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预防
食物中毒的预防
蘑菇中毒怎么办
一旦误食中毒,要立即催吐、洗胃、导泻。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催吐,然后用1:2000至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水、0.5%活性炭混悬液等反复洗胃。
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细菌性中毒怎么办
食物在制作、储运、出售过程中处理不当会被细菌污染。吃用这样的食物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催吐后如胃内容物已呕完仍恶心呕吐不止,可用生姜汁1匙加糖冲服,以止呕吐。
生大蒜4至5瓣,每天生吃2至3次。几天内尽量少吃油腻食物。
喝红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红茶能预防感冒
随着天气变冷,人们的抵抗力降低,他们容易感冒。红茶可以预防感冒。红茶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用红茶漱口可以过滤病毒,预防感冒、蛀牙和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和高血压。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霉变甘蔗中毒
要防止吃霉变甘蔗,就要注意储存好甘蔗,防止甘蔗霉变,甘蔗必须成熟后再收割,因为成熟的甘蔗含糖量高,渗透压高,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在贮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发现霉变甘蔗立即销毁,另外,在选购甘蔗时要仔细检查,霉变甘蔗的主要特点是,外观光泽不好,尖端和断面有白色或绿色絮状,绒毛状脱落,切开后,甘蔗剖面呈浅黄或棕褐色甚至灰黑色,原有的致密结构变得疏松,有轻度霉酸味或酒糟味,有时略有辣味。
食物中毒预防应该怎么做
1、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外出不便洗手时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2、餐具要卫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袋内。
3、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剩饭菜食用前一定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冼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对不熟悉的野生动物不要随意采捕食用,海蜇等产品宜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保存,食用前应冲洗干净。扁豆一定要焖熟后食用。
6、服用药品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千万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药物同时服用要遵医嘱,避免混合产生副作用。敌敌畏杀虫剂和灭鼠药等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8、易引起食物中毒的自然植物有侵木、毛莨、莽草、君影草、泽漆、巨鸟头、石蒜、龙爪花、蜂螂花等。此外,水仙、郁金香、八仙花等花也不能食用。
9、河豚鱼中毒:每年都有人死于河豚鱼中毒。河豚鱼中毒会引起呼吸麻痹,这是因为河豚鱼的肝、肠、卵巢内含有大量的河豚鱼毒素。一般在食用后半小时至4小时内发病,重症者4小时左右呼吸麻痹、死亡。河豚鱼中毒者需立即送医院抢救。到医院应立即说明是食用了河豚鱼所致。
夏季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
不要购买有毒食物,如河豚,野生毒蘑菇,未加工的木薯,苦杏仁,发芽土豆,高温熬炼的食油或过期变质食品,更不要购买或吃病死的家畜家禽类,对不熟悉的动物,植物也不要随意购买。
应预防哪些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禁止食用腐败变质以及病死、毒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肉类。
(2)对肉食品类要严格做到防蝇、防尘、防双,工具要专用,生熟要分开。
(3)杀灭病原菌.做到熟肉过夜要回锅加热。剩饭、刹莱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4)凡是接触过生肉和生动物内脏的容器、用具等要及时洗剧消毒,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5)低温冷藏生肉、熟食及其他动物性食品,都要放在10℃以下的冷藏室里。如果没有冷藏设备,应尽f把食品放在阴凉通风处,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
(6)防止动物性食品被人群中带菌者及带菌的动物、污水、容器和用具等污染。
(7)严禁海产品与其他熟食品混杂,防止海产品污染其他食品。
(8)生吃食品、凉拌莱、咸菜、佑菜时,应先用食醋处理。
二、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毒蘑菇中毒及其预防
蘑菇的品种很多,有的可以食用。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有的含有毒素,容易引起中毒。预防措施如下:
(1)对无法识别或过去没有食用过的脚菇:必须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后方可食用。
(2)掌握毒菇的特征,不食毒蘑菇。毒解菇的盖色泽美丽.或呈黏土色;蘑菇柄上有毒环;大多生长在腐致物或粪土上,破碎后颜色与原先大不一样;用水煮时可使银器、大蒜和米饭变黑。
2.发芽、变绿的土豆中毒及其顶防
土豆在高温、潮湿或光照下可以发芽或变绿,人食用发芽或变绿的土豆后会引起中毒,预防措施如下:
(1)妥善保管,防止土豆发芽、变绿。土豆应放在干澡、阴凉处。避免日光照射。防止发芽或表皮变绿,防止腐烂。
(2)严格处理,不食用有毒部分。应将芽和芽根及变绿的部分切除,用冷水浸泡30至40分钟后再烹制,食用时如有口麻、痒感。应停止食用。
3.四季豆中毒及其预防
四季豆中毒与四季豆的品种、产地、季节和烹调方法有关,常因食用贮藏时间过久、烹制未熟透的菜豆而引起。四季豆中毒一般发生在9至10月。预防措施如下:
(1)烹制四季豆前,应先将四季豆放入清水中浸泡或将其放入开水中烫泡10分钟,捞出后再烹剐食用。
(2)烹制时要烧熟、煮透。
4.鲜黄花菜中毒及其预防
如果食用没有经过处理的鲜黄花菜.可引起中毒.预防措施如下:
(1)不吃腐败变质的鲜黄花菜.最好食用干黄花莱。
(2)食用鲜黄花菜时应先去掉长柄.用开水黄一下,再用冷水浸泡,然后再和其他菜或肉食搭配烹制.不要单独炒食黄花菜.并且要控制摄入量。
(3)制作黄花菜时必须彻底加热。
5.苦杏仁中毒及其顶防
苦杏仁食用不当往往会引起中毒。顶防措施如下:
(1)不要生吃苦杏仁,特别是儿童不要生吃。
(2)食用杏仁时必须煮熟。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1.河豚鱼中毒及其预防
河豚鱼肉一般无毒,但河豚的卵巢、鱼卵、肝脏、皮肤、血液等含有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等剧毒,可以使人中毒甚至导致死亡。预防措施是尽量不吃河豚鱼,确保无虞。
河豚鱼常见的有10多种.但它们的外形均有以下共间特征:嘴小、尾小、无鳃盖;有四颗大板牙;体呈圆捅形,前大后小,背部深色,有虎皮纹、星点状斑纹.腹部浅谈。如发现有上述特征的鱼,不应食用。
2.鱼类组胺中毒及其预防
青皮红肉的鱼类往往会引起鱼类组胺中毒,如金枪鱼、沙丁鱼等.同时不新鲜和腐败的鱼也可能会引起鱼类组胺中毒。食用此类鱼应做到:
(1)讲究烹调方法。烹制青皮红肉鱼类前要先用水浸泡。
(2)不吃腐败变质的鱼。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1.砷中毒及其预防
砷俗称砒箱,有剧毒。预防砷中毒的措施如下:
(1)药物与食物应严格分开存放,以免误食。
(2)不得用盛装过砷的器其装盛食物。
(3)禁止用加工粮食的碾磨碾农药。严禁食用农药毒死的牲畜和家禽。
2.锌中毒及其预防
各种食物中普遍存在着微量的锌,通常不会引起食物中毒。但如果镀锌容器或工具与有机酸和酸性食品长期接触,使锌溶解于食品中,人食用后就可引起中毒。
预防锌中毒的措施主要是:禁止用镀锌容器盛装饮料和食品,特别是酸性食品。
3.铅中毒及其预防
盛装食品的很多器皿《如搪瓷、陶器、锡洒壶等)都含有一定的铅.因此食品容易被铅污染,引起中毒.预防措施主要是:
(1)避免用挂釉的陶器盛装食醋和酸性较高的食品。
(2)避免使用含铅器皿来盛装其他食物。
4.铜中毒及其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若用铜锅熬煮食品或用铜器盛装食品,往往会引起铜中毒.因此,禁止用铜锅熬煮食品或用铜器盛装食品。
5.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预防
腐烂变质的疏菜、在高温下存放时间过长的菜肴、刚刚腌制的菜等往往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食用这些食物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预防措施如下:
(1)新鲜蔬菜要注意保鲜,存放在干操、通风和阴凉处,避免在高盆下长时间存放
(2)不食用腐烂变质的蔬菜。
(3)烹调好的菜肴不要在高温下长时间存放.井注愈保持容器和环境卫生,防止微生物污染。
夏季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同席多人或在食堂中多人发病是其特点;另一类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由于进食被农药或鼠药等化学毒物污染的食物而造成。
含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物包括以下几类: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外形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毒素的物质,如毒蕈;本身含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的食物,如河脉鱼、木薯;由于贮存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物,如发芽土豆。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预防夏季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区分为感染型和毒素型两大类,感染型食物中毒系指食物中污染并繁殖的大量病原菌,随同食物进入人体,引起消化道感染而发生的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系指食物中污染的某些细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中毒,这种类型的食物中毒又分为肠毒素型(如葡萄球霉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和外毒素型(如肉毒素食物中毒)。
某些真菌毒素污染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如赤霉病麦中毒,食物中毒性白细胞减少症等。
1,有毒动物中毒如河豚鱼中毒和某些鱼类食品引起的组织胺中毒等。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蕈,苦杏仁和苍耳子中毒等。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白果中毒
白果不要生食,落在地上的白果尤其不能立即食用。即便是煮熟了吃,也不能吃的太多,吃的时候应该剥掉白果中的绿色胚芽,因为胚芽中的毒素含量最高。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预防食物中毒5大招
1、要洗手:烹煮、调理食品前后,都要澈底将双手清洁干净,若有伤口,就要包扎。
2、要新鲜:不只食材要新鲜,用水也要注意要卫生。
3、要生、熟食分开:处理生、熟食过程,需要使用不同器具,以免发生交叉污染,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4、要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需要超过摄氏70度,细菌才容易被消灭。
5、要注意食品保存温度:生鲜食品保存温度要低于摄氏7度,在室温下不宜放置过久,否则细菌、微生物很容易大量滋长,造成食物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