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你的痛经是否正常
怎么判断你的痛经是否正常
【18岁前痛经多为生理性】
专家说:“痛经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痛经,一种是病理性痛经。一般18岁以前出现的痛经多为生理性痛经,也就是说多是与正常月经来潮相伴随的症状,如果疼痛可以忍受则无需干预。生理性痛经多是初潮不久后出现的,主要与少女生殖系统没有成熟相关。有时也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月经期一些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刺激子宫肌肉收缩,导致子宫一次性缺血或肠痉挛而引起痛经,再加上少女们初来月经,所以这种疼痛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只要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这种痛经不会引起其他的不良后果。生理性痛经引起的疼痛感觉多为间隙性绞痛、痉挛痛。
一般来说,生理性痛经无需干预,但如果有女孩感觉痛得直打滚,或痛得要晕厥过去,以致影响生活与工作或学习,则需要对症治疗。陈建国主任医师介绍,受痛经困扰的少女可以对痛经进行预防。比如说,在月经前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这样可以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缓解痛经症状。有些少女的痛经是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或肠痉挛导致,像这种情况可以口服654-2或阿托品类药物,以抑制子宫肌肉的过度收缩或抑制肠蠕动来缓解疼痛的感觉。有些少女在痛经时还伴有头痛、头胀的症状,这时口服一些止痛药,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18岁后痛经多为疾病引发】
专家介绍,女性18岁后仍有不能缓解的痛经则多为病理性痛经,可能提示患有盆腔炎症、盆腔淤血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生殖系统疾病。他还提醒,若小腹疼痛不能缓解,特别是服用止痛药仍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应及时到医院妇科进行检查,查清楚病因,及时治疗,因为这些疾病多数是可以导致不孕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发痛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占了病理性痛经的60%左右。子宫腔内有一层膜叫子宫内膜,它会随着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当月排卵没有受孕,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导致出血,血液顺阴道流出成为月经。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去了,并像子宫内膜一样每个月出血就叫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受卵巢激素影响产生周期性出血,但这些血液没有通道排出体外,就在局部淤积,形成囊肿,越来越大,局部的炎症反应可以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痛经,疼痛的特点是越来越严重,一个月比一个月加重,持续痛、撕裂样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发年龄为25~49岁,长期迁延不治,有20%-66%的患者会导致不孕,所以应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视,普通B超检查加上抽血查CA125即可明确诊断。
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层则称为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与女性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激素有关,妇女育龄期是子宫腺肌症的高发期,但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难以预防,一般表现为痛经和月经失调,多数会引起不孕不育。疼痛的特点和性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但更加严重。B超或盆腔CT检查,发现子宫是否增大、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是否均匀增大、质地较硬、表面可有结节感。抽血检测CA-125水平,绝大多数患者血中CA-125水平会有明显升高;则基本可诊断为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有三种:一是轻度患者,可以服用避孕药物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二是中、重度患者可以打针,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增加怀孕的机会。子宫腺肌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怀孕可减少复发的概率。三是在前两种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已生育,则可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手术。
慢性盆腔炎症
慢性盆腔炎症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其引起的疼痛约占病理性痛经的30%。陈建国解释:“引起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通常是由于急性盆腔炎症治疗不彻底所致。导致盆腔炎症的常见因素有产后或人工流产后、宫腔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等。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术后感染。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有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女性月经期不注意卫生,如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也可能诱发盆腔炎症。
患有慢性盆腔炎症的女性在非月经期也会有小腹隐痛感,但在月经期这种痛感会加重,往往还伴有发烧。盆腔炎症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常规B超或血液检查即可诊断。
盆腔淤血综合症
在病理性痛经中有10%是由盆腔淤血综合征引起。盆腔淤血综合征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血液流通不畅,盆腔静脉充盈、淤血所引起的一种独特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临床发现,本症严重程度与疼痛性质呈正相关。临床做分辨率较高的B超及血管造影来诊断,也可抽血检查CA125(卵巢上皮抗原)来进行鉴别诊断。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医学名解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疼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有时候这种毛病在生过孩子之后会消失,但很多时候它会一直持续下去。18岁前出现的痛经多为生理性痛经,可以不理会,若痛得难以忍受以致影响生活与工作则需对症治疗。
有此一说:痛经的发作培养了女人的承受能力
有研究说,痛经并非百无一用。痛经时强时弱的发作,使女性比男性具备更强的抵御痛苦的能力,经过痛经的锻炼,女性比男性的健康状况更佳,情感体验也更为细腻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讲,痛经的发作培养了女性对生命的承受能力和包容特质。它就像是阴霾的日子,从阴霾中走出来的人,眼里的阳光自然与别人不太一样。
痛经正常吗
有痛经是不正常的,痛经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引起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有内分泌异常,妇科炎症, 子宫内膜异位 症等,这些是可以治愈的,首先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原发疾病治愈后痛经的症状也将逐渐减弱和消失。不过,继发性的痛经,对于女性生殖健康影响较大,应该及早进行治疗。
原发性痛经得不到及时治疗,也可增加患 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机会,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痛经。青春期时的痛经有一部分是由于生殖系统的不正常发育造成的,所以不可轻视,以为结婚生孩子就好了。
应积极寻找病因,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后积极治疗。 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对症治疗只是暂时的缓解疼痛,不能治本,而且很多止疼类药物副作用会非常大,中医可通过全身调节而止痛,可明显改善症状,而且标本兼治。
如何正确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问:月经持续几天正常?
答:阴道流血期间称为月经期,多数人的月经期持续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属正常范围。
问:一个正常的月经周期是几天?
答: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绝大多数人在28-35天之间,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在上述范围内,只要月经有规律,均属正常现象。
问:正常经血一般呈什么颜色?
答:经血中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内膜脱落的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等,一般呈暗红色,不凝固。
问:正常的月经量是多少?
答:正常月经期的经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为50毫升,以月经来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
如何判断你的月经时正常的
A、月经周期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周期是多少天,月经周期是从每一次月经来的第一天计算到下一次来的第一天。一般周期提前的。如果较正常周期早来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的,这种人体质多属于血热或气虚;周期错后的,是比正常周期延后7天,或40-50天一次的,多为寒、血虚、气郁。
B、月经颜色、质地
接着就开始观察月经的颜色和质地。凡是月经颜色淡、质地稀薄的多跟“虚”有关,比如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或有痰湿。凡是月经颜色深的多跟实、热、瘀、堵有关,比如深红、黯红、紫红、紫黑、墨红,质地粘稠、或有血块。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寒、热两种状态,都分虚、实两个类型。例如:血热就还分实热、虚热,同是月经颜色鲜红,但实热伴月经量多,虚热伴月经量少。血寒也分实寒,虚寒。实寒的经色暗淡或夹有小血块,虚寒的色淡或如黑豆汁。
更年期女性,怎样才能留住美丽?如果想为了漂亮吃雌激素,还不如喝豆浆,吃些天然新鲜的水果蔬菜。即使是更年期女性真正需要补充,也应严格遵医嘱。
C、月经量
观察月经特点的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月经的量,但仅凭来的量的多少,是无法确定气血状况的。比如来的多,似乎是血很多,但若是量又多颜色又淡,质地又稀呢,却是血亏的表现。只有来得多,血色很深红,质地粘稠的才算热。来的少也一样,要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才能判断气血的真实状况。
D、伴随症状
除外月经本身的性质外,月经前后有无头晕、头痛、痛经、腹泻、情绪起伏等等症状,也可以用来帮助判断气血状况。比如月经前后容易头晕,是否是血虚?其实很好判断,观察月经就可以了。头晕同时伴随月经量少,色淡。若伴随面色苍白,牙龈舌头淡,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状则为血虚。若是伴随胸闷、头重、食欲差,白带多,则为脾虚痰湿造成的。 若头晕,月经量小,色鲜红,同时会伴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颧骨发红等症状,则为肝肾阴虚。痛经也可以区分身体虚实,一般月经前或来时痛,不喜欢按揉,月经来后,血块出来后痛减的为实痛,多由瘀阻造成的,诱因多为肝气郁结或受寒。月经若经期痛,经期后疼痛加重的,小腹绵绵不绝,很喜欢按揉或热敷的,则为虚痛,多由肾虚、气血虚引起。
怎样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判断月经正常与否的标准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均为正常周期。月经周期少于21天为多发性月经,多于35天为稀发性月经。未怀孕却超过90天没有月经即无月经。
月经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为30~50毫升左右。经量过少(一次少于30毫升),或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2天者就是月经过少;月经量多一般是出血超过7天或者一次出血80毫升以上。
经血的颜色发暗,略带黏性,细看还会有小而薄的碎片。经血从鲜红色的到暗淡的褐色都属于正常的范围,血液未被排出之前会产生凝结,故经血中有凝块也属正常。
如何正确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问:月经持续几天正常?
答:阴道流血期间称为月经期,多数人的月经期持续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属正常范围。
问:一个正常的月经周期是几天?
答: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绝大多数人在28-35天之间,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在上述范围内,只要月经有规律,均属正常现象。
怎么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步骤一看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步骤二看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步骤三看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看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可以说明很多关于身体的问题,有时候月经甚至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在好朋友来的这几天的保护好自己。
怎样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根据经血量判断
女性经血量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来说,20到100毫升,一天换三到五次卫生棉为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棉就很快湿透,甚至经血流出又多又急,这种情况就不正常了,这种现象多与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有关,长期如此容易引起贫血。
判断女性月经是否正常
1、持续时间的长短。
女性朋友的月经一般持续几天时间?通常持续时间是在三到五天的时间,但是通常在二到七天的范围内都是正常情况,如果出现长时间的经期时间长或者是短,都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是否出现了内分泌紊乱或者是存在子宫性疾病,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次不良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坏境或者是情绪导致一时的不正常情况,可以不需要去医院,只要自我调节就可以,但连续好几个月一定要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是否出现了其他不正常的情况。
2、月经量的多少。
一次正常的月经量应该是在20-60ml,但因为每个人的年龄、体质、地区等各种的不同,不同人的月经量也会出现差异,但只要是在允许的范围内,都算正常,如果在每次来月经月经量都少于20ml或者是多余60ml,是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患上月经疾病。
3、经血颜色。
经血也就是所说的月经出血,正常的经血颜色应该是红色稍暗,开始是颜色比较浅,然后越来越深,最后变成淡红色直到干净为止,如果颜色一直都是紫红色、咖啡色、鲜红色都是不正常的经血颜色。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4、经血状态。
判断月经是否正常,也是可以通过观察经血性状来判断,正常的经血形状应该是不稀不稠,是不容易出现凝固的,也是没有出现明显的血块和特殊的气味,当经血出现又黏又稠时,或者是清稀如水而且还出现很多血块,就应该注意是否出现了子宫肌瘤或者是贫血的情况了。
痛经正常吗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痛经。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
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中医教你如何判断月经正常
一、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二、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三、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四、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1、血瘀型
经量过少或有血块,经血颜色紫或暗黑,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稍微减轻,严重者甚至不孕,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治疗时宜活血化瘀取益母草15克,鸡蛋1个。加水同煮。熟鸡蛋去壳,吃蛋饮汤。治月经延后或痛经。
2、宫寒型
这种体质常发生于爱吃冰冷食物的女性。经量较少或颜色较暗,有些在月经来前或来潮时小腹冷痛,剧烈时甚至脸色发青,四肢冰冷,热敷则疼痛可稍微减轻。诊察时,常可发现舌质颜色较淡,舌苔白,脉沈紧。
3、气血虚弱型
月经后错,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慌,倦怠乏力,纳呆,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月经不调,也可简单按摩缓解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或者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还可以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或者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对于月经,现代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在12.5岁。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之间,其原因有排卵功能老化,雌激素分泌降低等各方面因素有关。一般无特殊症状,有时可有全身不适、困乏、乳房胀痛、手足发胀、下腹及背部酸胀下坠等,还可有便秘、腹泻(前列腺素作用)、尿频及纳差。个别的有头痛、失眠、心悸、精神抑郁或易激动等症状,多在月经后自然消失。
月经正常怎么判断 根据月经期判断
月经期也称行经期,一般为2到5一天,一般来说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量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刚刚开始脱落,到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就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女人痛经正常吗
女人痛经正常吗
痛经,也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女人痛经可能提示某种妇科疾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如果长期出现痛经,而且疼痛明显,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或乏力,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就应该及时就医。
痛经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为功能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痛,一般无器质性病变,多表现为月经期疼痛呈痉挛性,疼痛感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乏力、头晕等。继发性痛经通常表现为长期的痛经,多伴有其他妇科症状。其多为由女性体内脏器病变所致,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宫畸形等。
女人痛经正常吗
痛经,也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女人痛经可能提示某种妇科疾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如果长期出现痛经,而且疼痛明显,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或乏力,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就应该及时就医。
痛经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为功能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痛,一般无器质性病变,多表现为月经期疼痛呈痉挛性,疼痛感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乏力、头晕等。继发性痛经通常表现为长期的痛经,多伴有其他妇科症状。其多为由女性体内脏器病变所致,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宫畸形等。
痛经正常吗
朋友们总说,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的,这几天里,女性是很脆弱的,痛经是常见在这几天中得,都说,痛经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既然,这么疼,难道真的是正常现象吗?痛经真的正常吗?
痛经的原因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对痛经原因的总结与梳理,我们知道,痛经是有原因的,也就是有病因的,它不仅仅是我们说的正常现象,实在痛得要命的话,我们就需要确定引起痛经的真正病因,并且加以治疗,而不是自认正常,就放弃治疗,任其病痛折磨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