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输液的坏处有哪些

输液的坏处有哪些

微粒污染:有药物学专家介绍说,开放人体静脉通道的任何形式都是有风险的,注射液中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则可能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而且输液中所配的药物越多,所含的微粒就越多。如果输液器、药品等质量再不合格,输液配伍也存在问题的话,微粒所造成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输液反应: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为发热,约占80%以上。一般认为,输液反应多发生在输液开始后30~60分钟内,患者突然畏寒或出现寒战,数分钟后发热,体温迅速上升达39~41℃或更高,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水中毒:短时间内水分进入体内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出速度,过多的水使细胞外液稀释为低渗液,细胞因水进入而发生水肿,造成水中毒。病儿表现为精神委靡,全身无力,肌张力降低,体重增加,浑身浮肿,尿量先增后减,呕吐、腹胀。脑水肿明显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儿生命。

不良反应最严重:口服用药的不良反应最轻、最慢,因此最安全。静脉输液是把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最猛也最快,有的几分钟内就置人于死地。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院、个体诊所由于抢救设施缺乏,人员的抢救知识匮乏,一旦出事很难逆转。

交叉感染:因为在医院输液,就需要在一个病人很多的空间里,就会造成交叉感染。

成本最高:用于输液的抗菌药费用往往高出口服药很多,甚至是数倍。

扎针有痛苦:尤其是孩子的血管很细,扎起来挺难,有时难免要重扎。

有关于输液的坏处有哪些相关话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各位朋友通过以上内容已经了解到了输液的坏处,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身体不宜太过于劳累,平时可以多做有氧运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

得了手足口病要打针吗

根据病症严重决定是否要打针。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病有一定时间的发病过程,如果症状轻微的话,通常不打针不吃药,注意日常护理就能自愈,因此关于手足口病是否需要打针的问题具体要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更多副作用。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中医脑卒中的防治知识

1、中医脑卒中的防治

安宫牛黄丸,自嘉庆年间的文献资料记载,距今已有217年,而北京牛黄丸,也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牛黄丸由11味精良组方配制而成,将牛黄、麝香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品与冰片、郁金香等芳香辟秽开窍药的结合应用,是牛黄丸在治疗中风阳闭证中取得良好疗效的原因所在。

此外,牛黄丸还具有“双天然”的特点。所谓“双天然”,是指选用的牛黄和麝香均为天然产品。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是非常名贵的两种药材,特别是麝香,是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可以将安宫牛黄丸放在身边,一旦出现了发病前兆,服用及时,可以为急救赢得时间。

2、 定期输液不能预防脑卒中

每到秋冬季,就有不少老年人排着队到医院输液,有的还一次输两瓶,觉得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首先,拿血黏度作为脑卒中检测指标,缺乏科学依据。其次,这种做法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没有证据表明输液能防止脑卒中发生。

输液有什么副作用?有什么坏处

您准备输液还是?

感冒了盲目输液的危害大

对感冒发热病人来说,“多喝水、少吃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但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有时还要连续输上几天。有时,甚至只要是感冒,不发热也要输。既然输液,不管有没有夹杂细菌感染,在葡萄糖水或盐水中加入抗生素,是常有的事。其实,给感冒患者输液至少有下列四大危害。

首先,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增高了血压。其次,对于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一下子输入大量葡萄糖,有导致“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再次,感冒通常是在急诊留察室或临时病房内输液的。此类场所为便于观察病情,多数时候是许多病人共用的“大通间”。但现在输液患者一待就好几个小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夹杂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的几率,使病情加重。最后,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将之溶入1000多毫升的液体中静脉滴入,8~10小时滴完,药物的浓度并不均衡,抗菌效果也未必强于口服、肌注或分次静脉推注。

其实,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人就是就是自己会好,理论上可不用治疗。吃药主要是缓解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症状。如果夹杂细菌感染,引起高热不退,出现脓痰、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增高,再酌情输液不迟。

小儿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多喝水

多给孩子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适合于所有发热的宝宝。输液之所以被大多数家长认为效果好,其实这和静脉补充体液有很大关系。一些孩子发热的时候由于嗓子不舒服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喝水,这个时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可以选择各种果汁饮料,当然最好的还是白开水。

宝宝发烧吃什么药好

能不输液就不输,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实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注射液、输液和大输液怎么区别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大输液:大容量注射液俗称大输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LVP),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 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按其临床用途,大输液大致可分为 5类:体液平衡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和透析造影类。

输液包括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和胶体输液;大输液主要产品包括葡萄糖、氯化纳、葡萄糖氯化纳和甲硝唑等。

输液剂跟注射剂不一样,输液剂一般药量较大,只供静脉注射。简单的说就是指的医院里的输液剂。

而注射剂一般药量较小,且给药途径较多,包括皮下、肌肉、静脉等等。简单的说就是指的医院里打针用的注射剂。

羊水过少怎么办

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极其重要的信号.若妊娠已足月,应尽快破膜引产,破膜后若羊水少且粘稠,有严重胎粪污染,同时出现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在除外胎儿畸形后,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剖宫产比阴道分娩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近年来应用羊膜腔输液防治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取得良好效果.

方法之一是产时羊膜腔安放测压导管及头皮电极监护胎儿,将37℃的0.85%盐水,以每分钟15~20ml的速度灌入羊膜腔,一直滴至胎心率变异减速消失,或AFI达到8cm.通常解除胎心变异减速约需输注生理盐水250ml(100~700ml).若输注800ml变异减速不消失为失败.通过羊膜腔输液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变异减速率,胎粪排出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多次羊膜腔输液有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

羊水少怎么办

近年来应用羊膜腔输液防治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取得良好效果。方法之一是产时羊膜腔安放测压导管及头皮电极监护胎儿,将37℃的0.85%盐水,以每分钟15~20ml的速度灌入羊膜腔,一直滴至胎心率变异减速消失,或AFI达到8cm。通常解除胎心变异减速约需输注生理盐水250ml(100~700ml)。若输注800ml变异减速不消失为失败。通过羊膜腔输液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变异减速率、胎粪排出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多次羊膜腔输液有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

如何应用羊膜腔输液防治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

用羊膜腔输液防治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方法之一是产时羊膜腔安放测压导管及头皮电极监护胎儿,将 37cl:的0.9%氯化钠液,以每分钟15 ~20ml的速度灌注羊膜腔,一 直滴到胎心率变异减速消失,或AFI达到8cm。通常解除胎心变异 减速约需0.9%氯化钠液250ml (100ml ~700ml)。若输注0.9%氯化 钠液800ml变异减速仍不消失为失败。通过羊膜腔输液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变异减速率、胎粪排 出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是一种安全、经济、 有效的方法。多次羊膜腔输液有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

输液与大输液的区别

输液和大输液是不同的。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 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大输液:大容量注射液俗称大输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LVP),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 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按其临床用途,大输液大致可分为 5类:体液平衡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和透析造影类。

输液包括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和胶体输液,大输液主要产品包括葡萄糖、氯化纳、葡萄糖氯化纳和甲硝唑等。

动不动就输液有7大危害

1。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3。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痛。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6。肉芽肿危害

最近,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这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北京某医院在对“吊瓶”检查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一毫升药液中含有这么多微粒,那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7。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点滴的分类

1.电解质输液 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

3.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输液的类别

1.电解质输液 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

3.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相关推荐

宝宝拉肚子可以输液吗 宝宝拉肚子输液输什么

1.宝宝拉肚子严重时,体内的水分、电解质会大量流失,输液通常是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为主,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 2.如果是宝宝是由于痢疾、肠炎等原因导致的拉肚子,时候还会根据情况适当添加抗生素或者输葡萄糖注射液,当然一切需要遵医嘱进行。

宝宝拉稀是牛奶的问题吗

换奶粉可能一定关系。这个年龄消化不良导致可能性多见,当然最好先做大便常规看看。如果大便常规经查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适当用点肠道益生菌或助消化的药物观察看看,如果经查炎症的表现,除了上述药物需要加抗生素。(上述为大便次数不是特别多,没脱水的情况下)如果宝宝大便次数很多,稀,小便少,哭时无泪等等,需要考虑是否脱水的可能,要注意补液,必要的话静脉输液。目前要注意少食多餐,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热感冒需要输液吗 哪些情况需要输液

以下内容来源于2017年7月25日发布的《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

秋季腹泻多久能好

这个没严格的时间限定的,通常秋季腹泻的话,病程7-10天左右。宝宝腹泻首先建议做大便常规检查,如果大便常规经查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适当用点肠道益生菌或助消化的药物观察看看,如果经查炎症的表现,除了上述药物需要加抗生素。(上述为大便次数不是特别多,没脱水的情况下)如果宝宝大便次数很多,稀,小便少,哭时无泪等等,需要考虑是否脱水的可能,要注意补液,必要的话静脉输液。要注意少食多餐,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儿童腹泻怎么样进行效护理

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给消化道休息的时间。在医生治疗开始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8至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这样可以代替静脉输液一点要特别注意,对于小儿腹泻出现的家长要慎用口服补充液体疗法,如果孩子出现腹泻次数和量都所增加,频繁呕吐、不能正常进食,发热超过38℃就应该及时看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输液,防止脱水。 其次,在医生开始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人乳喂养的孩子应当缩短每次喂乳的时间,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这样可以保证婴幼儿的热量和营养的补充。在给孩子治疗

​静脉输液步骤都什么

静脉输液步骤: 用物准备 (1)密闭式:注射盘1套、药物、输液器、止血带、小垫枕、胶布、无菌纱布、棉签、开瓶器、输液架。 (2)开放式:同密闭式,另加开放式输液瓶(500~1000ml)。 患者准备 使患者了解输液的目的,排空大、小便,取舒适卧位。 环境准备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操作地方宽阔。 操作步骤及要点 密闭式输液 (1)个人准备:护士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核对解释:带输液架,止血带到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解释输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合作;询问是否排尿、

输液的危害 哪些情况下需要输液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

慢性支气管炎用药误区

误区一:“青睐”打点滴(静脉输液) :些病人认为,打点滴比口服给药起效更快,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常向医生要求打点滴。 误区二:采取所谓“预防性用药” :很多病人一旦感到不适,便擅自预防性服用抗菌药,希望能够及时阻止“老慢支”病情加重。 误区三:胡乱选用抗菌药: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病人凭经验自行选用抗菌药,甚至多种药物合用,导致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出现多重感染。 误区四:不断加大抗菌药用量: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降低,些“老慢支”病人便随意加大抗菌药用量,以致引起不良反应。

宝宝发烧的原因 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抗生素

其实感冒和肠炎大多为病毒感染,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抗生素对病毒是没作用的。到了医院, 医生会先了解孩子发热的同时如果还伴咳嗽和流鼻涕,会让孩子先做一下血常规检查,如果同时伴腹泻, 在做血常规检查的同时会再检查一下大便常规,如果腹泻厉害,脱水现象还需要检查一下血生化电解质检查。 因此,原则上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时会产生副作用。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 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病程长可以做一个胸部X线检查。 如果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这个时

感冒患者输液四大危害

对感冒发热病人来说,“多喝水、少吃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但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时还要连续输上几天。时,甚至只要是感冒,不发热也要输。既然输液,不管夹杂细菌感染,在葡萄糖水或盐水中加入抗生素,就是常的事。其实,给感冒患者输液至少下列四大危害。 首先,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增高了血压,对于心肺疾患、高血压的老人来说,尤其在滴速过快的情况下,甚至引起心力衰竭、脑溢血的可能。其次,对于并不知道自己糖尿病的人,一下子输入大量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