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月经的中药有哪些 泽兰活血祛瘀
调理月经的中药有哪些 泽兰活血祛瘀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活血挑衅,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用法用量:6-12g煎服,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血虚及无瘀滞者慎用。
月经老是推迟怎么办
1.温胞调经汤
【组成】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吴茱萸4.5~6克 桂枝10克 红花6克 乌药
10克 艾叶6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胞宫,祛阴寒,调经血。
【主治】 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血为寒凝,胞脉受阻,冲任不调,血海不能按时充满,则经水后期,40~50天才来潮,色黯量少,或伴少腹绞痛,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紧或细迟。
【方义】 当归辛甘苦温,气香质润,走而不散,补血活血,温通血脉;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祛寒调经;吴茱萸辛苦性热,散寒止痛;桂枝辛甘性温,通阳祛寒,活血散结;乌药辛温香窜,祛寒邪,疏气滞;红花辛散温通,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艾叶苦辛而热,祛寒湿,暖胞宫,理气血;甘草协调诸药。
【加减】 (1)阴寒太盛,阳气虚弱,少气懒言,四肢冷,面色㿠白,脉细迟,去吴茱萸,加熟附片10克、党参12克,扶阳补气。
(2)小腹剧痛,加沉香4.5克、延胡索10克,行气祛寒,祛瘀止痛。
(3)寒湿积于胞宫,平时白带清稀,加佩兰12克、茯苓15克,化利湿浊。
(4)肾阳不足,腰腹冷痛,小便清多,去桂枝,加肉桂4.5克(研末,分3次冲服)、巴戟天12克,温肾壮阳。
(5)脾胃虚寒,经期脘腹胀满,大便稀薄,纳少,加白术12克、白扁豆12克、砂仁5克,温中补脾。
(6)月经量少,小腹剧痛,脉沉紧,加莪术10克、泽兰12克,祛瘀止痛。
2.温化调经汤
【组成】 吴茱萸6克 佩兰12克 茯苓12克 当归12克 川芎10克 红花3~6克 泽兰12克 沉香3克(后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燥化湿,利浊活血。
【主治】 寒湿阴邪,客于胞宫,冲任受阻,血行缓慢,月经延期,量少色黯,脘腹胀满或痛,腰膝重着,白带稀多,舌苔白腻而厚,脉沉缓。
【方义】 吴茱萸辛苦热燥,散寒燥湿;佩兰芳香化湿,茯苓健脾,渗利湿浊;当归、川芎活血调经;红花、泽兰温通血脉;沉香辛香温通,理气滞,祛阴寒;甘草缓和药性,以防温散太过。
【加减】 (1)寒邪盛,小腹冷痛,加桂枝10克,温通寒邪。
(2)经来腹痛如绞,加延胡索10克,辛苦温通,祛寒邪,化瘀凝,止腹痛。
3.清化调经汤
【组成】 黄柏6~10克 佩兰12克 茵陈蒿15克 萆薢12克 香附10克 当归12克 益母草15克 泽兰12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化渗利,活血调经。
【主治】 过食生冷、肥甘,久而积湿生热,或感受湿热,逐渐入里,或素体多湿,蕴而化热,下积胞宫,冲任不利,血行受阻,月经推后,色黯红,小腹胀痛,舌红边黯,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 黄柏苦寒,除下焦湿热;佩兰芳香,宣化湿浊;茵陈蒿、萆薢清利湿热;香附理气开郁;当归和血调经;益母草活血调经,且可利水;泽兰辛散气香,行气活血,通利月经;甘草缓和药性,防止苦寒、渗利、行气、破血太过。
【加减】 (1)兼肝火,胁肋胀痛,口苦,脉弦滑数,加柴胡12克、郁金10克,疏肝泄火。
(2)脘腹胀满,纳差,加厚朴花6克、神曲12克,化湿调中。
(3)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臭,加鲜车前草3蔸、马鞭草15克,解毒利湿。
(4)小腹痛甚,加青木香6克,行气止痛;五灵脂10克,祛瘀止痛。
泽兰叶的注意事项 散痈消肿
《神农本草经》曰:泽兰主“金疮,痈肿”;本品能活血祛瘀,故能散痈消肿;痈肿多因外感六淫,及过食膏粱厚味,内郁湿热火毒,或外来伤害,感受毒气等,引起邪毒壅聚,致使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症见患处皮肉之间突然肿胀不适,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面焮红,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坚硬,当化脓时局部肿势高突,疼痛加剧,痛如鸡啄;可用泽兰,活血祛瘀,散痈消肿。
女性月经不调试试饮食调理
黄芪当归汤
材料: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做法: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用小火煎15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功效: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白芍、粳米、红糖酸甘敛阴,缓急止痛,并能补脾胃益化源;泽兰活血祛淤止痛,可于经期做辅助食疗。黄芪当归汤对月经不调患者有补气血,健脾胃,止疼痛的功效。
芹菜头黑木耳煲瘦肉
原料:芹菜头300克、黑木耳20克、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先把芹菜头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40分钟,下黑木耳和瘦肉,煲约30分钟后,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对白带过多,月经不调有很大改善,芹菜中的钙铁含量都比番茄高25倍。。
当归红花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当归红花瘦肉汤有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的月经不调患者。
泽兰叶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祛瘀
在《雷公炮炙论》曰:泽兰“能破血”。味苦、辛、微温。入肝、脾二经。有辛散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气而通经脉,具有祛瘀散结而不伤正气的特点,故凡血脉瘀滞,经行不利,乃是常用之品。
泽兰的功效与作用 消散瘀滞
泽兰能活血祛瘀,故能消散瘀滞,而止伤痛。常用于跌打损伤等证。若因持重不当或运动失度,不慎跌仆,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经,络脉及关节损,以致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可用泽兰活血祛瘀,散滞止痛。
女性痛经中医护理方法
1、当归红花瘦肉汤治疗月经不调
原料: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
用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后端出,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淤滞的月经不调,其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等。
2、当归羊肉汤治月经不调
原料: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
用法: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熟,加入调料,去渣取汁服用。
功效:温中散寒,养血调经。
3、黄芪当归汤治痛经
原料: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煎15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粥。将熟加入适量红糖即成。
功效:补气血,健脾胃,止疼痛。
附注: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白芍、粳米、红糖酸甘敛阴,缓急止痛,并能补脾胃益化源;泽兰活血祛淤止痛。可于经期做辅助食疗。
4、益母大枣汤温经活血
原料: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
用法:加水共炖,饮汤,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经养血,祛淤止痛。治经期受寒或贫血等造成的月经不调、疼痛、腰酸有一定的疗效。
子宫移位的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时要审因论治,针对瘀血这一实质,以活血祛瘀为主,再根据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益气补肾,清热消症等法。并在治疗时结合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及不同体质分别论治,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并可配合针灸,中药外敷及灌肠等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本病的治疗应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实勿忘其虚"、"补虚当顾其实"的原则,以活血祛瘀为主,并根据不同病因疾型兼而治之。如气滞者治以理气疏肝;寒凝者治以温经散寒;气虚者治以益气升阳;热郁者清热和营;肾虚者治以补肾调经。并根据病之新久,体质强弱而决定是以祛邪为主还是扶正祛邪,或是先扶正后祛邪,临床要灵活掌握。同时可结合月经的不同时期血海的盈亏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治法。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温经止痛为主;经后以益气补肾,活血祛瘀为主。即经前经期以祛邪为先,经后则扶正祛邪。本病在临床以口服汤药效果较好,为提高临床疗效可同时配合针灸、灌肠、外敷药膏等,可以缩短疗程,加速疾病痊愈。
1.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 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黄15g,重用五灵脂20g;疼痛剧烈加全蝎3条,三棱 15g,莪术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术15g;月经量多加蒲黄15g,茜草159,三七面10g(冲服)。
2.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阳虚内寒者加人参15g,熟附子15g,仙灵脾2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5g,橘皮10g,泽兰15g,茯苓 20g。
3.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补阳,活血祛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3Og,当归2Og,赤芍15g,地龙20g,川芎1Og,桃仁15g,红花I5g。汗出畏冷者加挂技15g,白芍15g;腹痛剧烈者加艾叶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没药15g;恶心呕吐加吴茱萸15g,干姜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芦巴15g,补骨脂20g。
4.热郁血瘀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参20g,丹皮15g。经行发热者加黄芩15g,青蒿15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枳实10g;腹痛者加鱼腥草20g,地鳖虫15g,五灵脂15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加栀子15g,黄芩15g。
5.肾虚血瘀
治法:益肾调经,活血祛瘀。
方药: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20g,山药20g,山茱萸15g,茯苓20g,当归20g,枸杞子20g,杜仲15g,菟丝子2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白芍20g。腰背酸痛甚者加仙灵脾20g,寄生15g,狗脊15g;大便不实加补骨脂20g,赤石脂20g。
中医食疗助你调理月经不调
1、当归红花瘦肉汤调理月经不调
原料: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
用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后端出,调味后即可食用。编辑推荐:月经不调不要吃红糖水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淤滞的月经不调,其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等。
2、当归羊肉汤调理月经不调
原料: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
用法: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熟,加入调料,去渣取汁服用。
功效:温中散寒,养血调经。
3、黄芪当归汤调理月经不调,尤其是痛经性月经不调效果更好
原料: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煎15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粥。将熟加入适量红糖即成。
功效:补气血,健脾胃,止疼痛。
附注: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白芍、粳米、红糖酸甘敛阴,缓急止痛,并能补脾胃益化源;泽兰活血祛淤止痛。可于经期做辅助食疗。
4、益母草汤治经少闭经调理月经不调
原料:益母草60克,红糖80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红糖,煎服,每日1剂,可连服2~3次。
功效:活血化淤,调经。治疗行经前腹部胀痛,月经过少,闭经。
5、鸡蛋川芎汤治闭经调理月经不调
原料:鸡蛋2个,川芎8克。
用法:加水同煮,蛋熟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用于伴有烦躁易怒,血淤气滞型闭经。
6、枸杞莲心茶调理更年期月经不调
原料:枸杞子10克,白菊花3克,莲心1克,苦丁茶3克。
用法:上四味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上10分钟,即可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
功效:滋阴清热,养肝益肾。主治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头晕失眠,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泽兰叶的功效与作用 消散瘀滞
泽兰能活血祛瘀,故能消散瘀滞,而止伤痛,常用于跌打损伤等证;若因持重不当或运动失度,不慎跌仆,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经,络脉及关节损,以致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可用泽兰活血祛瘀,散滞止痛。
月经量少色淡吃益母草有用吗
功效
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1.《本经》:主瘾疹痒。
2.《唐本草》:敷丁肿,服汁使丁肿毒内消;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胀闷;诸杂毒肿,丹游等肿;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聤耳;中虺蛇毒,敷之。
3.《本草拾遗》:捣苗,敷乳痈恶肿痛者;又捣苗绞汁服,主浮肿下水,兼恶毒肿。
4.《本草衍义》:治产前产后诸疾,行血养血;难产作膏服。
5.《本草蒙筌》:去死胎,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治小儿疳痢。
6.《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痢,疳,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7.《本草求原》:清热,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
1.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也可配白茅根、泽兰等使用。
2.治疗水瘀互结,淤血障碍膀胱。
3.可治疗疮痈肿毒,皮肤瘾疹。
4.活血调经,用于血滞经闭、痛经[4]、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
5.又可用于跌打损伤。
益母草自然就是大家首选的一种调理月经的中药材,因为本身益母草就是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的妇科方面的炎症,尤其是对于调理月经是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益母草这种药材在中医方面的用途还是比较广泛的,通常来说都是可以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甚至是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