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 适当用药
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 适当用药
一般哮喘患者都会随身备有短效的吸入剂,可以按照医生要求吸入。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3.综合治疗的治疗措施
(1)消除病因和诱发原因。
(2)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3)免疫调节治疗。
(4)经常检查吸入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和对医嘱的依从性。
哮喘病的治疗方法
哮喘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小儿哮喘要注意什么
问:我的宝宝最近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哮喘,对于这种疾病我了解不多,请问,哮喘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答: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变态反应又称超过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大多数哮喘都属于这一类型,主要是由于机体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如病毒、细菌、霉菌、尘埃、螨、花粉等产生的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吸附在气管表面,当再次接触这种物质时,机体所产生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便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哮喘发作。此外还有少数属于内源性哮喘,是由于机体副交感神经兴奋或交感神经与受体兴奋低下引起的哮喘。
哮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是大多数患者开始发病年龄在5岁之前,3岁以前发病的占50%。
问:听说小儿哮喘发作时若处理不当会很危险,请问,在家中父母该如何应对?特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气急,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2岁以下小儿往往同时患有湿疹或有其它过敏史。起病可缓可急,缓者轻咳,打喷嚏和鼻塞,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起病急者一开始即有呼吸困难、气促、鼻翼扇动,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表现为胸胃上窝、肋骨间隙及剑突下,在吸气时凹陷,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出现缺氧、口唇发紫、伴有咳嗽及泡沫痰。哮喘持续而得不到缓解时,严重缺氧会使小儿有烦躁不安、出汗、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青紫等症状,病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就非常危险了,需要特殊治疗与护理才能挽救小儿生命。但是往往这次抢救成功,过一段时间或接触过敏原马上又会发病。发作期间要促使患儿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因哮喘发作时病情重,治疗也比较复杂,家中稍作处理后应送医院治疗。
问:我的孩子时常哮喘发作,弄得一家人都紧张兮兮的。请问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注意饮食方面对于预防小儿哮喘发作十分重要。膳食要具有较高热量,尤其要适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供给(但要注意小儿对某种蛋白质是否过敏),多吃些蔬菜、水果,不要让小儿偏食、挑食,婴儿最好要用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助食品和果汁。
治疗哮喘方法有哪些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3.综合治疗的治疗措施
(1)消除病因和诱发原因。
(2)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3)免疫调节治疗。
(4)经常检查吸入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和对医嘱的依从性。
哮喘怎么进行运动锻炼
1、患有哮喘的患者在运动前(尤其在剧烈的跑步之前),有较久的暖身运动(最好30分钟),作步行或体操至全身热起来或微微出汗,然后作慢跑、登楼式游泳等练习,结束时应作放松运动,使心率逐步恢复。或是运动前适当的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减少或减缓其发作的严重程度。
2、运动强度以不引起哮喘发作为度,运动强度开始时宜较低,以后酌情提高。可进行间歇性运动,例如跑10秒钟休息30秒钟,或跑20秒钟休息60秒钟,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时的最高心率170减年龄数字的水平。主观感觉以稍有气急,尚能言谈为宜。有条件时作分级负荷运动试验测定最高心率,以最高心率的70%为运动心率,以后逐步提高到85%~90%。
3、运动类型应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选择,如慢跑、散步、打球、太极拳、气功、游泳等运动。为了增进心肺功能贮备,增强体质,宜在发作缓解期进行适当的耐力性运动练习,以改善有氧代谢能力。具体方法视体力情况而定。体力较差时作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练习;体力较好时练习较快的步行、慢跑、缓慢的登楼、游泳等。
4、每次锻炼持续30~45分钟,体弱者可自1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易发生运动性哮喘者宜用间歇运动法,并于运动前适当用药最好。
5、运动时吸入冷而干燥的空气可加重支气管痉挛,吸入暖和潮湿的空气可减轻支气管痉挛。因此,运动时最好在暖和温润的环境中进行为好。游泳非常是温水游泳对哮喘患者非常适宜。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喘息的区别
发病诱因:支气管哮喘为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为感冒,着凉。
发病季节:支气管哮喘夏秋季多发;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冬季多发。
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为主、伴有喘息,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并发症:支气管哮喘为可逆性肺气肿;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为不可逆性肺气肿。
哮喘要怎么进行预防治疗?
1、发作期间要促使排尿,保持呼吸道通畅,因哮喘发作时病情重,治疗也比较复杂,家中暂时处理后应送医院治疗。
2、应寻找过敏原,可以去医院做皮肤过敏试验,过敏原较多,如花粉,酒精,汽油,螨,尘埃等,有的人是对一种物质过敏,也有的对几种物质过敏,众多的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哮喘病人都能找到过敏原,也不是所有变态反应性患者均发生哮喘,如果能找到过敏原,少接触或不接触这种物质,就能减少哮喘的发作。
3、要供给足够的营养,比如蛋白质要充足(但是注意对某种蛋白质是否过敏),多吃些蔬菜,不偏食,挑食。
4、注意身体锻炼,每天都应到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5、要注意冷暖,特别是季节变换与寒冷时,及时增减衣服,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6、家中要经常备一些药物,如止喘药:氨茶碱,优喘平或气雾剂喘安宁等,急性发作时可随时使用。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3.综合治疗的治疗措施
(1)消除病因和诱发原因。
(2)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3)免疫调节治疗。
(4)经常检查吸入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和对医嘱的依从性。
哮喘急性发作应该怎么处理
保持合适的体位
赶紧让哮喘患者取坐位休息,同时给他背部一个支持,可以让他靠在你的身上;或者让患者抱着枕头跪在床上,腰前倾,这样有利于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感觉患者有痰的话,将手掌成杯状叩击背部促进排痰;如果家里有氧气的话,立即取出家用吸氧瓶通过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以纠正缺氧。
保持良好的环境
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免冷的刺激加重哮喘发作;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是要避免冷风直吹;避免室内煤油、油漆、烟雾等刺激性气味。
适当用药
一般哮喘患者都会随身备有短效的吸入剂,可以按照医生要求吸入。
安慰患者
给哮喘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告诉他,不要紧张,深呼吸,你会在他身边帮助他,解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处理原则
在上述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观察,一般患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如果情况没有缓解或者有加重,请立即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支气管哮喘如何治疗更彻底
气管支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
1.相信通过长期、适当、充分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
2.了解哮喘的激发因素,结合每个人具体情况,找出各自的促激发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
3.简单了解哮喘的本质及发病机制;
4.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5.学会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变化,并进行评定,重点掌握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可记录哮喘日记;
6.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办法;
7.了解常用平喘药物的作用、正确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
8.掌握不同吸入装置的正确用法;
9.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
10.与医生共同制定出防止哮喘复发,保持长期稳定的方案。
支气管炎哮喘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主要表现是呼气时很困难,并有咳嗽、咯痰等症状,检查肺部时可听到吹口哨似的声音,叫"哮鸣音"。
首先,哮喘发作前几分钟往往有过敏症状,如鼻痒、眼睛痒、打喷嚏、流涕、流泪和干咳等。这些表现叫先兆症状。
随后,立即出现胸闷,胸中紧迫如重石压迫,约10分钟后出现呼气困难,这时甚至不用医生的听诊器就可以听到"哮喘音",病人被迫端坐着,头向前伸着,双肩耸起,双手用力撑着,用力喘气。这样的发作可持续几十分钟至半小时,自行或经治疗而缓解。
要记得每天在餐后可以配合饮用芝 沅甘钡 草茶来调理哮喘,可以减轻或减少哮喘发作,并能改善呼吸功能,起到预防与调理双重结合的作用。
这些就是关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详细特征,如果自己知道了这些特征的话就必须要从自己异常的症状中来判断自己是否是患上了支气管哮喘疾病,这种疾病一旦发作的话病情是很顽固的,大家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合理,适当,要求将自己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妇女妊娠期合并哮喘时该怎么办
根据来自国内外的报道,妊娠合并哮喘发病率并不高,仅为0.4~1%。一般认为,妊娠对哮喘的影响可分三种情况,即哮喘加重、减轻或无变化。具体会出现哪一种情况,视哮喘的程度和治疗效果而定。轻度哮喘大多不影响妊娠的进展,中、重度哮喘者能正确及时的处理也可能不影响妊娠的进展。而如果有下列因素存在时,却不可避免的会加重哮喘:①哮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②接触胎儿抗原或感染触发使哮喘加重。无论哮喘对妊娠的影响有或无、大与小,但其对于胎儿来讲大多都是不利的,特别是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可能因发作时的体内缺氧而导致胎儿低氧血症,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这样早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症、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率将会增加,甚至造成胎儿死亡。据统计,妊娠合并哮喘的胎儿围产期死亡率约为3.2%~5.9%,因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医学问题。
那么,妇女妊娠期合并哮喘时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即是积极预防哮喘发作,及时缓解发作时症状,注意纠正孕妇缺氧状态及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损害的药物。
谈到用药治疗,包括医师在内的人们多少有些顾虑,往往担心妊娠期用药可能对胎儿产生危害。这并非没有道理,但同时应当考虑哮喘本身对胎儿生长发育有着更为不利的影响。事实上,胎盘受药物影响而致损害的时间多在怀孕15~56天内,此后用药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当然,若用药不当也有可能影响胎儿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若因此而不敢用药治疗,加重哮喘将会更不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对待妊娠合并哮喘用药既要谨慎、又不可缩手缩脚,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用药,以达预防控制哮喘,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积极目的。
目前对控制哮喘发作的防治,主张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首先,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有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措施包括防止接触霉菌孢子、粉尘、烟雾及冷空气,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分劳累及精神紧张,并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若有缺氧应及时吸氧,以保证孕妇及胎儿氧供应充分。
其次,正确合理选择及应用药物。预防及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种类较多,约达6种之多。其中应用于预防性的首选药物是尼多酸钠和色甘酸钠,二者均为吸入给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且对胎儿无明显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妊娠期不同程度哮喘的预防。近年临床开发的新药扎鲁司特(安可来),用于轻、中度哮喘的预防有显着效果,属安全性妊娠期用药。哮喘发作的传统控制药物为氨茶硷口服或静脉注射,目前仍可作为有效药物之一,但应注意避免大剂量,而且不宜用于妊娠早期。类固醇激素口服或吸入对于妊娠期合并哮喘不是禁忌药。主张以吸入激素的途径控制哮喘发作,效果显着,并可避免全身性的副作用,是医学专家推荐的妊娠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激素的应用不宜过早,于妊娠14周后开始,以防引起胎儿兔唇、裂腭等畸形危险性。此外作为二线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还有溴化异丙阿托品气雾剂吸入,B2激动剂的吸入等,由于副作用较大,应谨慎使用。
哮喘发作时还有一些情况合并发生,例如咳嗽、痰多,并发细菌及病毒感染等。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症及对因治疗,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确保孕妇及胎儿安全,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分娩出健康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