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跳广场舞多久最好
老人跳广场舞多久最好
跳舞加快器官代谢
跳舞时心跳、血流加快,呼吸加深,还能促进其他器官的代谢。但是,很多老人觉得广场舞运动量小,多跳一会儿才有效果,因此跟着舞群从头跳到尾,算下来,有的甚至会跳上两个多小时。
跳舞过久老得快
老人运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60分钟合理分配
每次活动多长时间为好呢?建议锻炼总时间以不超过60分钟为宜,这60分钟要合理分配: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热身运动;最多跳40分钟,强度以脉搏120—140次/分或轻度出汗为准;跳完后原地歇10分钟左右,可做些动作缓慢、放松的整理运动,不要直接回家,否则会影响大脑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
小幅度适度最得宜
老年人跳广场舞,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扭颈、转腰、转髋等动作。跳舞时穿吸汗的棉质衣服,同时最好额外带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凉。
老年人跳广场舞40分钟足够
老年人跳广场舞40分钟就够
每到傍晚,社区里、广场上、小区花园中都会准时响起悠扬的音乐声,一群老人随着音乐舞动。跳“广场舞”既养身又怡情,但如果老年朋友们盲目地“跟风”跳,就有可能得不偿失。
专家介绍,跳舞时心跳、血流加快,呼吸加深,还能促进其他器官的代谢。但是,很多老人觉得广场舞运动量小,多跳一会儿才有效果,因此跟着舞群从头跳到尾,算下来,有的甚至会跳上两个多小时。对此,专家认为,老人运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建议锻炼总时间以不超过60分钟为宜,这60分钟要合理分配: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热身运动;最多跳40分钟,强度以脉搏120—140 次/分或轻度出汗为准;跳完后原地歇10分钟左右,可做些动作缓慢、放松的整理运动,不要直接回家,否则会影响大脑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此外,老年人跳广场舞,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扭颈、转腰、转髋等动作。跳舞时穿吸汗的棉质衣服,同时最好额外带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凉。
跳广场舞的细节讲究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
广场舞是老年人社交的一种方式也是健身的不错选择,但在选择跳广场舞也应注意身体是否适合,要把握住广场舞的一些要点,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跳广场舞的细节讲究如下:
由于舞蹈会给人带来愉快感,很容易掩盖身体不适,因此在选择时不能单凭感觉。已有数据表明,跳舞前不测血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几率会提高。因此,建议老人跳舞前,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
哪怕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即收缩压低于140,舒张压低于90),街舞、迪斯科或长达2小时以上的任何舞蹈,也是老年朋友踩不得的“雷区”。因为老人心肺功能减弱,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升高,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供氧不足,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会导致心率和血压骤升,发生不测。
老人可以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舞蹈,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芭蕾、现代舞、扇子舞等有氧、中等强度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还要监控脉搏,最好在100—120次/分,切不可超过130次/分。
对于Ⅰ级高血压者(收缩压在149-159之间,舒张压在90-99之间),最好选择跳节拍在60—70步/分的狐步舞、慢三慢四等缓和的舞蹈。一旦血压“升级”到Ⅱ、Ⅲ级(收缩压高于160,舒张压高于100),就绝对要杜绝跳舞了。
除了据身体状况选择舞蹈外,以下三点尤其该注意:
动作幅度别太大。老年人运动系统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因此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发生关节、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闻鸡起舞”要不得。很多老人习惯早起去公园跳舞。56岁的李大妈清晨和大家一起跳健身舞,突发脑出血,送医院抢救虽未丧命,但偏瘫了。因此冬天锻炼忌太早,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跳舞。
跳15分钟要休息。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准备活动,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跳15分钟应休息几分钟,总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有些老人一跳就停不下来,超过2个小时就不好了”。
此外,老年人跳舞时最好穿运动鞋,硬底鞋容易滑倒。跳舞后不能随意脱衣,以防感冒并引发其他疾病。同时饭后应休息40分钟左右,再开始跳舞。
老人跳广场舞有四大注意事项
广场舞无论在城市或者在城镇都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一到晚上8点左右,大妈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开始快乐地跳他们的广场舞。广场舞是一种集运动和娱乐一体的新时代的老年人运动,但是在跳的时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要牢记。那么老人跳广场舞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供大家参考。
老人跳广场舞的注意事项
1、每周5次即可
有不少老人跳舞积极性很高,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进行锻炼,其实每周锻炼5天,就能达到健身效果。此外,跳广场舞的场地一般会集中很多人,空气流通较差,时间长了,对呼吸系统也会有影响,建议在雾霾等空气质量较差的日子在家进行适当锻炼即可。
2、量力而行
老年跳舞不宜剧烈舞动,因为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弹性较差,如果长时间进行剧烈舞动,容易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现象。同时也要注意,老年人跳舞时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扭腰等动作,以防跌倒,发生关节、肌肉损伤。对于刚刚开始跳舞的“新手”而言,应从比较简单的动作学起,如果发现脚部不适,就要及时暂停活动。
3、着装宽松
由于多数广场舞都是在水泥等硬质地面上进行,穿一双舒适防滑的鞋子就十分有必要。如果穿硬底鞋或带跟的鞋跳舞,容易出现滑倒、扭伤等现象。
其次,这类鞋长时间穿着锻炼,易造成关节劳损等不良反应,建议穿着平底棉鞋或厚一点的旅游鞋。
着装上多带一件外套,运动结束后及时穿上,防止出汗后受凉。跳舞过程中容易出汗和口渴,但切记不要因为觉得发热就随意脱衣,避免感冒。
老人跳广场舞的注意事项 哪些人不宜跳广场舞 老人跳广场舞的好处
4、时间选择
早晨空腹跳广场舞,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跳舞到很晚则可能扰乱自身的生物钟。老年人消化功能都比较差,如果刚刚吃饱就去跳舞,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建议老年朋友选择晚饭后锻炼,时间以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跳广场舞的总时间不要超过2个小时,跳之前先做5到10分钟的简单热身运动,不要一直运动,中途要适当休息5到20分钟。每次跳舞以轻度出汗为宜,跳完后原地休息片刻,可适当做些舒缓的整理运动。
跳广场舞注意怎么做
选择傍晚7-8点时间段跳广场舞可以选择在7点到9点这段时间,这是晚上运动的黄金时段,有利脂肪的快速燃烧,更好的达到有氧运动减肥的效果。
每次维持1个小时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才能有效果。因此每次跳广场舞最好是维持在1个小时左右。
跳广场舞的注意事项 挑选适合的场地
跳广场舞最好是选择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草地或松软的沙地。公园、广场等处水泥或瓷砖地太坚硬,有可能会给关节带来一定的损伤。
跳广场舞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好处
1、跳广场舞不易骨折延缓衰老
大妈大爷经常排练跳舞,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心肺功能都得到锻炼,也能消除大脑疲劳,精神紧张,避免老年痴呆症,延缓身体功能衰退。
此外,由湛江师范学院学者提交的《广场舞对绝经妇女骨密度的影响作用》经过取样分析发现,跳广场舞可以延缓绝经后妇女骨量的丢失。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我们平时说“老人最怕摔”,就是老人容易摔伤骨头,由此带来强烈的痛苦和不可预期的恢复期。
更有数据表明,跳广场舞可以延缓绝经后妇女骨量的丢失,可能延缓她们的衰老,尤其是平均每周3到4次,连续跳3年以上的妇女。
2、 跳广场舞增加老人幸福感
在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参与调查的市民觉得广场舞对心理方面帮助最大。
中国大妈大爷在平时的跳舞过程中,他们都互相认识,彼此谈心,交到很多可以说话的人。因为现在年轻人都忙于事业疏离了对老年人交流,导致他们的寂寞落寞,而同是老年人的他们可以彼此交流欢乐。
研讨会上,由首都体育学院学者提交的《广场舞对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提出,广场舞是一种自由的、闲散的锻炼形式,并且以动感的音乐、丰富的内容、简单易学的动作得到人们的喜爱,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该报告对北京市海淀区部分经常参加广场舞的中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经过统计得出结果是:参加广场舞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总体水平明显偏高,平均分为68.97(男性67.35分,女性69.58分),其中,女性的生活质量稍高于男性。细分其中研究项目可发现,市民觉得广场舞对心理方面帮助最大——也就是说,“广场舞大妈”通过跳舞,幸福感大大加强了!
该研究提出结论:由于老年人居住的社区多数是比较老的社区,环境相对较差。随着年龄的增大,医疗的需求增多,居民压力相对会增大,广场舞锻炼不但能强身健体,促进身体健康,还能为锻炼者提供与外界交流的场所和机会,这对其身心健康都有促进作用。
老年人跳广场舞有哪些注意事项
1、老年人跳什么广场舞好?
选择广场舞不要过于盲目,要弄清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什么样的舞蹈,切忌盲目仿效。一般宜从简单动作做起,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动”起来就会有健身的效果。
老年人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也要避免街舞、迪斯科等难度较大或长达2小时以上的任何舞蹈。
2、广场舞什么时候跳好?
早上活动不要太早,以太阳出来为佳,尤其是秋冬季节,须待雾退之后再开始跳舞为好。下午以4~6时为佳,晚上则须待晚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后活动。
若将公园、树林等处作为练习场所,更要避开夜间以及清晨日出之前等时段,“闻鸡起舞”不可取,因为周边树木、花草等植物未经光合作用,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氧气减少,不利于健康。总的原则是要随着节气与天气的变化适时调整,不要过分机械。
睡前两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因上床时间比较早,睡前太过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难以入睡,或者疲劳,降低睡眠质量。
3、广场舞地点怎么选择?
不少社区都有广场舞的固定训练场所,以就近参与为好,不必跨社区“长途跋涉”,只是车道边灰尘和汽车尾气(含多种致癌物)多。
路边或公园等处水泥或瓷砖地太坚硬,可能给关节带来一定损伤,不宜作为运动场所。
最好选择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草地或松软的沙地,且要尽量避开风口。
4、老人生病了能跳广场舞吗?
与其他运动形式一样,并非所有人或所有时候都适宜跳广场舞,老年人凡急性病患者(如急性肠胃炎、急性气管炎、急性肝炎、急性心肌炎以及感冒发烧),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都要暂停活动。
血压和心脏情况不太好的老年人,也要在活动强度以及时间上做好选择与安排,以免意外发生。
同时,深秋、冬天运动容易流汗,最好带一件外套,运动结束后及时保暖防止受凉。根据天气预报携带必要的雨具,以免跳舞后淋雨而患上感冒。
5、老人跳广场舞怎么热身?
热身可以避免因突然运动而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如运动前活动一下膝关节、手关节,扭扭腰,拍拍腿,做5~10分钟即够,或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跳舞过程中,动作幅度别太大,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或关节、肌肉损伤。
跳完舞后不要马上收工回家,须做一些舒缓活动来放松,如体操、散步等,让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因为总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容易受伤甚至发生抽筋。
6、老人跳广场舞多长时间好?
以1小时为限,冬季应稍短些,以30分钟左右为宜,如果呼吸不畅,应先休息片刻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练习。一旦出现不适感,如腿部疲劳、眩晕、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练习。
音乐的音量不要太大,太大的音量不仅影响他人,而且可能损伤自身的听力。
7、跳广场舞做什么准备?
跳舞前30分钟不宜吃大量食物。但也不能空腹,空腹易引起低血糖,导致无力、眩晕等不适感。
衣裤要选择能吸汗的全棉服饰,并尽量宽松些,以确保四肢气血流通。鞋子以鞋底柔软且合脚的气垫鞋、运动鞋为佳,不要穿皮鞋、高跟鞋或者鞋底太硬的休闲鞋,防止扭脚。
适合老年人跳的舞有哪些
每到傍晚,社区里、广场上、小区花园中都会准时响起悠扬的音乐声,一群老人随着音乐舞动。跳“广场舞”既养身又怡情,但如果老年朋友们盲目地“跟风”跳,就有可能得不偿失。
专家介绍,跳舞时心跳、血流加快,呼吸加深,还能促进其他器官的代谢。但是,很多老人觉得广场舞运动量小,多跳一会儿才有效果,因此跟着舞群从头跳到尾,算下来,有的甚至会跳上两个多小时。对此,专家认为,老人运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建议锻炼总时间以不超过60分钟为宜,这60分钟要合理分配: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热身运动;最多跳40分钟,强度以脉搏 120—140次/分或轻度出汗为准;跳完后原地歇10分钟左右,可做些动作缓慢、放松的整理运动,不要直接回家,否则会影响大脑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此外,老年人跳广场舞,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扭颈、转腰、转髋等动作。跳舞时穿吸汗的棉质衣服,同时最好额外带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凉。 跳舞前准备
跳舞前30分钟不宜吃大量食物。但也不能空腹,空腹易引起低血糖,导致无力、眩晕等不适感。
做好热身运动
避免因突然运动而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如运动前活动一下膝关节、手关节,扭扭腰,拍拍腿,做5~10分钟即够,或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跳舞注意
跳舞过程中,动作幅度别太大,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或关节、肌肉损伤。如果呼吸不畅,应先休息片刻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练习。一旦出现不适感,如腿部疲劳、眩晕、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练习。
防止抽筋跳完舞后不要马上收工回家,须做一些舒缓活动来放松,如体操、散步等,让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因为总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容易受伤甚至发生抽筋。
时间要合理安排
有些人为了跳广场舞不吃饭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而晚上跳广场舞跳到很晚也是不可取的做法,前者很容易使人低血糖从而昏阙,而后者不但影响自身睡眠还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睡眠,而且在拥挤的广场上跳舞也可能对身体的有害。 老年人跳舞应该是我们非常提倡的以你为锻炼身体后身体变好了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目的虽然有的时候老年人跳的广场舞是声音有一些的大但是我们想一想他们跳舞也只是每天晚上那么一会儿不会很长时间的。
跳广场舞是有氧运动吗 跳广场舞注意怎么做
跳广场舞可以选择在7点到9点这段时间,这是晚上运动的黄金时段,有利脂肪的快速燃烧,更好的达到有氧运动减肥的效果。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才能有效果。因此每次跳广场舞最好是维持在1个小时左右。
跳广场舞要注意哪些
挑选适合的场地跳广场舞最好是选择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草地或松软的沙地。公园、广场等处水泥或瓷砖地太坚硬,有可能会给关节带来一定的损伤。
选择合适的舞蹈广场舞中也是有很多形式的舞蹈的,有强度大一些的,也有简单强度轻的。在选择广场舞之前,不要盲目的去跟从他人。特别是老人,最好是先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再去挑选合适的舞蹈进行。
选择合适的时间不要在早晨空腹跳广场舞,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而且早上活动不要太早,以太阳出来为佳,尤其是雾霾天气,须待雾退之后再开始跳舞。而晚上跳舞到很晚则可能扰乱自身休息的生物钟。尤其是跳广场舞的老年人是比较多的,要注意老年人消化功能都比较差,如果刚刚吃饱就去跳舞,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建议最好选择晚饭后锻炼,时间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跳广场舞之前先进行热身在跳舞之前,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像活动活动腕关节,对膝关节进行环绕动作、踢踢腿、扭扭腰等。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和肌肉关节活动开来,避免因突然运动而造成肌肉拉伤或是关节损伤。做5-10分钟就可以了,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选择合适的着装广场舞的衣裤要选择能吸汗的全棉服饰,并尽量宽松些,以确保四肢气血流通。鞋子以鞋底柔软且合脚的气垫鞋、运动鞋为佳,不要穿皮鞋、高跟鞋或者鞋底太硬的休闲鞋,防止扭脚。
老人广场舞怎么跳最好
广场舞什么时候跳好?
广场舞的养生效果不言而喻,老年人越跳广场舞心情越快乐,但是广场舞也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跳,这样获得的效果更好。每当夜幕降临,北仑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空地,甚至路边也总能见到跳舞的人群,但如果锻炼不当,不但达不到锻炼目的,而且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广场舞在什么时间跳更加合适呢?
1、晚上跳广场舞好不好?
很多人在跳舞的时候,往往喜欢在吃完晚饭之后,主要的目的就是晚上的时间比较充沛,跳舞可以消化食物,可以减肥,还可以让身体运动起来,促进睡眠。而且晚上7:00-9:00跳广场舞可促进睡觉之前的消化功能,以免造成事物的囤积。
但是晚上的温度较低,气温下降后高空的污染物会下沉,虽说5点不是空气最差的时候,不过也不适宜大量活动。晚上空气污染比较的严重,跳广场舞吸收的空气污染自然不少,而且在饭后的剧烈的运动会导致胃痉挛。而跳到很晚才回家,不仅会影响周围人的休息,还会扰乱自身正常的生物钟,影响睡眠。
如果真要在晚上跳广场舞,那么请在在饭后一段时间之后再跳广场舞,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身体的帮助才更大。
2、早上跳广场舞好不好?
早上锻炼并不是太好。早上的空气并不是很好,植物在夜间无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会释放不少的二氧化碳,等早上的太阳升起后一小时以上才会大量释放氧气。如果非要上午锻炼的话,最好在太阳升起后一小时左右,大概7-8点。
下午下班前的空气其实是不错的,只不过因为温度的升高,感觉没那么清爽。大雾和雾霾天气等都不适合早上锻炼。总之,大早起床,不吃早饭就赶去跳广场舞,或者晚上跳到很晚才回家,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跳广场舞要注意什么?
1、空腹跳广场舞,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更甚者会产生晕厥。
2、最好饭后一小时再跳舞,广场舞队一般在傍晚跳一个半小时,但是跳一个小时会休息10分钟。
3、跳广场舞的场地一般人群集中,空气流通差,时间长了,对呼吸系统也有影响。
4、如果跳广场舞锻炼要放音乐,也要考虑其他人感受,不要影响他人睡眠,尽量安排在7:00后或22:00点前。
5、跳广场舞的时间要合理的安排,有些人为了跳广场舞不吃饭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而晚上跳广场舞跳到很晚也是不可取的做法,前者很容易使人低血糖从而昏阙,而后者不但影响自身睡眠还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睡眠,而且在拥挤的广场上跳舞也可能对身体的有害。
6、跳广场舞的穿着也要注意,很多人都会穿硬底的鞋或是拖鞋、紧身衣服,这样的穿着不正确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跳广场舞的舞蹈动作幅度比较大,最好穿舒适防滑的鞋。好的运动鞋能够有更好的效果,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身体的作用还能够有更有效的锻炼效果。
7、一般说来,在跳广场舞的时候,时间上面也是有限制的,尤其是对于身体不是十分好的老年人来说更是这样的情况。一般说来,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了,不要太长的时间。因为比较长的时间之后,因为运动量比较的大,会出现出汗的情况,这样一停下来之后,也是容易出现感冒的情况。
老年人跳广场舞会得骨关节炎
老年人跳广场舞会伤关节吗
网友咨询:我今年58岁,身体一直不错,但有时走路膝盖疼,膝关节经常发出声响。头部后仰时,下巴偶尔也会有声响。我平时爱跳广场舞,不知道有没有关系?请问该如何处理?
中医专家解答:关节弹响与跳广场舞并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诊断关节疾病的标准。头部后仰出现下颌关节声响,建议到当地中医科就诊,看是否有下颌关节不稳的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治疗。结合您的年龄,走平路膝关节疼痛,初步考虑可能是膝关节骨关节炎,这是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出现的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建议做检查以确诊,并明确疾病发展阶段。如为早期骨关节炎,需要在生活中加以注意,平时减少负重,尽量不搬重物,买东西一次别买太多;控制体重,清淡饮食,避免超重或肥胖;不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尤其要避免爬山等增大膝关节负荷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