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叶米果对人的好处

艾叶米果对人的好处

1、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用药。2、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3、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4、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5、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6、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7、艾草泡脚的好处:用艾草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8、艾草的药理作用:艾草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肠炎的几个偏方

水煎老柚子皮

原料:老柚子皮15克、茶叶10克、生姜2片。

做法:水煎服。急性肠胃炎。

生姜擦四肢

原料:生姜、烧酒各适量。

做法:生姜切开。蘸酒搽四肢,以转热为度。急性肠胃炎。

葱白敷肚脐

原料:葱白、米酒各适量。

做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脐部。急性肠胃炎腹泻。

艾叶敷肚脐

原料:艾叶、米酒。

做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肚脐。急性肠胃炎腹泻。

茶叶末

原料:茶叶100克、生姜50克。

做法:焙干研为细未,每次3克,1日3次。急性肠胃炎。

生姜黄连末

原料:生姜120克、黄连30克。

做法:生姜捣烂取汁、黄连研末,小火炒干。每次6克,绿茶送,1日3次。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偏方

1、组成:老柚子皮15 克、茶叶10 克、生姜2 片。用法:水煎服。主治:急性肠胃炎。

2、组成:生姜、烧酒各适量。用法:生姜切开。蘸酒搽四肢,以转热为度。主治:同上。

3、组成:葱白、米酒各适量。用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脐部。主治:急性肠胃炎腹泻。

4、组成:艾叶、米酒。用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肚脐。主治:同上。

5、组成:茶叶100 克、生姜50 克。用法:焙干研为细未,每次3 克,1 日3 次。主治:急性肠胃炎。

野艾蒿和艾草怎么分别 野艾蒿的吃法

其实野艾蒿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制作成很多的食物,可以煮汤,例如艾蒿水、艾蒿汤,还可以制作成一些零食,例如艾米果、艾蒿糕、艾叶糍粑等。

1、将艾蒿清洗干净后剁碎,然后与糯米粉、粘米粉、砂糖一起揉搓成面团。

2、然后将芝麻、花生炒香,与红砂糖一起打碎成粉状。

3、将适量的粉末包进面团中,揉捏成团后,分成一个个的面团。

4、在蒸锅底部垫上香蕉皮后,放上面团,上蒸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

蒿子粑粑是什么蒿子 蒿子粑粑和艾叶粑粑的区别

原材料的不同。

蒿子粑粑的主要材料是新鲜的蒿草,而艾草粑粑是用艾草制成的,蒿子粑粑和艾叶粑粑都是做成了粑粑的形态,但是其内部使用的原材料却是不同的,蒿子粑粑内部是使用的白蒿和米粉,而艾叶粑粑是使用的艾叶和糯米粉制成的,最终制成的食物口感上也会有所不同,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饮食进行选择,如果没有尝试过的话,两种都可以尝试一下,然后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那一样。

直肠炎生活小偏方

葱白敷肚脐

原料:葱白、米酒各适量。

做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脐部。急性肠胃炎腹泻。

艾叶敷肚脐

原料:艾叶、米酒。

做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肚脐。急性肠胃炎腹泻。

茶叶末

原料:茶叶100克、生姜50克。

做法:焙干研为细未,每次3克,1日3次。急性肠胃炎。

生姜黄连末

原料:生姜120克、黄连30克。

做法:生姜捣烂取汁、黄连研末,小火炒干。每次6克,绿茶送,1日3次。急性肠胃炎。

水煮石榴皮

原料:鲜石榴皮100克、蜜糖300克。

做法:石榴皮水煮,至稠粘,入糖煮沸即可,每次1勺,开水冲化服。急性肠胃炎。

大蒜醋

原料:大蒜、米醋。

做法:大蒜捣烂,和醋缓咽下。急性肠胃炎。

诃子末

艾叶怎么吃最好

【艾叶饺子】做法:

艾叶饺子1、艾叶300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2、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艾叶煎鸡蛋】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作用:令人开胃。【艾叶肉圆】做法:把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艾叶水糕】做法:取艾叶、粘米、糯米、沙糖各适量。先将艾叶阴干,然后与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时,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沙糖煮溶与米浆煮成糊状,入铜盆蒸60分钟,冷却后切件。【艾叶蒜汤】做法:大蒜50克,生荷叶20克,生艾叶20克,生侧柏叶20克鲜生地20克,将各种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气、止血。【艾叶红糖水】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作用:用于痛经。【姜艾鸡蛋】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作用:用于月经过多。

藏红花和艾叶泡脚的好处

藏红花可活血化瘀,帮助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艾叶可以温通人体经络,使经络畅通,藏红花和艾叶一起泡脚可以通畅经络、血管,缓解足部疲劳,放松身心。

藏红花和艾叶泡脚对于缓解宫寒、血瘀而致的月经不调、血瘀痛经等症状均有一定的效果,人体足部穴位很多,藏红花和艾叶一起泡脚有助刺激足部穴位,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温通经络,疏通血管,从而达到活血止痛的效果。

藏红花可活血化瘀,艾叶性温,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藏红花和艾叶泡脚可以帮助祛除寒气和湿气,所以藏红花和艾叶泡脚对于身体寒湿重的人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

相关推荐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蒿”及“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薪州镇),可入药。此系艾的栽培品种cv. qiai,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

新鲜艾叶能当菜吃吗 艾叶菜团

材料:新鲜艾叶、糯米粉、黏米粉、冰糖。 做法: 1、将新鲜艾叶洗净,焯水切碎备用。 2、然后把糯米粉,粘米粉倒入盆里放入艾叶。 3、把剩余的艾草水放入糖,融水。 4、之后再把融化的糖水放入糯米分中,揉成面团。 5、最后揉成饼下锅蒸20分钟至熟即可。

艾叶煮水泡脚治脚气吗 艾叶加一物泡脚治脚气效果更好

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能,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与艾叶同用可增强除脚气、湿疹、止痒的功效。 做法:使用时抓一把花椒加入适量水煎,煮出花椒味后倒入盆中先熏脚,等水温下降到能下脚的时候,开始倒入适量的艾叶水进行泡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热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宜,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 盐有消炎杀菌的效果,对于脚部发痒、有脚癣的来说可起到杀菌止痒的效果,配合艾叶煮水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做法:将煮好的艾叶水放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然后即可泡脚。 醋杀菌的功

艾蒿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一、艾蒿的功效:艾蒿又名家艾、艾、灸草﹑医草﹑冰台、遏草、香艾、蕲艾、黄草﹑艾绒、艾叶、青、蒿枝、萧、艾青、蒿草等。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

艾草的吃法

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端午习俗用艾草驱邪,下面介绍几款艾草药膳: 1、艾叶糖水 做法: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作用: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2、艾叶饼 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如梦令喜欢姑姑做的艾饼,

吃什么中药对子宫好 艾叶调理宫寒

艾叶是理气血,逐寒湿的中药,最能温经止血,另外,艾叶性温,可以有效调理宫寒引起的不孕及痛经,对暖宫,安胎有很好的功效,子宫受寒的女性,可以通过艾叶来调理自己的不适。 用法: 新鲜艾叶500克,糯米,粳米各150克,红糖适量。 将艾叶洗净晾干,浸泡在水中;糯米和粳米一起浸泡,两小时后沥干水分。将艾叶与糯米,粳米,糯米一起打成米浆,再把红糖用少量开水融化,与米浆一起搅拌均匀,放入蒸笼中隔水蒸一小时,取出后用刀切成小块食用。

春吃艾叶增食欲

用艾叶做成的糍粑、饺子、包子等食品,深受大家喜爱。 最近,一股吃艾叶之风正从乡村刮到广州,偏僻山区的艾糍粑、艾叶煎蛋、艾叶肉丸子等相继进入了一些酒家,深受食客欢迎。注意适时饮食、食疗养生的“煮妇”们也不落后,有意识地买来艾叶,烹制一些食疗养生菜给家吃,以达到养胃、去湿、杀菌等目的。 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现正是艾草上市的时候,艾草可做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

艾蒿怎么吃

艾蒿可以煮糖水喝。适合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者喝。 艾蒿可以做饼吃。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这饼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艾蒿可以做糕吃。取艾叶、粘米、糯米、沙糖各适量。先将艾叶阴干,然后与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两个小时,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沙糖煮溶与米浆煮成糊状,入铜盆蒸一个小时,冷却后切件。 艾蒿可以做红糖水喝。用于痛经。 艾蒿可以做饺子吃。将艾蒿切碎,葱、

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 艾粄

艾粄是是广东省客家地区清明时节特有的的应节小吃,属于客家菜,艾粄是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每年清明节,清明时节,们在外出祭祀、踏青时便会采摘些鲜嫩的艾叶、鼠曲草、竺叶、鸡矢藤和使君子等用于制作各类清明粄。

产后恶露不净吃什么好 参芪粥

材料:参9克,黄芪15克,焦艾叶10克,糯米50克。 做法::黄芪、艾叶用布包,加水适量,与参煎煮30分钟,留参去黄芪、艾叶药包,再入糯米煮成粥。顿食,每日1次。 功效:可以益气摄血,适用于:产后气虚,恶露不尽,色淡质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失眠等症状的产妇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