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口臭的中药治疗方法

口臭的中药治疗方法

1、薄荷 10 克,白术 15 克,石菖薄 10 克,煎水代茶饮。

2、母丁香。丁香洗净,含于口中1 粒。主治湿热、龋齿食滓腐烂之口臭。

3、大黄、冰片各等量。将大黄炒炭研末,加冰片混匀,每日晨起以本方 刷牙漱口。泻热降火,爽口除臭。

4、木香 10 克,公丁香 6 克,藿香、白芷各 12 克,粉葛根 30 克。水煎, 分数次含漱,每日 1 剂。不宜久煎。芳香化湿,清胃除臭。

5、佩兰 15 克。水煎服,每日1 剂,每次煎 5~10 分钟,含漱或内服,芳香比湿,除臭爽口。

口臭的治疗用药

【证治方药】

(一)胃肠热盛

1,临床表现:口臭,口渴喜冷饮,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胀,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兼滑、弦之象。

2,病因病机:素体阳盛,偏嗜辛辣厚味,或热病过程中可见本证。肠胃积热,上薰于口所致。

3,治法:清胃泻火,通下导热。

4,方剂:凉膈散(《局方》)加减。

药物:连翘10g,山栀10g,杏仁10g(打),薄荷3~6g(后下),生大黄6~10g(后下),竹叶10g,玄明粉3~6g(冲),甘草6g。

方义:连翘、山栀清热,大黄、玄明粉通里,杏仁润肠宽胸,薄荷芳香辟秽,竹叶利水清热,甘草和中。

加减:体弱者去大黄、玄明粉。加全瓜萎、麻仁润肠通便:口渴喜冷饮者,加芦根、茅根清热生津。

5,变通法:症状轻者,可用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或清胃散(《兰室秘藏》),清胃泻脾。

(二)饮食积滞

1,临床表现:口臭,嗳腐吞酸一似有食物发酵气味,脘腹胀满,不恩饮食,大便臭秽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2,病因病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宿食不去,胃失和降,积热冲上于口。而致口臭。

3,治法:消食导滞,清热泻火。

4,方剂: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药物:白术10g,枳实10g,神曲10g,山楂10g,黄芩10g,黄连5g,莱菔子10g,制大黄5~10g。

方义: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清热通便。枳实、白术为肠胃、脘腹病症常用对药,枳实理气除满,白术燥湿健脾。

加减:脘腹胀满者,加木香、槟榔除胀理气。

5,变通法:保和丸(《丹溪心法》)合三黄泻心汤(《金匮要略》)加减。

(三)痰热蕴肺

1,临床表现:口气腥臭,咳唾脓痰。痰量多色黄或带脓血,胸闷胸痛,口干口苦。或兼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2,病因病机:痰热壅肺,灼伤气血。壅积为痈,腐脓败臭上溢于口而成。可见于咳嗽、咯血、肺痈者。

3,治法:清热化痰,排脓辟秽。

4,方剂:千金苇茎汤(《千金要方》)加减,

药物:芦根30~60g,桃仁10g,薏苡仁30g,冬瓜子30g,杏仁10~15g,黄芩10~15g,鱼腥草15g。

方义:黄芩、鱼腥草清肺热,桃仁、苡仁、冬瓜子、杏仁化痰排脓,芦根生津润燥且有清热功效。

加减:发热加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

5,变通法:症轻者。用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简易方药】

1,藿香、薄荷叶各:10g,煎汤含嗽。

2,连翘6g研末,清茶送服。用于食韭蒜后口臭。

3、白牵牛子、藿香叶、稻糠灰各30g,冰片3g。研末,瓶贮备用。每日3次,适量刷牙。连刷数日,口臭可除。

生白芍能治口臭吗

口臭我们也叫做是口腔异味,口臭现在已经是作为一种疾病来处理,所以我们要寻求口臭的治疗方法才行,口臭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口臭一种是病理性口臭。治疗口臭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中药来治疗口臭,中药中的生白芍能不能起到治疗口臭的效用呢。

生白芍我们也叫做是白芍或者是芍药,生白芍有很好的镇痛和通经的作用,生白芍还能起到益气和祛瘀的好处,所以我们可以用生白芍来治疗口臭。

秘方:生白芍100g。

用法:生白芍100克水煎服,三天痊愈。永也不复发。

方解:口臭源自于胃热。口臭十年病人三天痊愈。永也不复发。

佩兰怎么食用

绿豆粥+佩兰能“加速”降火

三伏天潮湿、闷热,很多人都出现了胸闷、牙龈咽喉肿痛、生疮长痘等症状。对此,北京积水潭中药科医生梁志齐介绍了一个去火偏方:在绿豆粥里加点佩兰、薄荷能立即去火降暑。

具体方法是:在半斤绿豆中加入10克佩兰、5克薄荷、5克藿香,再随意放些薏仁米,加入冰糖一起熬。

特点:以上这些配料性凉、味甘,平时多喝可以消暑去火,起到排清体内毒素的作用。

佩兰茶是液体口香糖

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出现口臭,中医认为口臭一般是胃火旺盛,或者是体内湿热积聚引起,所以口臭的时候,往往伴有口热舌干,甚至是牙龈肿痛。对于这种口臭,可以用中药佩兰泡茶喝。

佩兰是一种芳香化湿类中药,味辛,性平,有解暑化湿,辟秽和中之功效,喝佩兰茶可以帮助消除胃火,所以能够比较有效地消除口臭,此外佩兰本身也有香味,能让口气更清新。

佩兰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取佩兰叶50克,水煎服或热水浸泡代茶饮。

对因胃热引起的口臭、口苦、苔腻、胃口不好的人,常喝佩兰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另外,随着气温的升高,常喝杯佩兰茶还有消暑、预防中暑的作用。

口服中药治疗口臭

脾胃实热型:

刷牙、进食时牙龈出血,小便赤,大便燥结;口里有腐臭味,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治疗上要清脾胃实热。

药方为清胃散加减:黄连6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当归6克,生石膏30克,山栀10克,大青叶10克,仙鹤草15克。

阴虚火旺型:

牙龈出血。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盗汗,大便于结,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上要滋阴清火。

药方用玉女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15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怀牛膝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丹皮15克,旱莲草10克,山茱萸10克。

治疗口臭我选中药

口臭的发生除与口腔卫生有密切关系外,中医认为脏腑积热亦是主要原因,常因胃热、痰热、食积等因素引起。

一、胃热口臭常见于温热病,或患有口疮、慢性牙周炎,或平时喜欢辛辣厚味者。患者口唇红赤,口渴饮冷,口中气味臭秽;或可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有龋齿、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赤、舌苔黄、脉搏有力。

药物治疗可用生石膏30克(先煎),黄连、丹皮各9克,生地15克,当归6克,夏枯草、蒲公英各12克,煎水内服。如果病情较重,可用大黄、薄荷(后下)各6克,芒硝9克(冲服)、山栀子、淡竹叶各9克,黄芩12克,连翘18克,白蜜15克,甘草3克,水煎内服。

二、痰热壅肺口臭多见于肺部感染、肺热、肺痛等。口中气味腥臭、胸通胀满、咳嗽痰黄,或咳吐脓血;口苦咽干舌燥,又欲饮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药物治疗宜清肺化痰辟浊。可选千金苇茎汤和泻白散加减:苇茎30克,桃红、桔梗、柴胡、浙贝各12克,冬瓜仁24克,甘草9克,鱼腥草60克,银花18克,桑白皮30克,地骨皮15克,煎水内服。

三、食积口臭多因饮食无节,宿食停滞。口中气味臭秽而带酸味,上腹胃脘部胀满,嗳气频发,不思饮食,大便失调,舌苔厚腻或腐腻,脉象弦滑。

药物治疗可消食导滞。药物可选枳实导滞丸加减:枳实、泽泻各12克,白术、茯苓各15克,神曲、连翘各9克,木香(后下)、砂仁各6克(后下),大黄6克(后下),煎水内服。亦可用保和丸,每次1~2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此外,上述三种类型口臭,均可使用特制漱口水漱口,如(1)石膏甘草水:生石膏100克,生甘草10克,清水2000毫升,置砂锅内煎水,待冷漱口,每日数次;(2)薄荷川连水:鲜薄荷叶50克,川黄连5克。先将川黄连置锅内煎水约1500毫升,然后加入薄荷叶煎煮5分钟,去渣留液待冷漱口,每日数次。

一道汤除口臭效果好

口臭就是口腔异味,经常困扰人们,甚至影响社会交往。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八成源于口腔疾病,全身性疾病如肺脓疡、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出血、糖尿病、尿毒症、中毒等,也会出现口臭。中医学认为,口臭由脾虚、胃热、食滞、气郁、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

芦根是一味常用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寒、味甘,入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痰、胃热呕吐等证。现代研究表明,芦根多糖抗氧化作用很强,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芦根汤对于胃热型口臭具有一定效果。胃热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好、大便干、口干、口渴、多汗等特点,舌质红,舌苔黄。因此,建议口臭患者先到口腔科就诊,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效果欠佳者可以配合服用芦根汤。另外,口臭患者饮食上应遵循低脂、低糖、蛋白质定量的原则;少吃肉类,多吃果蔬;多食粗粮,少食精细食品。

9个口臭的中药治疗方法

1.茉莉花茶适量含于口中。

2.藿香10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3.丁香2克含口中。

4.桂枝适量研为细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

5.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6.大黄适量于锅中炒成炭与冰片共研为细面,每日晨起取适量药粉刷牙并用温开水漱口。

7.草豆蔻30克,细辛10克共研为细面。每日3次取药面1克含口中。

8.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10克,麦冬6克水煎内服,亦可漱口。

9.莲心20克,藕30克同入锅中煮至烂后服食,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治疗口臭的中药偏方

1、茉莉花茶适量含于口中。

2、桂花3克沸水沏代茶频频内服。

3、藿香10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4、藿香15克,冰片5克,荷叶10克水煎取药汁每于饭后漱口。

5、藿香、佩兰各6克水煎取药汁含漱口。

6、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7、丁香2克含口中。

8、桂枝适量研为细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

9、连翘6克研为细面用绿茶冲服。

10、莲心20克,藕30克同入锅中煮至烂后服食,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口臭中药调理

中药治疗:不仅仅要清除脏腑实火,更重要的是要调节人体的脾胃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平衡口腔环境,肃清口腔细菌。清理为主,调补为辅,标本兼治,彻底肃清口腔有害细菌,均衡口腔小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口臭的发生。

口臭为临床常见疾病。患引病者,不仅令人厌恶,而且患者也常为交际、洽谈而苦恼。为帮助患者消除口臭,特将口臭的种种表现及治法,浅述如下。

1、胃火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应清泻胃火。宜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治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2、食积口臭: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引起。其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应消食导滞,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均可随症选用。热痰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应清肺涤痰。未化脓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治之;化脓化腐者,宜用千金苇茎汤(桃仁、苇茎、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3、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

4、口臭是口臭杆菌引发的一种常见病,人体口腔内产生的溶菌酶决定是否有口臭的存在,换了假牙的人尤其容易产生口臭,口臭杆菌主要是在齿缝中繁殖,靠分解口腔内的细菌生活。一般没有药物治疗,唯一可以控制它的是你的口腔内的溶菌酶,但是,某些厌氧菌抑制药有一定疗效,比如内服甲硝唑可以控制几天,在这几天,可以完全没有口臭。

【中医外治法】

1、黄连胶囊:将黄连2粒,去掉胶囊衣,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2、黄芩片:黄芩片3粒,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3、金匮肾气丸:取本品1丸,研细,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分成两份,置于伤湿止痛膏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温肾益气,适用于口咸、口淡。

4、伤湿止痛膏: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外敷肚脐或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

一道汤除口臭

我弟弟最近口臭明显,旁人都不愿走近跟他说话。有人给了他一个偏方,就是取芦根(干、鲜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天一次,早晨空腹服用,据说连服一周能治好口臭。请专家点评。

口臭就是口腔异味,经常困扰人们,甚至影响社会交往。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八成源于口腔疾病,全身性疾病如肺脓疡、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出血、糖尿病、尿毒症、中毒等,也会出现口臭。中医学认为,口臭由脾虚、胃热、食滞、气郁、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

芦根是一味常用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寒、味甘,入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痰、胃热呕吐等证。现代研究表明,芦根多糖抗氧化作用很强,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芦根汤对于胃热型口臭具有一定效果。胃热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好、大便干、口干、口渴、多汗等特点,舌质红,舌苔黄。因此,建议口臭患者先到口腔科就诊,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效果欠佳者可以配合服用芦根汤。另外,口臭患者饮食上应遵循低脂、低糖、蛋白质定量的原则;少吃肉类,多吃果蔬;多食粗粮,少食精细食品。

有什么中药药方可以治疗口臭

可以治疗口臭的中药药方介绍:

1、肺胃郁热,外邪凝滞,肺胃郁热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涕黄,苔少,舌红,脉细数。

治则:清热泻火

方药:芦荟汤加减:芦荟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荆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症见口臭、口干,牙龈红肿,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则:消热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黄莲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苏梗10克,犀角20克(先煎)。

3、肠腑实热:症见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烦,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通便

方药: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槟榔10克。

4、肾阳不足:口臭、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

治则:养阴滋肾

方药:左归饮加减:熟地10克,山药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龟板10克烊冲,杜仲10克。

中医中药怎样治疗口臭

治则:清热泻火

方药:芦荟汤加减:芦荟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荆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症见口臭、口干,牙龈红肿,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则:消热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黄莲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苏梗10克,犀角20克 (先煎) 。

3、肠腑实热: 症见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烦,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通便

方药: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槟榔10克。

4、肾阳不足:口臭、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

治则:养阴滋肾

方药:左归饮加减:熟地10克,山药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龟板10克烊冲,杜仲10克。

另外,全身性疾病还可引起口臭的如鼻渊、肺痈、咳血、肺痨、消渴、关格 (尿毒症),积聚 (肝昏迷)等都会出现不同的口臭。

生理性方面口臭则可由于喝酒、饥饿、吸烟、说话太多,精神紧张也会引起单纯性口臭,而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因吃大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洋葱、咖喱和酒精饮料在有些人也会经由血液循环到肺呼出难闻的“气味” 。

平素有口臭的疾患者,如症状较轻,不妨用霍香3g、薄荷1.5g、白菊花6g、绿茶少许、沸水泡代茶饮服。具有芳香悦脾,生津止渴化浊之妙,带来清新的口气。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文化渊源流长,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平时多读一些中医养生读物,这样慢慢的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口臭的中药疗法

概 述姐姐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因为姐姐最近有严重的口臭,一张嘴说话那个味道就会四处飘散,我们尴尬姐姐也觉得很尴尬。姐姐白天要上班,在公司里面同人聊天嘴巴一直演着嘴巴,人家同事误会姐姐了,以为姐姐不屑和她们聊天。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下只能够去找医生,医生给开了一些西药,服用后效果不是很明显。后来在隔壁大叔的推荐下去找了中医。经过中医的调理,果然好了很多了。现在就把经验和你们大伙共享一下啦。

步骤/方法:1经过老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中医说姐姐是由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所致,这些东西长期淤积在体内排不出去就变成了毒素。也就是所谓的“上火”和消化不良。中医给姐姐开了一些清热解毒,消食开胃的中药,按照医嘱,每天熬3次,分3次喝。

2除了喝中药以外,还要注意一些问题:1、一些辛辣的,刺激性大的的额,比如辣椒。葱、大蒜、油炸性食物不可以吃。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少油腻。2、消化不良的h话可以每天早晚喝一杯蜂蜜水,也可以吃香蕉,香蕉有下火通肠道的作用。3、如果觉得中药太苦的话不妨吃几个山楂,山楂有清胃除口臭的作用。

3在这么一段时间里,觉得嘴巴里的味道让人受不了的话不如咀嚼茶叶或用浓茶水漱口,可以明显减轻口腔异味。 适当地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像全麦面包,可以缓解口臭症状。

4做好口腔的清洁工作,饭前饭后刷牙,睡前刷牙,用牙线代替牙签。随身携带口香糖没事嚼一嚼,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口臭。注意好休息,不要熬夜,熬夜会加重口臭的,此外,保证心情的舒适愉快。

注意事项:忌食酸性强和糖分高的食物。

相关推荐

口臭治疗之药茶法

口臭是一种常见症状,由多种多样的原因引起,如口腔、鼻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或者进食蒜、葱、韭菜等有特殊气味的食物之后,都可能有难闻的口腔气味发出。中医认为,口臭与脾胃火盛、肺热壅滞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臭是一种反映内在疾病的症状,有此症者应该去医院检查,尽早发现原发病灶,及时治疗。例如龋齿、牙周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肺炎、胃窦炎等炎症,以及糖尿病、肝硬化、金属中毒、肺脓疡等严重疾病都会引发口臭。平时还应该戒除烟酒,饮食要清淡,餐后要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经常饮用有关药茶,

治口苦口臭的4种中药

1、黄芩片 黄芩片3粒,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2、黄连胶囊 将黄连2粒,去掉胶囊衣,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3、伤湿止痛膏 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外敷肚脐或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 4、金匮肾气丸 取本品1丸,研细,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分成两份,置于伤湿止痛膏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

口臭治疗

一、口内处理 1.洁牙 对于牙周病和其他牙齿疾病的患者,定期洁牙并接受治疗是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一些平时刷牙无法消除的牙石,最容易造成口臭,洁牙是解决牙石的有效措施。 2.洁舌 如果医生认为你的口腔状况很好,那么也许你需要清洁的是你的舌头,特别是如果你的舌苔非常厚的话。 二、化学处理 对于特别是牙周病造成的口臭,使用一些漱口液,可以起到治疗牙周病,改善口臭的作用。 三、习惯调整 1.戒除烟酒,这是最有效的防止口气变差的方法之一。 2.减少进食会影响口气的食物,尤其是在你将前往公共场合与人打交道前,适

中医治疗口臭小偏方

1.肺胃郁热、外邪凝滞、肺胃郁热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涕黄、苔少、舌红、脉细数。 治则:清热泻火 方药:芦荟汤加减:芦荟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荆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症见口臭、口干,牙龈红肿,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则:消热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 黄莲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苏梗10克、犀角20克 ( 先煎 ) 。 3.肠腑实热:症见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烦、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疗口臭口气吃什么药好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治疗口臭的药物可大致分为两种:外用药及内服药,内服药主要是针对体内某些病症的治疗,而外用药则是最安全也是最简单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口腔用药。 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口腔,消化系统等引起口臭的疾病,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由于口臭往往多是由于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所致,所以可以服用替硝唑或甲硝唑,这是一种治疗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臭,可以服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可以选用西药有:口服阿莫西林每天3次,每次两粒。若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 若是由于胃

中医治疗口臭良方

茉莉花茶适量含于口中。 桂花3克沸水沏代茶频频内服。 藿香10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藿香15克,冰片5克,荷叶10克水煎取药汁每于饭后漱口。 藿香、佩兰各6克水煎取药汁含漱口。 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丁香2克含口中。 桂枝适量研为细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 连翘6克研为细面用绿茶冲服。 莲心20克,藕30克同入锅中煮至烂后服食,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10克,麦冬6克水煎内服,亦可漱口。 银耳30克煮烂后加入蜂蜜10毫升充分搅匀后内

中药治疗口臭的方法有哪些

1、茉莉花茶适量含于口中。 2、桂花3克沸水沏代茶频频内服。 3、藿香10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4、藿香15克,冰片5克,荷叶10克水煎取药汁每于饭后漱口。 5、藿香、佩兰各6克水煎取药汁含漱口。 6、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7、丁香2克含口中。 8、桂枝适量研为细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

中医治疗口臭的偏方

中医治疗口臭的偏方 中医认为,口臭是由于脾胃消化不良,或肺与大肠积热所致。可能是由胃肠消化不良而又喜吃味甘肥腻之食物,大便秘结,劳心伤神,休息不足或慢性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疾病,例如慢性鼻炎、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炎、胃炎、肠炎、肝炎、糖尿病或胰腺炎等引起的。 因此,治疗口臭应以清肺胃之热、润大肠之燥为原则。验方可用竹叶石膏汤:生石膏、芦根各30克,生地、金银花各12克,竹叶、麦冬、法夏、连翘、桔梗各9克,甘草3克,清水五碗半煎取一碗温服,服药期间少吃虾、蟹、笋、蛋、花生等易发物及其它肥腻、难消化食物。 如果

治疗口臭

首先应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2次,并养成进食后漱口的习惯。 其次,进行舌面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80%~90%的口臭是来源于舌背,因此,口腔医生应该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舌刮匙来清洁舌面。 另外,还可选用能有效抑制舌面微生物生长的漱口水进行局部抗菌。对于因为牙结石引起的口臭,可以进行定期洗牙来消除口臭。 平时不要在睡前吃不洁净的食物,特别是睡前不要吃过甜的和油腻的东西。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宿便,这样也有利于防治胃肠和口腔等疾病,防止口臭的发生。 多喝些凉开水,以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元凶

在消化不良口臭患者中,80%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口臭消失,氯己定对抗菌失败的患者没有改善口臭的作用。Serin等对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三联疗法前后的症状进行统计发现,口臭的改善是细菌成功根除患者最为明显的主观症状,由治疗前的91.9%下降为3%。 大量研究证实,85%~90%的口臭来源于口腔,研究幽门螺杆菌与口臭之间的关系,界定口腔条件尤为重要。因此,陈曦在研究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口腔指数,将牙周来源的口臭排除在外。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口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无口臭的受试者,而且胃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