10厘米左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5个变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22,可相互杂交。

西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密被长柔毛,花萼裂片狭披针形,与花萼筒近等长,长2-3毫米;花冠淡黄色,径2.5-3厘米,外面带绿色,被长柔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钝或稍尖,脉黄褐色,被毛;雄蕊3,近离生,1枚1室,2枚2室,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长0.5-0.8厘米,宽0.4厘米,密被长柔毛,花柱长4-5毫米,柱头3,肾形。

果实大型,近于球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果皮光滑,色泽及纹饰各式。种子多数,卵形,黑色、红色,有时为白色、黄色、淡绿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钝圆,通常边缘稍拱起,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厚1-2毫米,花果期夏季。

菟丝子的形态特征

种子特征

种子类球形或卵形,略扁,直径1一1.5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红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除去种皮,可见卷旋状的胚。

花朵特征

花冠白色,钟形,长为花萼的2倍,裂片向外反曲;雄蕊花丝扁短,基部生有鳞片,矩圆形,边缘流苏状;子房2室,花柱花柱2个。蒴果扁球形。被花冠全部包住、盖裂,种子2一4粒。花期7一9月,2个。果期8一10月。花两性,多数和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约1mm;花萼西洋太,长约2mm,中部以下连合,裂片5,三角状,先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mm,5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花冠简基部具鳞片5,长圆形,先端及边缘流苏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花丝短,花药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头头状。

根茎特征

一年生寄生草本。十分茂盛,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5mm,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卵形。

蛇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纤细,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长硬毛。叶片膜质,圆形或肾状圆形,长8-16厘米,宽12-18厘米,3-7浅裂至中裂,有时深裂,裂片极多变,通常倒卵形,两侧不对称,先端圆钝或阔三角形,具短尖头,边缘具疏离细齿,叶基弯缺深心形,深约3厘米,上面绿色,被短柔毛及散生长柔毛状长硬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主脉5-7条,直达齿尖,细脉网状;叶柄长3.5-8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柔毛及疏被柔毛状长硬毛。卷须2-3歧,具纵条纹,被短柔毛。

花雌雄同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常有1单生雌花并生,花序梗长10-18厘米,疏被短柔毛及长硬毛,顶端具8-10花,花梗细,长5-12毫米,密被短柔毛;苞片钻状披针形,长3 (-5) 毫米;花萼筒近圆筒形,长2.5-3厘米,顶端略扩大,径4-5毫米,密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硬毛,裂片狭三角形,长约2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反折;花冠白色,裂片卵状长圆形,长7-8毫米,宽约3毫米,具3脉,流苏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药柱卵球形,长约3毫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退化雌蕊具3枚纤细分离的花柱。雌花单生,花梗长不及1厘米,密被长柔毛;花萼及花冠同雄花;子房棒状,长2.5-3厘米,径约3毫米,密被极短柔毛及长柔毛状硬毛。

果实长圆柱形,长1-2米,径3-4厘米,通常扭曲,幼时绿色,具苍白色条纹,成熟时橙黄色,具种子10余枚。种子长圆形,藏于鲜红色的果瓤内,长11-17毫米,宽8-10毫米,灰褐色,种脐端变狭,另端圆形或略截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两面均具皱纹。花果期夏末及秋季。

相关推荐

香瓜的形态特征

瓜科植物的果实肉质,具多室及多种子和浆果很像,但是这些果实的花托与外果皮愈合,常形成厚厚的外皮,在分类上特别称之为“瓜果”,香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香瓜的果实由五个心皮构成,种子着生于心皮的边缘,属于侧膜胎座,而每个心皮的中央皆有一片由中肋衍生形成的假隔膜。大多肉质果藉由动物的采食来散播种子,而未受动物们青睐的果实就得等瓜熟蒂落、果皮腐烂后,种子才有机会萌发。 香瓜的种子周围裹着一层甜甜的、富含养分的粘液,这层黏液除了引诱鸟儿啄食种子外,也可以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

瓜叶菊的形态特征

茎 瓜叶菊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被密白色长柔毛。 叶 瓜叶菊叶具柄,叶片大,肾形至宽心形,有时上部叶三角状心形,长10-15厘米,宽10-2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不规则三角状浅裂或具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被密绒毛;叶脉掌状,在上面下凹,下面凸起,叶柄长4-10厘米,基部扩大,抱茎;上部叶较小,近无柄。 花 瓜叶菊为头状花序直径3-5厘米,多数,在茎端排列成宽伞房状;花序梗粗,长3-6厘米;总苞钟状,长5-10毫米,宽7-15毫米;总苞片1层,披针形,顶端渐尖。

脆瓜的形态特征

脆瓜,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实长条型,比黄瓜粗两三倍,外形似西葫芦,颜色为翠绿色,成熟的脆瓜颜色发白,其口感是酥、脆,味道清香,略带些甜味,其果皮、果瓤都能吃。 脆瓜植株为一年生攀援或匍匐状草本。茎有棱角,被有多数刺毛,叶互生,叶片为卵圆形或肾形,宽与长略相等。 脆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西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的白 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

苦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 须纤细,长达20厘米,具微柔毛,不分歧。 叶柄细,初时被白色柔毛,后变近无毛,长4-6厘米;叶片轮廓卵状肾形或近圆形,膜质,长、宽均为4-12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脉上密被明显的微柔毛,其余毛较稀疏,5-7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裂片,先端多半钝圆形稀急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叶脉掌状。 雌雄同株。雄花:单生叶腋,花梗纤细,被微柔毛,长3-7厘米,中部或下部具1苞片;苞片绿色,肾形或圆形,全缘,稍有缘毛,两面被疏柔毛,长、宽均5-15毫

蛇瓜的形态特征

叶片膜质,圆形或肾状圆形,长8-16厘米,宽12-18厘米,3-7浅裂至中裂,有时深裂,裂片极多变,通常倒卵形,两侧不对称,先端圆钝或阔三角形,具短尖头,边缘具疏离细齿,叶基弯缺深心形,深约3厘米,上面绿色,被短柔毛及散生长柔毛状长硬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主脉5-7条,直达齿尖,细脉网状;叶柄长3.5-8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柔毛及疏被柔毛状长硬毛。卷须2-3歧,具纵条纹,被短柔毛。 花雌雄同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常有1单生雌花并生,花序梗长10-18厘米,疏被短柔毛及长硬毛,顶端具8-10花,花梗

白地瓜的形态特征

粗壮、缠绕、草质藤本,稍被毛,有时基部稍木质。根块状,纺锤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径在20-30厘米左右,肉质。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5-11毫米;小托叶锥状,长约4毫米;小叶菱形或卵形,长4-18厘米,宽4-20厘米,中部以上不规则浅裂,裂片小,急尖,侧生小叶的两侧极不等,仅下面微被毛。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每节有花3-5朵;小苞片刚毛状,早落;萼长9-11毫米,被紧贴的长硬毛;花冠浅紫色或淡红色,旗瓣近圆形,长15-20毫米,中央近基部处有一黄绿色斑块及2枚胼胝状附属物,瓣柄以上有2枚半圆

苦瓜的形态特征

苦瓜根系发达,侧根较多,根群分布范围在1.3米以上,茎为蔓性,五棱,浓绿色,有茸毛,分枝力强,易发生侧蔓,侧蔓又发生孙蔓,形成枝叶繁茂的地上部。子叶出土,初生真生对生,盾形、绿色。真叶互生,掌状深裂,绿色,叶背淡绿色,5条放射叶脉,叶长18厘米,宽18~24厘米,叶柄长9~10厘米,柄上有沟。花为单性,雌雄异花同株。先发生雄花,后生雌花,单生。果实为浆果,表面有很多瘤状突起,果形有纺缍形,短圆锥形、长圆锥形等。皮色有绿色,绿白色和浓绿色,成熟时为桔黄色,果肉开裂,露出种子,种子盾形、扁、淡黄色,每果含有种

倭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草本;茎常节部生根,伸长达2-5米,密被白色短刚毛。 南瓜 叶柄粗壮,长8-19厘米,被短刚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质稍柔软,有5角或5浅裂,稀钝,长12-25厘米,宽20-30厘米,侧裂片较小,中间裂片较大,三角形,上面密被黄白色刚毛和茸毛,常有白斑,叶脉隆起,各裂片之中脉常延伸至顶端,成一小尖头,背面色较淡,毛更明显,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顶端稍钝。卷须稍粗壮,与叶柄一样被短刚毛和茸毛,3-5歧。 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筒钟形,长5-6毫米,裂片条形,长1-1.5厘米,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