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合适 荠菜车前子饮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合适 荠菜车前子饮

材料:荠菜30克(鲜品50克),车前子15克。

做法:荠菜洗净,与车前子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煎20分钟即可。

功效:荠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车前子能清热利湿,荠菜车前子饮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水肿,小便短少,口干渴者。

肝胆湿热怎么去除

身体有湿热的人常常会觉得腿脚沉重‘,舌苔黄腻,身上总是容易长一些红痒的东西。当然,湿热侵袭人的不同部位,会有相应的一些具体的病症。那么肝胆湿热如何除去?肝胆湿热侵犯人体的上部会导致头面部的头晕头涨、眼睛发红、耳鸣耳聋、口苦,湿热困在中焦会导致胸痛,侵袭下焦表现为阴部湿痒、小便黄、阴肿。

如果女性肝经湿热的话,可能导致白带发黄、黏稠、有臭味。男性肝经湿热还可能导致睾丸肿痛、阳痿、早泄等。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您可以选择龙胆泻肝丸来清湿热。

肝胆湿热如何除去?龙胆泻肝丸是根据古方龙胆泻肝汤而制作的一种中成药。所谓龙胆,是指的本方里的君药龙胆草。龙胆草首载于《神龙本草经》,因叶子像龙葵,味苦如胆汁,所以叫做龙胆草。龙胆泻肝丸除了龙胆草之外,还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和甘草。

龙胆草是君药,大苦大寒,清肝胆实火;-黄苓清上焦湿热;栀子清全身湿热;生地黄补血清热;当归补血活血。苦寒清热的药,加上补肝脏阴血的药,防止攻伐太过而损伤肝脏,真是最好不过了!另外,柴胡退热,疏肝解郁,引导其他药物上升到头面部来治疗肝经实热导致的目赤头痛、口苦、耳鸣、耳聋等。

野菜车前子怎么做吃法好

1、野菜车前子粥

把野菜车前子采集以后回家放在清水里浸泡几个小时,再清洗干净,然后取出切成碎末备用,把大米洗净放在锅中加清水煮制,在大米开花以后再把切好的野菜车前子碎末放入到锅中,继续煮制十多分钟,然后加入少量的白糖调匀,关火降温以后就能食用。

2、野菜车前子可凉拌

把野菜车前子凉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是采用这种食用方法时,需要选择比较鲜嫩的野菜车前子,收取以后可以把它洗净,再放入开水中焯烫,烫好以后过冷水降温,然后去掉水分。把大蒜制成蒜泥放到野菜车前子中,再加入食用盐和香醋以及少量的白糖,用筷子调匀就能装盘食用。

3、野菜车前子可以煎饼吃

野菜车前子煎饼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制作方法也比较简单,只需要把洗净的车前子嫩叶剁碎,加入面粉和蛋鸡以及清水调成面糊,在电饼档中加入食用油,倒入面糊摊平,煎到两面金黄以后就能取出食用。

尖锐湿疣用什么药好

尖锐湿疣西药治疗

<1>干扰素与0.5%鬼臼毒素酊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2>白介素(IL)-2对能够有效的避免尖锐湿疣出新复发的情况。

<3>尖锐湿疣患者可以适当的选择 5-氟尿嘧啶霜控制尖锐湿疣复发比较明显。

治疗尖锐湿疣的常见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组成: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黄芩。

功效与用法:清泻肝胆湿热。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患者。

双黄连口服液

组成:双花、黄连。

功效与用法: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染毒邪型者。

血府逐瘀口服液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功效与用法: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者。

治疗耳鸣最好的药品都有哪些

1、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禁忌症:孕妇慎服。

2、龙胆泻肝片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甘草(蜜炙)。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3次。

禁忌症:尚不明确。

3、硼酸冰片滴耳液

成份:硼酸9%,冰片0.4%

功能主治:耳内消炎止痛药。用于耳底、耳塞、耳内流黄水等症。

用法用量:滴耳。一次2-3滴,一日2-3次。

禁忌症:尚不明确

4、盐酸丁咯地尔片

成份:主要成份为:盐酸丁咯地尔。其化学名为:4-(1-吡咯烷基)-1-(2,4,6-三氧基苯基)4-丁酮盐酸盐。分子式:C17H25NO4HCl分子量:343.85

功能主治:1、外周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雷诺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2、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眩晕、耳鸣、智力减退、记忆力或注意力减退、定向障碍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15~0.3g(1~2片),一日2~3次,或遵医嘱。

禁忌症:尚不明确

5、耳聋左慈丸(浓缩丸)

成份:磁石(煅)、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竹叶柴胡、泽泻。

功能主治: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耳朵疼引起头疼怎么办

西医治疗

一般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检查开具合适的药物处理,当耳朵疼头痛出现听力下降和不明原因发热、剧烈头痛或精神异常的精神病样症状时,都应警惕颅腔内的并发症,第一时间就医查看五官科或神经外科。

中医治疗

早期以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为主,应用蔓荆子汤加减。

对中耳炎化脓后,以散湿解毒、活血排脓及清肝胆湿热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菊花、苦参、升麻各10克,龙胆草3克,大黄5克,黄芩、柴胡各12克,夏枯草、地肤子、车前子各20克,桑白皮15克,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妇科炎症慢性盆腔炎如何治疗

(1)清热化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黄芩10克、.黄连12克 .黄柏12克 .栀子10克。

(2)肝胆湿热重者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生栀子10克、黄芩8克、生地15克、柴胡12克、车前子8克、木通8克、泽泻12克、当归6克、甘草3克。

(3)膀胱湿热重者用柴芩汤:柴胡12克、黄芩10克、猪苓12克、茯苓10克、泽泻12克、滑石10克、半夏8克。

除上述治疗外,热重时重用黄芩、黄连、黄柏、椿根白皮、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银花等;湿重时重用苍术、厚朴、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等;痛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乳香、没药、 乌药等。产后可加益母草、蒲黄、山查炭等。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合适 郁金清肝茶

材料:郁金10g,绿茶2g,炙甘草5g,蜂蜜少许。

做法:将郁金,绿茶,炙甘草加水煮沸,再小火熬10分钟,熬好冷却,待温度凉至60度左右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郁金能疏肝解郁,化石。郁金清肝茶适用于胆结石引起的肝胆湿热者。

怎样治疗肝胆湿热

佐以芳香化浊,药用可以使用龙胆草、黄芩、金银花、野菊花、栀子、茵陈、赤芍药、生地黄、北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生大黄。这些药物可以中气、调和诸药,防苦寒之性伤胃耗气,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养血至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患者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对于湿重于肝胆湿热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史利胆退黄、方中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之精品。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可用:

1.板蓝根菊饮: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肝胆湿热的治疗用药

肝胆湿热治法主要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专家介绍说: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品;对于湿重于热者,佐以芳香化浊,药用可以使用龙胆草、黄芩、金银花、野菊花、栀子、茵陈、赤芍药、生地黄、北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生大黄。这些药物可以中气、调和诸药,防苦寒之性伤胃耗气,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养血至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患者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对于湿重于肝胆湿热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史利胆退黄、方中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之精品。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可用:

1.板蓝根菊饮: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细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治疗方法

细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一、肝经湿热证:白带色灰或色青灰,有恶臭味,或伴有外阴瘙痒,常有口苦、口渴、气急、心烦、舌红、苔黄、脉弦滑。这是由于肝胆湿热下注,湿热毒邪流注于肝脉,故白带色灰或色青灰,有恶臭味,或伴有外阴瘙痒。口苦、口渴、气急、心烦、舌红、苔黄、脉弦滑均为肝胆湿热之候。治疗宜清泻肝胆湿热。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10g黄芩10g柴胡10g栀子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生地15g淡竹叶10g生甘草6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柴胡、栀子清泻肝胆湿热,车前子、泽泻、木通清热利湿,当归、生地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淡竹叶、生甘草清心降火、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泻肝胆湿热之效。如白带恶臭者,加入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外阴瘙痒者,加入苦参10g,地肤子25g。

细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二、脾湿下注证:白带质稀,量多,纳差,乏力,脉虚,舌淡。这是由于脾气不足,脾不运湿,湿邪下注,故白带质稀,量多。纳差、乏力、脉虚、舌淡均为脾气不足之候。治疗宜健脾利湿。方药宜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药:党参10g白术10g茯苓20g白扁豆30g薏苡仁30g败酱草3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以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健脾利湿,败酱草解毒化浊,全方共奏健脾利湿之效。伴有血虚者,加入当归10g,鸡血藤30g;白带量多者,加入芥穗炭10g,炒苍术10g。

尿路感染中医治疗

1、膀胱湿热

【主证】 :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溺色黄赤,少 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方药】 :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韦。 木通,瞿麦,车前草,篇蓄,滑石,山栀,大黄(后入),灯心草,生甘草,石韦,蒲公英。

2、肝胆郁热

【主证】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尿频而痛,溺色黄赤,少腹胀痛,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 :清泻肝胆湿热。

【方药】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当归,山栀,黄芩,甘草。

肝胆湿热如何调理呢

(一)内治法

1、肝胆湿热

证候: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见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半夏;若见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苓、金银花;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湿热黄疸

证候: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泄热,利湿,退黄。主方:茵陈蒿汤加味。方药:茵陈、栀子、车前子、茯苓、滑石、连翘、赤芍。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黄疸加深,嗜睡或昏迷者,宜送服或鼻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3、湿热阻滞肝胆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则: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方:大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枳实、厚朴、黄芩、半夏、大黄、生姜,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腹痛剧烈,呕吐蛔虫者,宜先服乌梅丸安蛔,再选用本方;若湿热煎熬成砂石,阻滞胆道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若胃肠燥热,大便不通,脘腹脓满者,加芒硝(冲服)。

(二)外治法

1、外敷药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黄,任选1种,选敷合谷、列缺,发泡后,刺破流出黄水(但操作时避免感染,最好在医务工作者的监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湿热黄疸。

(2)地肤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阴,用于阴部湿痒,带下黄臭。

2、灌肠疗法

(1)生大黄、马齿苋、黄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每日1~2次。

(2)生大黄、败酱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肠,保留20~30分钟,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

肝胆湿热可用饮食调理

肝胆湿热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尽量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最好做到戒酒,平时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心情舒畅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肝胆湿热可以多吃些降湿去热的食物如苦瓜、松花粉、猪肝、猪腰、螺旋藻等。还可以熬些汤喝如田基黄煮猪肝、茅根茵陈肉汤、莲子汤、瓜蒌藕粉羹、金针芦笋、绿豆粥等,这些食物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内微循环,消除肝胆湿热炎症,帮助身体的恢复。

以上就是有关肝胆湿热的一些相关内容了,肝胆湿热的治疗原则是清利肝胆,所以在饮食上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少吃一些肥甘油腻的食物,这样对调理肝胆湿热也是有帮助的哦。

喝什么茶对肝脏好 夏枯草桑叶清肝茶

材料:夏枯草,野菊花,山栀子,茵陈,溪黄草各15克,桑叶,车前子,黄芩各10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分别用清水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代茶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解毒,适宜于肝胆湿热证人群饮用,可缓解头痛,烦躁,口苦,小便黄等症状。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者不宜饮用。

相关推荐

中耳炎患者的饮食保健

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病,患者常会出现耳内流脓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听力下降。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慢性中耳炎的症状,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出现。掌握合理的饮食对于中耳炎患者的治疗康复也非常重要。 一、分泌性中耳炎食疗方: 1.鳖甲薏米汤:金银花克,柴胡9克,鳖甲l 5克,薏米18克,红糖适量,前3昧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去渣,入薏米、红糖煮粥熟后服用,每晚1次,7天为1疗程,具有清利肝胆湿热功效,对于肝胆湿热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薏米绿豆车前

栀子的药材应用

1.热病心烦。该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可用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如黄连解毒汤《外栀子台秘要》。 2.湿热黄疸。该品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或配黄柏用,如栀子柏皮汤《金匮要略》。 3.血淋涩痛。该品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

治疗湿热重的中成药

治疗湿热重的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 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

肝胆湿热的3个小偏方

1、【茵陈玉米须汤】 配方:绵茵陈30克,玉米须30克。 制法:上二味加清水适量煎煮取汁。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每日1剂,代饮。 2、「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名」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酒炒)4.5克,炒黄芩8克,栀子(酒炒)9克,当归(酒洗)9克,生地黄(酒洗)9克,泽泻6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柴胡3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空腹服。 3、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肝胆湿热怎么去治疗

1.肝胆湿热 证候: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见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半夏;若见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苓、金银花;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湿热黄疸 证候: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

肝胆病怎么办

1.肝胆湿热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剂,温服。 若见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半夏;若见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阴囊湿疹,睾丸肿痛,或带下黄臭者,加地肤子、黄柏;土茯苓、金银花;若小便频数涩痛,甚或小便点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湿热黄疸 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

滴虫性阴道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方药组成: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方中龙胆草善泻肝胆之实火,清下焦之湿热,而本证主要是由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所致,故以龙胆草为君药;黄芩、栀子具有苦寒泻火之功,在本方配伍龙胆草,为臣药;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解,亦为臣药;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则易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再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柴胡归肝经,可引诸药入肝胆而药达病所;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方中诸药合力清中有泻,泻中有补,共效达病,药到病除。《谦

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多为肝胆湿热 患者觉得口中有明显的苦味,并伴有口干舌燥,两胁胀痛,小便短黄等症状,多见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临床上,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尿道炎等肝胆湿热型的患者常常觉得口苦,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绵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药,口苦的症状很快就获得改善。 口苦有时源于情绪 学生压力过大,情绪紧张,一年四季口里很少没有苦味,尤其在考试前或考场上,大脑皮层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那口里的苦、涩、酸的感觉更是明显。可能患有精神性口苦。 健康人口腔一般感觉是清爽舒适的,只是夜间醒来或晨起后片刻会有轻微的口苦或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

1、龙胆泻肝汤 主治症状:肝胆湿热下注 功效:清利肝胆湿热。 成分:龙胆草(酒炒)4.5克,炒黄芩8克,栀子(酒炒)9克,当归(酒洗)9克,生地黄(酒洗)9克,泽泻6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柴胡3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空腹服。 2、救相汤 主治症状:肾虚惊怯,心包虚寒,阳事不举。 功效:温心包,举阳痿。 成分:人参30克,巴戟天30克,肉桂9克,炒枣仁15克,远志6克,茯神3克,高良姜3克,附子3克,柏子仁6克,黄芪15克,当归9克,菟丝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

肝胆湿热怎么办

第一:吃什么食谱 1、五汁饮:将马蹄、血蹄、莲藕、芦根、麦冬准备好,然后将所有的食材洗干净去皮;最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服用。这道食谱具有很好的清热解解毒以及生津止泻的作用,适合那些患有慢性肝胆湿热的患者服用。 2、板蓝根菊饮:将板蓝根还有菊花晶准备好,然后将板蓝根煎汤,最后放入菊花晶搅拌均匀之后一起服用,每天吃一次就可以了。具有很好的明目解毒还有清热疏风的作用,服用之后对于肝胆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患有慢性肝炎或者是肝胆湿热的患者都可以服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3、黄花菜粥:将黄花菜、糯米、瘦肉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