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哪些症状

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哪些症状

抽搐 蛋白尿 腹水 高血压 昏迷 面色青紫 脑疝 尿蛋白 贫血 妊高征

1.病史

详细询问患者于孕前及妊娠20周以前有无高血压, 蛋白尿 和(或) 水肿 ,与 抽搐 等症候;既往有无原发高血压,慢性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本次妊娠经过有无异常。

2.体征

妊娠20周以后出现:

(1) 高血压:测血压如有升高,需休息0.5~1h后再测,WHO专家认为血压升高需持续4h以上才能诊断,但在紧急分娩或低压>110mmHg时,虽休息不足4h也可诊断,过去以血压130/90mmHg为升高,现改为140/90mmHg以便与国际接轨,同时,对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 但仍低于140/90mmHg者均不做异常诊断,因为North等(1999)及Levine(2000)做的5700例以上前瞻性研究证实血压上升但仍低于140/90mmHg者,母儿结局无异常,故现已不列为诊断标准。

(2)蛋白尿:应留清洁中段尿检查,如24h 尿蛋白 ≥0.3g,则为异常。

(3) 水肿:妊娠期可有生理性水肿,如经休息后未消失者,为病理性水肿,踝及小腿有可凹性水肿,以“1+”表示;水肿延至大腿以“2+”表示;水肿延及外阴及腹壁,以“3+”表示;“4+”系全身水肿或伴 腹水 者,如水肿不明显,但每周 体重增加 超过0.5kg者应注意有无 隐性水肿 ,由于引起妊娠水肿的因素多,发生率高,没有特异性,故现国际上已不作为诊断 先兆子痫 的特征。

孕妇高血压吃什么好

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主要病变是全身性血管痉挛,而其中挛缩的结果会造成血液减少。临床常见之症状: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胎儿生长迟滞或胎死腹中。

哪些人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

常见有初产妇、家族史曾发生过妊娠高血压,多胞胎、 葡萄胎 。已有高血压或肾脏疾病,胎性水肿胎儿等。

孕妇高血压怎么办?

一、饮食疗法

孕妇要适当限制热量,防止过食。因为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孕妇卧床休息后需求热量减少,过多热量负荷能够加重病情。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如进盐过多,可使钠在血管壁滞留,增加血管壁对增压物质的敏感性。进食优良高蛋白食物,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有蛋白尿,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钙剂,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

二、体位疗法

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应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因为左侧卧位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能降低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功能,纠正子宫胎盘缺氧。

三、降压药物治疗法

妊娠高血压可通过口服降压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的选用主要有中枢性α阻滞剂、兼有α1-β受体阻滞剂、兼有α1-β受体阻滞剂 、周围α阻滞剂、单纯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等。但是具体治疗时药物选用和服用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温馨提示:由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要顾及孕产妇及胎儿或新生儿双方的安全,因此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较安全的饮食疗法和体位疗法。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及药物治疗时机时要权衡一下利弊。尽管一些权威机构提供了一些治疗妊娠高血压的药物,但大都是借鉴动于物实验间接资料或不全面的临床资料。因此,为了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治疗妊娠高血压时,若选用药物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必须由医生重点监护。

​妊娠高血压胎儿的杀手

在医学逐渐发达的今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是导致孕妇及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15%妊娠的相关死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以往一般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小李的病属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即在慢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孕妇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血压的高低对孕妇和胎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孕妇血压超过170/110毫米汞柱时,可引起肝肾功能衰竭、脑出血、胎盘早剥等,胎儿可能因胎盘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而引起窘迫。当血压过低时,由于减少了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又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怀孕以前就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 妊娠高血压疾病出现原因

孕妈妈的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不全,狭窄的螺旋动脉使得胎盘的血液灌注减少和缺氧。

胎儿对母体来说其实是一个异物,但是母体缺不排斥,其原因在于有胎盘的免疫屏障作用、胎膜细胞可以抑制对胎儿的损伤、母体内的免疫抑制细胞作用。如果这些免疫机制异常就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此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子痫前期的母亲其女儿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0%~40%;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11%~37%;双胞胎中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2%~47%。

当血管内皮受损时,血管内皮的舒张因子就会减少,而收缩因子产生会增加,导致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的比例失调,使得血压升高。

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钙、镁、锌、硒等缺乏可以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性。


孕妇血压不稳怎么办

孕妇血压偏高要适当限制热量,防止过食。因为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孕妇卧床休息后需求热量减少,过多热量负荷能够加重病情。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如进盐过多,可使钠在血管壁滞留,增加血管壁对增压物质的敏感性。进食优良高蛋白食物,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有蛋白尿,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钙剂,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

血压偏低时应加强营养,具有低血压倾向的人若营养不足将使血压更低。如果加强营养则可使血压接近正常值,伴随的不适症状也可减缓或消失。中国传统养生医学建议,多吃生姜、红枣、核桃、山药、蜂蜜等滋补的食物,有助改善低血压现象。不要常吃芹菜、冬瓜、绿豆、山楂、苦瓜、洋葱、萝卜、海带等降压利尿的食物。稍加食盐,增加体内盐分可提高血压,低血压患者每天适量摄取约12克左右的食盐,可改善低血压症状。经常做运动,运动可调节神经系统、增强心血管功能,进而改善低血压症。

妊娠高血压的危害

对于妊高征的危害,则取决于妊高征出现症状时所处的怀孕阶段以及高血压的程度如何。一般来说,妊高征发生的时间越是接近妊娠初期,准妈妈所要面临的风险越大,但是大部分妊高征症状都很轻微,而且直至分娩时症状才会表现出来,这种情况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母婴健康一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1、加重原有病情

在准妈妈当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妊高征的患者会出现先兆子痫——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如果妊高征出现在孕期的前三十周内,先兆子痫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另外,妊娠高血压的准妈妈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这包括早产、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

2、妊高征对准妈妈身体脏器的危害

妊娠高血压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使各脏器产生病变。危害主要有:

(1)脑:脑部动脉痉挛,引起脑组织缺血、水肿,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抽搐等症状,严重时脑部血管收缩伴有血管栓塞,出现点状出血,这些准妈妈常可引起昏迷。

(2)肾脏:肾脏缺血,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致肾功能受损,可引起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3)心脏: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使心肌缺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坏死。由于周围动脉痉挛,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出现左侧心脏衰竭。

(4)肝脏:重度妊娠高血压时,可引起肝脏表面出血,而有上腹部不适,严重时形成血肿,甚至肝破裂出血。

(5)眼: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缺血以及高度水肿时,出现眼花、视力模糊,严重时可引起暂时性失明。

3、妊高征对胎儿的影响

准妈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由于子宫血管痉挛所引起的胎盘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减退,可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准妈妈病情越重,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越大。

4、妊高征后遗症

妊娠高血压疾病一般在分娩后即可自然痊愈,但如果在分娩1个月后,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居高不下或者持续出现高血压症状,就应考虑是否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后遗症。

但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后,后遗症没有自觉症状,很容易被准妈妈忽略。如果不接受治疗而放任不管,在下次妊娠时,患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几率会大大增加,同时也会提高患高血压慢性肾盂炎的可能。因此,产后一个月进行健康检查时,如果查明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就应当接受治疗。

孕妇高血压怎么办

一、饮食疗法

孕妇要适当限制热量,防止过食。因为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孕妇卧床休息后需求热量减少,过多热量负荷能够加重病情。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如进盐过多,可使钠在血管壁滞留,增加血管壁对增压物质的敏感性。进食优良高蛋白食物,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有蛋白尿,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钙剂,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

二、体位疗法

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应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因为左侧卧位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能降低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功能,纠正子宫胎盘缺氧。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

一、饮食保障

选择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的食物,保证初充足够的铁和钙剂,除非全身浮肿、一般不严格限盐,但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盐腌食品。孕期应维持高蛋白,适量钠的饮食,可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减少水肿及血管内缺血的危险。指导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富含纤维素的事物。

二、保证休息

适当减轻工作或居家休息,除保证夜间8~10小时睡眠时间外,白天应有2小时的午休。并且左侧卧位,可使右旋子宫向左方移位,并解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有利于改善肾和胎盘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促进排尿具有良好的作用。

孕期为什么要量血压

血压是每次孕期检查的必测项目。一般,标准值不应超过130/190mmHg,或与基础血压(孕前血压)相比增加不超过30/15mmHg。血压高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症状之一,一般20周以后会发生,它将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所以每一次检查都要量血压,看看是否在基础血压上有升高,来预测或观察孕妇是否会得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高血压会使各脏器产生病变,也会影响到胎儿发育和分娩。

需要提醒是,如果您平时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或明显乏力水肿、体重短时间内明显增加等,不必等待产检时再量血压,可以去就近的医院测量血压,如果超过正常范围则要去产检的医院就诊。

孕妇九个月血压偏高怎么减压

1、饮食疗法

孕妇要适当限制热量,防止过食。因为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孕妇卧床休息后需求热量减少,过多热量负荷能够加重病情。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如进盐过多,可使钠在血管壁滞留,增加血管壁对增压物质的敏感性。进食优良高蛋白食物,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有蛋白尿,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钙剂,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

2、体位疗法

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应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因为左侧卧位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能降低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功能,纠正子宫胎盘缺氧。

3、妊娠高血压的治疗降压药物治疗法

妊娠高血压可通过口服降压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的选用主要有中枢性α阻滞剂、兼有α1-β受体阻滞剂、兼有α1-β受体阻滞剂 、周围α阻滞剂、单纯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等。但是具体治疗时药物选用和服用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注意:为了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治疗妊娠高血压时,若选用药物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必须由医生重点监护。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介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度蛋白尿;重者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同时注意有无并发症和凝血机制障碍。

1.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18.7/12kpa(140/90mmhg),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可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

妊娠20周后出现≥18.7/12kpa(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小时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3.子痫

子痫前期孕产妇抽搐,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孕妇血压突然升高怎么办

一、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之饮食疗法

孕妇要适当限制热量,防止过食。因为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孕妇卧床休息后需求热量减少,过多热量负荷能够加重病情。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如进盐过多,可使钠在血管壁滞留,增加血管壁对增压物质的敏感性。进食优良高蛋白食物,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有蛋白尿,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钙剂,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

二、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之体位疗法

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应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因为左侧卧位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能降低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功能,纠正子宫胎盘缺氧。

三、妊娠高血压的治疗降压药物治疗法

妊娠高血压可通过口服降压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的选用主要有中枢性α阻滞剂、兼有α1-β受体阻滞剂、兼有α1-β受体阻滞剂、周围α阻滞剂、单纯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等。但是具体治疗时药物选用和服用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关推荐

产后会阴血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妊娠高血压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易发生血肿。从病理生理来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性收缩,组织灌流量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缺血、缺氧、水肿,血管脆性增加,当受到外力加压或碰撞时,阴道黏膜下血管破裂、离断、出血,在疏松组织中很快扩展为血肿。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则表现为会阴伤口或切口的广泛性渗血,如果止血不彻底,则容易形成弥漫性血肿。在血肿中,头位顺产,其中Ⅰ度

妊娠高血压的形成什么原因

妊娠高血压是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现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的病症。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在分娩后即随之消失。那么妊娠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发病因素(1)高危因素: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紧张素基因阳性、营养不良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预防1、实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2、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一定作用。因为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其妊高征发生率增高。3、重视诱发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理病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我国,是一种很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在产科常见疾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全部妊娠疾病的5%-10%作用。每年,都很多孕妇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其继发疾病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果严重,会影响胎儿健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症状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

怀孕中期营养不良哪些危害 营养缺乏易致孕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妊娠特疾病,发病率约7%-12%,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因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缺乏、低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关。妊娠高血压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的改变,若未及时诊治,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妊娠高血压症状 妊娠高血压初期

在初期阶段,很多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主要表现在血压轻度升高的情况上,稍点严重的患者同时还会伴水肿及蛋白尿症状的出现。这类孕妇高血压的症状会持续数日或数周,并且经常在清晨时间段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迅速加重及恶化,值得一提的是水肿症状多由脚踝部位开始,逐渐延至小腿、大腿等部位,应提高警惕。

哪些孕妇容易得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患,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六,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主要症状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容易得妊娠高血压的六类人群1.初诊时血压高的人:原本血压高的人就要留意。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初诊时血压达130-139mmhg的话,就高风险

孕妇高血压

怀孕期间的高血压属于妊娠高血压,不要随便吃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 建议可以按照医生的遗嘱服用降压药和维生素,使血压尽快降到正常,因长时间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较大,容易危及生命,建议最好是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血压,一不适应立刻就医。

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怀孕中晚期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5%~10%,仅次于产科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第二大疾病。妊高征大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及产后两周,主要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并伴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抽搐。全身肌肉抽搐时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早产、胎儿窘迫甚至宫内死亡。患妊高征的准妈妈所怀的宝宝,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出生体重低于正常的标准,严重者可

妊娠高血压症状 中度妊娠高血压

对于孕妇来说,中度妊娠高血压症状既要比较严重以及危险了,除了血压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之外,同时还会伴头晕的情况。稍不注意,孕妇就很可能会因为头晕而摔倒,从而出现早产以及流产的可能,因此孕妇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的小心以及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