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痛如何防治
脚背痛如何防治
1、给脚跟加上衬垫
“脚跟痛是男人们抱怨最多的毛病。”科尔曼博士说,“建议买鞋时将手伸进鞋里面向下压一压,如果鞋底有弹性就说明有比较好的衬垫。”
随着年龄的增长,脚跟越来越容易受伤,如果再加上一双没有衬垫的硬邦邦是鞋子,脚跟更容易受累疼痛。
2、冷热水交替泡脚
当你的脚因走路过多而导致劳累不适时,最好的方法是晚上九点左右用冷热水交替泡脚。此法可促进血管收缩和舒张,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脚部酸疼的症状。
3、伸展小腿肚
一种被称为足跟刺的骨骼增生也会引起足跟痛。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工作的足病医生、足病学博士斯汀鲍姆说,伸展足跟索或脚背部的跟腱能够减轻这种疼痛。
脚背痛按什么穴位
太白穴,缓解脚痛;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
专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
背痛如何预防
1、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或站姿之后,应放松腰部,或伸展腰肢。
2、适度变换颈部的姿势,最好每工作一小时休息几分钟。
3、过于肥胖者,应该恰当减肥以减少腰部的负担。
4、不宜选用过软的床垫,较硬的床垫对腰部有助益。同时,尽量不要俯卧,对腰部不利。
5、提着重物时,尽量贴近身边。
6、弯腰或扭腰时要尽量小心,或是避免尽量弯腰或扭腰。
7、长期身心劳累也是腰背痛的诱因,因此预防之道也包括在工余的时候尽量放松自己。
走路脚背痛的原因
1、痛风,这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可造成脚背、脚部肿痛,长期下去还可引起脚部关节变形。可采取对症治疗,促进代谢的改变。
2、丹毒,这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由于细菌感染,造成局部皮肤肿胀。
3、皮肤过敏,患者被蚊虫叮咬过后,引起的肿胀性疼痛。
4、脚背叫做下肢,下肢水肿有原因的:比如体循环血液淤积,心脏泵血功能不好,长期卧床也有关系,还有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少或消耗多,长期的消耗性疾病就是这样的。不用担心啊。
5、一般来说你的情况主要是要考虑是属于机体局部出现炎症导致的症状,是可以使用点抗炎消肿的药物进行治疗一下就是可以的。
高锰酸钾的作用 辅助治疗痔疮
高锰酸钾是坐浴的常用溶剂,对痔疮也十分有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浸泡,可止痒止痛、防治感染,促进脱出的痔核复位,可复制治疗痔疮。
腰酸背痛家庭防治措施
●马上卧床
急性腰背痛患者第一件要事就是躺在床上休息,其实,这也可能是你唯一能做的事。任何肢体的移动,甚至起身去厕所,都可能引起疼痛。因此,病发后的前一、二天,应尽量卧床休息,保持最低的活动量。
●勿长时间卧床不动
卧床时间视疼痛的程度而定,假如躺了两天依然疼痛,则多躺一天无妨。然而,最好能尽快下床。大部分人认为卧床一周后,腰背痛自然会消失,但事实上多躺无益。因为每卧床一周,你就得花两周的时间来恢复正常。其实,卧床的天数和复原并无太大关系,对大多数人而言,卧床只是病发后所能采取的最舒服姿势。
●冰敷止痛
急性腰背痛袭来时,最佳的方法是用冰块按摩,它有助于消除背部肌肉的肿胀及紧绷。你可以将冰敷带(或将冰块包在手巾里)置于疼痛部位,按摩7—8分钟,如此1至2天。
●热敷疗法
在冰敷一、二天后,可以改用热疗法。将软毛巾置于温水小,扭干。背朝上趴上,在臀部及脚踝各垫一枕头。把毛巾平铺在背部疼痛之处,覆上一层塑胶袋,再放上电热板,调整至中等热度。如果可能,再压一层重物,这方法提供热湿气,有助于减轻肌肉痉挛。
你也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冷热交替可以纾解疼痛,冰敷30分钟后,再热敷30分钟,如此地反复数次。
●下床方法
当你非得下床时,可以小心地慢慢滚动到床边,一旦来到床边,先让双脚着地,再将身体直直地撑起,有如跳板的反弹动作,这种方式可以使你的疼痛减至最低程度。
孕妇耻骨疼痛防治有方法
许多孕妇会抱怨耻骨附近疼痛,但在就诊时往往被告知这是妊娠伴随的不适症状之一,是微不足道而必须忍受的。而有些症状严重者甚至因此而必须接受剖宫产。究竟耻骨疼痛的原因何在?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它所带来的不适?
在怀孕的时候,弛缓素和黄体素这两种激素可以帮助韧带松弛,使得骨盆的伸缩性变大,以给予胎儿更多的成长空间,并有利于分娩之进行,因此耻骨联合分离几乎会发生在所有妊娠的女性身上。
但在有些孕妇,可能由于对上述激素的敏感度太高,使得耻骨联合区域非常松弛;或因骨盆的排列有问题,让这个关节处承受了较多的压力,而导致了耻骨联合过度分离的发生。
根据文献的统计,一位未怀孕的女性,其两片耻骨间的正常距离为4~5毫米,一旦怀孕,在激素的作用下,两者间的距离至少会增加2~3毫米,因此,若耻骨间宽度在9毫米以下,在妊娠的情况下是属于正常的范围,通常没有症状,即便有疼痛也不太明显;一旦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5毫米,则属于耻骨联合过度分离,就会引起较严重的疼痛。
医学小词典 耻骨联合
骨盆是一块圆形的骨头,从两侧至前面中央会合,而这个前端中央的部分就叫做耻骨。耻骨是两片骨头,中间有空隙而非紧靠在一起,两片骨头间靠几个韧带构成的纤维软骨性的组织联接起来,这个区域就叫耻骨联合。
诊断方式
怀孕中、分娩时或生产后都有可能会发生耻骨联合的过度分离,对其发生几率的报道从1/300到1/30 000均有,与病人的体型无关。诊断方面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而来,而一些影像学的检查,如骨盆腔的X光摄影(生产后),超声波检查(怀孕中),或核磁共振的扫描,都可以作为辅助性的诊断工具。
按摩什么穴位对肾好
按摩命门:命门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具有温肾壮阳,强肾固本,延年益寿之功,按摩命门可以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运行,配合神阙穴按摩,可以调和阴阳,通行气血,起到祛病强身的功效。主治阳痿,遗精,腰痛,肾寒阳衰等症。
按摩肾俞:肾俞位于背部,是肾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肾俞能够有效刺激到肾部,能补益脑髓,滋养肾精,聪耳明目,补肾强身,从而起到预防早衰的作用,并对腰膝酸痛,神经衰弱及泌尿系统症状具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有的人在过度疲劳后感到腰酸背痛,也可以对肾俞进行按摩。
按摩涌泉:足心涌泉穴直通肾经,临睡前先用温水泡脚,再用手相互搓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虚热证效果甚佳。
跑步脚背痛的治疗方法
1、足底腱膜炎:足底腱膜有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的作用。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其部位常常集中于跟骨结节腱膜起点处。
2、足底筋膜炎:是由于足底筋膜过度受压引起的。足底筋膜由足跟部起,到前足止,是贯穿于足底的纤维组织。足底筋膜炎也可能引起足跟痛、足弓痛及足跟骨刺。跖筋膜炎患者通常在组里侧(跟骨与足弓之间的部分)受伤。跖筋膜炎患者的疼痛通常在早上下床后的第一步或长时间休息后再迈步的时候。
3、跟垫痛: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人到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
4、跟腱腱围炎:跟腱附着部位的腱周围组织因外伤或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肿胀、疼痛。患者跟腱粗大、有压痛。
超实用!解决办公室7大疼痛! 止疼开关—解决办公室7大疼痛
头痛开关——揪揉眉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痛开关——搓捂后腰。背痛时,用双手搓搓后腰,腰酸背痛的症状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善。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
牙痛开关——按虎口或下关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痛总会让人坐卧不安,此时不妨试试身体两个止牙痛的穴位。一个在“虎口”附近,即拇指、食指合拢时肌肉的最高处。揉压虎口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另一个在耳朵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即下关穴。
肩痛开关——提揉“肩峰”。很多人经常帮父母揉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标准动作是什么。戴奇斌介绍说,揉肩除了能舒活肩部气血,还能按压“肩井穴”,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肩部最高处,有助于缓解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落枕等症状。
心痛开关——点按手腕。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即为心痛开关,此处也是中医所指的内关穴。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服硝酸甘油外,还可以点按此处5分钟,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此法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为了以防万一,发病时务必及时就诊。
痛经开关——揉捻脚背。痛经开关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凹陷处。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脚,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脚即可。
快速有效的头痛防治方法
1、头痛时,把双手浸在一盆热水中(保持水温在60℃左右),一般约30分钟,头痛会减轻或至消失。 这是因为偏头痛是由脑血管充血,压迫脑神经产生。当手部血管膨胀,血液流聚于手部,脑血管充血量就相对减少,血管膨胀也减少,压迫减轻,痛感便逐渐消失。
2、绿茶1克,谷精草5~16克,蜂蜜25克。前 2味加水250毫升,煮沸5分钟,去渣加入蜂蜜,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主治偏头痛。
3、生姜21克(切片),白酒250~500毫升。将生姜浸入白酒中,温服1~2小杯。主治偏头痛,心腹冷痛。
2、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根除。忌吃花椒、胡椒。
4、乌头、天南星、葱汁各适量,前2味研为细末,葱汁调敷太阳穴。主治偏头痛。
4、用白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治偏头痛。
5、川芎3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主治偏头痛。
6、辛夷花10-12克,鸡蛋2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
7、双勾30克,红枣60克,黑豆60克,生姜3片,鸡蛋2个,共煮服。
腰腿痛防治的“金标准”
方法一:燕子飞法
“燕子飞法“主要是加强腰背肌肌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动作要点:俯卧于床上,双下肢伸直并拢,双上肢平行放置身体两侧,同时用力使双上下肢、胸背部极度后伸,抬高致腰背部略为酸痛为佳,休息片刻,以此重复上述动作约15分钟。
方法二:挺腰法
腰部向前挺时,使腰部曲度加大,这样有利于维持腰部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强腰椎稳定性。若有腰椎滑脱者不宜做此锻炼。动作要点: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叉腰,虎口向下对称置于腰部髂骨两侧,腰部用力往前挺,双腿绷紧不能曲膝,使腰部达到酸胀感后,快速回到直立位,以此重复上述动作约15分钟。
方法三:倒走
倒走可以锻炼腰脊肌、股四头肌和膝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从而调整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适合不宜做剧烈运动的人群如体弱者、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等。人多车多、低洼不平的路上却不宜倒走,以免摔伤,尤其中老年人更应注意安全。动作要点:全身肌肉绷紧,身体直立,挺胸并有规律地呼吸,膝关节不能弯曲,两臂前后自由摆动或双手插腰,脚尖先着地,后脚跟着地,步子均匀而缓慢。每天坚持400步以上,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锻炼效果。
饮水可以防治下背痛
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但身体的各种不适也在空前高涨。下背痛在现今社会可说是相当常见,更可被归纳为职业病的一种。饮用水,健康水
实际上,下背痛不一定是明显的痛觉,有些人或许只觉得腰部酸麻;然而,较严重者就痛得非常厉害,如果并发神经受损,更可能出现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下背痛以及全身性的轻微疼痛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人们的这种轻视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其实下背痛等疼痛通常都是缺水的表现。
水虽然是轻柔的液体,但它在人体内,和骨骼神经一起支撑着人体,甚至比它们担负的重量还要大。身体缺水或脱水导致椎间盘问没有足够的水来润滑而产生摩擦,这种摩擦的表现形式是疼痛。所以脱水是引起下背痛不可忽视的因素。
详细地说来,其实大部分_的下背痛都是由于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比如肌肉韧带紧张或受损。导致这一点的原因除姿势不正确外,最主要还是身体局部缺水所致。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水几乎参与人体一切工作的进行,包括了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营养的吸收利用。肌肉虽然是由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化学体现,但它内部都有大量的水分存在,这些水分除了细胞液、血液外还包括黏附在肌肉各韧带上的一些水分子,它们充当着润滑剂的作用。比如,对于一个举重运动员来说,之所以很少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就是因为他的肌肉内有大量水分起着保护肌肉的作用,在肌肉被大力冲撞时有水分为他的身体进行缓冲和减压。饮用水,健康水
所以,我们必须保证日常生活中足够的饮水量,这样才能让全身的肌肉处于水的保证之中,缓冲来自四面八方和各种因素造成的压力,如此,下背痛自然也不会出现。
除了日常的饮水量保证外,对于由于下背痛造成的脊椎间盘脱出的病人我们还可以用水疗法来医治。
据研究,当水温为44℃时,血液循环可达正常的6倍之多(而最剧烈的肌肉运动仅为3.5倍),这样可使炎症水肿得到消除;而人体在水中时由于浮力作用可失重90%,失重可使腰部运动变得容易,使腰椎小结构发生改变,达到由牵引、按摩、药物治疗及热疗引起的复位作用。所以除饮水外,水疗法也不失为一种治疗下背痛的方法。
白领背痛如何防治
1、观察你的姿势
当脊柱处于自然直立的位置时它是最健康的。不良的姿势,如低头垂肩地坐在椅子上,俯身趴在书桌上,都会使脊柱偏离正常位置,将过多的压力压在背部肌肉上。当你坐立时应尽力保持良好的姿势。
2、伸展背部
对伏案工作的人来说,伸展背部可以防止并减轻背痛。坚持在工作时每隔15分钟站直身体,将双手置于后腰上,向后倾身。伸展时动作应该缓慢而平稳。
3、给背部以支撑
另一种帮助保持良好姿势的方法就是坐时将一个小枕头或者靠垫放在背下部的拱柱部位,这可以为背下部提供支撑,减轻对肌肉的过多压力。尤其当你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长距离行车时,记着给自己买个腰枕,并经常变换靠背的倾斜度。
普洱茶香骨的做法 功效
补肾润肺,散瘀止痛,防治神经衰弱,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