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今年72岁的高大爷,患有冠心病、阵发性房颤、心功能不全近10年。发作时常伴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反复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但出院后容易复发,并且发作日益频繁,症状日渐加重。在单纯的西医治疗已经得不到满意和突破的情况下。高大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中医医院接受中医治疗。心内科郝伟主任根据高大爷的情况,经过中医辨证分析为胸痹,气阴两虚兼血瘀,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配合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高大爷病情明显好转。在出院后的回访中了解到,高大爷半年多未出现心绞痛、房颤等症状,高大爷对郝伟及其团队感激不尽。
中西医优势互补患者获益大
其实,中西医各有所长,是互不排斥、优势互补的。尽管西医学改善患者生存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涌现,但是仍然不能解决许多患者“规范化”治疗后存在的许多身体上的“不适感”,大量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多种西药的循证使用可以使人群总体的病死率降低,但是一些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因为“治疗”而降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可以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优势。目前多数中药临床研究显示,中药临床疗效与西药对照药物疗效相当,中医的辨证施治在改善全身证候方面具有优势,提示中医辨证施治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一些长年患高血压病的患者在经过西药治疗后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患者因此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由于血压的快速下降或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头晕、面赤、心悸等不适却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中医中药则可以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西医药结合,既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如一些常规西药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心绞痛患者,进一步加用西药可以获效,而加用中药组则显示在同样获效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疲乏无力等全身不适。再如心力衰竭患者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慢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一:抓住上佳时机,治疗事半功倍
“慢性肝炎治疗一定要抓住上佳时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肝硬化、肝癌等重型肝病都是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肝脏这个“沉默”的器官,在满足人体的新陈代谢时,即便出现些微病变也不会引起人体强烈反应,因此常被忽视。
在具体的肝病治疗中,需要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指引下,依据具体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抗病毒为主还是免疫调节为主会不同,不同情况使用的方剂也不同。
二选:科技检测,提供准确依据
肝病检测直接决定了医生治疗方案的确定,错误、不准确的检测结果自然会对病人的治疗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可进行“两对半”、HBV-DNA、肝功能、B超、肝纤等最常见的肝炎检测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大多对检测技术、检测人员素质、检测设备、卫生条件等都有着严格要求,并非人人处处都可以进行。就拿HBV-DNA检测来说吧,目前较先进的DNA检测方法是pcR定性定量检测,而临床上先进的实时跟踪荧光PCR仪可以对非常微量的病毒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测精准。
三选:中西医结合科学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不是单纯的中药加西药。中西医结合是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大量临床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与单纯地使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两种医学理论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实践证明,单一药物或单一治疗手段疗效非常有限,且很容易发生病毒变异耐药,增加治疗困难。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强调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护肝和抗纤维化的综合性,通过特殊途径和手段,将药效和疗效作用于不同的病毒复制靶位,并进行适当免疫调节,可清除病毒,打破免疫耐受,又可有效破坏病毒复制模板活性和复制能力,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是否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
在风湿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治疗时可配合应用西医治疗;同样,在应用西医治疗时亦可配合中医治疗。这样,中医、西医可以扬长避短,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对急性风湿热的患者,由于病情较急,可在服用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中药的同时,静脉滴注青霉素和糖皮质激素以抗炎、抗风湿治疗。临床实践证明,很多风湿类疾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其疗效与单线应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减更有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人体腺素分泌双向调节、免疫系统重建的治疗核心点,采用中西医学双管齐下,针对个别患者羸弱体质配合国医经典针灸术,效果倍增,通过数百例患者临床比对,治愈率高居榜首。该疗法的出现使许多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的大创伤和同位素碘治疗的副作用,具有不开刀、疗效高、费用低、恢复快等特点。
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治疗具有五大优势
①磁场共振 安全可靠:电磁技术所产生机械振动的按摩作用,在治疗时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经络、俞穴,达到疏通经络,修复甲状腺功能,最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
②中医精华 无毒副作用:AMI腺体免疫再建疗法过程中,中药因子双向调节脏器功能,恢复人体免疫系统,综合达到根治的目的;治疗时辅助以针灸刺穴,强化治疗效果。
③先进西医 见效更快:根据甲状腺疾病患者病情体质合理配伍中、西药物或者汤剂,配置的药效迅速作用病灶,西药因子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消除症状、控制病情。
④中西结合 标本兼治:配伍药物可从根本上调节患者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和免疫平衡,可以针对免疫甲状腺疾病的病根从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拔除甲状腺病根。
⑤源头治疗 不复发:中西医结合疗法从甲状腺疾病源头入手,全方位定位调控,阻断甲状腺发病途径,抑制甲状腺组织的增生,修复体内受损基因,恢复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不会损伤其他组织或器官,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肾炎的一般治疗方法有哪些
临床上,积极的进行肾炎的治疗对于患者有重要的意义,能不能彻底的治愈就要看患者如何进行治疗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肾炎的治疗方法吧。
肾炎的治疗有很多,据专家说明:
(1)中医疗法,重平衡疗效慢:中医在肾病治疗上根据人体五行原理,重在调节人体器官运转,清除尿蛋白。这是肾炎的治疗之一。
(2)西医疗法,重病灶轻平衡:西医最常用的是激素类和细胞毒类药物,主要来抑制和消除肾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免疫损伤等,但对细胞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大的不足。这种肾炎的治疗方法较为常见。
(3)中西医结合免疫平衡疗法,多疗法治愈高:中西医结合免疫平衡疗法是以中医之整体观、平衡观和辨证论治思想为依据,结合现代免疫学理论,主张整体协调心、肝、脾、肺、肾五脏。这种肾炎的治疗方法非常有效。
以上就是关于肾炎的治疗方法的介绍,相信很多患者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关于肾炎的治疗方法的疑问,请直接咨询专家,专家会为您详细的解答。
夏季吃冷饮可吃出偏头痛
夏季是神经性头痛症的多发季节,记者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采访时发现,医院里看头痛病的学生患者的比例在上升,这其实都是吃冷饮惹的祸。
金怡(化名)是南京仙林一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昨天上午顶着烈日拍完了毕业照,中午由于天气炎热,她不想吃饭,买了些冷饮当午餐。但是冷饮吃到一半头就开始有针刺样的疼痛,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基本判定是吃冷饮惹的祸。
该院心脑血管病专家张明教授介绍说,因吃冷饮而头痛者,一般是在快速摄取冰淇淋等冷冻食物或饮料之后发作的,这种头痛一般持续时间比较短,在几秒钟或十几秒钟。这是因为冷饮在进口时,会给口腔黏膜很强的刺激,这就容易使得头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缩,而使神经产生放射性的疼痛,患有偏头痛等头痛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
张明教授提醒说,天气炎热,吃冷饮引发的头痛患者增多,尽量避免让腭部接触冷食,可预防此类头痛的发生。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策略
乳腺癌自发病起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因而其治疗策略亦发生了改变。开展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临床疗效的主要方向。根据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类,证候类型及个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获得好的疗效。
1.局部与整体兼顾并有所侧重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根据病程不同,其治疗重点亦异。早期乳腺癌的局部瘤块切除和控制相对地具有重要地位,这时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性治疗为辅;晚期乳腺癌常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此时应以全身性治疗为主,兼顾局部姑息治疗。
2.正确处理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的关系
乳腺癌具有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潜在可能,而这正是影响其疗效和致死的重要原因。这种复发和转移能否发生,往往取决于机体免疫防御的能力。根据前面已述的长期目的和近期目的,我们知道远期目的是临床治疗的最终目标,近期治疗是为远期治疗服务的,在权衡二者关系时,应坚持近期治疗服从远期治疗的原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便失禁
中医如何看待肛门失禁?
中医学认为,久痢滑泄,伤脾损肠,中气下陷,肛脱不收而为失禁。此外,脾肾亏虚,脾虚肌肉萎缩,肾亏失约,肛门收缩无力或不能控制,则排便失禁。临床上把它分为二型。
①久痢滑泄,中气下陷:痢疾日久,大便不时流出,甚至脱肛不收,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食少体倦;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②脾肾亏虚:年老体弱,病后亏虚,或房劳伤肾,思虑伤脾,致肛门失约,粪便粘液不觉流出,畏寒肢冷,四肢不温,食少腹胀,腰酸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细。
中医如何治疗肛门失禁?
中医治疗的基础是辨证论治,肛门失禁也不例外。
①中药治疗
a.气虚下陷
治当:补中益气,收敛固脱。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b.脾肾双亏
治当:健脾益肾,强肌壮骨。
方药:脾肾两助丸。
②针灸按摩治疗
a.针灸
主穴:提肛、长强。
配穴:肾俞、命门、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关元。
艾灸:上述穴位。
b.按摩
坚持提肛运动,早晚均作30次;
按摩足三里、关元、长强等穴位。
这些疗法对肛门失禁,都有一定的疗效。
肛门失禁的手术疗法
肛门失禁除了保守疗法外,尚可行手术治疗。
①括约肌折叠术:常用的术式为前位括约肌折叠术。即局麻后,在肛门前方2cm,沿肛缘作一半圆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外括约肌,然后用丝线间断缝合3~4针,使括约肌折叠,以肛门能容一指为宜。可在皮下放置一橡胶条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
②括约肌修补术:适应症是括约肌断裂引起的排便失禁。方法是切开断裂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寻找断裂括约肌断端,将其分离后切成一新断端,两端对位后行加强缝合。
③臀大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具体方法是将两侧臀大肌分离出两条肌片,围绕肛管,代替或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用于治疗不能用括约肌修补术治愈的括约肌断裂或损伤的病例。
手术方法:在肛门后方先作一弯形切口,由一侧坐骨结节到对侧坐骨结节,将臀大肌暴露。由两侧臀大肌内缘各分离一条约3cm的肌肉,后端不分离,使其仍与尾骶骨附着,将肌片在肛管后方交叉,绕过肛管,并在肛管前方交叉缝合,使与会阴体肌附着,然后缝合创口。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
近年来,对不明原因不孕妇女的免疫学研究发现,在患者体内存在着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心磷脂抗体(ACAb),这些抗体均对不孕产生影响。为寻找一种有效消除抗体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对349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以上 4种血清的抗体检测,共发现2062例抗体阳性者,其中ASAb、EMAb、AOAb、 ACAb阳性率分别为23.1l%、34.95%、 20.77%、30.41%,且58.24%的患者体内有两种以上的抗体并存。对2062例患者均采用中药(主方为丹参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黄芩5克、赤芍10克、黄芪8克、黄柏9克、甘草5克、知母8克、茯苓10克)加地塞米松、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进行周期性治疗,2个周期为一个疗程。
结果发现,治疗1个疗程后,抗体转阴率分别为ASAb 96.53%、EMAb 72.34%、 AOAb 85.81%、ACAb 90.22%。各种抗体在1个疗程转阴率与1个周期后的转阴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尽管1个疗程后某些患者的抗体未能转阴,但经过酶标仪定量测定发现,其吸光度(抗体滴度)已明显下降。对治疗后抗体转阴的患者1年内妊娠情况的统计发现,单纯ASAb阳性转阴后妊娠率最高(92.95%),而EMAb转阴后妊娠率较低(28.49%)。两种以上抗体阳性转阴后妊娠率最低(27.39%)。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孕患者采用具有疏肝补肾、活血化瘀、温血养经中药治疗,可以调理人体整体及子宫内环境、卵巢局部的内分泌环境,减少或消除免疫性不孕症患者血清中抗体对妊娠各环节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不孕的目的。
轻微面瘫怎么治呢
面瘫治疗方案的选择,首先要做出明确定位诊断,然后定性,分专科治疗。
A 如属中枢性面瘫,应在神经科就诊,做神经科查体、光、电、化、CT、MRI诊断,属于脑血管病或肿瘤或其它疾病,治疗其原发疾病为中心任务,面瘫的预后由其原发病决定。当然可以对症应用中医针灸疗法:①头针取面运动区;②体针取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等。
B 如属周围性面瘫,也不能简单地称为面神经炎,亦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
a 因为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鉴别诊断见前面的论述。
b 因为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经髓内根段的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要点是伴有病侧外展神经瘫,眼球运动障碍,或对侧偏瘫。
c 因为颅底动脉瘤、脑膜炎、颅底脑膜瘤及其他肿瘤、小脑桥脑角蛛网膜炎、听神经瘤,均可引起面神经髓外根段病变,引起周围性面瘫,其特点尚有其原发病的症状及舌前2/3味觉、泪、唾腺分泌减少症状。
以上多种疾病产生的周围性面瘫,均应到神经内科、脑外科、耳鼻喉科保守或手术治疗,在明确诊断基础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急性期可配合针灸与中药,后遗证期可继续针灸、中药治疗,配合理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西医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是止痛,控制炎症,保护局部和防止继发感染。一般可给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肌注,口服止痛剂或选用针刺疗法、音频电疗。重症病例可用抗病毒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转移因子(TF)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等。抗病毒药物阿糖胞苷、阿昔洛韦(无环鸟苷),特别是后者若能早期应用,有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和减轻疼痛、防止并发症的良好效果。早期使用短程泼尼松(强的松)可避免发生严重的神经痛后遗症。局部治疗用炉甘石洗剂或1%甲紫(龙胆紫)溶液搽涂,眼部可用碘苷(疱疹净)等眼药水。
一、全身治疗
1.止痛:给予镇痛剂,如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剧痛者可加服磷酸可待因,可肌注度冷丁。
2.维生素岛,200~1000μg肌注,2日1次。维生素B,内服或肌注。
3.盐酸吗啉胍0.1g/日,口服。
4.转移因子2ml,每周肌注1次,共3次。
5.激素类药:强的松50mg/日,口服。
二、局部治疗
①2%龙胆紫溶液外用;①炉甘石洗剂外擦;③复方地榆氧化锌油外用;④5%疱疹净二甲基亚矾溶液外涂,或40%疱疹净二甲基亚矾溶液外涂。0.1%疱疹净眼药水用于眼部带状疱疹。
三、物理疗法
紫外线照射:用红斑量或超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患处及相应的神经根部位。每2~3天照射1次,数次可愈。
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轻症可单用中药或西药或外用药物治疗。重症患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争取早日痊愈。
一、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病疼痛为主要矛盾,治疗应以止痛为主。
2.患者应注意配合,心情舒畅,勿食辛辣刺激之物,保证有足够有效的睡眠时间。
3.老年体弱者,应根据湿热的轻重调方选药,不可过用寒凉并及时加用行气化瘀、养血通络止痛之品,以防后遗神经痛。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患者
因内科重症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形成重症带状疱疹,应积极治疗内科疾病,综合支持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
带状疱疹轻症可单用中药或西药或外用药物治疗。重症患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争取早日痊愈。
一、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病疼痛为主要矛盾,治疗应以止痛为主。
2.患者应注意配合,心情舒畅,勿食辛辣刺激之物,保证有足够有效的睡眠时间。
3.老年体弱者,应根据湿热的轻重调方选药,不可过用寒凉并及时加用行气化瘀、养血通络止痛之品,以防后遗神经痛。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患者
因内科重症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形成重症带状疱疹,应积极治疗内科疾病,综合支持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如何把握肝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1、治疗时机:抓住最佳肝病治疗时机达到事半功倍的肝病治疗效果
肝硬化、肝癌等重型肝病都是由慢性肝病发展而来,肝脏这个“沉默”的器官,在满足人体的新陈代谢时,即便出现些微病变也不会引起人体的强列反应,因此常被忽视,而一些患者发现自己患上肝病,比如得了乙肝后,大多数人 “转阴”心切,因此相信一些不实、夸大的宣传,而治疗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病情不但没有好转,甚至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具体的肝病治疗中,需要在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依据具体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抗病毒为主还是免疫调节为主?不同情况使用的方剂也不同。
2、检测技术:高精准的检验检测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肝病检测直接决定了肝病治疗方案的确定,错误、不准确的检测结果自然会对肝病病人的治疗有很大影响。最常见的肝病检测项目,如:“两对半”、HBV- DNA、肝功能、B超、肝纤维等大多对检测技术、检测人员素质、检测设备、卫生条件等都有着严格要求,并非人人处处都可以进行。而一些诊所根本无法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就更谈不上有效的治疗了。
3、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肝病治疗优势突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并不是单纯的中药加西药,而是采用复方同步疗法综合治疗。经大量临床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使两种医学理论有机融合,中西医优势互补,明显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更容易达到肝病治疗终点。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强调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护肝和抗纤维化的综合性,中西药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更加完善肝病治疗抑制肝炎病毒,调节免疫,逆转肝脏的损伤,从而达到最佳的肝病治疗效果。
老烂脚治疗方法
最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它主要包括:一是手术治疗处理病变血管,二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处理溃疡创面,三是医患相互配合,积极预防疾病复发与促进功能恢复。手术治疗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开刀方法,俗称“抽筋剥皮”,处理病变血管复杂费时,开刀切口多、创伤重,痛苦大,患者住院时间长,恢复慢,术后有疤痕,不美观,并发症多等缺点,所以,采取此种手术方法的患者越来越少。另一类是微创方法:主要代表方法如微波血管腔内治疗术,通过闭合病变的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属支静脉、交通静脉,达到改善下肢静脉回流、解除下肢瘀血、治疗此病的目的;同时针对有湿疹、皮肤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的患者,术后配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祛腐生肌的中药内服、外用,能较快促进皮肤溃疡愈合,获得疾病治愈的效果。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微创手术治疗以后,那些小而浅的溃疡就自然长好了,那些久治不愈的溃疡,也很快缩小、变浅了,可谓立竿见影。但是通过手术治疗处理好病变血管后,并非万事大吉,需要同时采用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处理溃疡创面,待创面愈合以后,还需要患者与医生相互配合,积极预防疾病复发与促进功能恢复。