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偏头痛的视觉先兆有哪些特征

偏头痛的视觉先兆有哪些特征

(1)闪光幻视:75%的病人双眼可出现闪光幻视,幻视的闪光无一定形状,或呈星状、斑点状;环状、角状等,研究认为这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枕叶功能紊乱有关。15%的病人幻视表现为物体大小、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学者认为这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颞叶后部功能紊乱有关。5%的病人则出现单眼幻觉,与视交叉前眶动脉功能紊乱有关。

(2)黑矇:在典型偏头痛病人的视觉先兆中,以黑矇为先兆的发生率高于偏盲。矇就是眼睛失明。病人视力丧失(即失明)从两颞侧视野开始,缓慢进展,逐渐累及两鼻侧视野,最终呈全盲。亦可由中心暗点逐渐扩大达整个视野。在黑矇的区域内常出现锯齿状闪光图案,称为闪烁的暗点。有的病人则诉说眼前看到的如同灰色天空或白色天空。这是因眼花缭乱的白色光线所致的视觉紊乱,是偏头痛视觉先兆的典型特征。

(3)视觉变形:极少数典型偏头痛病人的视觉先兆表现为小视症或巨视症,即看人(物)变大或变小。有时感觉自己或其他人步行时发生倾斜或颠倒,或感觉周围环境都颠倒着。

(4)城堡样光谱:有少数偏头痛病人的视觉先兆中出现;种暗点渐增渐消呈锯齿状消长的线条,被称为城堡样光谱。

偏头痛的症状主要包括什么呢

【1】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这类型的偏头痛易与脑梗死尤其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相混淆。偏头痛先兆包括肢体无力,同时又有视觉先兆或肢体麻木、针刺感或语言障碍,一般持续5分钟以上,24小时之内恢复,先兆期内或先兆症状后1小时内发生偏头痛,而且其一代或二代亲属中有类似病史,现在已发现此类偏头痛的遗传基因位点。

【2】视网膜性偏头痛:视网膜性偏头痛的症状与眼睛有关,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失明或视野缺损,并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小时内发生。不发作时眼科检查正常,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3】先兆性偏头痛: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不久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是为先兆,如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颈部僵硬、对光或声音敏感、恶心、视觉模糊、打呵欠及脸色苍白等,通常在5~20分钟内逐渐产生,持续不超过60分钟。头痛通常在先兆症状后发生。少数情况下,先兆发生后没有头痛发作;也有头痛发作却没有先兆的。所以这种偏头痛的症状是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

眼皮跳头疼是怎么回事 基底型动脉偏头痛

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偏头痛。症状包括眼皮跳,头后部两侧严重头痛,视觉先兆,暂时丧失部分视力,头晕和恶心等。如果在上述症状以外还伴随眼跳和头痛,有可能与基底型偏头痛有关。

建议:如果确诊是基底型动脉偏头痛,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减轻病痛烦恼。

偏头痛包括哪些头痛

常见类型偏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

旧称“普通偏头痛”、“单纯偏头痛”。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的头痛,每次持续4~72 小时。典型头痛特征为单侧,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或重度,走路或爬楼梯、咳嗽时会加重,常伴随恶心或畏光、怕吵。偏头痛通常位于前额和颞部(太阳穴)。

先兆性偏头痛

旧称“典型偏头痛”、“复杂性偏头痛”。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不久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是为先兆,如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颈部僵硬、对光或声音敏感、恶心、视觉模糊、打呵欠及脸色苍白等,通常在5~20 分钟内逐渐产生,持续不超过60 分钟。头痛通常在先兆症状后发生。少数情况下,先兆发生后没有头痛发作;也有头痛发作却没有先兆的。

特殊类型偏头痛

基底型偏头痛

旧称“基底动脉偏头痛”、“基底偏头痛”。先兆包括以下症状中至少2条:说话含混不清、眩晕、耳鸣、听觉迟钝、视物成双、走路平衡困难、动作不协调、意识水平下降、同时双侧躯体感觉异常(如四肢麻木)。上述症状可持续5分钟至1小时,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偏头痛发作。此类症状应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做脑血管检查,以除外脑血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

视网膜性偏头痛

视网膜性偏头痛症状与眼睛有关,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失明或视野缺损,并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小时内发生。不发作时眼科检查正常,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这类型的偏头痛易与脑梗死尤其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相混淆。偏头痛先兆包括肢体无力,同时又有视觉先兆或肢体麻木、针刺感或语言障碍,一般持续5分钟以上,24小时之内恢复,先兆期内或先兆症状后1小时内发生偏头痛,而且其一代或二代亲属中有类似病史,现在已发现此类偏头痛的遗传基因位点。

偏头痛常见的表现是什么

偏头痛常见的类型有:无先兆性偏头痛和有先兆性偏头痛。无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患者的80%,有先兆的偏头痛约占10%。

有先兆性偏头痛的主要表现: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有先兆症状,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其次是感觉先兆,多为面-手区域的针刺或麻木感觉;也有少见的言语障碍,偏身无力等等。先兆症状一般持续5~60分钟,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的搏动性头痛,为中、重度的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畏光、畏声等,喜卧于暗室中。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头痛缓解。疼痛多持续数小时或十几小时,重者可历时数天,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

无先兆性偏头痛表现为偏头痛不伴有先兆。头痛发作的部位、性质和伴发症状等均与有先兆性偏头痛相似。

长期偏头痛的频繁发作会引起中风么

目前偏头痛和中风的关系,学术界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对于普通型偏头痛而言,不会有增加中风的危险性,但对于有频繁发作视觉先兆的偏头痛而言,发生脑中风的风险性会增加,1.91倍,因此,对于有视觉先兆的偏头痛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防止脑中风的发生。

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有什么区别

1、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反复发作性剧痛,无任何阳性体征。好发于中年女性,三叉神经的第2、3支最常受累,多单侧发生。疼痛性质为历时短 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超过两分钟。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有扳机点,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即可以诱发疼痛。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说话时也可以诱发。以至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发作频繁,严重者可出现面部痛性抽搐。

2、偏头痛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2/3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发作频率从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可见持续性发作的病例。典型的偏头痛可分为三期:先兆期、头痛期、头痛后期。

先兆期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如视野缺损、暗点、闪光等,10%的患者有视觉先兆或其他先兆,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进入头痛期,头痛为搏动性头痛,也 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头痛同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大多数头痛发作持续2小时至1天。头痛消退后常有疲 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可好转。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2/3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早年发病,10岁前、20岁前和40岁前发病分别占25%、55%和90%,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抑郁和倦怠等前驱症状。10%的患者有视觉先兆和其他先兆,发作频率从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可见持续发作的病例。根据国际头痛协会(1988)分类,根据发作特征分以下几型:

1.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以往称典型性偏头痛(classic migraine),占全部偏头痛的15%一18%。可在一日内任何时间发作,通常醒后出现。此型具有遗传特征,60%一80%的病例在同一家庭的同代人或连续几代人中发生。临床典型病例可分以下三期:

(1)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偶可发生单眼全盲,罕见彩色闪光(闪光幻觉)或炫目的折线,如城堡的墙垛(城墙光线)、闪光样云朵等。有的患者主诉眼前犹如厚厚的或经烟熏的玻璃,并有污点。这些清晰的图像在数分钟内缓慢通过视野,可遗留盲点缺损(scotomatous defects)。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和(或)面部麻木、针刺感和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可表现单肢无力;也可出现轻度意识模糊、症状轻微的失语、头晕、步态不稳和倦睡等。发作时可出现上述一种或几种症状,且每次发作症状相似,如麻木或无力从身体一侧扩展到另一侧,或数分钟后出现另一症状。这些症状出现于视觉先兆之后,也可单独发生。先兆持续数分钟至l小时,复杂性偏头痛先兆持续时间较长。

(2)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颢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throbbing headache),也可以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因此,双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常见的枕部头痛并不能排除偏头痛的可能。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h。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

(3)头痛后期

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也称普通偏头痛(common migraine),是临床最常见类型,约占偏头疼患者的80%,鲜有家族史。缺乏典型的先兆,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而短暂的视觉模糊。常为反复发作的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发作期间或发作后通常无神经系统体征。普通和典型偏头痛的一种有用的床边检查是,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可使头痛程度减轻。药物可以部分控制的偏头痛一般不会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痛程度可逐渐减轻,发作次数也逐渐减少。

偏头痛的几种症状介绍

1.无先兆偏头痛

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本型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具有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需要频繁应用止痛药治疗,易合并出现一新的头痛类型——“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

2.有先兆偏头痛

约占偏头痛患者的10%。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其次为感觉先兆,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言语和运动先兆少见。先兆症状一般在5~20分钟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分钟;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苍白或出汗、多尿、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头面部水肿、颞动脉突出等。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可缓解头痛。头痛可持续4~72小时,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l~2日后常可好转。

3.视网膜性偏头痛

为反复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或失明,并伴偏头痛发作,在发作间期眼科检查正常。与基底型偏头痛视觉先兆症状常累及双眼不同,视网膜性偏头痛视觉症状仅局限于单眼,且缺乏起源于脑干或大脑半球的神经缺失或刺激症状。

4.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

可视为偏头痛等位症,临床可见周期性呕吐、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即腹型偏头痛、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发作时不伴有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生偏头痛。

偏头痛的几种常见病症类型

偏头痛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面对这样的一个病症,我们只有了解偏头痛的种类,才能很好的针对病症来治疗,那么具体的偏头痛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视网膜性偏头痛

视网膜性偏头痛症状与眼睛有关,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失明或视野缺损,并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小时内发生。不发作时眼科检查正常,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无先兆偏头痛

旧称“普通偏头痛”、“单纯偏头痛”。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的头痛,每次持续4~72 小时。典型头痛特征为单侧,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或重度,走路或爬楼梯、咳嗽时会加重,常伴随恶心或畏光、怕吵。偏头痛通常位于前额和颞部(太阳穴)。

先兆性偏头痛

旧称“典型偏头痛”、“复杂性偏头痛”。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不久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是为先兆,如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颈部僵硬、对光或声音敏感、恶心、视觉模糊、打呵欠及脸色苍白等,通常在5~20 分钟内逐渐产生,持续不超过60 分钟。头痛通常在先兆症状后发生。少数情况下,先兆发生后没有头痛发作;也有头痛发作却没有先兆的。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这类型的偏头痛易与脑梗死尤其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相混淆。偏头痛先兆包括肢体无力,同时又有视觉先兆或肢体麻木、针刺感或语言障碍,一般持续5 分钟以上,24小时之内恢复,先兆期内或先兆症状后1小时内发生偏头痛,而且其一代或二代亲属中有类似病史,现在已发现此类偏头痛的遗传基因位点。

基底型偏头痛

旧称“基底动脉偏头痛”、“基底偏头痛”。先兆包括以下症状中至少2条:说话含混不清、眩晕、耳鸣、听觉迟钝、视物成双、走路平衡困难、动作不协调、意识水平下降、同时双侧躯体感觉异常(如四肢麻木)。上述症状可持续5分钟至1小时,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偏头痛发作。此类症状应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做脑血管检查,以除外脑血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

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困扰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多发于女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生偏头痛前会伴随有视觉、体觉先兆,偏头痛发作时会有呕吐症状。偏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后。

最常见的偏头痛为普通型偏头痛,也叫做没有先兆的偏头痛,头痛发作前数小时或者数日可有一些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包括精神障碍、胃肠道症状及体液平衡改变等。

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有什么区别

1、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反复发作性剧痛,无任何阳性体征。好发于中年女性,三叉神经的第2、3支最常受累,多单侧发生。疼痛性质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超过两分钟。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有扳机点,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即可以诱发疼痛。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说话时也可以诱发。以至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发作频繁,严重者可出现面部痛性抽搐。

2、偏头痛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2/3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发作频率从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可见持续性发作的病例。典型的偏头痛可分为三期:先兆期、头痛期、头痛后期。

先兆期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如视野缺损、暗点、闪光等,10%的患者有视觉先兆或其他先兆,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进入头痛期,头痛为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头痛同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大多数头痛发作持续2小时至1天。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可好转。

偏头痛怎么判断

1、有先兆的偏头痛

先兆期:

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 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复杂性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头痛期:

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和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 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活动头颈部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多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 续2到8小时。

2、无先兆的偏头痛即普通偏头痛:

临床最常见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无典型先兆,常见双颞部;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终止头痛。临床试验,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3、特殊类型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4、偏头痛持续状态: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2小时,但其间可有大于4小时的缓解期。

先兆性偏头痛的原因

先兆期

先兆性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是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先兆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复杂性偏头痛先兆期持续时间较长。

头痛期

头痛期与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和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活动头颈部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多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到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患者头痛发作不超过每周1次。女性在妊娠第2周或第3季度及绝经后发作常缓解。

头痛后期

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在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一般1~2天可好转。

相关推荐

偏头痛的症状 典型偏头痛发作先兆症状

偏头痛发作首先多以视觉先兆最为常见,可表现为暗点、亮点、异彩或者复视的幻视现象,往往可持续10-40分钟消失。偶尔会咽、舌、唇部或者偏侧肢体感觉异常。但出现偏侧麻木、偏侧轻瘫或者失语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偏头痛与三叉神经痛什么不同

三叉神经痛是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在日常出现的时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偏头痛也是种常见的疾病,此病和三叉神经痛经常混淆,那么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的区别是什么呢? 1、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反复发作性剧痛,无任何阳性体征。 常发于中年女性,三叉神经的第2、3支最常受累,多单侧发生。疼痛性质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超过两钟。 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扳机点,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即可以诱发疼痛。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说话时也可以诱

什么是偏头痛

(一)普通型偏头痛(无先兆症状性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占偏头痛病人的80%以上。先兆症状可可无,若先兆也只是短暂而轻微的看东西模糊。头痛进行的方式与典型偏头痛相同,但常左右不定,性质为搏动性,头痛可因体力活动而加重。时从两侧开始。头痛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持续1 ~3天,也可数日,也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常家族史。在女性,头痛时与月经周期关,则称之'月经型偏头痛'。 (二)典型偏头痛:(先兆症状性偏头痛)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偏头痛以下特点:头痛发作之前最常见的、典型的

盘点偏头痛的症状与治疗

1、无先兆偏头痛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发病前可没明显的先兆症状,也部分病人在发病前精神障碍、疲劳、哈欠、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表现,女性月经来潮、饮酒、空腹饥饿时也可诱发疼痛。头痛多呈缓慢加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与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需要频繁应用止痛药治疗,易合并出现一新的头痛类型——“药物过量使

偏头痛与三叉神经痛什么不同

1、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反复发作性剧痛,无任何阳性体征。 常发于中年女性,三叉神经的第2、3支最常受累,多单侧发生。疼痛性质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超过两钟。 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扳机点,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即可以诱发疼痛。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说话时也可以诱发。以至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发作频繁,严重者可出现面部痛性抽搐。 2、偏头痛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2/3以上的偏头痛

偏头痛的常见症状

(1)伴典型先兆偏头痛性头痛 为最常见的先兆偏头痛类型,先兆表现为完全可逆的视觉、感觉或言语症状,但无肢体无力表现。与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出现符合偏头痛特征的头痛,即为伴典型先兆偏头痛性头痛。若与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的头痛表现不符合偏头痛特征,则称为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当先兆后60分钟内不出现头痛,则称为典型先兆不伴头痛。后两者应注意与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相鉴别。 (2)偏瘫性偏头痛偏瘫性偏头痛 临床少见。先兆除必须运动无力症状外,还应包括视觉、感觉和言语三种先兆之一,先兆

偏头痛的症状

1、先兆偏头痛 先兆偏头痛患者多家族史,偏头痛发生过程主要分为先兆期、头痛期以及头痛后期三个阶段。 (1)先兆期。这个时期会发生视觉先兆,如闪光、闪烁的锯齿形线条、暗点、黑蒙和偏盲等,还可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还身体的一些先兆,如一侧肢体或者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1个小时。 (2)头痛期。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表现为全头痛、单侧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枕部头痛等。头痛常从额部、颞部及眶后部开始,向半侧或全头部扩散。还会伴随恶心、呕吐、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头痛持续

患上偏头痛的类型都哪几种

偏头痛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对于这些类型的头痛你都了解吗?你知道不同类型的偏头痛什么症状特征吗?或许很多人对这方面的知识并没过多的了解,不用担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常见偏头痛的类型哪些。 偏头痛是一种人类认识较早的疾患,早在3000年前就人对此病进行过描述,2500年前由希波克拉底命名为偏头痛,沿用至今。中医将偏头痛归入“头痛”、“头风”、“脑风”等范畴。 先兆偏头痛 旧称“典型偏头痛”、“复杂性偏头痛”。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不久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是为先兆,如疲

不同类型的偏头痛哪些症状表现

1.先兆偏头痛 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h。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和(或)面部麻木、针刺感和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可表现单肢无力;也可出现轻度意识模糊、症状轻微的失语、头晕、步态不稳和倦睡等。 2.无先兆偏头痛 也称普通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类型,约占偏头疼患

偏头痛的症状

临床分期 临床上共分为四期: 头痛前期(先兆期或颅内动脉收缩期):头痛发作前先兆,以幻视(如看见闪光或一种颜色)或各种形式的盲点较多。其他少见者眩晕、失语、精神错乱、感觉异常、颜面或四肢无力,历时约10~30分钟或几小时,此期与脑的局限性缺血关。 头痛期:颅外动脉扩张引起搏动性头痛,多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羞明等植物神经症状。 头痛晚期:颅外动脉周围水肿,动脉变硬压痛,头痛变为持续性。 头痛后期:一段头痛持续2~3小时后入睡,醒后头痛消失。的患者血管性头痛持续并颈部肌肉收缩性头痛,如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