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清蒸怎么做好吃 鲢鱼怎样去身上的泥腥味
鲢鱼清蒸怎么做好吃 鲢鱼怎样去身上的泥腥味
在做鱼之前用一些料酒、生姜、大蒜等调料一起来腌制鲢鱼,这样可以有效的去除鲢鱼的腥味。
鲢鱼的制作技巧
1.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清洗鲢鱼的时候,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巧去鱼腥味:
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鲢鱼怎样去身上的泥腥味
鲢鱼在烹饪之前用一些料酒、生姜、大蒜等调料一起来腌制鲢鱼,这样可以有效的去除鲢鱼的腥味。
清炖鲢鱼怎么做好吃
一、清炖鲢鱼怎么做好吃
原料:
鲢鱼(花鲢)、葱、姜、蒜、香菜、料酒、醋、盐、花椒。
做法:
1、鱼的处理:鲢鱼清洗干净,切块放入盆中,加葱、姜、料酒,适量盐腌制十五分钟左右,有效去腥。
2、锅内放油热至八成,蒜片、姜丝、适量花椒爆锅。将鱼块放入,依次加盐、料酒、醋、水,大火炖开后转小火慢炖。
二、炖鲢鱼的做法步骤
1鲢鱼处理干净,切段。放适量盐和料酒腌制。
2葱姜蒜切好备用。
3锅内放适量油,放入葱姜蒜爆香。
4放入鲢鱼块。
5倒入适量料酒和生抽。
6倒入适量清水,加白醋适量。
7炖20分钟左右,汤汁减少后,放适量盐调味。
8加入适量水淀粉,勾芡出锅即可。
小窍门
1、鲢鱼有补钙功效,所以给孩子吃很有好处。
2、注意给孩子吃鱼头或者鱼肚子上的肉,其他地方刺多,一定要小心。
吃鲢鱼有什么好处 鲢鱼怎么做最好吃
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其中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口感。
鲢鱼吃了对身体好吗
鲢鱼的蛋白质非常的丰富,不仅鲜美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鲢鱼是滋养肌肤很好的食物,女性平时吃一些鲢鱼是很好的。鲢鱼里面的营养价值丰富,可以改善粗糙的肌肤,还能去除头屑。清蒸鲢鱼味道比较淡,适合不同的人群食用,平时吃一些清蒸鲢鱼可以很好的养胃。
宝宝咳嗽有痰能吃鱼吗 宝宝咳嗽有痰吃鱼需注意
1、爸妈最好是在宝宝吃鱼前,把鱼刺挑去,以免宝宝卡住喉咙,引起意外。
2、宝宝吃鱼之后,要及时漱口,这样口里的鱼腥味及早散去,宝宝不容易恶心。
3、宝宝咳嗽有痰做鱼,用清蒸、水煮的方式即可,不要选择带鱼、鲢鱼、鳝鱼,吃了易上火的鱼类做来吃。
鲢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鲢鱼属于鲤形目,为鲤科动物。产长江、黑龙江、珠江流域,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形态和鳙鱼相似,但体色较淡,银灰色,无斑纹,栖息在水的上层,以海绵状的鳃耙滤食浮游植物,习性活泼,善跳跃,生活在各地的江河、湖泊及池塘的中上层水域,以湖南、湖北产的最好,四季均产,以冬季产的最好。鲢鱼体侧扁,腹腔大而狭窄,头大眼小,尾鳍叉形,鳞片细小,银白色。鲢鱼肉软嫩且细腻,刺细小且多。
营养价值
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即能健身,有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适用人群
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用法用量
1、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清洗鲢鱼的时候,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食用功效
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散热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还具有暖胃、补气、泽肤、乌发、养颜等功效。
贴士
切鱼方法:
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2、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鲢鱼的吃法
一、清蒸
豉椒清蒸鲢鱼片
原料:
白鲢鱼200克,蒸鱼豉油2勺,花生油适量,盐一勺大葱适量,甜椒适量。
做法:
1.鱼切片,用少许盐料酒,胡椒粉腌10分钟。
2.姜切丝,葱切丝,大蒜切片,干豆豉准备适量。
3.摆盘(下面放一些蒜片,蒸好了以后有股蒜香),上面放葱丝,姜丝,放一勺蒸鱼豉油。
4.上笼蒸7分钟,接着锅里加入2汤匙的油烧热。
5.从新在鱼片面上摆上葱姜丝,在把热油浇在鱼片上即可。
二、炖汤
鲢鱼豆腐汤
原料:鲢鱼头500g,豆腐1块,姜适量,葱适量,蒜适量,黑胡椒一勺,香油一勺,盐适量,料酒适量。
做法:
1.鲢鱼头处理好洗净,擦干水分备用,豆腐切小块儿备用。
2.锅内倒入适量油,放入鲢鱼头煎炸,炸至两面金黄时放入葱姜蒜爆香。
3.此时倒入适量开水,水要没过鱼头,倒入适量料酒去腥。
4.开大火煮沸后关小火慢炖30分钟。
5.30分钟后放入切好的豆腐块儿,盖盖炖煮15分钟。
6.15分钟后,撒入盐、黑胡椒,滴入少许香油即可出锅。
三、烧
红烧鲢鱼
原料:鲢鱼750克,木耳(水发)50克,白砂糖8克,醋8克,料酒8克,酱油8克,盐8克,淀粉(玉米)8克,胡椒粉5克,味精5克,大葱15克,姜5克,大蒜10克。
做法:
1.将鱼收拾干净,用刀在鱼身两侧剞十字花刀(深至鱼骨);
2.将葱、姜、蒜切片;木耳洗净。
3.将锅中放油烧热,把鱼下锅,炸至两面浅黄色时捞出,锅中余油倒出,留下许,把葱姜蒜放入稍炒,烹入料酒、酱油、添汤,以淹过鱼为宜,随即把鱼、木耳、味精、精盐、白糖、醋、胡椒粉放入锅中,烧开。
4.用小火慢烧,待鱼烧透,捞出放碟中,锅中勾入水淀粉,浇在鱼上即成。
芙蓉鱼片
原料:鲢鱼肉200g,青椒15g,红椒15g,鸡蛋1个,姜汁水10g,料酒2g,盐8g,鸡精2g,湿淀粉120g,植物油500g。
做法:
1.鲢鱼去头尾骨,取鱼肉,将鱼肉用刀刮出200克鱼泥,剩余可作它用。
2.刮出的鱼肉用搅拌机打磨,打磨过的鱼泥加入姜汁水、料酒、盐、味精、鸡蛋清和水,搅上劲。
3.再加入湿淀粉和植物油,静置20分钟。
4.炒锅置火上,下油,中火烧至3成热。
5.用手勺将鱼茸分次均匀地成片状舀入油锅,当鱼片浮起,捞出控尽油。
6.炒锅留少许油,置火上,放入料酒、水(高汤)、青红椒片,加盐、鸡精,用湿淀粉勾芡。
7.将鱼片倒入锅中,包上芡汁。淋上明油,出锅装盘。
四、煎
香煎鲢鱼
原料:鲢鱼300克,盐3克,白酒10毫升,酱油10毫升,水淀粉适量,红椒少许,葱少许。
做法:
1.鲢鱼处理干净斩块,抹上盐、白酒、酱油腌30分钟,轻拍淀粉。
2.锅内放油烧热,下鲢鱼锅略炸1分钟。
3.原油锅烧热,放鲢鱼小火煎至金黄色,起锅装盘,撒上红椒丝、葱丝即可。
鲢鱼那个部位最好吃
鲢鱼最肥美的地方在腹部,富含脂肪,鱼越肥大味道越鲜美。鲢鱼的烹制方法很多,可红烧、清蒸、熏炸或制成鱼肉丸子等,但以炖汤为最佳,鲢鱼火锅和鲢鱼头火锅最受人们青睐。用鲢鱼做汤加豆腐为配料,食之更加美味可口。
鲢鱼怎样去身上的泥腥味 鲢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两者属于相克食物,同时食用的话容易引起腹泻。
西红柿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和鲢鱼中蛋白质发生反应,会不利营养吸收。
秋季吃什么鱼好
1、墨鱼
墨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秋天吃墨鱼,对女性尤其滋补。从中医角度看,墨鱼具有益血补肾、健胃理气的功效,能养阴生津,所以非常适合秋冬来吃。
北方家庭中烹制墨鱼,多用韭菜来炒,味道不错,其实墨鱼炖豆腐也是很好的选择。
2、泥鳅
民谚有“秋风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赛人参”。秋天是适宜进补的季节,这个时候吃泥鳅可起到益气壮阳的功效。泥鳅经过春天的养育,到了秋天,肉质最为肥美。祖国医学认为,泥鳅具有补中气、祛湿邪之功用。可作为除燥、防治痔疮、疥癣等症的辅助食品。
由于泥鳅的肚子中有许多泥沙,而且滑不溜秋,许多人会抱怨难以加工。其实只要掌握到一些小诀窍便轻而易举。把鲜活泥鳅放在清水里养几天,滴入几滴菜籽油,让其吐净泥沙,然后放入沸水里烫一烫,其身上的黏液便会自行脱落,这样煮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3、鲈鱼
十月正值鲈鱼肥美期,此时产出的鲈鱼肉质肥美,营养丰富,还有润燥和养胃的双重作用,是秋季滋补的首选。鲈鱼味甘性平,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佳的人群来说,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它秋后始肥,到了秋末冬初,体内积累的营养物最丰富。
鲈鱼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清蒸的做法如下:新鲜鲈鱼洗净后用盐抹匀;盘子下垫上几片葱姜,将鱼放在上面,在鱼肚里和鱼身上放两片姜;蒸八分钟;出锅后淋上点蒸鱼豉油,撒点葱丝,热锅烧油,淋在上面就行了。
4、草鱼
草鱼是非常普遍常见的鱼类,大家的餐桌上很容易见到。草鱼虽然普通,但是其却有暖胃、平肝祛风的功效,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秋季饮食中,不妨多点买点草鱼吃,属于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鱼要新鲜,煮时火候不能太大,以免把鱼肉煮散;草鱼与豆腐同食,具有补中调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对心肌及儿童骨骼生长有特殊作用,可作为冠心病、学脂较高、小儿发育不良、水肿、肺结核、产后乳少等患者的食疗菜肴;民间将草鱼与油条、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适合老年人温补健身。
5、带鱼
带鱼肉质肥嫩、细腻鲜美,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大众食品。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脾益胃、补虚益血、润肤美发等功效,适用于胃脾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头发枯黄等症。带鱼富含蛋白质、钙、镁,还含有较丰富的铁、锌、铜、锰、钴、硒、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带鱼的做法多种多样,无论是红烧的,糖醋的,还是干煎的,或是炖的煮的,味道都一样鲜美。
6、鲤鱼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春鳊秋鲤夏三黎。进入秋季,作为四大河鲜之一的鲤鱼这时最肥美。中医认为,鲤鱼性平,味甘,有健胃滋补,利水消肿,通乳之功效。现代营养学表明,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很高,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含有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人体所需元素。
大部分鱼可以红烧,它既适用于腥味相对重些的鱼也适合很清淡的鱼,前者通过红烧掩盖腥味,后者则是根据食用者的嗜好烹调。此外,新鲜度稍差的鱼也可选择红烧。但鲤鱼红烧后风味更好。
7、黑鱼
秋季是吃黑鱼的好时候,因为秋天天气比较干燥,黑鱼含有大量的凝胶物质,有利于皮肤的补水。黑鱼富含优质蛋白,容易消化吸收,经常食用,可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黑鱼还具有去瘀生新、利血调养的功效,是病后康复和老弱体虚者的滋补佳品,热值高,是驱寒保暖的佳食。
黑鱼以鱼虾为主要食料,生性凶猛,但是味道鲜美。用黑鱼做菜,首先得注意选料,就是鱼不能太大,一般400克左右即可。这样的鱼龄一般在1年左右,可以保证鱼肉鲜嫩。
8、鲢鱼
鲢鱼味甘、性平而稍温,入脾、胃经,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乌发养颜、通乳化湿的功效,尤其适合秋、冬季养生食用。对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有食疗效果。鲢鱼物美价廉,是当前进补的最佳食材之一。
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在清洗鲢鱼时,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去鱼腥味时,可以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这样不仅能除去腥味,还能使鱼的滋味更鲜美。
9、鲫鱼
鲫鱼四季均产,但以2~4月和8~12月产的最肥。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尤其是活鲫鱼汆汤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作用。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做汤均可,但尤以炖汤最为普遍。说到炖汤,鲫鱼有3个好搭档,那就是白萝卜、豆腐和冬笋,用它们分别与鲫鱼炖汤,不但味道鲜,而且营养好。
鲢鱼做法指导
1. 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 清洗鲢鱼的时候,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 巧去鱼腥味:
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鲢鱼清蒸怎么做好吃
食材:
鲢鱼1000克,鱼骨30克,火腿30克,香菇(鲜)15克,玉兰片30克,黄瓜25克,猪油(板油)30克,猪油(炼制)30克,姜10克,料酒75克,盐10克,味精3克,八角3克。白砂糖可以放入10克,如果不喜欢吃甜的话,可以少放点糖或者是不放糖。香油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如果不太爱吃香油的话,也可以不放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
做法
1.将鲢鱼去鳃、内脏,一分为二,刮去腹内黑衣,洗净备用。
2.熟火腿、水发玉兰片、水发鱼骨切成片。
3.冬菇、黄瓜切片。
4.猪板油去筋,切成丁。
5.将洗净的鲢鱼放入大鱼盘中,将猪板油丁散开撒在鱼身上,火腿片、鱼骨片、冬菇片、玉兰片、姜片、大料、白糖、精盐、味精也撒在鱼身上。然后加入料酒和猪油,爱吃香油的这时候就可以放入香油了。然后再加入一些高汤,大概400克,然后用大火蒸熟就可以了,味道很鲜美。
过年吃什么鱼最好 鲢鱼——连年有余
鲢鱼的链同“连”是谐音,过年吃鲢鱼寓意连年有余,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鲢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且味甘而性平,食用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哺乳期女性食用还有通乳化湿的作用。
清蒸鲢鱼
材料:净鲢鱼1条,葱段、姜片、盐适量,料酒2小匙,胡椒粉少许。
做法:
1、鲢鱼洗净,在鱼身上划几刀,用盐、料酒、胡椒粉腌渍10分钟。
2、将鱼放在蒸盘内,在鱼身上撒姜片、葱段,大火隔水蒸10分钟。
3、将鱼取出,去掉葱段、姜片,油锅烧热,将油均匀淋在鱼身上即可。
辣烧鲢鱼
材料:鲢鱼500克,蒜100克,葱末、姜末、辣椒酱、高汤、盐、白糖、味精、醋、料酒、酱油、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鲢鱼洗净,切块,蒜去皮,切粒,入热油锅中爆炒,捞出。
2、油锅烧热,放鲢鱼块炸至表皮皱起,捞出。
3、另起油锅,烧热后炒香辣椒酱、姜末、蒜,放鲢鱼块。
4、调入料酒、酱油、盐、白糖,倒入高汤,煮6分钟后放味精,煮至蒜软后盛出鲢鱼。
5、锅内汤汁放葱末、醋、水淀粉大火烧至汤汁浓稠,淋在鱼身上即可。
大蒜烧鲢鱼
材料:去鳞、去内脏的鲢鱼中段750克,大蒜100克,泡红辣椒15克,姜沫15克,葱沫15克,料酒25克,酱油20克,精盐3克,味精2克,醋10克,高汤500克,白糖15克,水淀粉10克,辣香油25克,净油1000克(约耗150克)。
做法:
1、将鲢鱼中段洗净,用刀横断成4厘米长的段,用盐1.5克腌制一会儿。
2、炒勺置旺火上,放入净油烧至七八成热,放入鱼块炸至外皮硬挺,捞出,再将去皮的大蒜稍炸捞出。
3、原勺留底油60克,旺火烧至六成热,放入葱、大蒜.泡红辣椒(去蒂、去子)。姜,炒出香味,放入高汤、料酒、白糖、酱油、味精、盐。
4、找好口味烧沸,放入鱼段,移小火炒到蒜软烂,上旺火煮沸,再将鱼段逐块捞出,码在鱼盘内。
5、勺内原汁上旺火,放入醋、味精少许,调好口味,撒上葱丁,用水淀粉勾芡,推匀,淋入辣香油(红油),均匀浇淋在鱼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