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宝宝因皮肤瘙痒哭闹
警惕宝宝因皮肤瘙痒哭闹
宝宝身体没有异状,可是却整天哭闹不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也许你该注意他是否有皮肤瘙痒的问题。
一种叫做特应性皮炎的皮肤病可能正在侵蚀宝宝娇嫩的皮肤喔!越小的宝宝特应性皮炎的表现可能越不典型,但是如果父母能留心一些细节,仍可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以下是医生提供给父母判别宝宝特应性皮炎的方式:
1、家族中有很多人有此困扰。
2、宝宝的皮肤比其他小朋友干燥。
3、宝宝经常哭闹,尤其是夏天。
4、宝宝皮肤上经常出现红色疹子
5、宝宝经常搓揉眼睛。
6、宝宝经常流鼻涕。
7、宝宝打喷嚏的次数比一般小朋友多。
8、宝宝的眼睛总是红红的。
宝宝的肌肤最最敏感娇嫩,平日里妈妈的相当一部分精力都得用来对抗过敏因子。可是,不管如何呵护备至,如何绞尽脑汁,宝宝的皮肤还是时不时会出现状况,心疼宝贝的父母们有没有想过,那些和宝宝亲密接触的漂亮衣服有可能就是伤害宝宝的“元凶”呢?
提防之一:非纯棉衣物导致宝宝皮肤敏感,瘙痒加重
化纤、羊毛等衣服会刺激宝宝皮肤,加重宝宝皮肤瘙痒。
提防之二:衣物变形引发的宝宝痛苦
变形的衣服会使宝宝不舒适哦~甚至会磨伤宝宝皮肤。
提防之三:不易察觉的“静电”体罚
静电会增加血液碱性,直接导致钙的流失,同时还会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多种病毒、细菌与有害物质
提防之三:衣物上看不见的大量细菌
宝宝的衣服应与大人分开洗,因为衣服上有些细菌对成年人微不足道,但宝宝他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因此较容易出现皮肤过敏。
一些专业的宝宝抗敏护肤品对于宝宝的皮肤防护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宝宝得了特应性皮炎慎用各种激素类药膏。市场上对于抗敏的产品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宝宝护肤的。有些看似宝宝专用产品却会对宝宝过敏。家长在选用宝宝护肤品上也要慎重了。
宝宝下半夜睡觉不踏实的原因
1.检查一下宝宝身上是否被蚊虫叮咬或是否有湿疹,因为这会使宝宝皮肤瘙痒难受,尤其晚上安静的时候较为明显。宝宝不会表达,只能靠哭闹不睡来引起父母注意。
2.吃得过饱,造成腹部不舒服;或吃得不够,感到饥饿,也会哭闹不睡。
3.微量元素不足,缺钙也可以出现这样的症状。或者是宝宝受到了惊吓也好可能出现这种状况哦。
4.没有及时更换纸尿裤,或衣服过紧、被子太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他也会通过哭闹不睡来表示“抗议”。
宝宝皮肤瘙痒
3岁宝宝身上痒怎么回事:宝宝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
其实,造成宝宝皮肤瘙痒的刺激包括:食物、环境中的过敏原、细菌、冷、热、情绪等。所以如果能对这些因素加以适当控制,就可以让宝宝的皮肤不再瘙痒。
1、食物控制
虽然医学上未证实食物与异位性皮炎的直接关系,但是某些食物确实会使瘙痒的感觉较为明显,如禽蛋、海鲜、香菇、竹笋等。不过每个宝宝敏感的食物不同,父母要长时间观察,并避免宝宝把食物留在嘴巴四周,以减少刺激。
2、喝母乳
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提供被动性的免疫力,还可以主动性地刺激新生儿的防御系统。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儿,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则其发生异位性皮肤炎及食物过敏的几率,可比用配方奶粉喂食者大为降低。
3、避免情绪与压力
情绪和压力也会令孩子有搔抓的习惯,使得皮肤更容易恶化。父母对孩子应该尽量给予鼓励,减少责骂或要求,让孩子能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成长。另外异位性皮炎宝宝的抵抗力较差,皮肤湿疹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宝宝一旦有感染,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症状加重。
4、注意温度适中
有些小宝宝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出汗而感到瘙痒,有些是寒冷时因干燥而发作。因此温湿度适中的环境对异位性皮炎宝宝是十分重要的,室温最好保持25~28℃左右。
5、保持皮肤干爽
夏天随时以干毛巾按压吸干宝宝皮肤上的汗水,不要用力擦拭皮肤,以免摩擦刺激。衣服有一点点湿,就要立刻换掉,并且为了避免让宝宝处在闷热的环境中,家中最好安装空调。另外妈妈们给宝宝洗澡时最好使用含燕麦叶、小麦胚芽油、金盏花和金黄洋甘菊等等植物原料的洗浴用品,妈妈们可以搜索淘宝销量第一的婴儿护肤品进行了解哦。
6、注意皮肤保湿
注意宝宝的身体保湿,最简单的方法是给宝宝皮肤涂抹润肤露,温和、无刺激,长期保养,一直到症状好转。
7、宝宝衣物应为全棉材质
衣物的选择最好是宽松、柔软的棉质的衣物,甚至连寝具、家具装饰等都要尽量避免对皮肤刺激的因素,皮肤也不要直接接触羊毛、尼龙、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纤维。
新生儿不爱哭闹正常吗
1、新生儿不爱哭闹先到医院检查
其实婴儿不爱哭多数情况下是很正常的,主要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不过,若是家长担心的话,也可以带宝宝去做个检查,看看是否患有疾病,如果有,就要尽早的治疗,这样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新生儿不爱哭闹正常吗
2、新生儿不爱哭闹不利于大脑发育
若新生儿不哭闹大多数母亲会很庆幸,觉得很省事,也认为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其实不然。如果在婴儿出生后,不对他做任何有益的事情,只是让他安静地躺在那儿,这样孩子所受的大脑刺激就会严重缺乏,很可能到了两岁甚至三岁,他都还不会说话,成为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建议在婴儿时期里,家长切不可以什么都不做,而让婴儿寂寞地度过每一天。你对他有多少付出,就会得到多少回报,对孩子的智力的投资将使你获得一个有惊人素质的宝宝。
3、新生儿不哭闹有可能是甲状腺缺陷
新生儿不哭闹,并且还异常的听话也需要警惕,如果宝宝不仅不爱哭,还伴有过度嗜睡、喂养困难、容易吐奶、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可能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先天性甲减。它主要是由于患儿甲状腺先天性缺陷或母亲在孕期饮食中缺碘所致,是婴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宝宝哭闹缺维生素吗
宝宝哭闹有可能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哭闹不安说明有不舒服的情况,但不一定都是生病了,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看。如果经常被抱着突然脱手,或者让他自己睡小床,不熟悉的情况,他也会出现哭吵;或者突然的环境变化,声音太吵了、光线太强了,他自己会感到不舒服,然后很陌生的环境,他也会有哭吵,有时候如果宝宝吃得太多了,胃肠负担过重,会导致有肠胀气,消化不良,也会导致宝宝哭闹不安。如果总是哭闹,伴有鼻塞、咳嗽、或者是有发烧的情况,那就说明宝宝生病了,这种就需要去医院看一下,是不是需要治疗。另外宝宝出现了睡觉时候容易惊醒、出汗多、头发有稀疏或者是出现有枕秃的情况,这就要警惕是不是有维生素D的缺乏。
夏季宝宝疾病预防原则
1、防止中暑:
如果宝宝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
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宝宝很有可能就是中暑。妈妈们应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四周环境通风,温度适宜。
2、宝宝脱水要注意:
医学上称为婴儿夏季脱水热。脱水前期无明显症状,宝宝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妈妈就要小心了。出现这种现象,妈妈们应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该症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宝宝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到42℃。
3、饮水不足也会引起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极容易腹泻。宝宝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4、警惕夏季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容易在夏日里伤风感冒。
5、蚊虫叮咬易引起皮肤病:
夏天也是蚊虫活动的时节。宝宝幼嫩的皮肤就成了攻击对象,它们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宝宝很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蚊虫,宝宝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会留下色素沉积,而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它不仅仅有碍肌肤的美观,严重的还会转变成蜂窝性组织炎。妈妈们应在每天睡觉之前,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或者给宝宝使用蚊帐。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等药膏。
6、户外活动防晒伤:
夏天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晒伤后宝宝皮肤会变红,有刺痛和瘙痒感,有的宝宝会哭闹,而有的宝宝则只会在皮肤脱皮或刺痛感来的时候才表现出烦躁不安。有些妈妈不愿意为刚出生的宝宝用防晒霜,认为宝宝不需要,或是担心防晒乳液会伤害宝宝的娇嫩皮肤,而事实上六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用防晒乳液了。长时间在户外,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时给宝宝擦一次。
7、谨防外伤感染:
蚊虫叮咬后,宝宝抓破伤口,如果细菌侵入,就很容易形成伤口感染。所以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最好马上给宝宝搽上专用药水,防止因瘙痒引起的抓挠。
宝宝夏季护理非常重要,谨记以上秘诀,拒绝宝宝夏季疾病,在让宝宝健康度过炎炎夏日的同时,也让妈妈安心、省心!
宝宝大便有泡沫是怎么回事
1、消化不良:一般宝宝的大便混有泡沫,常提示宝宝的消化不良,消化不好,食物残渣多了,被肠道里的菌发酵产气,就会出现大便混有泡沫的情况。
另外,大便混有泡沫还可能与宝宝哭闹时间过长,吞下了较多的空气有关。如果宝宝还伴有吐奶,吐出的奶一有股酸臭味、或伴有未消化的的奶块,或有腹胀(宝宝平卧床上,腹部高于胸部),大便或伴有泡沫,无粘液或脓血,大便只是次数增多、便质还是黄色或带点淡绿色糊状的、或稀烂的,那就是消化不良。
2、肠炎:如果宝宝还伴有吐奶厉害,甚至食入即吐,或有可自行缓解的阵发性哭闹,大便的性质改变明显改变,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或伴有粘液等,那就是肠炎的可能性大了,这个是需要及时就医的,查个大便常规可以协诊。
如果宝宝在腹泻的时候伴有持续性的哭闹,并且精神不佳,所排大便呈番茄浆样,那就要警惕肠套叠了,如果同时大便的气味非常腥臭,那就要警惕坏死性肠炎了。
新生儿泪腺炎症状
症状一:大多数的新生儿泪腺未完全发育,直到1-2个月后泪腺才会具有分泌眼里的功能,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若新生儿经常在无受到任何刺激的情况下眼睛还是泪汪汪的,甚至眼角或眼周皮肤发红、湿疹,妈妈们就需要警惕了,宝宝们可能已经患上了新生儿泪腺炎。
症状二:新生儿泪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眼病,患此病的宝宝一出生就会出现流泪症状,流泪的同时内眼角还有黏黏的黄白色脓液流出,早上起床时眼睛有很多眼屎。对于不哭眼睛里却常有泪水,并且眼角多分泌物的宝宝们,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如用手指压迫大眼角皮肤,可以看到有黄白色脓液流出,或者新生儿大眼角皮肤红肿,皮下有肿块,宝宝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家长们就可以判断出新生儿很有可能感染了泪腺炎。
总之,宝宝在情绪激动或眼睛受到外界刺激时,泪液分泌会急剧增多而出现流泪,这都是正常现象,但当宝宝不哭,却也泪眼汪汪,妈妈们就要多警惕多观察了,发现不对情况时就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就诊,防止延误宝宝病情,影响宝宝健康。
婴儿皮肤过敏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1:湿疹
宝宝0-1岁,是湿疹多发阶段。刚开始,宝宝容易出现哭闹,慢慢地,湿疹会让宝宝感到瘙痒,如果被抓破,会又痛又痒,从而影响宝宝的睡眠和饮食。
原因2:口水/汗水
宝宝经常会吐口水,在晚上也容易出汗,这些口水、汗液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宝宝皮肤会感到不适。
宝宝皮肤红肿怎么办
痱子老发痒、褶烂痒又痛
小胖墩乐乐近来哭闹个不停,粗心的妈妈以为是孩子因为天气变热而哭闹,没将孩子哭闹放在心上。这个周末,妈妈带孩子在楼下散步,这才发现乐乐的腋窝、脖子等部位出现了很多小红斑,有的地方还破溃了。一定是长痱子了!妈妈给乐乐涂了痱子水,可症状没改善。原来这不是痱子,而是间擦疹,也叫褶烂!
宝宝皮肤娇嫩,容易受外界影响,除了痱子外,还可能出现别的皮肤问题,可不要都当痱子看。
当外界高温、高湿,皮肤大量排汗时,汗液浸渍或出汗不畅就会长痱子。痱子最爱长在宝宝颈部、胸前、背后,呈现出晶莹剔透的针头大小的小水疱,而且感觉瘙痒。一些体形较胖的宝宝,则会在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臀沟等处出现水肿性红斑,在红斑上逐渐出现浸渍、糜烂、渗出,这就是间擦疹(褶烂),会让宝宝有痒痛不适感。
念珠菌感染、螨皮炎也会红肿
“高温、高湿的环境,加上大量出汗,真菌的生长繁殖就遇到天时地利了。”马万里称,夏季易发真菌中的,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臀沟等处不但会出现水肿性红斑,红斑上逐渐出现浸渍、糜烂,乍看有点像间擦疹(褶烂),要到医院做些检查才好区分。
宝宝皮肤过敏症状有哪些
1、如果宝宝发生过敏,较轻微的表现就是宝宝觉得皮肤刺痒紧绷不舒服而不停地哭闹,这种情况下家长一般不容易发现,就知道哄着宝宝,却怎么也哄不了宝宝不哭。宝宝哭得太厉害,皮肤一热,宝宝就会觉得更痒,不停用小手抓脸,如果家长注意到宝宝不停地边哭边抓脸,那就要开始警惕,宝宝是不是过敏了,尽快带宝宝看医生确诊。
2、比较严重的过敏症状,是宝宝皮肤已经开始泛红、脱屑、红肿甚至长起了湿疹。一般具体表现为儿童面颊、鼻头及耳垂潮红,耳道湿润,耳痛,鼻塞,打喷嚏,黑眼圈,眼睑肿胀、下垂,头痛,唇干,皮肤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现皱纹,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臂、腿或关节处有湿疹,反复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浅而快或不规则,脉搏紊乱,血压升高,关节发紧等。
3、宝宝皮肤过敏,除了皮肤可以明显看到症状之外,宝宝的情绪也会有异常。例如小宝宝会持续哭喊或尖叫,不能进食或需要不停地进食,烦躁或极度萎靡,入睡困难或嗜睡,不愿被抱,摇头等。大一点的宝宝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过分活跃,乱蹦乱跳,撞床,疲劳,蜷缩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内等黑暗的角落里,拒绝被接触,不愿穿衣、脱衣,等等。
宝宝肚脐怎么护理 注意宝宝肚脐的异常情况
有些宝宝肚脐会鼓出一个软软的包块,这个叫脐疝。
脐疝在宝宝哭闹时更加明显,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这对宝宝并没有什么影响。它是由于宝宝肚皮的肌肉发育不够强壮所致,随着宝宝的成长,肌肉发育强健,大多数脐疝会在1岁半内自行消失。如果等到2岁脐疝还不消失,就需要手术处理。
有一种非常少见的情况,由于脐部发育不完善,肚脐与肠子或者膀胱相通(脐肠瘘或脐尿瘘),我们可以观察到有气体、粪水或者清亮的尿液从脐部流出。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感染,应及时就医:
宝宝发烧;
闻到脐部有恶臭味,一直有黄色液体渗出;
脐带根部皮肤发红、肿胀;
触碰脐带或周围皮肤时宝宝疼痛哭闹。
大部分脐带通常在生后2周内自然脱落,如果脐带超过8周未脱落需及时就医,排除脐息肉(或脐茸)的可能。
夏季宝宝的7大疾病预防原则
1、预防中暑
如果宝宝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
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侧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宝宝很有可能就是中暑。妈妈们应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四周环境通风,温度适宜。
2、宝宝脱水要注意
脱水前期无明显症状,宝宝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妈妈就要小心了。出现这种现象,妈妈们应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该症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宝宝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到42℃
3、饮水不足也会引起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容易腹泻。
4、警惕夏季伤风感冒
夏季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宝宝的体温调节中区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容易在夏日里伤风感冒。
5、蚊虫叮咬易引起皮肤病
夏天也是蚊虫活动的时节。宝宝幼嫩的皮肤就成了攻击对象。宝宝很容易抓破而引起细菌感染。妈妈们应在每天睡觉之前,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或使用蚊帐。出行时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等药膏。
6、户外活动防晒伤
晒伤后宝宝皮肤会变红,有刺痛和瘙痒感,有的会哭闹,有的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六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使用防晒乳液了,长时间在户外,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时给宝宝擦一次。
7、谨防外伤感染
蚊虫叮咬后,宝宝抓破伤口,如果细菌侵入,就很容易形成伤口感染。所以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最好马上给宝宝擦上专用药水,防止因瘙痒引起的抓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