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疗 茵陈粳米粥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疗 茵陈粳米粥

材料:茵陈30g,粳米50g,冰糖适量。

做法:将茵陈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水,在茵陈汁中加入粳米煮粥,食用时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功效:茵陈具有清利湿热,退黄的功效。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茵陈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茵陈30~60克 粳米50~10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蔑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用法」每日2~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栀子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栀子仁3~5克 粳米50~100克「制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同时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

「宜忌」不宜久服多食,平素大便泄泻的人忌用。

佛手柑饮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佛手柑15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泡茶。或将佛手柑与粳米煮粥,常食效果相同。 「用法」每日服数次。 「功效」醒脾开胃,疏肝理气。 「宜忌」适用于肝胃气滞之脘胁胀痛者。阴虚五心烦热者不宜食。

蒲公英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来源」《粥谱》 「原料」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 粳米50~100克 「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 「用法」每日2~3次,稍温服。3~5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肝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腺炎、胆囊炎及急性乳腺炎和尿路感染等。

怎样治疗肝胆湿热

佐以芳香化浊,药用可以使用龙胆草、黄芩、金银花、野菊花、栀子、茵陈、赤芍药、生地黄、北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生大黄。这些药物可以中气、调和诸药,防苦寒之性伤胃耗气,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养血至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患者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对于湿重于肝胆湿热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史利胆退黄、方中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之精品。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可用:

1.板蓝根菊饮: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肝胆湿热的治疗用药

肝胆湿热治法主要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专家介绍说: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品;对于湿重于热者,佐以芳香化浊,药用可以使用龙胆草、黄芩、金银花、野菊花、栀子、茵陈、赤芍药、生地黄、北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生大黄。这些药物可以中气、调和诸药,防苦寒之性伤胃耗气,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养血至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患者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对于湿重于肝胆湿热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史利胆退黄、方中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之精品。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可用:

1.板蓝根菊饮: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念珠菌的食疗方

1.拌鲜藕绿豆20克,鲜藕300克,鲜薄荷叶3片。鲜藕洗净去皮,绿豆用水泡软后,装入藕孔,蒸熟切片,鲜薄荷切碎,撒于其上,调味后,凉拌食用。

2.绿豆炖大肠猪大肠、绿豆、败酱草各适量,将绿豆煮20分钟,放入大肠内(两端扎紧)和败酱草共煮熟,加调味品食用。

3.地肤子红枣汤地肤子30克,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2次。

4.海带绿豆汤海带(切碎)、绿豆、白糖各适量,加水共煮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10日。

5.茵陈粥 茵陈3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先将茵陈以适量水煮取汁液,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每日服2~3次,7~10天为1疗程。本方具有清利肝胆湿热之功。

6.扁豆汤 扁豆花9克椿白皮12克,用纱布把药包好,加水200毫升,煎取150毫升,服用。效果:清热利湿。

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治疗用药不同

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总的治疗原则都是清利湿热。

肝胆湿热治疗以清利肝胆湿热,疏肝利胆,利尿退黄为主。用药以龙胆草,柴胡,茵陈等为主。

脾胃湿热治疗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健脾祛湿为主。用药多用黄连,栀子,薏苡仁,陈皮等。

胆囊癌的保健食谱

胆囊癌的保健食谱

1、茵陈粥:

[组成]绵茵陈3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绵茵陈洗净,切细,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煎熬成汤,然后去渣,放入粳米。再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入白糖稍煮几沸即可食用。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利湿热,消退黄疸。

[适应证]适用于因胆囊癌湿热引起的全身泛黄,巩膜、皮肤等发黄症。

[方解]茵陈蒿性味苦、平,微寒,入脾、胃、肝、胆经。本品苦泻下降,功专清利湿热,凡湿热熏蒸而发黄者,多用此药,治阳黄,单用大剂量内服即可奏效,《食医心镜》茵陈羹,即除大热黄疸。《金匮要略》茵陈蒿汤以此为主药,治谷疸或湿热发黄而大小便不利,腹满,发热等症。还可配以栀子、大黄,使邪随二便分消而去。本膳还配合粳米养胃健脾,不会因清湿热而损伤脾胃。这样配合更佳,能达到清利湿热,消退黄疸的作用。

[使用注意]由于蓄血发黄者不宜用。

2、橘茶饮:

[组成]浓乌龙茶汁250g,浓缩橘子汁200g,柠檬2片,冰块适量。

[制作]将冷却的茶汁和橘子汁混合,加入冰块和柠檬片即,平时喜欢饮红茶者,可把乌龙茶换成红茶;喜欢饮绿茶者,则换成绿茶,从抗癌角度看,以乌龙茶为胜。

[用法]不拘时频饮,须长服。

肝胆湿热吃什么

【肝胆湿热吃什么】

多病是流行病,很多病是我们生活中不常见的,比如肝胆湿热,那么,肝胆湿热吃什么呢?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物】

因为出现了肝胆湿热,所以要想让疾病快速的好转,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食物,比如羊肉、荔枝、辛辣的食物、过咸的食物等,多吃游戏诶可以去火祛湿的食物,比如红豆、绿豆、苦瓜、冬瓜等。一般出现肝胆湿热大多数是和炎症有关系的,所以还要注意合理的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于疲劳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吃一吃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药】

患有肝胆湿热,想要服用中成药来治疗,就可以吃一吃龙胆泻肝丸,这种药对于治疗肝胆湿热效果不错,而且副作用比较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平时吃的东西一定要注意清淡一些,可以多吃一些像绿豆、红豆、苦瓜、丝瓜等既清淡,而且又可以祛湿去火的食物。但是要注意不要吃辣的、热性的食物,这些都会导致上火。湿热多与身体上有炎症有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

溶血性黄疸的偏方

[方一]

绵茵陈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茵陈洗净,煎水,去渣,留汁液,再以茵陈药液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的白糖煮1--2沸即成。每日分2--3次服食,连服7—10天。

本方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阳黄。

[方二]

茵陈15克,干姜、桂枝各10克,粳米50克。

将茵陈、桂枝、干姜煎水取汗,去渣,再用药汁煮粳米成粥,早、晚分用。

本方温通肝胆,适用于阴黄证。

[方三]

栀子仁30克,粳米100克。将栀子仁研为末,分为4份,以淘洗净的粳米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汁稠粘时,加入栀子末1分,搅匀后服食。喜食甜者可加白糖服食。

本方出自《寿亲养老新书》,功能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疽。

[方四]

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仁100克。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米仁共煮粥,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每日数次,随意服食。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黄疽。

相关推荐

肝炎饮食疗法 18款膳食出健康

1、茵陈茵陈,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7-10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出现身目俱黄,尿黄如浓茶,恶心、乏力,舌红苔黄腻患者。 2、田基黄煲鸡蛋 田基黄,鸡蛋,同煲,饮汤蛋。治疗急、慢性肝炎。 3、黑木耳汤 黑木耳,煎汤代茶,加糖适量,可小量长期食用。用于恢复期无湿热者。 4、泥鳅粉 泥鳅烘干,焙末,饭后服。用于慢性肝炎。 5、玉米须茵陈汤 玉米须、茵陈、车前草,加水,浓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每次服200ml,每日3-5次。用于淤胆型肝炎。

胆囊炎分型食疗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中,女性高于男性。胆囊炎多伴有胆结石,这是由于胆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胆胀”等病范畴,中医食疗治疗急性胆囊炎,将其分为两种证型。 肝胆气滞型常见于发病初期,多属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多因饮酒过量或油炸食品太多而造成,表现有上腹绞痛剧烈、口苦、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等。饮食应忌食油腻,禁酒,多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食疗可选玉米须粥。玉米须鲜品30克,粳米50克。将玉米须洗净,用刚烧沸的水冲泡,加盖闷 10分钟,然后过滤

辅助治疗肝硬化的3款粥膳

粥几乎是家家都会到的餐食,粥作为药膳食疗佳品的发展历程也十分悠久,据统计,文字记载的药粥方已逾千种。肝硬化患者也可多食美味粥膳,也缓解肝脏不适。 茵陈红枣五味粥 材料:茵陈10克,红枣10个,五味子5克。 做法:茵陈10克用纱布包好入炖杯,加水80毫升,煎25分钟,去茵陈,留汁液。大米100克、茵陈药液、红枣10个(去核)、五味子5克同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后改文火炖40分钟。 功能:滋养肝肾,益气生津。主治肝硬化。 香佛莱眼粥 做法:香椽、佛手各9克,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茵陈的食用方法

茵陈是属于植物中的一种,它也是可以用来作为食物给大家食用的,还可以用作药引制作出可以治疗病症的药物。因为我们知道一把食物都是具有对身体有益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去食用多种食物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吸收食物的营养。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会它的食用方法也就是做法。不同食物的做法也是为了满足更多食用者的要求和需求,还有就是如果把同种食物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款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增加食用者食欲的,这样还可以有效的去吸取其他食物的营养。那么茵陈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凉拌茵陈 茵陈蒿嫩茎叶250g,白糖、麻油各

乙肝患者什么好

1.茵陈茵陈,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7-10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出现身目俱黄,尿黄如浓茶,恶心、乏力,舌红苔黄腻患者。 2.田基黄煲鸡蛋 田基黄,鸡蛋,同煲,饮汤蛋。治疗急、慢性肝炎。 3.黑木耳汤 黑木耳,煎汤代茶,加糖适量,可小量长期食用。用于恢复期无湿热者。 4.泥鳅粉 泥鳅烘干,焙末,饭后服。用于慢性肝炎。 5.玉米须茵陈汤 玉米须、茵陈、车前草,加水,浓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每次服200ml,每日3-5次。用于淤胆型肝炎。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清利肝胆湿热

郁金性寒入肝胆经,能清利肝胆湿热,可治湿热黄疸,配茵陈蒿、栀子;配伍金钱草可治胆石症。

晨起口苦口干多为肝胆湿热

患者觉得口中有明显的苦味,并伴有口干舌燥,两胁胀痛,小便短黄等症状,多见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临床上,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尿道炎等肝胆湿热型的患者常常觉得口苦,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绵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药,口苦的症状很快就获得改善。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黄疸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因为个体的差异,所以每个人出现黄疸的症状也各有不同,但是每种症状都有相应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了解了具体的病因,不仅可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且可以防止病情再次复发。除此之外,日常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1、田基黄煮蛋 鲜田基黄100克(或干品50克),鸡蛋2~3个。鸡蛋煮熟后去壳,再与田基黄同煎煮,饮汤食鸡蛋,每日

病毒性肝炎食疗3方剂

茵陈粥:茵陈30克,粳米100克,白糖25克。茵陈水煎取汁,加粳米煮粥,将成时加白糖,再煮一沸即可,每日分2~3次服,方出《粥谱》。 ②五味虎杖蜜:五味子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前二味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慢火煎5~10分钟,冷却装瓶,每日3次,每次1匙,饭后开水冲服,2个月为一疗程。 ③萝卜炒肝片:猪肝、萝卜各250克,洗净切片,肝片加盐、黄酒、水淀粉喂口,先炒萝卜片至8分熟时盛起,另起油锅炒肝片,三分钟后倒入萝卜片同炒,出锅前加葱、味精适量,佐餐食之。

新生儿湿疹家庭药膳

婴儿湿疹可以用以下药膳治疗或辅助治疗: 1.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2.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3.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4.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5.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