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为什么高发于大城市
卵巢癌为什么高发于大城市
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来说,如果经常胃痛、腹胀,而且经过治疗没有改善的话,就应该注意了,这有可能是卵巢癌的早期信号。有关专家指出,七成卵巢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卵巢癌因其发病隐蔽且发展迅速,已成为都市女性最大的健康隐患。
大城市发病率明显升高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肿瘤,通常被称为女性“沉默的杀手”,因为这种疾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也难以被人发现,一旦发现近七成患者已处于晚期。
卵巢癌的发生率,在我国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5%,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在上升,死亡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
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阶段在40-70岁,其中以45岁以上绝经前后的中年妇女最为多见,但20岁以下少女也有发生。
另外,生活富足地区的女性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脂肪含量,特别是动物脂肪含量高有关。根据近年有关调查显示,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妇女,患卵巢癌的越多。这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导致妇科肿瘤的因素
人文社会因素
⒈年代:近年外阴原位癌增多了,但浸润癌无甚改变。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比例发生了扭转。卵巢癌患病率近40年增加了3倍。近10年,卵巢癌患病率增加了30%,病死率增加了18%(高永良,2001)。
⒉城乡差别:卵巢癌在大城市患病率是15.3/10万;中等城市为12.6/10万。子宫颈癌患病率也是大城市高,小城镇低,但农村的病死率却是大城市的3倍。
⒊地区差异:卵巢癌患病率以北欧最高(15.1/10万),中美洲最低(1.9/10万),南非州、东亚也低。中国大陆葡萄胎发病率为80/10万妊娠,此率比欧美约高2倍。
⒋经济收入及文化程度:经济、文化、卫生水平低的农业人口,其子宫颈癌发病率较市区同龄女性高十几倍及数十倍。
环境因素
⒈地理因素:葡萄胎发病是山区低、沿海高。子宫颈癌的发病则是山区高于平原。
⒉理化性因素:一般认为癌肿的发生有80%—90%是直接或间接与环境有关,而环境因素中的80%是化学性的。如亚硝胺、煤焦油、烷化剂等。
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只占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的10%。在卵巢癌的病因中,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只占2.5%—7%(王希芝,2001)。据报道:卵巢癌有5%—8%属于遗传易感者,其中70%为遗传性卵巢癌乳腺癌综合征(高永良,2001)。子宫肌瘤也可能有遗传因素,其染色体异常发现率为30%。有家族史者的患病率是一般人的2.2倍。美国黑人的子宫肌瘤发生率高于白人3.4倍。
导致妇科肿瘤的因素
妇科肿瘤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妇科肿瘤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妇科肿瘤有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以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外阴及输卵管肿瘤少见。那么妇科肿瘤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文社会因素
⒈年代:近年外阴原位癌增多了,但浸润癌无甚改变。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比例发生了扭转。卵巢癌患病率近40年增加了3倍。近10年,卵巢癌患病率增加了30%,病死率增加了18%(高永良,2001)。
⒉城乡差别:卵巢癌在大城市患病率是15.3/10万;中等城市为12.6/10万。子宫颈癌患病率也是大城市高,小城镇低,但农村的病死率却是大城市的3倍。
⒊地区差异:卵巢癌患病率以北欧最高(15.1/10万),中美洲最低(1.9/10万),南非州、东亚也低。中国大陆葡萄胎发病率为80/10万妊娠,此率比欧美约高2倍。
⒋经济收入及文化程度:经济、文化、卫生水平低的农业人口,其子宫颈癌发病率较市区同龄女性高十几倍及数十倍。
环境因素
⒈地理因素:葡萄胎发病是山区低、沿海高。子宫颈癌的发病则是山区高于平原。
⒉理化性因素:一般认为癌肿的发生有80%—90%是直接或间接与环境有关,而环境因素中的80%是化学性的。如亚硝胺、煤焦油、烷化剂等。
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只占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的10%。在卵巢癌的病因中,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只占2.5%—7%(王希芝,2001)。据报道:卵巢癌有5%—8%属于遗传易感者,其中70%为遗传性卵巢癌乳腺癌综合征(高永良,2001)。子宫肌瘤也可能有遗传因素,其染色体异常发现率为30%。有家族史者的患病率是一般人的2.2倍。美国黑人的子宫肌瘤发生率高于白人3.4倍。
中年女性健康问题突出
乳腺癌已占我国城市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高发年龄在40岁—49岁,整整比西方国家早了十年。国外发病率高,但多是老年妇女,而我国发病的女性正值壮年,她们的患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损失尤其惨重,所以,乳腺癌应该引起中年女性及其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欧美乳腺癌的发病率很高,差不多是1/10,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增长速度太快,每年递增2%—3%,增速超过了欧美。我国乳腺癌的发病还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城市高于乡村,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知识层次高的多于知识层次低的,收入高的多于收入低的。
鉴于我国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乳腺癌的高发是不可阻挡的。乳腺癌高发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早发现。据介绍,早期病人,十年生存率能达到70%—80%,而晚期病人,十年生存率只有30%—40%。发达国家发病率如此高,死亡率却在下降。这是由于他们开展了乳腺癌普查,早期病人能达到80%以上;而我国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早期病人也只有30%左右,晚期病人超过一半。
最现实、最有效的早发现措施就是自查和查体。需要提醒的是,30岁以上的女性就要开始重视乳腺癌,并经常进行自查。35岁以后,接近高发年龄,就要坚持每月自查和每年定期查体。如果因为警惕性不高,没能及时检查而误了早发现的时机就非常可惜了。
其实,患了乳腺癌也不用恐惧,乳腺癌是目前实体瘤疗效最好的肿瘤之一。许多人接受治疗后重返工作岗位。乳腺癌治疗先手术,再进行4—6周期的化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需要服用5年的相关药物,如无复发转移,就不用再治疗了。
除了重视乳腺癌,中年女性还要提防三种高发的妇科肿瘤,即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宫颈癌以前是中老年妇女高发,现在有明显提前的趋势。梅艳芳、李媛媛年过四十就因宫颈癌去世,令人叹惜,这给中年女性敲响了警钟。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发病率近年来也明显走高,高发年龄在40—60岁。
这些癌症都有可能早发现,因此,一定要提醒中年女性,不管有没有不舒服,每年都要做妇科方面的检查。
增加女性患有卵巢癌机率的因素
卵巢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年龄、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环境有关。卵巢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年龄越高,发病越多。
一般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不同。卵巢上皮癌有多数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大多数发生于40~60岁左右;性索间质 肿瘤 类似卵巢上皮癌,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
有人统计,独身者的卵巢癌发病率较已婚者高60%~70%。有人分析发现A型血者卵巢癌发病率高。O型血者的发病率较低。女性患上卵巢癌的因素还有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对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性格急躁,长期精神刺激可导致宿主免疫监视系统受损,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有试验表明,卵巢对工业城市的烟雾污染相当敏感,其中所含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如苯并芘,经血流带到卵巢后,可被卵巢细胞中酶转化为具有更强反应形式。
主要破坏卵母细胞。卵巢对香烟也很敏感,每天吸20支香烟的妇女,闭经早,卵巢癌发病率高,经常接触滑石粉、石棉的人患卵巢癌的机会较多。
生育过早或者生育过晚易患癌
过早生育就意味着过早的性生活,而性生活会对女性的宫颈造成压力,越早的性生活对宫颈的压力越大,因此,患宫颈癌的几率会增加。而生育过晚或者干脆不生育,则容易患乳腺癌和宫颈癌。
生育过晚,会导致卵巢的压力增加,如果不生育,非常容易得卵巢癌,因为人在怀孕期间是不再进行排卵的,卵巢可以休息10个月左右,给卵巢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有利于卵巢的健康,而生育过晚,卵巢非常容易老化,而且,如果女性不怀孕,卵巢每个月都要进行排卵,所以,就会老化的更快。如果,一辈子做“丁克”,就是一辈子不生孩子,那对卵巢的伤害就会更大。专家这样告诉我们“不怀孕的女性每个月都会排卵,排卵会对卵巢造成一定的损伤,身体会产生新的细胞来修复受损部位,而新细胞在产生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变异,出现癌变。”
还有些女性即使生了孩子也不进行人工哺乳,是为了维持自己曼妙的身姿和避免乳房的过早下垂,有人觉得这样才会更健康。其实,这是个误区,不怀孕和不哺乳同样都会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几率。
近几十年,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在逐渐升高,这些都与生育晚密切相关。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女性也都忙于工作,和男人一样也要承担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因此,很多女性选择晚婚晚育,这也是被逼无奈。其实,女性在怀孕过程中,自身体内会产生大量黄体酮,这种物质能很好地保护女性健康。女性一般比男人长寿,也是这个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不生育或者过晚生育,就会使体内的雌激素增高,而雌激素会增加对乳腺的刺激,所以,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高。
还是那样一句话,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减少很多问题,请把握最佳的生育年龄,优生优育,不仅可以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美丽的宝宝,还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人体这12个器官最容易得癌症
人体12个器官最危险
癌细胞是人体内非常活跃的捣蛋分子,几乎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除了指甲和头发,它可以在人体的任何部位生根发芽、四处蔓延。而且研究发现,人体中有些部位的确格外受其‘青睐’,但男女会有明显不同。
在我国,癌细胞最频繁“光顾”的人体组织,位居男性发病率前十位的分别是,肺、胃、肝、食管、大肠癌、膀胱、胰腺、脑、淋巴、肾;女性为肺、乳腺、大肠、胃、肝、食管、卵巢、宫颈、胰腺、脑。“可以说,这十种肿瘤占据了所有肿瘤类型的80%以上。如果把这些癌症高发的器官在人体图表中标出来,那就是一张典型的‘人体癌症地图’。
当然,这张地图也不是完全绝对的。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国一些城市表现出了“地方特色”。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了肺癌,名列第一;而广东则是鼻咽癌高发地;江苏启东是肝癌的高发地;河南林县食管癌病人之多让人侧目。
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专家们普遍对一个问题非常担忧:“通过这幅地图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现在兼具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性,比如原来乳腺癌和大肠癌都是富裕国家的“专属品”,可现在这两种癌在我国已经“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高发的胃癌、肝癌在我国仍居高不下。
五类人更易患卵巢癌
1、持续腹胀腹痛超过半个月的人
很多人都认为腹胀、腹痛是消化道症状。专家提醒,对于40~60岁的女性来说,如果持续腹胀超过半个月,还可能是卵巢出了问题。
2、决不生育的丁克一族
女性每次排卵和修复的过程对卵巢表面被覆上皮都有影响,有可能引起卵巢上皮病变而导致卵巢上皮癌。而妊娠期间卵巢停止排卵,产后哺乳期卵巢也有一段时间不排卵。由此,生育过程能让卵巢得到暂时的休息和养护,减少对卵巢的伤害,降低癌变机会。
3、压力大的都市白领
很多城市人的年轻白领都是外表光鲜,卵巢很老;农村人相反,外表显老,卵巢绝对年轻。这与她们的生活方式、承受的压力不同等有直接的关系。专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城市女性大多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她们的生活方式也很不健康,经常食用快餐、油炸、烧烤食物等。而年轻时的不良习惯会增加日后卵巢病变的机会。
4、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人
日本和德国科学家发现,和谐的性生活还能给女性带来另外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男性精液中含有一种名叫精液胞浆素的成分,不光可以有效杀灭女性阴道中的很多致病菌,减少生殖道感染的几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卵巢病变的风险,但是经常使用安全套的女性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5、有家族遗传的人
很多肿瘤都与遗传有关,卵巢癌也不例外。专家提醒,在直系亲属中,只要有一人患病,下一代的遗传几率就有4%;有两个人患病,下一代患病的几率就增大到7%。亲属中有乳腺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的病例,下一代患卵巢癌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什么原因有可能导致大肠癌呢
分析其原因,第一,是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饮食减少所致。我国近年来城市中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也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第二,环境和大肠癌的关系很密切。环境因素主要有:土壤中缺硒;血吸虫病的影响,在我国,血吸虫病高发区同样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吸烟容易引起大肠癌。第三,就是遗传因素。约10%的大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对于确诊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散发性遗传性大肠癌的患者的后代,要密切追踪随访。同时,也不能忽视大肠的一些称为息肉的良性肿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也有较大的机会患上大肠癌。
综上所述,有以下各种情况之一者均应看作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大肠癌高发区的成人,如我国的大城市及东南沿海一带;大肠腺瘤患者,有多发性家族性腺瘤病的家族成员;以前患过大肠癌的患者;血吸虫病患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癌症家庭综合征的成员;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有人报告盆腔放疗后1020年易患直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人认为,患此病者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10倍。
1、日常饮食不宜太过精细
精米白面,含糖量高,可能影响血糖和甘油三脂的水平,这些因素可直接或通过胰岛素等多种激素间接作用于大肠上皮细胞,促进癌变,诱发大肠癌,因此预防大肠癌,日常饮食不宜太过精细。
2、重口味习惯不可取
大肠癌不喜欢重口味者,如果日常喜食腌腊、煎炸、辛辣制品,都应改正,因为这些都是诱发大肠癌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大肠癌,要注意膳食平衡,多食新鲜瓜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大肠癌发生。
3、油腻饮食习惯要抛弃
过量食用动物脂肪会增加肠道负担,使脂肪代谢产物积聚产生致癌物质,诱发大肠癌,而且如果饮食中缺乏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E、D、叶酸和蛋氨酸等或缺乏矿物质也能诱发大肠癌。因此,要抛弃油腻饮食习惯,预防大肠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