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不要先使用奶瓶
新生儿出生后不要先使用奶瓶
对新生儿不要先给宝宝用奶瓶
如何正确使用奶瓶?怎样用奶瓶喂养出健康宝宝?应该在什么时候放弃奶瓶?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可是宝宝顶顶重要的生存工具。妈妈们可不能忽视了小奶瓶里面的大学问:
新生宝宝:不要先用奶瓶
宝宝嗷嗷待哺,但新妈妈却暂时还没有奶,这时候,有的父母怕宝宝饿着,就开始用奶瓶给宝宝喂食了。但其实,宝宝刚从妈妈的体内分离出来,身体里还储蓄着一些可以维持生存的营养,并不是特别急于进食的。若在炎热的夏天,宝宝出汗多时,可用小匙给他少喂点水。但绝对不要用奶瓶,更不能用奶瓶喂奶粉。
因为通常情况下,宝宝吸吮橡皮奶嘴要比吸吮母乳省力,如果宝宝出生后,就用奶瓶喂奶粉,然后再改为母乳喂养时,宝宝就容易出现乳头错觉,特别容易出现拒奶、烦躁等现象,造成母乳困难,不但使宝宝得不到产妇初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还会使新妈妈奶胀而诱发乳腺炎。宝宝长时间不吮吸母亲的乳头,还可会导致新妈妈乳汁减少。
正确的做法是宝宝出生后,就开始人为地挤压新妈妈的乳头,并开始让宝宝吮吸妈妈的乳头,这时可见有较清的奶水溢出,此奶称为初乳。初乳中不仅含有易于宝宝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和糖,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一IgA和具有杀菌作用的溶菌酶。这些物质可以保护宝宝不易患病,还可预防过敏反应,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初乳可使宝宝获得强大的被动免疫,吸吮了初乳的宝宝,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偏低,而未吸母亲初乳的婴儿易患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
小三阳妈妈如何保证宝宝健康
1、定期检查
妊娠会让孕妇免疫力降低,因此,怀孕期间要严密观察身体状况,并且定期上医院检查肝功能。
2、母婴阻断
乙肝小三阳孕妇最好在孕期的7.8.9三个月开始每个月打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之内肌注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两周再注射一支,24小时内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样做,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母亲的垂直传播,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
3、母乳喂养及其他
乙肝小三阳分娩之后,需要复查病情,在病毒复制活跃期不可以母乳喂养,母亲身体恢复后可以积极治疗,彻底切断传染源是关键。平时妈妈每次用奶瓶喂奶前,都要给奶瓶消毒,自己也要仔细清洗双手,平时不要亲吻孩子,更不要口对口地喂宝宝吃饭,应尽量减少同宝宝身体上的过多接触,自己用的洗漱用品,餐具要勤消毒,并且保证与宝宝的用品绝对隔。
孕妇产后奶水不足是什么原因 产后奶水不足是什么原因
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
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长沙催乳师罗玉提醒妈妈,一定要早开奶,让宝宝多吸吮。
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使婴儿在两侧乳房的吸吮时间达到5-10分钟。如果在吃奶时睡着了,应该轻拍两颊,把他唤醒。
有的母亲因乳汁分泌少给婴儿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过少造成母乳减少。
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婴儿奶嘴怎么消毒 奶嘴多久消毒一次
婴儿所用的奶具,无论是奶嘴、安抚奶嘴还是奶瓶,建议勤消毒,宝宝吃完奶后要立即的清洗,每次用之前用开水泡一下,这样也能够防止细菌滋生,减少小孩患病。
1、科学的做法:建议3天消毒一次,每次用开水煮沸3-5分钟。平时用的话就拿开水烫一下就可以了。消毒频率不能太高。否则孩子的肠胃以后很难适应外来的食物。
2、刚出生的孩子,在配奶时每次均需使用消毒过的奶瓶。
3、奶瓶消毒应该从新生儿出生持续到5—6个月大。
奶瓶多久消毒一次?你做对了吗? 清洗方法
母乳或配方奶养容易引起细菌滋生,所以要把奶瓶清洗得干干净净,才能保证新生儿下次吃的奶是新鲜的。
每次喂奶后,需要把剩下的奶倒掉,防止奶在奶瓶中发酵发霉、滋生细菌,更难清洗。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们切勿偷懒哦。因为等到下次需要使用时才去洗,发酵后滋生的细菌是很难百分百被杀死的。
把剩余的奶倒掉以后,要用奶瓶刷清洗奶瓶内壁,去除奶瓣等,需要特别注意容易遗漏的瓶颈和螺旋处。
给大家一个小建议,选择奶瓶时最好选择宽口径的,因为宽口径奶瓶既方便倒入奶粉,也容易清洗。
清洗奶嘴的时候需要非常仔细,用专用的奶嘴刷清洗。先把奶嘴翻过来,用奶嘴刷仔细清洗。靠近奶嘴孔的地方比较薄,要小心不让其裂开,注意清洗奶嘴孔内藏的奶垢,以保持出奶孔的通畅。
由于母乳或配方奶中的营养丰富,很容易滋生细菌。此时奶瓶清洗不干净,对肠胃免疫力还未健全的新生儿来说,很容易吃进残留在奶瓶中变质的奶汁,造成腹泻消化道等疾病。所以,奶瓶清洁最有效、方便的方式就是高温消毒。
新生儿喝奶时使用的奶瓶都必须经过消毒,每次都用开水煮沸3-10分钟,至少3天消毒一次。平日使用的,则开水烫一下就可以了。消毒频率也不能太频繁,以免孩子的肠胃很难适应外来的食物。奶瓶消毒应该从新生儿出生持续到5~6个月大。
不论吸奶器、奶瓶,还是碗筷,清洗后保持干燥,可抑制细菌生长。建议清洗吸奶器、奶瓶和碗筷后,尽可能控干。比如开口朝下,放置在干净的篦子上,控干内部的水。不一定要选择消毒烘干锅。
每次消毒晾干后一定要记得给奶瓶盖上盖子。空气中会有细菌和灰尘,如果奶嘴裸露在空气中的话,细菌和灰尘会附在奶嘴上。
奶瓶并不是质量好就用得久一点,它也需要定时更换,而不是要等到坏了才更换。一般奶嘴3个月更换一次,奶瓶6个月更换一次。
奶瓶怎么消毒 奶瓶多久消毒一次
新生儿喝奶时使用的奶瓶都必须经过消毒,每次都用开水煮沸3-10分钟,至少3天消毒一次。平日使用的,则开水烫一下就可以了。消毒频率也不能太频繁,以免孩子的肠胃很难调节外来的食物。奶瓶消毒应该从新生儿出生持续到5~6个月大。
混合喂药的要求 用勺子喂奶粉
产妇分娩后平均48~72小时才能下奶,很多新生儿家长担心宝宝饿着,用奶瓶给宝宝喂奶粉,这样会造成宝宝乳头错觉。新生儿如果需要混合喂养,应注意不要使用橡皮奶头、奶瓶喂婴儿,应使用小匙、小杯或滴管喂,以免造成乳头错觉。
新生儿皮肤干燥脱皮的原因
新生儿皮肤脱皮,这是每个新生儿都会有的现象的,这个是由于新生儿身体内的新陈代谢所引起的,新生儿皮肤脱皮怎么回事呢?因为在出生之前宝宝一直都是处于一种被羊水浸泡的状态中的,等到出生以后,皮肤一下子就由原来的生存环境变成了干燥的了,所以就有脱皮的情况出现了。
不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有脱皮的现象,刚出生的新生儿也不例外。那么导致新生儿皮肤脱皮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新生儿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叫表皮的角化层,由于发育不完善,因此很薄,容易脱落。皮肤内面的一层叫真皮,表皮和真皮之间有基底膜相联系。新生儿基底膜不够发达,细嫩松软,使表皮和真皮联结不紧密,表皮脱落机会就更多。何况新生儿出生前是处在温暖的羊水中,出生后受寒冷和干燥空气的刺激,皮肤收缩,也更容易脱皮。家长只要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不必为此而感到惊慌。
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
新生儿皮肤干燥脱皮,这是很多家长都特别担心的,因为出现了这种情况,会严重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很多家长,就想全面了解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上内容就做了具体介绍,你可以全面了解,通过有效的改善,让自己孩子的皮肤更健康。
新生儿第一天喝什么 新生儿第一天不吃奶怎么办
宝宝是带着能量从妈妈体内出来的,因此如果宝宝暂时不吃奶只要其他生理状况正常则不需要过于惊慌。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不能频繁的吮吸,母亲应当把乳汁挤出来用小匙或者是滴管喂奶(注意这个时候最好不要用奶瓶),直到新生儿可以直接在乳房上吮吸为止。
哺乳期奶水不足的原因 喂养不当
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吸吮的姿势不正确;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过早地增加辅食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