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1.看宝宝的满足感
宝宝一般吃饱了会自行停止,如果宝宝乳房还有奶而宝宝停止了吃奶,表示他已经吃饱了。或者看宝宝吃完奶后的状态,比如,宝宝吃完奶后不哭、对着妈妈微笑或者马上入眠,则说明宝宝吃饱了。
2.看吃奶时间
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宝宝一般就吃饱了。
3.看吃奶次数
新生宝宝吃奶的次数应很频密,通常1.5-3个小时一次,平均每天应吃奶8-12次。
4.看大小便
宝宝出生后头两天可能只尿湿1-2片尿布,大约从第三、四天开始,他每天最少应有6-8片湿透的布尿布(或5-6片纸尿裤)。喂母乳的宝宝每天大便4-5次,一般呈金黄色稠便。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宝宝虽然不会讲话,但饿了也会向爸爸妈妈“求救”的,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宝宝会有一种“觅食”反应,张着小嘴左右寻觅或吸吮临近口边的被角、衣角、手指等。睡着的宝贝会从深睡眠转入到浅睡眠,有时会睁大眼睛,有时可以看到眼睑颤动,或是睡眠中也会有吸吮咀嚼动作,像在梦里吃东西一样,妈妈发现上述“求救”信号后就要试着给宝贝喂奶了,如果刚喂完奶不久就有上述信号说明上一餐没吃饱哦。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新生婴儿吃奶量
新生儿可视体重的大小吃适宜量的奶,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以后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直到满月的时候,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的奶,喂的次数要减少。
一个月婴儿奶量
一个月左右的宝宝是按需喂养的,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一般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婴儿奶量
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婴儿奶量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喂食的次数多
当你一天的喂食次数至少有6~8次,宝宝进食的母奶应该就很充足,因为对新生儿而言,就算每次吸吮的奶量不多,还是可以靠次数来补足。
2、乳房变得柔软
当喂食宝宝吃奶之后,乳房变的柔软,不再像有乳汁在里头,这表示乳汁已经被宝宝吸吮的差不多了,因此才会变得柔软。
3、尿湿次数增加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一天尿布可能只湿2~3次,但渐渐的尿布湿的次数越来越多,一天大约可以换到6次尿布,表示宝宝的饮食量有增加。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奶
宝宝出生一两个月后,大多数妈妈都能靠直觉就能知道宝宝是否吃够了奶。但是在宝宝出生头一两周基本上很难判断,尤其是对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来说。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奶,以下这些迹象可以说明:
1、宝宝出生后,如果喝饱了奶,通常会在3天过后,每天至少尿湿6-8次尿布,或者4-6次尿不湿。只吃母乳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就说明吃饱了。不过如果妈妈们给宝宝喂了水或饮料,小便6次以上这个方法就不适宜了。
2、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还可以从大便看出。第一周,宝宝的大便是黏稠的黑色,然后会变成绿色,最后变成棕黄色。宝宝如果吃到了富含营养的后乳,大便就会变得更黄。宝宝的大便颜色如果是芥末黄,说明宝宝得到了足够的高热量高脂肪后乳。在前2个月内,奶水充足的宝宝一般每天都会有至少2-3次这样的大便。由于母乳具有通便的作用,有些宝宝在每次喂奶时或者喂奶后就会有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3、喂奶前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喂奶后乳房基本空了或者不那么胀,如果不喂奶就会溢奶,这些迹象说明妈妈的乳汁足够供应宝宝的需求。如果宝宝吃奶用力,能听到吞咽声,感觉到泌乳反射,宝宝吃完奶后就心满意足地睡着了,说明宝宝已经吃够了奶水。如果宝宝吃了超过30分钟还含着乳头吸吮不放松,这就告诉妈妈自己还没有吃饱。
4、宝宝吃饱后,一般能够安静入睡2~3小时,有的醒了以后还能玩一小会儿。如果宝宝哭闹不安,或睡一会就醒,就表示没有吃饱,妈妈就要想办法增加奶量。
宝宝吃饱的表现 吃饱了吮吸频率减低
家长要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可以看孩子吸奶的频率,如果宝宝吸吮的频率逐渐减弱,或者容易被周围声音打扰,有一点动静就停止吸吮,甚至会用小舌头将乳头或奶嘴抵出去,这代表宝宝是吃饱了的。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每日小便次数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换纸尿裤的次数能说明问题,出生超过五天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尿个6~8次,尿应该不偏黄,也没有什么臭味。
2、大便形状次数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变化状况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
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4、吞咽吮吸频率
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频率明显有所变化,甚至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表明宝宝吃够了。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奶
1、宝宝出生后,如果喝饱了奶,通常会在3天过后,每天至少尿湿6-8次尿布,或者4-6次尿不湿。只吃母乳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就说明吃饱了。不过如果妈妈们给宝宝喂了水或饮料,小便6次以上这个方法就不适宜了。
2、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还可以从大便看出。第一周,宝宝的大便是黏稠的黑色,然后会变成绿色,最后变成棕黄色。宝宝如果吃到了富含营养的后乳,大便就会变得更黄。宝宝的大便颜色如果是芥末黄,说明宝宝得到了足够的高热量高脂肪后乳。在前2个月内,奶水充足的宝宝一般每天都会有至少2-3次这样的大便。由于母乳具有通便的作用,有些宝宝在每次喂奶时或者喂奶后就会有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有些妈咪对于奶水量斤斤计较,甚至会把母乳挤到奶瓶里来计算毫升数,但一般来说,正常新生儿的胃容量不大,少量多餐是很正常的现象,且初乳的分泌量并不多,不须过于强求,只要顺利喝到母奶,通常都不会饿到宝宝。若欲以简单的方法辨识,不妨先观察宝宝喉咙和下巴的动作,禾馨新生妇幼诊所暨小禾馨儿童当宝宝准备喝奶时,一开始的动作特征是下巴动得急促,才有助于刺激乳房分泌奶水,但这个阶段尚未喝到母奶;接着,下巴动作会逐渐变得又慢又稳,偶尔还会停顿,待宝宝准备将母乳吞入食道时,下巴动作就会暂停,接着就会看到宝宝的喉咙上下活动。如果宝宝没有正确含住乳头,喝奶时嘴巴可能会出现「啧啧」声,代表未确实喝到母奶。
如果宝宝一直出现舔嘴唇、嘴巴不自觉吸吮及寻找乳房等动作,甚至喝完奶后没多久就开始大哭,且每餐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就连体重增加的速度也非常缓慢,代表宝宝可能真的没吃饱。若妈咪发现宝宝出生后第一周体重下降超过7%~20%,或是两周后仍比出生时的体重轻,就必须多加注意宝宝的母乳摄取量。以下为宝宝出生后的体重参考说明。
出生当宝宝刚出生的5天内,会因食量小及脱水等问题而减轻7%~10%的体重,不代表没有成长,只是此时的生长进程会碰到这些状况,属于正常现象。
出生第2周
在出生7~14天之间,宝宝的体重就会以每天20~30克的速度逐渐增加,到了满月时,大多都可以比出生体重再多出500~1,000克,而亲喂宝宝在新生儿阶段可能会比瓶喂宝宝的体重略轻,但若哺喂顺利,体重都可追上,甚至超前。
4个月大
宝宝出生4个月大时,体重大约可达出生时的2倍,一次奶量约为120~150c.c.,是体重成长较快的时期。
4~6个月
体重增加开始变得缓慢,加上4个月大后有些宝宝会出现厌奶情形,可能每个月增加400~600克不等;且若搭配食用副食品,一餐奶量大约为150~180c.c.。
6个月后
此时宝宝的体重成长会再更慢一点,一周大约只增加60~120克,平均一个月仅增加240~480克。
满1岁
此阶段宝宝吃的食物和成人几乎无异,妈咪较不需担心亲喂时看不到宝宝喝下去的奶量,可直接由三餐食量来观察,此时正常体重应为出生时的3倍。
宝宝若未喝够母乳,一天小便的次数可能会少于6次,且尿液颜色为深黄色,味道颇重;虽然出生后4、5天仍会解出黑色或墨绿色胎便,但基本上到了6、7天时就会逐渐变成黄色,若出生后一周仍排出深色粪便,也是新生儿没吃饱的征兆。下方为新生儿哺乳与排泄参考表,供妈咪做为简便的参考依据。
婴儿吃奶时哭
经常听一些妈妈说,宝宝吃奶的时候总哭闹,明明是刚换完尿布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情况妈妈需要排查以下几种原因:
一、妈妈母乳量够不够,宝宝是否吃饱了?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天吃多少奶量,妈妈可以清楚地掌握,但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能吃多少奶量、是不是吃饱了,妈妈往往心里没底。
一般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宝宝的体重有没有增加,是否正常;
2、宝宝吃完奶后能不能甜甜地睡两三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
3、宝宝大便是不是正常的黄色糊状;
4、宝宝吃奶时间有没有超过30分钟,一般喂奶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
如果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妈妈就不用担心,宝宝应该是吃饱了。宝宝没有吃饱的现象有:大便发绿,吃完奶后情绪哭闹,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
二、检查宝宝口腔是否有溃疡。
有的宝宝患有鹅口疮,吃奶的时候非常疼痛,也会哭闹。鹅口疮是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妈妈手指的污染传播。妈妈要细心检查宝宝的舌头,如果有白色斑膜,有可能是鹅口疮。
三、宝宝有没有鼻塞。
如果宝宝鼻塞的话会影响吃奶,鼻塞宝宝只能靠嘴巴呼吸,吃奶的时候又不能呼吸,当然会哭闹。
四、宝宝是不是消化不良。
3个月以内的宝宝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时会出现一些功能性的消化不良,比如:肚子胀、腹泻等,需要妈妈细心照顾。
如果以上的各种原因都排除了,宝宝还是不能正常吃奶的话,每次吃奶都哭闹,那就需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